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剧发展趋势
2022-01-31石磊
石 磊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上海 200040)
戏剧是人类文明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行为方式,也是神秘的精神艺术形式,人类从幼儿成长的天性喜好游戏中的创造力,思维也是具有强烈情感的形象画面性和感知性,这给儿童艺术事业带来了丰厚的土壤。
说到中国儿童剧,我们忘不了为中国儿童戏剧发展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宋庆龄先生,她说过:“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培养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1917-1949上海儿童戏剧史略》),宋庆龄先生亲自指示黄佐临把儿童剧团试办起来,也就是现在上海的中国福利会总会领导下的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第一个剧目是《表》,由董林肯改编而成,导演张石流,任德耀老先生任舞台设计,在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为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儿童剧演出,为中国儿童的成长发展建立了至关重要的伟大事业,我们忘不了儿童剧里的里程碑《马兰花》,更忘不了新一代的当代实验剧目《想飞的孩子》《迷宫》《带绿色回家》等。
一、年龄阶段性
儿童剧最早从国外流传进中国,属于舶来品,是从儿童心理学研究而得来。
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观察的发展(Observation development of children),思维支配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知觉活动训练过程的,意味着儿童知觉的发展进入较完善的阶段,不同的年龄层对应的吸收和发展都不相同。老一辈的儿童剧专家们在一边学习一边尝试创作的同时,把传统的儿童戏剧创作与传统型儿童文学创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①幼儿戏剧:3 岁到6 岁的学龄前期,也称学龄前期。②童年戏剧:7 岁到11 岁的学龄初期,也称学龄初期。③少年戏剧:12 岁到16 岁的学龄中期,也称少年期。幼儿戏剧适应幼儿期发展速度加快,幼儿知觉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有相对稳定方向的过程,即开始形成有意的、自觉意识到的观察。童年戏剧和少年戏剧也随着心理发展而改变。发展过程是:(1)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2)观察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3)观察的概括性逐渐提高;(4)观察的方法逐渐完善。
当今的儿童剧剧目除了原有积累的艺术创作经验之外,现在的年龄段划分也越来越细致化与科学化。
列举系列如下:
二、年龄全面性
世界经典名著改编下的儿童剧急需面向3+年龄段。
而为何要选用经典名著来改编?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和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有价值、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有代表性、最完美的作品,是值得人们一生永远学习的创世之作,并且在每个年龄段的解读与领悟也会不同。
现代社会,无论是在哪个专业、哪个行业都会利用到经典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对于儿童剧创作者的我们,更能看到优秀的儿童剧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帮助孩子们形成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在精神上获得丰盈,在生命上感受意义,在人生中活得从容。
“一切为了孩子”,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力推世界经典作品卡通版系列剧目工程,观众年龄段设为3+。希望孩子们小手牵大手,走进经典,走进剧场,能沉浸地看完整场演出,并且学会思考,致力于打造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大人与孩子们都能赏心悦目的经典型剧目。儿童剧《泰坦尼克号》于2015 年成功推出,是这个工程的第一部作品,主创团队抱着一颗真挚的心,又相继成功地于2017 年推出《巴黎圣母院》、2019 年推出《悲惨世界》等经典作品的卡通版。有句话说:“唯有动物和孩子的品质最接近上帝。”用模拟动物的卡通形式,让孩子们尽早地知道这些经典作品,尽早地了解这些作品的精髓,是一件真正寓教于乐的事。
三、创作突破性
经典名著改编儿童剧《泰坦尼克号》,是讲猫和老鼠这一对天敌在灾难面前的选择;在《巴黎圣母院》中,臭名昭著的主教是一只秃鹫,艾丝米拉达是一只百灵鸟,卡西莫多是一只猩猩;在《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变成了一匹狼,未来《堂吉诃德》也许会变成了一只鸵鸟时,让孩子们走进动物的世界,充满着无数新奇的冒险与想象空间,无形之间告诉孩子们什么叫勇敢与猥琐,什么叫责任与担当。不把儿戏当儿戏,一颗童心换童心,一起去探索与感受儿童剧的美妙世界。
虽说都是改编系列剧目,但是《巴黎圣母院》与《泰坦尼克号》在创作的手法和深度上是完全不相同的,身为两部戏主创团队的笔者非常清晰明白这个经典改编项目工程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得更加完善与自如的。现在看来第一次打造的《泰坦尼克号》虽然已经成功,但相比之下还是略微拘谨了一些,舞台风格还是以写实为主,舞台上巨大的船舱,只是运用了低视角的处理方法做了一个较为保守的空间变形与变换,在角色造型的处理上也趋于传统的写实风格。
《巴黎圣母院》大胆迈进了许多。首先在舞美的创作上把整个舞台打造成一个多层空间,童趣而又斑斓的景致,不同演区反射出各种人性的本真。“桥”就像人生,毁于邪恶贪婪,“邪恶爪子”的“笼子”令人窒息,“钟”是从心底发出的呐喊可以将勇气唤醒,蝙蝠国王的“宫殿”是善良的心灵躲避邪恶的秘密角落。角色的造型定位上笔者运用了较为外化和立体塑型的造型手法,使得每一位角色都性格特征分明。
经典型儿童剧角色造型也需要经典耐看,要符合3+年龄段各个年龄层的审美需求,要和时代接轨,与时尚挂钩。
也许是受了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深刻影响,笔者深深地爱上了卡西莫多这个角色,对于创作这个角色激情四射。在笔者心里他的丑是不一样的美,就如同他的角色性格特征一样,是美的。所以创作时不想把这个角色做的长相很丑,而是把他处理成由于身体的脊椎肌肉等问题变得与众不同,让孩子一眼望去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怎么长得与别人不一样,明白他们的心虽然因为外观变得很脆弱,但是也会拥有正常的思维和善良的品德。
给他一个时尚非洲部落的脏辫,符合人物又具有时尚的沧桑感觉。在色彩运用上,黑色头发进行夸张的翠绿色挑染,大地色系的大色块中放入一些翠绿的色彩可以增加这个角色的俏皮性,隐射出内心并没有像死灰一样寂静,是有光芒的。在身体的廓形上,服装上用了很多廓形的点,有一个巨大的驼背,身上的变形肌肉一块一块根据演员所要呈现的体态特征进行了放大和变形处理,加上长长的脏辫,需与头部廓形协调统一。但是造型看起来还是过于平面不够立体,需要一个点睛之笔,那就是扩大耳朵,为了能够跳出人的世界,更加接近大猩猩,笔者改变了演员的耳朵造型,放大尺寸,形状上面调整为偏圆的轮廓。那看到这里,会有人问,猩猩为何嘴部不做廓形,我们要知道原创的儿童剧演员都是真唱,这样会大大妨碍演员的表演,所以不能为之。
头部特效塑形在电影电视的领域运动用的非常广泛,但是在儿童剧的舞台上的确是第一次使用,需要克服儿童剧演员动作非常夸张,出汗量比一般的频率多很多等等客观因素。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要非常轻,还要进行防汗处理。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儿童戏剧事业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业,随着时代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不要让孩子们做文盲,更不要让孩子做美盲。也认识到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艺术素质的培养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出优秀的儿童剧,会滋润千千万万小观众的心田,伴随着他们健康成长。所以这些年来就出现了非常多的儿童剧种类,适合不同的细分年龄段。但是真正能够做到高质量、高品质经久不衰被广泛传播的儿童剧却是难上加难。
《巴黎圣母院》立志打造出经典的儿童剧,适应3+年龄段的观众群,在导演手法,舞美风格的把控上,人物造型的设定上都一一遵循着不朽的传世之作中的丰富情节内容、深刻思想体会的线路。舞美风格的多空间、多色彩的外化处理手段揭示着深邃的内涵。角色造型特征强烈而又鲜明,隐喻着很深刻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剖析着剧中不同角色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精神世界特征,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能跟随卡西莫多一起成长,一起去看看故事的最后,卡西莫多手里的那支正义之箭究竟会射向何方。
希望孩子和家长们都能在这部戏中享受着美妙的音乐,生动的舞姿,美轮美奂的舞台美术,身临其境地感受戏剧,感受经典,乐在其中,一起走进这个别致的儿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