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研究分析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用药规律

2022-01-29谢佳婷谢小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姜黄乳腺炎用药

谢佳婷 谢小红

急性乳腺炎是因乳汁堆积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形成肿块、脓肿。患者乳汁排出不畅且疼痛明显,造成母乳喂养困难,严重影响母婴健康[1]。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生素抗感染为主。中医治疗主要分为内服和外治两类。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敷、针灸、拔罐、理疗等[2]。中医药具有方法更简单、成本更低、安全性较高、效果更佳等优势,在我国是急性乳腺炎的首选治疗方法。与药物内服相比,中药外敷操作简便且不良反应少,更易被患者所接受[3]。本研究通过对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其用药规律及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来源及检索方式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选择“高级检索”中的“专业检索”或“检索式检索”选项,输入相应的检索式。主题词为“急性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乳痈”与“中药外敷”“中药贴敷”“中药外治”。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1 年1月31 日。

1.2文献筛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1)涉及到处方用药的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包括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方法、讨论分析等。(2)疾病诊断符合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3)文献必须提供明确的中药药物组成,并且疗效明显。

1.2.2排除标准(1)动物实验研究、会议文献、个案验案、回顾性研究、综述、科普类文献。(2)如文献重复发表,只选取最新发表的1 篇。(3)处方无药物组成或临床疗效不明确的文献。

1.3数据预处理

1.3.1数据规范化 依据《中药学》第九版教材[4]和《中药大辞典》[5]对药物名称进行统一及规范化处理。如“双花”录为“金银花”;“生大黄”“制大黄”统称为“大黄”;将组合名称进行拆分,如将“乳没”拆分为“乳香”和“没药”等。若文献中的药物含有疑难字或因作者笔误无法识别药物名称者,采用空白法处理,不予录入。

1.3.2数据量化 对提取的中药字段进行二值量化处理,用“1”表示此药物出现,用“0”表示此药物未出现。

1.4统计学方法 将规范化后的数据录入Microsoft Eexel 2016 软件,制作表格建立数据库,对用药频次及类别、性味归经及联合治疗情况进行统计。系统聚类分析是对性质相似的变量实施归类的探索性统计方法,尽量减小类别内的数据差异,尽量增大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并且用树状图的方式来量化药物间的距离,由此找出客观存在的类别[6]。本研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 软件对使用频次≥10 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7]。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分析,关联算法采用Apriori 算法,设置支持度≥10%,置信度≥80%,增益≥1[8]。

2 结果与分析

2.1文献整理结果 通过知网、万方及维普的文献检索,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符合条件的文献共105 篇,涉及用药125 味,使用频次共646 次。

2.2药物频次类别 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Eexel 2016 软件建立数据库后,对125 味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其中使用频次大于10 的中药共计18 味,见表1。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大黄,其次是黄柏、蒲公英。以《中药学》[4]的中药功效分类方法对125 味中药归类,得到药物类别20 种,频次前2 位的是清热药(占27.2%)、活血化瘀药(占13.6%),见表2。

表1 18 味高频中药的频次分析结果(频次≥10)

表2 125 味中药功效归类

2.3药性、药味、归经分析 以《中药学》[4]为标准,对125 味中药进行药性、药味、归经分析。药性分为温、微温、热、大热、寒、微寒、大寒、平和凉9 个类别,结果显示寒性药使用频次最高,占32.00%,其次为温性药(占25.60%)、平性药(占16.0%),见表3、图1。药味分为苦、微苦、甘、微甘、辛、微辛、咸、酸、涩和淡10 个类别,结果显示苦味药使用频率最高,占32.82%,其次为辛味药(占29.74%)和甘味药(占16.93%),见表4、图2。归经根据十二脏腑经络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入肝经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24.34%,其次是入胃经、肺经,分别占16.12%、14.80%,见表5、图3。

图1 125 味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处方药物药性雷达图

图2 125 味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处方药物药味雷达图

图3 125 味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处方药物归经雷达图

表3 125 味中药药性统计

表4 125 味中药药味统计

表5 125 味中药归经统计

2.4联合治疗情况 105 篇文献中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处方的联合治疗情况见表6。联合手法通乳包括揉抓排乳法[9]、乳腺疏导推拿[10]、手法按摩[11]等。联合中药汤剂内服以瓜蒌牛蒡汤[12]、消痈汤[13]或自拟汤剂为多,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为主要治法。联合其他疗法包括理疗、针灸、拔罐等。

表6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联合用药情况

2.5高频药物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本研究对使用频次≥10 的18 味中药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25.0 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情况见图4,当截距为23,聚为4 类时效果最好。聚类结果见表7。

表7 18 味高频中药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图4 18 味高频中药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2.6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本研究对18 味高频中药通过SPSS Modeler18.0 软件以Aprior 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效用性以支持度、置信度、增益3项指标表示,设置支持度≥10%,置信度≥80%,增益≥1[8],高频药对共有6 对,见表8。

表8 药对关联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对纳入的105 篇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文献进行用药规律分析。从药性药味分析结果来看,寒(占32.00%)、苦(占32.82%)药物使用频率最高,温(占25.60%)、辛(占29.74%)药物次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凉药用于治疗阳热证,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温热药用于治疗阴寒证,多具温中散寒、温经通络、助阳补火等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还提出酸收、苦坚、甘缓、辛散、咸软,从中可见苦能清泄、燥湿、泻火存阴,辛能行气活血、发散。从药物归经分析结果来看,主要归肝、胃、肺经。中医认为,乳痈之形成,内因责之肝胃郁热。“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肝气不舒,胃热壅滞,肝之厥阴之气与胃之阳明之热相郁结,致使乳络堵塞、乳汁堆积,气血瘀滞形成脓肿,发为乳痈。外因责之感受毒邪。妇女产后气血不足,乳头先天发育不良内陷畸形,或因婴儿吸吮致乳头破裂。毒邪常趁虚而入,六淫外袭使营卫失和,气血瘀滞,经脉阻塞,乳络不通,败乳积存,从而化热形成痈肿[14]。针对上述病机,治疗急性乳腺炎用药当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为主。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 味高频药物可分为四大类。类Ⅰ为乳香、没药、当归、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赤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类Ⅱ为芒硝、丹参,芒硝是常见的单用外敷中药,能软坚清火消肿,泻热导滞。《本草求真》记载:“丹参,书载能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新安胎,调经除烦,养神定志,及一切风痹、崩带癥瘕、目赤疝痛、疮疥肿痛等,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非真能以生新安胎,养神定志也。”高度肯定了丹参活血祛瘀的功效。丹参活血化瘀,去瘀生新,配合芒硝外敷,对急性乳腺炎的有很好的消肿止痛作用。类Ⅲ为姜黄、天花粉、白芷、甘草,能清热止痛,消肿排脓。类Ⅳ为黄芩、黄连、大黄、黄柏、冰片,黄连、黄芩、黄柏三黄汤加味大黄、冰片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去腐生肌之功效。从高频药物组合分类可以看出,外敷用药与内服用药的治疗思路大体一致,而外敷用药更加针对乳腺炎的外毒、血瘀等病机,对乳房痈肿、疼痛等主要症状进行治疗。

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频药对共有6 对,大黄-黄连、大黄-姜黄、姜黄-天花粉、白芷-天花粉、大黄-天花粉、没药-乳香。大黄性寒味苦,化积导滞,泻火解毒,软坚散结,可抑制乳汁分泌,保证排乳通畅,回乳作用明显。同时其对于多种病原菌特别是葡萄球菌抑杀作用亦被证实[15],作用机制为阻断病原菌糖代谢,并抑制蛋白质及遗传物质合成。黄连大苦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研究表明,黄连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6]。黄连素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17],能加快乳腺炎患者的创面恢复。大黄-黄连为清热泻火解毒的代表药对之一,针对乳痈之实证病机有良好疗效。姜黄性温味辛、苦,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从中提取的姜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以及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18]。徐进等[19]实验发现,姜黄素对乳腺炎模型小鼠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具有显著的调低作用。Afshariani 等[20]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显示,姜黄素的局部制剂能有效缓解哺乳期乳腺炎的疼痛、乳房紧张和红斑,而没有发现副作用。大黄、姜黄配伍能有效抗菌,同时缓解乳痈患者的疼痛。天花粉性微寒味甘、微苦,清热泻火,消肿排脓。治疗急性乳腺炎,热毒炽盛,未成脓者可使消散,脓已成者可溃疮排脓,溃后可敛肌生新。姜黄、天花粉配伍可清热排脓,消肿止痛。《外科正宗》有如意金黄散,以天花粉、姜黄、大黄、天南星等同用,治疗一切肿毒。白芷性温味辛气厚,为阳明要药,痈疽属阳明湿热之邪,湿热者温以除之,故白芷可排脓生肌止痛。白芷、天花粉相配治疗乳痈,未脓可消,已脓可溃。乳香性温味辛、苦,辛香温润,善于血中行气,舒筋活络,通经止痛。没药性平味辛、苦,苦泄力强,功擅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乳香以行气活血为主,没药以活血散瘀为要。二药相配,行气活血,共司疏通经络、宣通脏腑、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去瘀生新之功效。

在中药外敷的联合治疗中,揉抓排乳法、乳腺疏导推拿、手法按摩等手法通乳治疗占总数的21.9%,说明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与手法通乳相结合治疗效果较佳。中药外敷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占18.10%,中药汤剂以瓜蒌牛蒡汤、消痈汤或自拟汤剂为多,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为主要治法,内外共治,疗效甚佳。

4 小 结

本研究通过对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药物多苦寒,归肝、胃、肺经,重在针对实证病机及主要症状,同时重视补虚、化痰、理气等药物的配伍使用。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发现了一些中药配伍规律与关联规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用药规律和方法,为临床辨证施治急性乳腺炎提供用药依据,从而充分发挥中药外敷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姜黄乳腺炎用药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药食同源话姜黄
药食同源话姜黄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儿童用药“痛点”多
药食两用的姜黄
药食两用的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