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CT 在诊断继发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1-27张悦宋卫东张丰收关豪然宁言豪王志杰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21年4期
关键词:胸部低剂量肺结核

张悦,宋卫东,张丰收,关豪然,宁言豪,王志杰

河南科技大学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洛阳,471000)

0 引言

继发性肺结核是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成人肺结核中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性肺炎和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目前,肺结核主要依靠CT 检查进行诊断,结核病的发病率在中国东西部地区较高,尤其是西部地区[1],随着CT 的普及与发展,CT 检查的诊疗辐射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们对CT 辐射剂量存在的潜在危害更加关注,当球管产生的X 射线与人体接触后,人体细胞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体组织器官可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2]。肺结核疾病需要多次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常规剂量CT 检查的辐射量相对较高[3],产生的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相对大,故下面针对低剂量CT 的扫描结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30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男性68 人,女性62 人,年龄16~75 岁,平均年龄(42.3±8.2)岁。患者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将13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5 人,进行64 排飞利浦CT 的检查。扫描前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去除扫描部位的金属物品,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每次屏气的幅度尽可能相同。扫描方式采用头先进的方式,患者仰卧位,胸部正中矢状面垂直于扫描床平面并于床面长轴中线重合,双上肢自然上举抱头以减少肩部组织及双上肢产生的线束硬化伪影,若患者双上肢上举困难则可自然置于身体两侧。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较低侧肋膈角下2 cm。扫描时自然呼吸,当听到机器发出的屏气指令后应该在深吸气末屏住呼吸并保持一段时间,指令结束后恢复正常呼吸,深吸气末屏气扫描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肺内支气管、血管的聚集和肺血的坠积效应,同时可以使肺内含气量加大,同时膈肌下降,肺野及肋骨暴露于膈上较广泛,对比更鲜明。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对照组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20 mAs,扫描层厚 5 mm,采集层厚0.5 mm,采集范围 16×0.75 mm,显示矩阵512×512。胸部CT 通常需要两种窗技术来观察组织结构与病变,一种是肺窗,窗宽1 200 Hu、窗位-650 Hu;另一种是纵隔窗,窗宽350 Hu、窗位40 Hu;实验组管电流设置为50 mA,其余参数保持不变。

1.3 观察内容

对两组实验的辐射剂量参数(CTDIvol 是指多层螺旋CT 在整个扫描范围内的平均辐射剂量,DLP 评价受检者一次完整CT 扫描的总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对两组实验的树芽征、空洞征、磨玻璃阴影、结节、钙化、纵隔淋巴结、胸腔积液检出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辐射剂量

实验组的CTDIvol、DLP 分别为(31.24±3.52)mGy,(36.91±5.43)mSV,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的辐射剂量数据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radiation dos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的辐射剂量数据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radiation dos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比较两组扫描病灶检出情况

与实验组的树芽征、空洞征、磨玻璃阴影、结节、钙化、纵隔淋巴结、胸腔积液的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扫描的病灶检出情况对比[n(%)]Tab.2 Comparison of lesion det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肺结核为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结核病的诊断主要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4],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痰涂片检查和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胸片和肺部CT。胸部肺组织内含丰富气体,使肺脏与其他临近组织形成良好的天然对比,因而常规X 线胸部检查是肺部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胸部X 线平片是重叠的模拟影像,有大约20% 区域的病变被遮挡而容易漏诊。此外,密度分辨力也比较低,与常规X 线比较,CT 密度分辨力很高,组织器官不重叠,对X 线不易显示的区域,如胸膜下、近横膈区和纵隔旁的病变显示清楚;对于磨玻璃密度病灶、小结节病灶和肺间质病变显示也十分敏感,还可以进一步确定胸片上发现病变的部位和性质[5]。但随着多层螺旋CT 的应用,也逐渐发现其不足,CT 的辐射量可随射线量的增大在体内积聚,在高辐射剂量下,射线对人体DNA 染色体以及细胞的损伤会明显增加,导致出现基因突变,进而引起肿瘤疾病[6],对于身体的敏感部位(甲状腺、性腺等)或老人、孕妇等高危群体造成不良影响[7],因此控制CT 扫描的辐射剂量变得至关重要。

低剂量CT 检查所得影像应该能被医生使用,高质量的CT 图像要求如实反映人体组织的解剖结构,并提供丰富充足的诊疗信息。图像质量是医学诊断的基础,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物理标准和解剖标准两种,其中物理标准中包括低辐射剂量,解剖标准中包括可判断病变性质和最大程度显示不同组织之间的差别[8]。本研究显示,50 mA 电流扫描容积剂量指数为(31.24±3.52)mGY,剂量长度乘积为(36.91±5.43)mSV,辐射剂量明显低于220 mA 电流的扫描,这表明低剂量扫描可明显减少被检者所接触的辐射量;另一方面,低剂量的检查对病灶中树芽征、空洞、磨玻璃阴影、结节、钙化、纵隔淋巴结、胸腔积液的检出同常规剂量检查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因此,低剂量扫描符合物理标准中的低辐射剂量和解剖标准中的可判断病变性质的要求。此外,有学者发现低剂量CT 和迭代模型重建技术的结合可以通过降低图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也可以大幅度降低胸部的辐射剂量[9]。

综上所述,低剂量CT 诊断肺结核病灶检出情况良好,辐射剂量相对低,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同时,使用低剂量CT 会减小球管的损耗,也会减少对医技人员的辐射。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仍然需要重视,低剂量CT 与核酸检测的结合来检测新冠肺炎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探究。

猜你喜欢

胸部低剂量肺结核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人体胸部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