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变革回应现实
——评《互联网经济的市场规制:理论创新与法制回应》
2022-02-02时建中
时建中
对于法学家来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是横亘在眼前。一方面,尽管充满思想火花的学术关怀可能是丰盈的,但通常会与现实存在鸿沟,当法学家走出书斋,长身玉立于田间,亲眼看到世俗社会的法律运行状况时,可能会不免觉得失望;另一方面,我们也终将会老去,我们的知识、信念、情怀也有可能会变得陈旧,变得不再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此时,我们胸怀理想,现实却在灯火阑珊处,变得很熟悉,但也很朦胧。
近些年来,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一只最大的 “黑天鹅”:互联网。可以说,互联网的存在让法学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被拉大了,我们所习惯的法治理念、法律原则、制度框架都面临着互联网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刘大洪教授及其学术团队为我们做了一次如何面对“黑天鹅”的表率——他们以长期的实践调研和理论积淀为支撑,完成了30万字的学术专著 《互联网经济的市场规制:理论创新与法制回应》,以此向广大学者示范:以学术关怀拉近理想,以法律变革回应现实。
从经济法学角度而言,互联网经济的市场规制的疑难问题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竞争法层面的,即面对互联网领域一系列新型的竞争手段、竞争现象,我们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应当如何回应和变革,进而应对纷繁变化的互联网数字竞争;第二个层次是行业监管层面的,依托于互联网手段,许多传统行业都经历了交易模式的革新,如网约车、电子商务等,这挑战了我们固有的传统行业监管法律体系,有必要进行制度变革。
在 《互联网经济的市场规制:理论创新与法制回应》一书中,作者对上述两个层面的法律问题均进行了细致、精准、全面的回应。从竞争法角度,本书对互联网经营者竞争关系的认定、各类具体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规制应对等均进行了全面探讨,并设置多个专章讨论了时下一系列数字竞争法的前沿制度问题,如网络干扰、算法共谋、互联网必要设施,等等。从行业监管角度,本书对一系列颇具代表性的互联网经济领域,如网约车、搜索引擎、游戏平台等,均对其公共规制结构进行了专门、系统的探讨。整体而言,本书体例设计得当、论证严密、分析鞭辟入里,总结的学术观点兼具理论前沿与实践应用价值,是近年来探讨互联网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的优秀学术著作。
法学家始终站在理想与现实的交叉点上。面对这个不断加速的时代,学者如果不能以饱满的心态来紧跟现实社会和去回应这个时代,就有可能被现实甩开。在这一点上,刘大洪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做了很好的示范。他们以浓郁的学术关怀去体察、感受、研判现实问题,为互联网时代的法治变革提供了一揽子对策。我相信,本书将成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法治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也将为未来相关法律的修订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