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 MRI检查结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研究
2022-01-27邵汛帆莫志文周敏卿郑乃莹
刘 昊,邵汛帆,莫志文,周敏卿,郑乃莹,梁 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广东 广州 510000
乳腺癌是造成女性死亡第二高的恶性肿瘤,对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但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1],尽早对乳腺癌进行诊断并开展积极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生存率。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方法,可以为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评价患者预后提供一定证据[2]。钼靶X线是乳腺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微小钙化病灶敏感性高,一直是临床检查的首选方法,但是对于致密型病变容易出现漏诊,尤其在囊性病变的区分上不佳。核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通过多参数、多平面成像可以进行三维定位,尤其在分辨病变和软组织关系效果更好,通过血流灌注、组织代谢的分析了解病灶整体情况,在乳腺病变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3]。本研究分析了3.0T磁共振成像(MRI)结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110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50.30±12.29)岁;病变范围:5 mm×9 mm×7 mm~70 mm×68 mm×66 mm。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学确诊;在我院行3.0T MRI和钼靶检查;女性患者;临床影像资料保存完整;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抗肿瘤治疗史;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2 MRI检查
使用GE 3.0T Signa HDxt超导型MR检测仪检查。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剂量:0.2 mmol/kg,速率:2.5 mL/s,在患者肘正中静脉注射。常规MRI平扫:横断面脂肪抑制STIR扫描,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7925 ms/35 ms,层厚:5 mm,层距:1 mm,矩阵:320×192,激励次数:NEX=2.00;横断面T1WI扫描,TR/TE:520 ms/minfull(7.4~22.3 ms),层厚:5 mm,层距:1 mm,矩阵:320×256,NEX=1.00;矢状位T2WI压脂(Sag-fs T2 FSE),TR/TE:3200 ms/85 ms,层厚:4 mm,层距:0.5 mm,矩阵:320×192,NEX=2.00。横断面弥散加权扫描,TR/TE:6375 ms/69.7 ms,层厚:5 mm,层距:1 mm,矩阵:128×128,FOV:32 cm×32 cm,扩散敏感系数b取0 s/mm2、1000 s/mm2。双侧乳腺容积成像序列:双侧乳腺矢状位同时扫描,TR/TE4:5 ms/1.8 ms,TI:5.0 ms,翻转角(FA):14°,层厚:2.4 mm,层距:0,矩阵:256×224,NEX=1.00。病变侧的乳腺频谱:TR/TE:2000 ms/155 ms,NEX=32.00,体素:20 mm3,横断面图像以病灶为中心设置感兴趣区,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避免选择囊变、坏死和血管区域。
1.3 钼靶检查
使用美国GE公司提供Senographe DS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机检查,常规投照体位包括头尾位(CC)及内外侧斜位(MLO),乳房在片子的中央,乳头切线位,可见小部分胸大肌,内侧乳腺组织应全部包括在片中,外侧乳腺组织尽可能包括在片中。乳腺组织外缘可见乳头的轮廓;乳腺后方的脂肪组织被很好地显示出来,乳房无皱褶。记录患者乳腺类型、肿物大小、边缘和内部的钙化情况,观察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在162个病灶中,经病理确诊为恶性病变101个,良性病变61个;恶性病变中:浸润性导管癌87个,浸润性小叶癌8个,导管内癌6个;良性病变中:纤维腺瘤32个,乳腺腺病22个,乳腺炎症7个。
2.2 良恶性病变MRI影像比较
由表1可知,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TIC类型Ⅲ型和早期增强率≥60%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而形态分叶状比例和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
表1 良恶性病变MRI影像比较
2.3 良恶性病变X线钼靶表现比较
恶性病变X线钼靶表现:形态不规则、钙化、结构不对称和大导管征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见表2。
表2 良恶性病变X线钼靶表现比较
2.4 ADC值诊断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ADC值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P<0.05)。见图1。
图1 ROC曲线图
2.5 MRI联合X线钼靶诊断价值
MRI联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MRI诊断(P<0.05)。见表3。
表3 MRI联合X线钼靶诊断价值
3 讨论
乳腺肿瘤包括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物,发病率逐年升高。乳腺由皮肤、纤维组织、腺体及脂肪构成,人体内分泌异常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引发乳腺肿物形成的原因[3,4]。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物最为常用,能够对乳腺组织内部结构进行显示,尤其是对脂肪型和退化型乳腺病变诊断效果好,但是由于该检查手段具有电离辐射,在年轻女性及孕产妇中应用受到限制,而且部分致密型乳腺肿物无法清晰显示,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5,6]。恶性乳腺肿物一般形态多样,可见边缘毛刺、小尖角征象以及浸润型,钙化也是乳腺癌重要的特征,在4%~10%乳腺疾病患者中发生钙化,是乳腺癌诊断阳性的证据[7]。有研究发现,乳腺钼靶检查可以对整个乳腺组织进行分析,对病变清晰显示,成簇细小钙化与毛刺征是诊断恶性病变主要的特征[8,9]。
近年来,核磁共振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广泛应用,诊断效能更高,优势显著,尤其是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高[10]。核磁共振对于乳腺深部和尾叶恶性病变可以清晰显示,尤其是能够发现胸壁是否收到恶性肿瘤侵犯,了解淋巴结肿大情况。在开展核磁共振平扫检查时恶性病变可以呈现“蟹足样”或“星芒状”,病变一般呈现不规则形,边界不清晰,而且病变的内部呈现不均匀信号状态[11]。TIC曲线对于病灶的信号强度同时间的变化可以反映病变血流动力学状态,通过增强分析能够发现不同强化形式,主要包括环形、斑片状、分隔状形式,体现了肿瘤不同分期状态,故TIC曲线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本研究中TIC类型Ⅲ型患者多为恶性病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2]。DWI检查通过对水分子运动反映局部组织微环境的变化情况,恶性病变水分子出现运动受限制,因此DWI呈现高信号表现,ADC值则分析了水分子扩散能力情况,在恶性肿瘤中由于细胞密集,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核核质大,因此细胞外的间隙减少,导致水分子扩散被限制,ADC值降低呈现为低信号,而良性病灶则由于水分子活动不被限制或者限制不明显,因此呈等或高信号[13]。本研究还发现核磁共振检查同样存在局限,其在显示钙化的敏感性方面较低,无法对未形成明显肿块组织的乳管以及体积相对较小的肿物进行分析,而且MRI检查费用高、成像时间长、噪声相对较高,是否可以作为临床常规对乳腺肿物检查手段还存在争论,因此临床应合理选择检查方法[14]。
本研究162个病灶中,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TIC类型Ⅲ型和早期增强率≥60%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灶,而形态分叶状比例和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提示MRI影像恶性病变以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TIC类型Ⅲ型和早期增强率≥60%,以及分叶状比例和ADC值明显降低为主要特征,有助于临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恶性病变X线钼靶表现:形态不规则、钙化、结构不对称和大导管征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提示在X线钼靶恶性肿瘤多以形态不规则、钙化、结构不对称和大导管征比例高为特征。本研究中,MRI联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3%、95.06%和94.92%,明显高于MRI诊断,提示MRI联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较单纯MRI诊断效能高。钼靶对乳腺内微钙化检查较敏感,但对肿块定性及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需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提升诊断符合率[15]。
综上可知,3.0T MRI检查联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使用。但本研究由于需要同时进行X线钼靶和MRI检查,病例收集相对较困难,病例总数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涉及科室和诊断医师较多,也对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有待今后扩大规模、控制诊断条件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