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建设:原因、主要内容及时代启示

2022-02-02陈雪艳

南方论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领导力延安中国共产党

陈雪艳

(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这四个方面是党的领导力的集中体现,分别构成党创造不同时期伟大成就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党的领导力体系是一个有机系统,各构成部分既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又相互紧密配合。其中,政治领导力居于统领地位,是指党在政治立场、政治道路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力。党的领袖和中央领导集体是其决定性因素。思想引领力处于基础地位,是指党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运用理论创新成果教育和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能力[1]。群众组织力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功能,是指党发动和依靠群众开展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活动、从事社会变革、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社会号召力具有目标导向作用,是指党影响和凝聚社会各个阶层、各方力量,从而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

从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其离开陕北,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延安时期”,其在党的发展史中无疑具有重要地位。其间,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变为强大、不断走向辉煌和胜利,党的领导力也在局部执政和革命战争的锤炼中初步发展成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建设的原因

(一)客观需要:应对复杂革命形势的迫切要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处于复杂的斗争形势之中。首先,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逐步占领了我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进而准备一步步吞噬全中国。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国土。与此同时,国内阶级矛盾依然尖锐存在着。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及其政府先是对抗日持举棋不定的态度,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继而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及其政府还坚持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辱”的错误政策,坚持“剿共”反动立场,甚至发动皖南事变等一系列“反共”行径,并大力镇压民众的抗日活动。其次,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着内战爆发的重大危机。因为蒋介石集团打内战的决心和方针已定。然而抗日战争刚结束,全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坚决反对内战,且国民党军队大部分还在西南地区,兵力部署尚需时日。经过重庆谈判,蒋介石及国民党表面承认了“和平建国”方针,实际上却决心通过战争来消灭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力量。1946年6月,蒋介石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完成其军事部署后,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复杂的社会矛盾、艰巨的革命任务,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领导力建设,从而提高党在革命斗争中应对各种危机和困境的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主观需求:中国共产党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2]。然而,万事万物的发展,尤其是新事物的成长都具有一定的过程性,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与成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立前期的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是组织上离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都存有差距。首先,在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之前,中国共产党始终未能建立起一个成熟和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这就导致了党虽然前后一度取得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但又相继失败的结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革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同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就面临着理论准备不足的危险,党的思想理论亟待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处于战争环境之中,不断进行革命斗争、领导工人运动。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充足的精力进行深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进而难以充分将其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其次,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党中央到达陕北后,面临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存的局势,以及何以立足、凭何发展的现实而又重大的问题,想要走出困境、打开局面,使延安成为党中央与中央红军的“落脚点”、进而成为中国革命新的“出发点”,就必须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打造坚固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严峻复杂的革命形势下,着眼于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出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以将自身锻造成为一个坚强的、富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自身发展与革命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锻造党的政治领导力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在延安时期逐步形成,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形成强大政治领导力的首要因素。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确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从遵义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是其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都日益走向成熟。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解决了党在军事路线、军事领导方面的问题,毛泽东实际成为党的最高军事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军事指挥权的关键性不言而喻。因此,遵义会议使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并有权参与最高决策,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此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及任弼时等同志密切配合,使党在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愈来愈得到全党的认同。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从组织上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从六届六中全会到中共七大召开是其正式确立阶段。194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决定毛泽东任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主席。这使其在法理上成为党内最高领袖。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隆重召开,标志这一领导集体正式确立。在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3]。

(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锻造党的思想引领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理论准备不足,缺乏正确、成熟的领导思想的指引,给党和革命造成了惨痛的打击。延安时期,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使党和人民群众有了科学、统一的思想指引,强有力地驳倒了蒋介石集体的反马克思主义反共产党的嚣张言论,改变了因共产国际解散造成的思想混乱状况,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其著作中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但当时,从全党来说,由于理论准备不足,未能认识到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未被党中央和全党接受。王明等人依旧生搬硬套俄国革命经验,坚持先攻占中心城市,致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党和红军处境愈发艰难。1935年,遵义会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为后来毛泽东思想逐步被全党正确认识和接受奠定了良好开端。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使全党进一步加深了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1941年至1943年,延安整风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认同和践行。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其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日益走向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全面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基本内容,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4]。

(三)有效开展群众工作,锻造党的群众组织力

延安时期,尤其是整风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在群众路线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开展了群众工作,使党在极度困难时期、革命重要阶段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党的群众组织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首先,推进经济建设,改善群众的经济生活。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部队以及各类团体大量涌入延安,使得当地人民的经济负担加重。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的指导下,号召“党政军学”人员和人民群众,掀起大生产运动,开垦荒地,提高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和各个根据地贯彻实施“精兵简政”政策,对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进行整顿和精简,并将部分人员转入农村生产队伍,以充实连队、加强基层。

其次,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群众的政治参与。在民主政权方面,党“实行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5]。这使边区各级政府获得了广大群众及各阶级、阶层的认可和支持。在民主选举制度方面,边区各级参议会和政府都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此外,还将人民的民主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如在《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中对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出法律规定和说明[6]。

最后,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国民教育方面,各抗日根据地努力战胜各方面困难,建立起大批中、小学校,还通过夜校、剧团等普及文化知识,发展社会教育。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中国共产党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包括标语、口号、歌曲等,打开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同时,充分运用党报党刊开展宣传工作,通过《新中华报》《解放日报》等,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教育群众、动员群众。

此外,中国共产党还注重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思想教育、廉政建设、改进作风等构建了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四)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联盟,锻造党的社会号召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和巩固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盟从而联合一切可能的阶级和阶层,汇聚起巨大的革命力量、激发起高涨的革命热情,带领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将解放战争推进到战略决战阶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大致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中央明确必须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巨大的抗日浪潮,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此后,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维护作出了不懈努力,为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个阶段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包括赴重庆谈判等一系列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946年6月,蒋介石集团置广大中国人民的心愿与利益于不顾,背弃了同中国共产党的协定,全面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坚决以自卫战争对付蒋介石集团的军事进攻,并领导和发展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广泛联盟所组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7]。蒋介石集团内外交困,必然面临失败命运,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建设的时代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党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领导力建设。延安时期党的领导力建设经验为提升新时代党的领导力提供了有益镜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从“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入手来提升党的领导力[8]。

(一)坚定“两个维护”,增强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上保障了党带领人民战胜敌人。毛泽东要求:“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9]。这本质上就是在讲要有一个党中央核心以使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围绕。只有这样,党和人民才能坚定原则、站稳立场、明确方向、一起向共同目标奋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并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历史实践启示我们:当前,要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准确把握“两个维护”的核心要义,并达到高度认同。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都必须重视“两个维护”的重大意义,要坚决服从中央、维护和拥戴核心。其次,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将“两个维护”贯彻到一切行动中。在其位,担其责,领导干部必须保质保量做好分内工作,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代的任务。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不担当不作为,那就根本谈不上“两个维护”[10]!最后,要建立健全关于贯彻执行“两个维护”的各项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基础上,还要加大执行力度,坚持执规必严。总之,只有在心理高度认同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做到在行动中贯彻执行;在实际行动中的坚决贯彻会有力证明其科学性。因此要实现高度认同“两个维护”与坚决贯彻“两个维护”的良性互动,同时坚持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二)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增强新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在七大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在其指引下,全党紧密团结在一起,人民群众也逐步为其真理性、科学性的伟大力量所折服,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告诉我们: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党的理论创新,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思想引领力保持生机的源泉。首先,指导思想是决定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够固本强基、立党兴国;反之,则会导致祸国殃民、人亡政息。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同时,还要观照国内现实和国际形势,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理论基础与实际情况、文化积淀紧密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必须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和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真理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仰、指导自身的工作。另一方面,科学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内化,才能成为人民群众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精神源泉,从而提升理论的说服力、认同度、凝聚力。因此必须探索和运用服务人民、贴近人民的理论内容与通俗形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效果,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从而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为理论发展创造实践源泉。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新时代党的群众组织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有效开展群众工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党群关系,为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此后,又依靠群众不断战胜蒋介石集团。

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践行党的宗旨和初心,巩固和加强党的群众基础。首先,必须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只有始终高举人民至上的旗帜,树牢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解决好忠于谁、代表谁、服务谁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把握好发展方向,始终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步。在发展中还要注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要重视从人民的现实利益和实践活动中谋划方针政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奋斗目标,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依法公正廉洁用权、为民用权,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工作作风。其次,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虽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国家发展现状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尚有差距。一方面,必须充分正视和高度重视这一差距的存在,将其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大事入手,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加强各方面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接受各方面监督,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及时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用问题倒逼发展,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发展质量。

(四)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增强新时代党的社会号召力

延安时期,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党对其领导权的基础之上,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政策策略,广泛凝聚力量,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号召力。

这启示我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的伟大成就,一步步实现中国梦,必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首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毋庸置疑,这是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必须铭记历史经验教训,牢牢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掌握在党的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这一根本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党的统战工作的良好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思想、组织等方面的建设,推动其更好履行自身职能。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为统战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2020年,党内首部关于统战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11]。在此基础上,要继续深化统战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等,持续推进统战工作的制度完善、方法精进、效能提升。但仅仅有好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将制度有效转化为能力,从而实现制度的制定完善与贯彻执行同向有力推进。最后,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以及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等等,进而激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之,必须坚持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同时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统战工作,不断提高统战工作能力,采取正确的、合适的方法策略做好相关工作,从而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猜你喜欢

领导力延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