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近10 年来中国科幻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22-02-02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1期
关键词:刘慈欣三体科幻

景 坤

2019年,随着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的票房大卖和口碑一致好评,中国科幻小说又一次以高调的姿态进入读者和研究者的视野。早在晚清时期,随着西方科幻文学的译介传入,国人也开始了自己的科幻小说创作。1905 年,由徐念慈创作的 《新法螺先生谭》问世,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这部小说虽然还未形成系统的科幻小说的概念体系,但已具有强烈的科幻色彩。此时的科幻小说风格迥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至民国时期,科幻文学逐渐由严肃文学向流行文学转变,文本中开始融入生活中的各种科幻现象和科学问题。新中国成立早期,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趋势主要与社会发展趋势同步,多为科普之作,并逐渐开始进入儿童文学的领域。直至作家郑文光的 《从地球到月球》 《太阳历险记》等作品先后问世,将中国古代的神话元素融入小说中,中国科幻小说才初步显露出自己的创作特色,开始展现出科幻这一话题在东方文化中所散发的不同魅力。1990 年代,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科幻文学也迈入了百花齐放的新发展阶段,出现了如刘慈欣、郝景芳、王诺诺、韩松、王晋康等一大批科幻小说创作者,创作了 《三体》 《北京折叠》 《医院》 《七重外壳》等高质量的科幻作品。其中刘慈欣和郝景芳两位创作者先后获得 “雨果奖”,使科幻小说高调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在文学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土地,同时也搭建起了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的桥梁。刘慈欣的作品 《三体》 《流浪地球》更是借助译介及影视化等手段,走出国门,在世界科幻文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在新世纪逐渐迎来高峰,此前一直处于 “边缘化”的地位①有所缓解,对科幻小说创作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总体而言,近10 年来,对于中国科幻文学的研究历程曲折起伏。据中国知网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2014 年以前,中国科幻小说相关研究所呈现的趋势相对平缓,2015 年出现大幅上升后又短暂回落,在2019 年电影 《流浪地球》面世后达到顶峰,而后开始呈下降趋势。期间,关于中国科幻文学研究的文章约有1300 余篇,专著有近30 部,除了对作家作品及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史的研究外,还在当代科幻批评、科幻影视、中国科幻的翻译传播方面等新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近10 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汇集梳理,总结其不足之处,为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及学术研究提供思路和参照。

一、关于中国科幻文学的内部因素研究

中国科幻小说内部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科幻文学从诞生到逐渐成熟的发展史的梳理、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分析以及科幻文学的文学价值的探讨。

(一)关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史的梳理

由于中国科幻小说诞生时间较短,发展过程较为曲折,又受到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科技发展的制约,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创作聚集和创作断裂的现象。科幻文学未能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固定的文学思潮和完备的科幻文学体系,加上民众对于科幻小说的接受程度不高,科幻小说的创作者几乎都是分散在各行各业的 “非专业作家”,凭着他们对于科幻的一腔热爱进行文学创作,创作时间段和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基本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为了能更好地厘清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脉络,找出其创作兴盛和衰落的深层原因,部分研究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科幻文学发展进程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

有学者按照传统的时间线顺序来梳理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史。如,吴岩在 《中国科幻文艺的现状和前景》中对中国科幻小说的第二次高峰逐渐衰落后,又重新崛起的一系列原因作出分析②;董仁威和高彪泷则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国科幻作家和科幻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家思想、作品分类,将中国科幻作家群体分为原生代、中兴代、新生代、更新代和全新代五代,通过对不同时期代表作家和作品的陈列,将每个发展阶段科幻文学作家群体的特征和小说写作趋势进行总结,以此来论述中国科幻文学③。另有学者从中国意识形态流变对于科幻小说的影响方面来对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史进行阐述。吴岩在《科幻文学的中国阐释》中总结了国人科幻思维对于科幻文学发展的影响,顺着从近代直至新世纪的脉络来探讨科幻小说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肯定了科幻小说的政治作用④;王泉根在 《崛起的中国科幻与价值重构》一文中对于文学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不同功能来阐述科幻小说的发展,提出了从近代直至当下的科幻文学的不同任务⑤;詹玲从启蒙视角下的科幻小说流变展开探讨,认为科幻小说与中国现代性启蒙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⑥。而她的这一观点与徐兆寿、张哲伟的科幻文学启蒙观点⑦有着相同之处。

此外,李广益在 《史料学视野中的中国科幻研究》一文中选择了当下热门的、全新的史料学视角来分析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历程,评析各阶段史料状况,搜集整理相关资料⑧,为中国科幻文学研究提供了线索和参考。

(二)关于作家作品的分析和研究

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几代创作者的用心努力,正是他们创作出大量内言丰富的作品,为科幻文学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在中国科幻小说作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刘慈欣。复旦大学的严峰教授对刘慈欣的作品非常认可,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我毫不怀疑,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⑨

从科幻小说研究现有成果来看,对于刘慈欣及其作品 《三体》的研究论述最多。如徐勇在 《〈三体〉:我们时代的隐喻和精神史诗》一文中探讨了刘慈欣的作品对于科学的反思性,推动读者从宇宙视角下重新审视以人类为主体的一系列命题⑩;陈颀在《文明冲突与文化自觉——〈三体〉的科幻与现实》一文中以科幻与现实的关系为切入点,深入思考科幻小说中所描绘的现象在现实世界的映射,以及中国文明和人类文明有可能走向的未来⑪;王瑞瑞从宇宙伦理的角度入手,探讨 “三体系列”所构建出的宇宙伦理和道德探索,总结了黄金法则和黑暗森林法则置于宇宙中的质疑与反思⑫;而路遥则主张用经典理论对刘慈欣的创作进行理解和阐释,以创新的方法和独特的视角,通过文学经典理论即科幻美学原理来进行参照⑬。

除对作家刘慈欣的研究之外,对其他创作者的小说研究也有很多。作家郝景芳是继刘慈欣后第二位获得 “雨果奖”的作家,徐刚在 《从幻想中来,到现实里去——郝景芳小说漫议》一文中对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创作进行系统整理,对其创作特征和思想表达予以总结研究⑭;李响在 《从跨过彼岸到搭建桥梁——王晋康宇宙科幻文学作品研究》一文中对作家王晋康的科幻作品进行集中分析,阐述了其语言的科学性、内容的生态性、叙事风格的简洁性等⑮;李广益通过对韩松科幻小说的解读与评析,总结出了韩松小说 “诡异而多释”的特点,诠释了韩松文风中的不确定性表现,并指出韩松的科幻小说创作不仅是在进行神奇的科幻想象,同时还在思考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和中华民族的未来⑯,极具现实意义;凌逾从科幻小说的跨界叙事的可能性上入手,对王十月的科幻小说创作进行剖析,通过对跨界的对象和跨界的手段两个方面的探讨,阐释了中国特色科幻小说的哲学思考和自我超越⑰。王洁在《同质与反噬:科技乌托邦的焦虑——王诺诺科幻小说论》一文中关注了王诺诺这一代90 后作家的科幻写作,认为他们更愿意表达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隐忧,展现科技乌托邦的建设给人类带来的挫败和焦虑⑱。研究者们对不同作家及其作品的关注研究,为科幻小说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关照。

(三)关于中国科幻文学的文学价值研究

科幻小说同其他类型的小说一样,是创作者为了反映社会以及表达内心的媒介,中国科幻小说从诞生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创作目的,有的是为了传播科学、开化民智,有的是为了反映现时代的科学技术,并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作出展望和畅想。科幻小说之所以能在文学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必定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少学者从这一研究视角入手,对中国科幻小说展开研究。

有学者看到了科幻小说在现实意义和价值观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如纳杨在 《从刘慈欣 “地球往事”三部曲谈当代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一文中,从小说整体结构、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和小说思想内涵三个方面充分探析了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和其文学价值⑲。另有学者关注到当下的科幻文学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方向。王洁在 《中国科幻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困境与思考》中,探讨了中国科幻文学爆发式发展的背后,存在着科学理论基础差、媒介融合不深、作家群体稀缺和科幻文类衰弱等现实隐忧,对科幻文学创作如何取得更好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⑳;陈海龙在《面向未来的文学和人类学:科幻文学——现实、虚构、想象三元合一》一文中,认为科幻文学从科学和未来的角度给予人类学知识新的研究方法论,是数智时代的文学和人类学研究无法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走出传统文学和人类学研究范式而迈向文学人类学的新的可能路径㉑。

还有学者着力于探寻科幻小说背后的生态问题。韩松、孟庆枢在 《科幻对谈:科幻文学的警世与疗愈功能》一文中,认为科幻文学通过灾难描写警醒世人,科幻小说对社会发展和重估人性的价值越来越明显,需要重视科幻文学的疗愈功能和人的自我救赎㉒;王茜在文章 《科幻文学中的 “变为思考”与生态整体主义的反思——以〈三体〉为例》一文中,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探讨科幻文学对于人类的启发作用,总结 “三体系列”中的的生态系统规则,突出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重要性,以期促成一场文化观念与生态科学知识之间的对话㉓。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科幻文学在中国之所以是断断续续、曲折发展的,其原因与诸多影响因素有关,无论是社会思潮、作家创作,还是小说作品本身所产生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都反过来对科幻文学的整体创作态势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关于中国科幻小说的外部因素研究

近些年,科幻文学的 “边缘化”处境有所好转,科幻文学也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文学现象,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诸多领域都有参与,如科技发展与科幻文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幻文学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国科幻小说走出国门向海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

(一)关于中国科幻文学与中国科技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为科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想象,科幻文学的发展与科技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科幻小说对科技发展的科普,对人类科学观念的确立和自我的认知也具有促进作用。中国科幻文学的几次发展高潮,都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高峰有关,科技也正逐渐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有学者关注到科幻文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如陈楸帆在 《“超真实”时代的科幻文学创作》一文中,借助当下热门的AI 写作实践探讨了科技环境对文学写作本身的改变、科幻小说对于科技时代的真实反映,以及科幻文学的创作者如何应对在科技飞速发展、媒介革命不断推进的外部挑战的现状,认为科幻文学同科学技术一样,都需要寻求新的突破㉔。吕超关注到人工智能与科幻小说的相关性,在 《科幻文学中的人工智能伦理》一文中探讨了科幻文学中的人工智能具有前瞻性,不受具体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而是更多地与人文视角息息相关,更多地关注到价值观的演变㉕。

还有学者分析了科幻文学与科技之间的相互作用。张泰旗、李广益总结了科幻小说在不同时期所受的科技环境的影响,认为科幻小说创作者一直在承担科学文艺为科技讴歌的这样一种自觉性,阐释了科幻文学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㉖;赵欢在 《科幻文学的信仰性》一文中谈到,科幻文学因其特殊的文学体裁而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它的幻想属性使它拥有想象之美,同时它的科学性又以科学为界限,设定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认为科幻文学就是以科技为基础,以人的想象为来源的文学㉗;徐淑兰、金峰在 《科幻文学对AI 时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探讨了各种各样的科幻作品可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视角㉘。

(二)关于中国科幻文学的影视化道路研究

对于中国科幻文学影视化研究的成果,研究内容有很大的重复性和趋同性,而且主要集中在对电影 《流浪地球》的研究上。电影和文学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两者相辅相成。在全球 “漫威热”的时代,中国科幻小说为中国科幻电影提供了优秀的创作素材,而影视化手段也助力中国科幻文学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全球科幻文学中谋得一席之地,为更多人所熟知和关注。从影视化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白帆在文章《论科幻文学的影视化转型——以 〈流浪地球〉为例》中通过对转型最为成功的电影 《流浪地球》的分析,探讨了中国科幻文学当前所面临的活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受众倾向儿童化、受网络文学冲击严重、准入门槛偏高等现实问题,以及电影 《流浪地球》成功的原因,并探析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㉙。从影视化可能带来的机遇来看,王惠在 《〈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中表示,科幻小说的影视化是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展示中国科技实力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问路之石㉚。

(三)关于中国科幻小说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随着小说 “三体系列”和电影 《流浪地球》推动中国科幻开始走向世界,中国科幻终于改变了一直以来 “文化输入”的历史现状,可以说,刘慈欣的小说和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使中国科幻文学登上了世界舞台,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为外国读者所接受。

王雪明、刘奕在文章 《中国百年科幻小说译介:回顾与展望》中认为,以21 世纪为分界线,中国科幻实现了对外国科幻的反哺,应当通过译介手段推动中国科幻小说走向世界,逐步扩大中国科幻的影响力㉛。林芳宇的 《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译介研究》一文,从传播学角度,对中国科幻小说自1984 年在海外第一次出版后的外译情况进行了宏观分析,探索促成中国科幻小说在世界上的有效传播的原因,建议通过海外传播的成功进一步刺激中国科幻小说的持续发展㉜。总体而言,这是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科幻小说由此走上了世界化、全球化的道路。

此外,顾知秋从成功案例的解析入手,采用语篇语言学的方法,对 《三体》英译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如何从整体上再现原始文本,使目标文本在目的语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语篇,试图为 《三体》的成功总结经验㉝。付筱娜在 《携想象以超四海——〈三体〉的海外传播之鉴》一文中认为,《三体》之所以能成功走向海外,离不开对原著翻译的 “忠实”,需要翻译者对原著相关知识的充分了解,最大程度地还原原著的写作内涵和写作风格,并且需要创作者极大地突破我国传统的写作主题、叙述方式等限制,创新性地运用幻想承载中国文化的传播,以及需要各方面媒体尤其是数字互联网媒体手段的多方配合㉞。吴攸、陈滔秋在文章《数字全球化时代刘慈欣科幻文学的译介与传播》中的观点与此不谋而合,吴、陈认为,中国科幻小说的海外传播最初是在国内出版机构的推动下起步的,在其后的发展中数字化技术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较于付筱娜的观点,吴、陈两位学者更注重翻译和传播主体的作用,通过数据对中国科幻小说的海外传播成果进行展示,并反思科幻小说 “走出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㉟。当然,想要拓宽中国科幻的海外市场,还要克服许多现实困难、弥补目前的不足。

(四)关于中外科幻小说对读分析研究

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受西方科幻文学影响较大,虽然新生代作家致力于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植于中国文化的科幻文学,但也依然在叙事手法等方面借鉴西方,尚未形成自己的个性。

关于科幻小说研究中的中外作品对读的研究成果与对中国科幻和外国科幻的单独研究相比,略显逊色。蒋思墀通过对 《三体》系列与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了刘慈欣在创作思想、内容和手法上对阿瑟·克拉克的接收与继承,指出两者的差异性并分析了其差异成因,也展现了刘慈欣 《三体》的独特价值和魅力㊱。许玉婷在 《〈三体〉与 〈安德的游戏〉宇宙观比较》一文中,探讨了科幻小说中不同的宇宙观㊲,分析了形成其不同思维模式背后的原因及影响,旨在为中国科幻对外国科幻文学中的经验进行筛选吸收,使创作者能创作出更好的、能走出国门的优质作品。

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源离不开对外国小说的翻译和借鉴,而如今逐渐成熟的中国科幻小说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又以翻译和影视化改编等手段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着其自身的影响力。科幻小说激发了人类探寻未知世界的动力,拉近了人与科技的距离,也使更多的学者关注到这一领域。刘慈欣的小说作为中国科幻文学创作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困境,又有哪些可以吸取和借鉴的经验,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

21世纪以来,对中国科幻文学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科幻文学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贡献。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是主要集中在对科幻文学的发展史梳理和作家作品的具体解读上,注重分析作家的创作手法、思想观念,作品的价值倾向、意义和影响等,对于中西方文学的交融互通、中国科幻文学的中国特色发掘等则关注较少。研究视角多停留在作家及作品本身,而较少对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价值予以深度挖掘,对于科幻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也较少。我们在肯定现有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其尚待提升之处。

首先,要更加注重研究中国科幻小说的本土化特点。近年来中国科幻小说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科幻文学中博得一席之地,与其本土化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科幻小说从晚清诞生起就受西方科幻文学的影响,但一味地模仿就必然沦为西方科幻小说的附属品,进而缺乏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如何通过文学叙事技巧的选择、文学语言的组合变化,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创作出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能面向世界的作品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妨对不同作家的创作进行多方位的剖析,总结其成功原因,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依据。

其次,要强化中国科幻文学的影视化改编。中国科幻小说近年来大放异彩,除了作家群体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之外,与影视化改编的成功也有一定的关系。2019 年电影 《流浪地球》的票房大卖和口碑的一致好评,不仅在国内受到高度关注,更是在国外得以广泛传播。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对于中国科幻小说的影视改编方面的研究仍然过于单一,主要还是集中在 《流浪地球》上。实际上,除《三体》系列之外,中国还有很多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和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对 《流浪地球》改编成功经验的有效借鉴,探讨其他科幻小说影视化改编的可行性,通过资本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这些文学作品更好地转化成影视语言,从而合力打开中国科幻的新局面。

再者,要加强中国科幻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科幻文学虽然同是文学题材,但其内容上却早已实现了跨学科的超越,不仅为读者打开想象的天空,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警示作用,如过度资源利用后生态对于人类的反噬,人工智能过于发展后无法控制的灾难,这些都是科幻小说中常见的创作题材。无论是其暴露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性问题,还是其所反映的科学技术知识,都可以成为实现对其跨学科研究的突破口。

此外,要重视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史料整理与研究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新方向,中国科幻文学自晚清起步至今,时间跨度较长,中间发展过程较为曲折,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没有真实的历史材料作为研究基础,在做研究时就很容易掺杂个人的主观猜测,导致各自解读、各执一词的局面。而对于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一方面可以为已经形成的研究成果提供史料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重新审视和纠正现有的研究成果。因此,研究者要思考如何从史料中寻找新的突破口,进而为科幻文学的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总体来说,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在近10 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然缺乏多元化的研究视角,缺乏对史料进行深度的搜集和整理。如果能够在此后的研究中不断丰富研究视域,充分合理利用史料,中国科幻小说的研究必将会取得新的成就,迈向更高的阶段。

注释:

① 吴岩: 《科幻文学论纲》,重庆出版社2011 年版,第 1—35 页。

② 吴岩: 《中国科幻文艺的现状和前景》,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 年第2 期。

③ 董仁威、高彪泷: 《中国科幻作家群体断代初探》, 《科普研究》2017 年第 12 期。

④ 吴岩: 《科幻文学的中国阐释》, 《南方文坛》2010 年第 6 期。

⑤ 王泉根: 《崛起的中国科幻与价值重构》, 《中国图书评论》2013 年第12 期。

⑥ 詹玲: 《启蒙视野下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流变》,《学术月刊》2019 年第4 期。

⑦ 徐兆寿、张哲伟: 《国家理想 科学启蒙 回归现实——百年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动机的数次转向》, 《当代作家评论》2020 年第1 期。

⑧ 李广益: 《史料学视野中的中国科幻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4 期。

⑨ 严峰: 《从这里到永恒》, 《南方都市报》2010年 10 月 17 日。

⑩ 徐勇: 《〈三体〉:我们时代的隐喻和精神史诗》,《艺术评论》2015 年第10 期。

⑪陈颀: 《文明冲突与文化自觉——〈三体〉的科幻与现实》, 《政治与法律评论》2016 年第2 期。

⑫ 王瑞瑞: 《论科幻文学的宇宙伦理》, 《江淮论坛》2018 年第 5 期。

⑬ 路遥: 《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经典化趋势》, 《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18 年第9 期。

⑭徐刚: 《从幻想中来,到现实里去——郝景芳小说漫议》, 《小说评论》2020 年第4 期。

⑮李响: 《从跨过彼岸到搭建桥梁——王晋康宇宙科幻文学作品研究》, 《小说评论》2021 年第3 期。

⑯李广益: 《诡异与不确定性——韩松小说评析》,《当代作家评论》2007 年第1 期。

⑰凌逾: 《赛博与实存的跨界太极——论王十月科幻小说 〈如果末日无期〉》, 《南方文坛》2020 年第1 期。

⑱王洁: 《同质与反噬:科技乌托邦的焦虑——王诺诺科幻小说论》, 《文艺争鸣》2020 年第1 期。

⑲ 纳杨: 《从刘慈欣 “地球往事”三部曲谈当代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 《当代文坛》2012 年第5 期。

⑳ 王洁: 《中国科幻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困境与思考》, 《江淮论坛》2020 年第 1 期。

㉑ 陈海龙: 《面向未来的文学和人类学:科幻文学——现实、虚构、想象三元合一》,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1 期。

㉒ 韩松、孟庆枢: 《科幻对谈:科幻文学的警世与疗愈功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 期。

㉓ 王茜: 《科幻文学中的 “变位思考”与生态整体主义的反思——以〈三体〉为例》, 《山东社会科学》2016 年第 8 期。

㉔ 陈楸帆: 《“超真实”时代的科幻文学创作》,《中国比较文学》2020 年第2 期。

㉕ 吕超: 《科幻文学中的人工智能伦理》, 《文化纵横》2017 年第 4 期。

㉖ 张泰旗、李广益: 《“现代化”的憧憬与焦虑:“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想象的展开》,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 年第 6 期。

㉗ 赵欢: 《科幻文学的信仰性》,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3 期。

㉘ 徐淑兰、金锋: 《科幻文学对AI 时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波普尔的三个世界视角引发的思考》,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 年第1 期。

㉙白帆: 《论科幻文学的影视化转型——以〈流浪地球〉为例》,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 年第5期。

㉚ 王惠: 《〈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电影文学》2019 年第16 期。

㉛ 王雪明、刘奕: 《中国百年科幻小说译介:回顾与展望》, 《中国翻译》2015 年第6 期。

㉜ 林芳宇: 《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译介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9 年硕士学位论文。

㉝ 顾知秋: 《中国科幻小说翻译的语篇语言学视角》,上海财经大学2020 年硕士学位论文。

㉞付筱娜: 《携想象以超四海——〈三体〉的海外传播之鉴》, 《当代作家评论》2018 年第1 期。

㉟ 吴攸、陈滔秋: 《数字全球化时代刘慈欣科幻文学的译介与传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3 期。

㊱ 蒋思墀: 《刘慈欣 〈三体〉系列与阿瑟·克拉克科幻小说比较研究》,陕西理工大学2019 年硕士学位论文。

㊲ 许玉婷: 《〈三体〉与 〈安德的游戏〉宇宙观比较》, 《科普研究》2017 年第 12 期。

猜你喜欢

刘慈欣三体科幻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藏于深山的“中国科幻王”
刘慈欣科幻片《超新星纪元》启动
《球状闪电》:科幻大神刘慈欣又一力作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与21三体综合征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