APP下载

近代城市理发师群体的愤怒与消解
——1947 年《假凤虚凰》风波的社会文化史解读

2022-02-02胡俊修王诗雨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1期
关键词:理发师群体

胡俊修 王诗雨

在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时常接踵而至。学界对近代城市工人、商贩的群体性冲突及其发生机理有所关注①,但或许囿于史料匮乏,对理发师群体冲突的研究,却鲜有涉足。理发师群体是否属于城市社会底层?他们缘何而愤怒?又会表达怎样的诉求?哪些力量会斡旋其间?其集体愤怒何以消解?本文试图通过爬梳报刊史料,缕析1947 年电影 《假凤虚凰》引发的城市理发师群体抗争,揭示这一冲突背后的社会文化史意义。

一、一部喜剧片诱发的城市理发师群体愤怒

(一)媒体人眼中的一部成功喜剧

1947年7 月上海文华影片公司出品的喜剧片《假凤虚凰》,由黄佐临导演,桑弧编剧,石挥、李丽华主演。 《假凤虚凰》,顾名思义,就是假装的高大上。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平凡男女,试图通过骗婚,过上不劳而获的富贵生活。他们掩盖了各自的真实身份,精心修饰自己的富贵形象。当假象被撕破后,他们又谴责痛骂对方。但冷静下来,因为两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爱情,最终选择了结婚,并过上了自食其力的幸福生活。

当时媒体纷纷评论,认为这部喜剧从人物形象塑造到思想表达都非常成功。 “《假凤虚凰》卖弄噱头,以博观众的捧腹,是一部成功的喜剧。”②特别是石挥饰演的三号理发师,用夸张的手法,演出了理发师骗婚的虚假言行, “处处足以逗人发笑,确在国产喜剧片中不可多得”③。当然,影片也有鲜明的思想性,除了讽刺世道虚伪, “攻击了虚伪可笑和心劳日拙者的必然失败”,也正面提倡劳动光荣, “倡导了自食其力的可贵和职业神圣”。④

(二)影片中理发师的滑稽言行:引发城市理发师集体愤怒

影片中,三号理发师为了骗婚,假扮张总经理,各种装成功的言行,夸张放大,荒诞不经,令人捧腹。通过这些搞笑画面,影片充分折射出一个理发师本来平凡、却硬要装阔背后的虚浮社会风气。不料,正是这个讽刺效果,却触动了上海理发师群体的敏感神经,继而引发了各地理发师的集体愤怒与抗争。

1947 年7 月11 日, 《假凤虚凰》在上海大光明戏院准备试映,即遭到理发业同仁抵制。上午10时,文华影片公司为了向社会各界宣传幽默剧,同时为了寻求理发业公会谅解,表示 “实无侮辱意义”,也送了100 张试映券给上海理发业同业公会。然而,结果却是 “理发业公会会员数百人,届时结队而至,一时人多嘈杂,交通阻塞,形势略显紧张”⑤。虽有警察和社会局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但场面一度失控,最后 “文华公司决定取消试映,看客皆自大光明退出,至傍晚理发业公会会员始散去”⑥。集会群体中有人为了泄愤,还涂毁沿途电影广告。⑦

一开始,理发师们只是小范围在上海进行抵制活动。随着事件不断发酵,理发师的抵制行为开始向全国蔓延。各地理发师群体在抵制影片上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过激甚至暴力行为。有理发师在影院门口聚集,毁坏电影院物品,与影院工作人员以及上前阻止的警察发生冲突。在汉口,有人 “先将大门外张贴之样片撕毁净尽,旋将楼门及楼梯各捣毁一部分,在场维持秩序之警察一人被打落眼珠;警长一人受伤,且被抢去手枪一支。迨大批宪警赶到,鸣枪弹压,并逮捕四十五人后,情势始趋平静”⑧。在成都,影片上映同样引发了理发师群体的全武行, “蓉市近有三家影院公映 《假凤虚凰》影片,昨晚演出流血惨案。”⑨一些省市政府保持着高度警惕,甚至下令禁演 《假凤虚凰》。⑩

(三)各地理发师群体的集体抗争

显然,对于 《假凤虚凰》影片上映的抵制行为,不是单个理发师的抗争,而是有组织地通过理发业同业公会和理发业职业工会,来维护该职业的群体名誉,与文华影片公司抗争。1920 年,上海成立理发同业公会,主要目的是调解同行间的恶性竞争,维护理发店与理发师生计。⑪此次风波中,上海理发业同业公会和上海理发业职业工会牵头成立了 “为 《假凤虚凰》影片联合交涉委员会” (以下简称 “联合交涉委员会”),与文华影片公司交涉,抗议其 “以丑行怪状之表演,侮辱我整个理发业,污我人格,绝我生路”⑫。

上海理发职业工会的抗议,获得了全国各城市同行的声援。 “全国各地理发业职业工会,如南京、汉口、杭州等地,均纷纷来电致上海理发业职工会,表示一致意见,愿作后盾,必要时并拟推代表来沪,协助对付之。”⑬7月19 日,联合交涉委员会特意召开记者招待会,控诉 《假凤虚凰》对理发师的侮辱以及可能危及理发师生计的后果。招待会上,上海理发同业公会理事长王震川、上海理发业职业工会常务理事高德裕、扬州同乡会理事长焦鼎锋相继发言,声讨影片可能引起观众对理发师的反感,甚至 “足以引起全国当代人士及国外之观众对某人某业某事之唾骂”。⑭最严重的后果是理发师失业,全家失去生计, “是可忍孰不可忍,为本身及后代之生计,全国理发业同人誓死力争”⑮。招待会上,联合交涉委员会经过商讨,提出九点修改意见,并致函要求文华影片公司删改。

(四)各方力量的斡旋调解

面对联合交涉委员会的删改要求,文华影片公司起初态度强硬,不予理睬。其理由是影片已经经过主管部门审核。 “文华公司的覆函,口气硬的很,认为该片已由当局检查通过,所以对修改一点,置之不问。”⑯当时,负责影片审核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电影检查处。其态度是自己依法审核《假凤虚凰》责任已尽,影片已经过审,可以在全国放映。故而,对于修剪要求不予理睬,建议双方当事人自行调解,或者诉诸法庭。⑰时任电影检查处处长杜桐荪对此表示: “实在说, 《假凤虚凰》并无侮辱理发同业之处,片中表演该同业间的互助精神,表演凭手艺自食其力,表演二男二女最后取下假面具,而真情结婚,这都是好的描写。至于表演职业上习惯的动作与言语,那是揶揄上不能不有的描写,绝不会被人认为有侮辱之意。”⑱

联合交涉委员会呈请上海市政府社会局调解。社会局主要负责民众教化与社会教育,起初的态度也是撇清责任,让其呈报电影检查处或警察局审理,或者与文华影片公司对簿公堂。⑲但或许考虑到电影宣传也是社会教育的重镇,系职责所在,最后上海市社会局同意出面协调这桩纠纷。上海市社会局邀约相关方——市参议会、市党部、警备司令部、警察局、电影检查处、教育局、理发业同业公会、理发业职业工会,让其各派代表,再次共同观看 《假凤虚凰》,共同鉴定其究竟有无侮辱理发师之处。如有,则商议具体删改办法。⑳

经过上海市社会局出面斡旋协调,各方协商初步有了结论。删除之三点为:

第一点:三号理发匠利用职务,一手搭在女客肩上。——社会局长吴开先认为此处有伤社会风化,故而应该删除。 “此种行为接近调戏,社局站在保护善良风俗之立场,将嘱删去。”㉑

第二点:三号理发匠向范如华求婚不遂,以剃刀刮领带自杀一段,刮领带动作予以删除。——社会局长吴开先认为 “剃刀在领带上刮,亦不合理”㉒。

第三点:在巴黎饭店进餐无钱付账,七号理发匠当去衣服,只剩汗衫,被范如华、陈国芳发现之窘态。——于片前添加字幕,说明影片的真谛实为“揭露现社会的虚伪风气,同时宣扬劳工神圣”。

文华影片公司接受了这些意见,删改影片。但电影在其他城市公映过程中,虽然各地理发师群体还有微词与抗议,但终究在可控范围,未再酿成暴力事件。 《假凤虚凰》终于在全国上映了,这是各方斡旋与妥协的结果。

实际上,全国各地多数参与影片公映对抗的理发师,当时尚没有看过 《假凤虚凰》。在记者招待会上,上海理发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王震川也公开承认: “本人对此片没有看过,但根据看过此片者谈,有几点是未免讽刺过分,鄙视过分。”㉓但是,理发师群体愿意接受被讽刺侮辱的暗示,并将传言视作真相。 “最初被指定出来的暗示在传染的过程当中,迅速地进入群体成员的大脑之中,群体情感的相同倾向会很快成为一个既成事实。”㉔群体聚集失去理智和思考,于是乎,暴力冲突也就爆发了。

二、低贱抑或高贵?——理发师群体的社会认知与社会尊重

各个城市的理发师群体之所以面对 《假凤虚凰》喜剧片冲冠一怒,群起攻之,核心原因或许在于这些言行显示或暗示了理发师职业的卑微低贱,而这种印象与定位,伤及了理发师的自尊心与相对高贵的自我认知。

(一)衣冠之争:困窘还是体面?

理发师到底贫穷还是富有呢?到底有没有钱穿得体面些,让人高看一眼呢?在理发师群体心目中,本行业从业者虽然穿着不算奢华光鲜,但却体面,理应获得社会尊重。而 《假凤虚凰》的多个镜头,却明示或者暗示理发师的贫困窘迫,这被理发师群体视作对自己的侮辱和讽刺,担心社会大众瞧不起他们低微的收入和卑微的地位。为什么这样说呢?联合交涉委员会提出的影片九条修改意见,其中有三条关乎理发师的衣冠着装。

第一条:张经理说 “钻戒戴在理发匠手上即是假的,如戴在大丰经理手上,即是真的”。第三条:三号理发师向同店店员借款时数目及借衣鞋。第七条:咖啡馆内,七号理发师当衣服后,不应只穿汗衫。

戴钻戒被人怀疑是假的,装阔;婚礼没有体面的衣鞋,要借;吃西餐无钱付账,只好典当衣服,只剩汗衫……以上三处都反映了一点:理发师收入低,无钱体面着装,只能装阔;穿得寒酸邋遢,符合他们在大众心目中的穷困形象。

自然,在导演心中,理发师属于低收入的社会底层群体。其实,电影还要表达另一层意思——理发师虽然穷,但身上却折射出宝贵的品质,善良、热心、友好、团结,互帮互助,重情重义。但很显然,愤怒的理发师群体忽略了影片对其互助精神的肯定,只盯住影片把自己塑造成低收入人群这一点不放——影片中理发师借款的行为、数目,以及为了付账典当后只剩汗衫的形象,使得其整体形象是贫穷的、经济能力低下的——他们认为这与自身经济状况相差甚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理发师群体自我认知良好,自我感觉收入较高,故而认为这些细节是对理发师的侮辱。

(二)言行之争:粗鄙还是高雅?

理发师群体到底粗鄙还是高雅?到底自甘轻贱还是自尊自重?影片展现了一群理发师日常言行滑稽庸常、粗俗的一面。但现实中,理发师群体多数认为自己属于有教养的高雅人群,理应受到社会尊重,至于其不体面的一些职业习惯,应该予以屏蔽,因为这些言行与其属于主流社会的自我认知相去甚远。何以言此?联合交涉委员会提出的九条修改意见,其中五条关乎理发师的举止言行。如:

第二条:三号理发师手在头上揩汗时以江北口音说声“乖乖”。——反对理由: “三号理发师手上揩汗时说 ‘乖乖’,此当为外埠人用以讽刺苏北土语者,该片采用此种土语,且出言时故意作态过甚形容,其用意恶劣。”㉕“乖乖”是扬州人的口头禅,本无特指。但影片中理发师对女顾客喊 “乖乖”,不明就里者会认为这显得轻薄,甚至被上海的扬州同乡会视作是对扬州人的丑化和侮辱。

第四条:三号理发师求婚时用剃刀自杀,在领带上荡刀。——反对理由: “此处系讽刺理发业者不配穿着西装,不能自重,竟在领带上荡刀自暴其丑,且本同业中从无用剃刀自杀之事实,此种动作给予本职业中人极恶劣之影响。”㉖给人感觉是理发师自轻自贱,自卖其丑。

第六条:三号理发师双手伏在女客肩头上。——反对理由:让一般观众误认为理发师有流氓气息,趁工作之便,轻慢女顾客。 “此点极端形容本业同人对女顾客之轻侮,不但使端重之妇女对理发业望而却步,而引起其男性配偶之疑妒,其于本业之影响实有不可思议之害。”㉗

第八条:耳朵上不应放香烟。——反对理由:意指理发师舍不得丢弃未抽完的香烟,举止粗鄙,有失文雅,让人鄙视。 “片中理发者将吸余之香烟屁股由地拾起来夹于耳边上,此处讽刺职业同人不够资格。”㉘

第九条:三号理发师对张经理说: “你太太说你外面有女朋友。”——反对理由:暗示男理发师不懂自重,为人轻佻;和女顾客关系过密,甚而探听对方的家庭隐私。 “形容本业同人之轻佻,使世人唾骂与毒恨。”㉙

在抗争理发师群体看来,影片中理发师的行为是不高雅的、有伤风化。 “以丑形怪状表演种种卑鄙龌龊之行为”㉚,丑化了理发师的社会形象,当然需要删剪。

(三)称谓之争:理发匠还是理发师?

中国传统观念世界,轻视实践经验,重视知识传承,重道而轻术,重 “师”而轻 “匠”,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㉛,仰视尊重劳心者,平视或轻视劳力者。换言之,在一般人看来,劳心者高贵,劳力者低贱; “师”高贵,属于社会中上层, “匠”卑微,处于社会底层; “师”乃社会精英, “匠”乃劳苦大众; “师”比 “匠”更体面,更受人尊重。影片 《假凤虚凰》里的台词,反映出一般民众的印象,称其为 “理发匠”,即将其视为劳力的体力劳动者;而理发业同仁则自视为劳心的脑力劳动者,觉得 “理发匠”的称谓是对其轻视,当称 “理发师”。是而,联合交涉委员会所提关于影片的九条修改意见中,第五条就是:理发匠“匠”字应改为 “师”字。

然而,对于 “师”与 “匠”的争论,许多社会人士并不认为称 “匠”是一种侮辱。戏剧家洪深就认为,影片中的 “理发匠”不用改为 “理发师”:“编剧者何必吝此 ‘师’字!或者由于他不知现在有规定的名称,遂致沿用习惯的称呼。实属作者对于所描写的生活不够熟悉,这个一字之别,在理发业方面,希望可以宽恕;倘使坚持,便全片非重新摄制不可。”㉜为了安慰理发师被称为理发匠的不快,有人撰文抬高 “匠”,故意突出 “匠”为某一行业佼佼者的属性。 “依我说, ‘匠’字不但不含侮辱,而且是个高贵的字眼。”㉝“所谓匠,系指一般有手艺的职业者,且含有技术的意义。引而伸之,凡研究某行业具有心得者,都可以匠字来形容,例如 ‘独具匠心’,何等明显地说明 ‘匠’非一般人所能?”㉞社会人士故意力挺拔高 “匠”这一称呼的专业与尊贵,理发师抵触 “匠”这一称谓的轻蔑之意,旨趣其实殊途同归:维护和抬高理发师的社会地位与尊严。

(四)理发师自我呈现:高阶层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尊重的渴求

联合交涉委员会提出的 《假凤虚凰》九条修改意见,涉及三个方面,即衣冠之争、言行之争、称谓之争。可见, 《假凤虚凰》所呈现的社会大众对理发师的既定印象与理发师的自我认同,差距甚大。在社会大众心中,理发师属于劳苦大众的底层群体,收入低,着装差,言行鄙俗,不太受人尊重。而在理发师群体看来,自己不属于苦力阶层,更接近于脑力劳动者,更靠近社会精英,收入比较高,穿戴体面,举止高雅,理应获得社会更多的尊重。自认属于社会上层,理应获得社会尊重,当是理解理发师集体愤怒的关键。他们的抗议与抗争显示,他们大多有着一个共同的心理愿景:跻身社会高阶层行列。通常意义上,个人门面时常能够反映社会阶层。个人门面是由种种刺激组成的,有时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刺激的信息发挥的作用,而把它们分为 “外表”和 “举止”,这些刺激可以告诉我们个体当时处于什么样的礼仪状况。㉟“大多数社会看来都存在一种大而普遍的分层系统,并且在大多数分层社会中,都存在着高阶层的理想化,以及那些低地位的人向高地位移动的某种抱负。”㊱影片中理发师形象呈现的个人门面表现出来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理发师群体的自我认知却相对较高,自认属于区别于社会底层的职业阶层,这也反映出社会期待对职业人群的无形压力。很显然,这一时期的理发业同仁具有向社会高阶层看齐或流动的职业抱负。

三、影片被忽视的宗旨:鞭挞社会虚浮风气,赞扬诚信与劳工神圣

(一)理发师:被指过于敏感和较真

当理发师集体愤怒、群起抗争,将人们视线引向影片是否讽刺侮辱了理发师职业时, 《假凤虚凰》作为文艺作品其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却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一些社会人士,特别是文艺界的戏剧家,对此有深切的洞察。

在仔细观看了 《假凤虚凰》后,很多人指责理发师群体过于敏感较真。有人一针见血指出,电影对理发师滑稽言行的塑造,只是艺术表现手法的需要,实则无意讽刺理发业从业者。 “在故事的结构上,免不了有人物,有职业,有区域,有穿插。尤其在喜剧中,笑,闹,和幽默,更是必须有的条件,所以不能曲解这里有侮辱的意思”㊲。还有人指出,理发业同仁过于较真,缺乏幽默感。㊳“电影既然是社会人生的反映,如果为了 《假凤虚凰》取材于理发业,便认为是侮辱而不能放映;那么电影的剧作者以后只能谈神鬼的故事,不能谈人的事,只能谈天上的事,不能谈地上的事了。”㊴有人戏谑地说,经过理发师一闹,以后的编剧只怕不敢随便下笔了。 “‘假凤虚凰’的风波似乎已经平息了,可是从此剧作者更将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了。因影片内容抵触了某一行业,而致引起该业的反对,似乎是 ‘古已有之’,但观乎这次理发师的一致行动,却令人颇生 ‘于今为烈’之感。”㊵

(二)被遮蔽的电影真实意图之一:鞭挞虚浮的社会风气

戏剧家洪森指出, 《假凤虚凰》对只重衣冠不重人的虚伪社会风气进行了揭示,不过这并非一个新鲜的社会现象。 “如果说有所 ‘评议’的话,倒不是理发业,而是当前上海的社会:这种只重衣衫不重人,讲究虚面子,空排场,恶性的形式主义,鄙人从事作假弄虚——片名 《假凤虚凰》中一‘假’一‘虚’——于是自讨苦吃,自投窘境,引起旁观者大笑!但这也是老生常谈了。”㊶

有观众对影片讽刺虚浮的社会风气深有同感。“他 (指三号理发师)有不少表情和动作,会使你轻松的发笑。但当你看到他被投机商人张经理所利用,指使他去冒名进行那征婚骗局的时候……漂浮在现实社会里的虚伪与奢侈的习气,更引起了深切的反感和痛恨!”㊷“妇女当局不会因上述的讽刺仿理发业工会那样认为有辱妇女而提出抗议,但由于它对一部分妇女生活的讽刺值得我们来深切的反省:我们是否也过着那种沉迷于虚荣和享受一如范如华的生活?!并思如何洗刷才是。”㊸

(三)被遮蔽的电影真实意图之二:赞扬诚信与劳工神圣

影片如何赞美诚信呢?一是反面讽刺——虚伪和矫饰给理发师和寡妇带来无尽的尴尬和经济负担;二是正面引导——三号理发师褪去总经理的冒牌光环,范如华褪去华侨富商千金的虚假身份,两人坦诚相见,因为爱情而结婚,过上平凡而幸福生活。显然,影片倡导诚信。 “当身份的假面具揭开了以后,情感显出了真面目。”㊹有人指出影片讽刺的不是理发师,而是指使理发师冒名征婚的张经理,其虚心假面可诛。戏剧家曹禺认为 “该片之坏蛋,绝不是以理发师,而为另有其人”㊺。不少人觉得, “若说到侮辱,受侮的还是那些经理阶级”㊻,“‘假凤虚凰’是一部讽刺喜剧,表面上他好像讽刺了一些不被人看得起的小人物,但我们若往深里一瞧,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委实揭开了那些大官大经理的虚假面目,假凤虚凰倒还不大要紧,假面虚心那才是病的根!”㊼

《假凤虚凰》赞扬自食其力、脚踏实地的生活。“假凤虚凰在嬉皮笑脸讽刺了一阵这些病态之后,却严肃地指出了今日在惊涛骇浪中的青年男女所应走的道路。那就是拿出自己本来的面目,一脚踢翻旧社会的传统,靠自己的双手认真地生活下去!”㊽影片宣扬诚信和劳工神圣的主旨,被沸沸扬扬的理发师形象之争给遮蔽了。各方经过调解后,要求增加专门字幕,将这一主旨放在影片开始最显眼的位置。 “本片主旨是在揭露现社会的虚伪风气,同时宣扬劳工神圣的真谛。在本片中我们借了理发匠的善良而可爱的性格,来扮演我们的故事。最后我们的剧中人依然舍弃了假面具,以自食其力的精神,来讽刺那些饱食无事没有正当职业,尽想投机发财的寄生虫,这是尤其值得我们同情和敬爱的。”㊾

四、结语

在媒体人眼里, 《假凤虚凰》是一部成功的喜剧片。但对于理发师而言,影片中理发师的言行触动了上海理发师群体的敏感神经,继而引发了一场各地理发师的集体愤怒与抗争。在这场风波中,社会上的各方力量对此进行斡旋调解,从修改九条建议减少为修改三条建议外加一条映前说明。虽然其纠结抗议的点有所差异,要么剪掉有损理发师体面的着装、台词片段,要么删掉暗示理发师举止低俗轻佻的镜头,要么修改对其称谓,但背后的意图其实是相同的,只有一个——维护理发师的尊严,使其赢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在这场社会集体风波中,理发师群体一度丧失理性,成为随波逐流的乌合之众。究其根源或许在于影片中理发师的言行举止构建了一个卑微低贱的形象,而这种银幕形象与理发师的自我认知是有差距的。这场集体抗争风波,使社会聚焦于影片是否对理发师有所侮辱,而偏离了影片鞭挞社会虚浮风气、赞扬诚信与劳工神圣的宗旨。这次风波可以说是理发师集体自尊心的一次大爆发。它昭示着,即便一个平凡的职业人群,也渴望获得良好的职业声望与社会认同,也渴望来自机关团体和芸芸众生的社会尊重。

注释:

① 刘石吉: 《一九二四年上海徽帮墨匠罢工风潮——近代中国城市手艺工人集体行动之分析》, 《江淮论坛》1989 年第1 期;胡俊修,高洁: 《近代城市民变的传统品格——以1908 年汉口摊户风潮为中心》, 《江汉论坛》2015 年第4 期;周积明: 《汉口摊贩骚乱事件述评》, 《粤海风》2016 年第 2 期。

② 《影正评:评 “假凤虚凰”》, 《中外影讯》1947年第8 卷第4 期。

③ 《假凤虚凰先睹为快》, 《戏世界》1947 年第135期。

④ 之尔: 《我看 “假凤虚凰”》, 《艺声》1947 年第2 期。

⑤⑥⑦ 《假凤虚凰引起不满》, 《新闻报》1947 年7月12 日。

⑧ 《为了 “假凤虚凰”汉理发师闹事》, 《大公报》(上海)1947 年 9 月 28 日。

⑨ 《假凤虚凰在蓉引起纠纷》, 《大公报》 (重庆)1947 年 5 月 31 日。

⑩ 《“防患未然”开封禁演 “假凤虚凰”》, 《大公报》(天津)1947 年 10 月 29 日。

⑪ 《理发业组织公会》, 《申报》1920 年 7 月 18 日。

⑫ 《全国各省市县理发业同业及职工同人公鉴》,《申报》1947 年 7 月 17 日。

⑬⑯ 静江: 《理发工会·理发公会·扬州同乡会三面夹攻文华影片公司》, 《青青电影》1947 年 《假凤虚凰(特刊)》。

⑭⑮ 《理发师为后代生存计》, 《申报》1947 年 7 月20 日。

⑰ 《假凤虚凰一案,影检查处发表意见》, 《新闻报》1947 年 7 月 22 日。

⑱ 《“假凤虛凰”影片纠纷》, 《大公报》 (上海)1947 年 7 月 22 日。

⑲ 《“假凤虛凰”纠纷》, 《大公报》 (上海)1947年 7 月 17 日。

⑳ 《“假凤虚凰”决择期试映邀有关各界评断》, 《申报》1947 年 7 月 15 日。

㉑㉒ 《各方代表冒暑会审》, 《新闻报》1947 年 7 月25 日。

㉓㉕㉖㉗㉘㉚ 《假凤虚凰纠纷未已 (未完)》, 《戏世界》1947 年第 313 期。

㉔ 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王浩宇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06 年版,第18 页。

㉙ 《假凤虚凰未已 (续)》, 《戏世界》1947 年第314期。

㉛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㉜㊶ 洪深: 《论 “假凤虚凰”与一般剧中人身份》,《大公报》 (上海)1947 年 7 月 24 日。

㉝㉞㊻ 非文: 《闲话 “假凤虚凰”》, 《天下》1947年第2 期。

㉟㊱ 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24、35页。

㊲ 《文华招待新闻界影剧名流发表意见》, 《申报》1947 年 7 月 24 日。

㊳ 唐密: 《小评: “假凤虚凰”》, 《智慧》1947 年第28 期。

㊴ 李剑华: 《我观 “假凤虚凰”》, 《大公报》 (上海)1947 年 7 月 25 日。

㊵ 华萼: 《因 “假凤虚凰”事件说起》, 《艺声》1947 年第 2 期。

㊷㊸ 爱阳: 《漫谈 〈假凤虚凰〉》, 《现代妇女》1947 年第 6 期。

㊹㊼ 《〈假凤虚凰〉讽刺了谁?》, 《新闻报》1947 年6 月 23 日。

㊺ 冷遇: 《讽刺对象另有其人理发师自己曲解了》,《真报》1947 年 7 月 24 日。

㊽ 士心: 《我所见于 “假凤虚凰”者》, 《大公报》(天津)1947 年 10 月 14 日。

㊾ 《社局劝文华接受删修》, 《申报》1947 年7 月27日。

猜你喜欢

理发师群体
不会理发的“理发师”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理发师
没话找话
两位理发师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女理发师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