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引领“中国雪都”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2-01-26王哲

中国报道 2022年1期
关键词:阿勒泰市阿勒泰地区阿勒泰

王哲

可可托海景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在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也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有“中国雪都”美誉,还是“人类滑雪的起源地”的阿勒泰正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打造自己独特优质的国际国内形象,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日前,《中国报道》记者就上述话题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王赟进行了专访。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过程中,我国冰雪文化和群众性冬季运动广泛开展,冰雪运动也正在迅速“南展西扩东进”,拥有世界一流滑雪条件的阿勒泰将借此“天赐良机”实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王赟对《中国报道》记者介绍说,2018年,国家气候中心把“中国雪都”的国家气候标志授予阿勒泰市。气象观测显示,这里降雪期达到179天,冬季积雪深度31.3厘米,为全国之最。

被誉为“中国雪都”的阿勒泰与阿尔卑斯山同纬度,不仅拥有着“超长待机”的雪季,其湿度适中的香槟粉雪也令众滑雪爱好者们赞不绝口。新疆北疆阿勒泰的雪,是高纬度的雪,密度适中,雪质蓬松,雪色皎洁,被称为“粉雪”。据说,滑粉雪是一种像梦一样迷人的体验。“阿勒泰地处北纬40度至50度的黄金滑雪纬度,拥有雪中极品的‘粉雪’,发展冰雪产业极具竞争力。

2006年,《阿勒泰宣言》先后于阿勒泰市、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两次发布会,正式确认阿勒泰地区为世界滑雪最早的起源地。2015年,18个国家的30余位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论证达成共识,认同阿勒泰是世界上古老的滑雪区域。

如今,阿勒泰连续3届主办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举办“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活动”,打造“人类滑雪起源地博物馆”……王赟表示,“世界滑雪正走进阿勒泰,阿勒泰也开始一步步走向世界滑雪中心地带”。

“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中国滑雪之都”“自治区冬季冰雪旅游经济发展核心区”,阿勒泰市的这些名头越叫越响,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中国滑雪十强、区域最具特色滑雪场、2020年冰雪旅游十強县(区)……2021年11月底,阿勒泰又上榜“2020中国冬季休闲百佳县市”,名列第10位。

随着第十五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2021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以下简称“冬博会”)在阿勒泰富蕴县开幕,“净土喀纳斯 雪都阿勒泰”的冰雪资源再一次刷爆全国各大主流媒体,一流的粉雪资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雪美食盛宴、网络直播的视频更是频频霸占头条和热搜,圈粉无数。

阿勒泰地区充分依托冰雪资源优势、冰雪设施基础条件,举办了中国·三北奥雪阿勒泰人类滑雪起源地古老滑雪赛、北京卡宾杯古老滑雪赛、地区冬季运动会、雪地足球邀请赛、青少年速度滑冰赛、高山滑雪赛、越野滑雪赛、冰球赛等特色赛事活动,还将承办2021—2022年国际雪联越野滑雪FIS积分赛阿勒泰站比赛、全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锦标赛,以及全国、自治区青少年高山越野滑雪锦标赛冠军赛等国际、国内、疆内冰雪赛事活动11个,积极营造“喜迎2022北京冬奥”的浓厚氛围。在2021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阿勒泰市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荣获“2021国际冬季运动领先品牌(中国区)·雪场TOP10”奖项。

2021年阿勒泰共举办330多项旅游活动,其中冬季旅游活动近百项,阿勒泰市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福海县“冬捕节”、布尔津县“雾凇节”、禾木过大年、富蕴县冰雪节、吉木乃县冬牧节、青河县冰雪节、哈巴河县醉美雪桦冰雪旅游节等,形成冬季旅游品牌和“引爆点”。近3年来,阿勒泰地区累计接待冬季游客1028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

阿勒泰是全疆首个提出“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地区,阿勒泰地委、行署抢抓2022北京冬奥会机遇,深挖独特冰雪资源,带动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快速发展。同时, 编制《阿勒泰地区冰雪旅游业发展规划》,打造“四区一带”冬季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创建自治区冰雪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王赟表示,近年来,阿勒泰地区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围绕“自治区冬季冰雪旅游经济发展核心区”功能定位,集中打造冰雪观光游、戏雪体验游、赏雪摄影游、滑雪运动游等冰雪旅游产品,形成集智慧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冰雪产业链;积极推进吉林、新疆两省区联合向国家申报设立“中国冰雪产业(长白山+阿尔泰山)新发展合作示范区”。

近3年来,阿勒泰地区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实施旅游项目59个,完成宾馆建设项目78个,新增床位近万张;建设禾木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场、将军山滑雪场、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野卡峡国际滑雪场、野雪公园等高山、越野、野雪等滑雪场10家,落差千米以上的3家;汽车自驾营地7个。

阿勒泰推进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近年来打造了新疆最美自驾公路——阿禾公路、铁贾公路,加快G331、S21、布尔津—喀纳斯机场高速公路、北屯—富蕴高速公路等建设,完善了阿富准铁路、阿勒泰—福海城际铁路北疆铁路环线,开通了疆内12个地州市及北京、西安、重庆等航线。

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度,阿勒泰推出“冰雕雪雕园和热气球、冰上龙舟、雪地摩托车、滑冰、雪地碰碰车、滑雪、冬钓”等体验性产品项目,将冰雪运动完全融入旅游中,使阿勒泰冬季旅游彰显生机和活力。

阿勒泰不断拓展产业的边界,突破单纯依靠滑雪的发展模式。从少年冬令营到冰雪音乐节,从吸引企业落户到开展大型赛事,阿勒泰形成多种产业的聚集区,有效拓展内生动力,降低了项目运营成本,延长了消费者停留时间。如今的阿勒泰滑雪场不只是运动场所,更包含了观光度假、文化体验等多重业态;消费人群也不只是年轻人和滑雪爱好者,以培训、会展、康养等为消费内容的个人、家庭和团体也能各取所需。

冰雪产业正在从小众运动消费逐步向大众化群众消费迈进。阿勒泰抓住冰雪旅游这个产业支柱,找准市场定位,因地制宜发展,在“冰雪+主题乐园”“冰雪+民宿”等方向做出特色;同时要将思路拓展到旅游之外,不断延长产业链,打造包含装备、赛事、培训、科技等在内的冰雪产业格局,更好推动“冷资源”成为“热经济”,培育、激活多元夜间经济体,丰富群众生活、促进夜间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相信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将为阿勒泰带来新机遇,将助力3亿人上冰雪的梦想更快成为现实。

为做好冰雪旅游服务工作,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阿勒泰地区持续开展“迎客游阿”活动,出台免门票等一系列奖励机制。通过旅游展会、路演推介、多媒体矩阵传播等形式,增加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旅游专业媒体、官方媒体的发声频率。

为让雪都夜晚“亮”起来,让商圈人气“聚”起来,让夜间消费“火”起来,阿勒泰市出台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夜间经济发展,激发夜间市场新动力。阿勒泰市将依托俄罗斯步行街、万驰商业街、五百里风情街等特色商业街区,以点带面,辐射形成阿勒泰市夜间经济消费圈,打造美食名吃、体验娱乐、文化休闲等消费场所,满足市民和游客多元消费需求,不断释放阿勒泰市夜间经济消费潜力,激发城市夜间经济消费动力,让中国雪都越夜越精彩。

富蕴县冰球队。

王赟指出,“十三五”期间,阿勒泰依托世界量级冰雪资源,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既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面临体制机制约束等严峻挑战。冰雪产业链条短,配套不完善,标准不健全,业态模式单一,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偏小,冰雪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等问题交织。“十四五”期间,阿勒泰坚持问题导向,确定了以冰雪旅游为引擎,推进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備等融合发展,打造较为完备产业链条,加快阿勒泰市、吉克普林、可可托海三大滑雪度假区建设,初步形成“一大四小”(阿勒泰市速度滑冰馆+富蕴县、福海县、布尔津县、十师北屯市滑冰馆)耀金山、“三点一线”(可可托海滑雪场+将军山滑雪场、萨尔阔布越野滑雪场+吉克普林滑雪场)靓雪都的发展格局。

俯瞰禾木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

特别是,2021年3月12日,吉林、新疆两省区在北京签订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评审,总体方案完成评审稿正在进行修改完善,明确吉林市和阿勒泰地区作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对此,阿勒泰将主动发挥冰雪区位、冰雪资源、冰雪文化等综合优势,集聚高端要素,率先创新发展路径,建设冰雪经济质量高地,增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把试验区建成冰雪产业兴旺有力、冰雪市场开放有序、冰雪人才聚用有度、体制机制灵活有效的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

预计2025年,阿勒泰市、可可托海、禾木三大国际滑雪度假区基本建成,具备承办全冬会、亚冬会等国内国际冰雪赛事的条件,阿勒泰地区冰雪旅游人次达到3000万,冰雪产业总收入突破600亿元。

到2035年,环阿尔泰山国际冰雪超级大区核心区和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初步具备承办冬奥会的场馆设施条件,直接就业人口达到6万余人,间接带动就业人口40余万人。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积极探索寒地经济的绿色发展模式和路径,确立了“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推动三产”的发展思路,凭借丰富的冰雪资源,充分运用稳定带来的红利、政策带来的红利,紧紧抓住2022年冬奥会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冬季旅游、冰雪运动,助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国家战略实施,带动区域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不断改善,确立了“稳疆、兴边、富民”的战略目标。

王赟表示,阿勒泰地区将统筹好冰雪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把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可以为其他领域提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借鉴。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后,居民消费升级和冰雪消费提速的态势会越发明显。发展建设阿尔泰山冰雪大区,依托强大的国内冰雪市场,把“冷资源”打造成“热产业”,把白雪变成“白银”,可以为国内大循环创造消费新增长点和投资新热点,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新动能。

阿勒泰地区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拥有世界一流的冰雪资源和底蕴深厚的冰雪文化,冰雪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巨大。推进建设环阿勒泰山国际冰雪超级大区核心区和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区,是深入推进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产业支撑,有利于探索“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可行路径,开拓产业援疆新方式,促进冰雪经济相关就业,对增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提供新的长远之策和固本之举。

猜你喜欢

阿勒泰市阿勒泰地区阿勒泰
印象·阿勒泰
阿勒泰雾凇美
论阿勒泰乌梁海部弓箭的崇拜
阿勒泰水电站“以阀代井”研究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阿勒泰考古之行
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阿勒泰市规模化种植罗布麻的气候条件分析
阿勒泰地区1961-2007年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变化特征
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