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归整,打造小学生“劳动美好圈”
2022-01-27张卫锋
张卫锋
[摘要] 劳动教育在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中突显重要功能,在学生创造美好生活中蕴含特殊意义,而劳动教育现状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又折射出诸多问题。因此,我们从学校角度出发,“全域归整”,打造学生“劳动美好圈”。我们立足育心明理课堂领域,旨在将劳动技能、劳动观念,以及劳动精神始终贯穿育人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劳动,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优良的劳动品质。
[关键词] 劳动教育;全域归整;劳动美好圈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价值取向。
综观我校实际,81.5%的学生来自省外,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是农民工,因忙于生计而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这些孩子普遍自理能力有所欠缺。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发人深省。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并在劳动中熟练技能,提升能力,磨炼意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从学校角度出发,从“课堂领域”“实践场域”“评价视域”三个维度统整归一来打造“劳动美好圈”(所谓劳动美好圈,就是希望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胸怀劳动的情怀,具备劳动的意志,掌握贴合实际生活的劳动本领和技能,懂得劳动带来幸福生活,并通过不断努力为创造美好的生活储备能量),旨在将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始终贯穿培养人的全过程,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优良的劳动品质。
一、育心明理课堂领域——润养滋心感知美
1.主题班会孕育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开展“劳动小大人”活动,引导孩子们从穿衣、穿鞋、洗脸、洗脚等每天要经历的小事做起,循序渐进,逐步感受劳动给个人带来的美好。班会课上,班主任根据学校“明星中队”评比细则,从包干区、教室、走廊等地的卫生要求出发,明讲细辨,开展“榜样值日生”的评比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打扫教室、走廊和包干区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让学生在劳动中慢慢形成习惯,感受到劳动给班集体带来的美好。
2.拓展课堂养育
拓展课堂旨在加强学生对劳动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我们依托每周三的拓展课堂,开设了竹编、手工创编DIY、刺绣、环保时装秀等课程,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自主选修,然后在校内外辅导员的引领下,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学生们还主动将拓展课上所学的技艺教给班里的其他同学。上拓展课,学生们更加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与美好。
3.协同讲堂共育
我们将校内外可利用的劳动教育资源引入课堂,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我们开设学科协同讲堂,道德与法治学科描绘生活劳动规划,讲述劳动与自我、劳动与社会及劳动与自然;语数英学科挖掘典型劳动教育案例,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音体美学科演艺作品展示,突出劳动审美和劳动创新。
二、修身锤志实践场域——训养笃行体验美
1.交流评比园地
劳动教育重在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劳动的酸甜苦辣,进而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我们积极为学生创造劳动体验的园地,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学校通过“明星中队”的评选活动,鼓励各班凸显劳动教育,打造劳动特色班级。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提升劳动能力,真正体验到劳动的美好。
2.主题活动阵地
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就要让学生在主题活动实践中经受锻炼。
我们组织了“垃圾减量分类”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房前屋后环境整治”行动。各班召开班会,撰写倡议书,拍摄劳动照片和视频,填写劳动前后对比表,让学生感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美好。我们开展“我的野米饭最香”实践活动,组织孩子们到劳动实践基地——奥多奇农庄进行劳动实践。许多平时在家里从不劳动的孩子在同伴的影响下跃跃欲试,劳动意识不断激发,劳动能力持续增强。
3.公益活动基地
学校依托社区、德育实践基地,坚持开展实践性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劳动的机会,让他们走进社会,学会交往、学会感恩、学会付出。九九重阳节之际,学校德育处组织开展“奉献爱心,传递幸福”主题活动,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德育实践基地——福利院慰问演出和打扫卫生。学生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引领下拔草、擦窗、扫地,人人争着干,人人抢着干,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三、增值动态评价视域——涵养立德提升美
1.劳动反馈评价——价值褒奖生发后劲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引导他们与父母一起做做家务。双休日,为社区更美出一份力。其间,邀请家长、社区一起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达到“自我要求、激励共育”的目的。有的家长写道:“孩子,妈妈发现你的手越来越巧了!”社区工作人员写道:“你的劳动,让社区变得更加舒适,为你点赞!”在环环相扣的激励言语中,绝大部分学生能更加认真地参与到家务劳动和社区共建活动中。
2.榜样宣传评价——能量传递树立范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动教育同样要不断挖掘学生身边的榜样,不断弘扬身邊典型事例,让劳动教育的身影充斥学生的学习生活。如我校每学期开展的学生德育综合荣誉——“文雅少年”评选中,就有“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洗红领巾、袜子等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工作,主动分担家务”等指标。学生经过自评、互评以及老师总评,每班产生两名文雅少年。红领巾广播开辟“我是文雅少年”专题栏目,每周推出先进事迹介绍,让正能量萦绕学生耳畔。
3.层级进阶评价——过程动态螺旋增值
要使学生对美好的劳动感情具有持久性,必须要依托评价机制的良性循环,达成“学生在家里能积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生活自理,孝顺父母;在学校能认真做好值日工作,踊跃接受劳动任务;在社会能主动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做合格小公民”的教育目标。为此,我们设立劳动特色奖章,从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三个维度,按班级、年级、校级三个层级设置争章内容及标准,使学生的劳动意识螺旋提升。
总之,通过全域归整的劳动教育,不断孕养劳动习惯,不断滋养劳动能力,不断涵养劳动情感,打造好“劳动美好圈”,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劳动为荣,把劳动当作一种乐趣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何卫华,林峰.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
[2]姜朝晖.充分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J].中国德育,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