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亮点“连连看”

2022-01-26

中国报道 2022年1期
关键词:赛区冬奥场馆

从申冬奥成功伊始,“科技冬奥”就成为冬奥筹办工作的关键词之一。不论是场馆,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赛事组织、赛会服务、场馆运行、观赛体验等,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科技办奥理念。

场馆建设是举办冬奥会的基础条件,围绕赛道和场馆设计建造,重点解决了雪车雪橇赛道、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速滑馆等场馆设计、建造和运维技术难题。

作为北京赛区唯一新建的冰上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土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转为“冰立方”,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20天内就可以完成“由水到冰”的场地转换;首钢滑雪大跳台研发了正四面体的模块及正四面体连接节点,可以实现不同比赛的赛道剖面转化;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将“鸟巢”建设成为数字、低碳、智能体育场馆。

5G信号覆盖了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包括京张高铁,也有稳定、连续的5G信号覆盖。

有了5G,不仅信息传输快,还可以应用“自由视角”这项技术成果,观众能够360度自由选择观赛角度,还可以在赛事进行中加入“子弹时间”,让画面停止或者慢速回放,进一步欣赏动作的过程。“自由视角”和“子弹时间”技术对于裁判员判罚和运动员训练也有重要作用。

在转播技术方面,云转播把传统必须集中到一个地方的转播拆解成3个环节:前端信号采集,云端编辑处理,导播制作。实现了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减少了昂贵的转播车和相关设备投入。

云转播5G背包,可直接将前端设备采集的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在混合采访区,利用远程遥控摄像系统,实现媒体记者跨空间采访。

北京冬奥会新闻发布会视频服务系统,赛时将在传统的文字信息服务基础上,增加新闻发布的音视频内容。

冬奥会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空中技巧等室外项目需要十分精准的气象预报,气象状况决定了某些比赛项目是否能按时开赛。冬奥气象预测系统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

绿色是本届冬奥会的办赛目标之一。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创造多项奥运史上的绿色“首次”。

作为北京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可以将张家口随机的波动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转化成稳定的电能送入北京,助力北京冬奥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清洁能源供电。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让碳排放趋近于零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场馆冰面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的多功能全冰面,碳排放趨近于零。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冷部分就能节省200多万度电。同时,包括国家速滑馆在内的4个场馆均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北京冬奥会碳排放将全部中和。

“冰菱花”馆内设置60米×30米和60米×26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冰,不仅节能,对环境也不会造成破坏。

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将在科技冬奥中得到展示。目前,具有中国技术特色、国际先进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已经实现零下30摄氏度极寒环境下的储存和冷机启动,以及开启暖风空调场景下300~450公里的长续驶里程。这些车辆在服务场景多、气候条件差、道路情况多变的冬奥会进行示范应用。

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将投入625辆氢燃料电池车,为赛事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目前,400余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在张家口运行。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3日,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这份防疫指南将帮助运动员、随队官员和所有其他涉奥人员最终确定前往和抵达北京的计划、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的时间安排以及离开中国的时间。

按照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标准,要求参赛运动员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即鼓励和提倡所有运动员接种疫苗,与此同时,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因医学原因可申请豁免疫苗接种,但须个案研究后确定。

来华第一入境点须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冬奥组委和中国民用航空局鼓励持有飞行许可证的中外航空公司执行往返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临时航班任务。执行临时航班任务的航空公司名单,以及北京冬奥组委相关联络人信息已于2021年11月15日公布,并将及时更新。商业航班可按照普通航班流程预订。预订包机或临时航班信息提供给相关主管机构后,需至少20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手续。

入境前,既往新冠肺炎感染者应至少在出发前8个工作日,向北京冬奥组委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包括确诊、康复情况的英文版医学证明或实验室报告等。根据所提供材料,北京冬奥组委将在5个工作日内判定并通知是否符合来华条件。

所有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组织均已指定了新冠联络官。新冠联络官职责是:确保各涉奥人员了解本手册内容、遵守规定的重要性以及违反的潜在后果(包括法律后果);通过国家(地区)奥委会/残奥委会沟通渠道与涉奥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协助各涉奥人员完成来华前所需文件。更多信息将于赛前陆续公布。

比赛期间,进入训练及竞赛场馆,或冬奥村、冬残奥村之前,须接受红外线体温检测。医务人员在赛时将展开筛查检测,采集点包括冬奥村、冬残奥村、住宿地点及部分场馆。样本采集点运行时间为每天6时至23时,在该时间内,相关人员可以自选时间进行样本采集,且不要求预约。

中方涉奥人员赛前14天内应严格限制与他人接触,在赛时工作前96小时内,须完成两次核酸检测,两次检测间隔至少24小时。赛时工作14天前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所有进入闭环工作的北京冬奥组委人员,应根据中国的疫苗接种指南,在承担赛时工作14天前完成加强免疫。

医院或隔离设施内将提供英语服务,开展健康监测,每日供应品种多样的三餐,并设有无障碍房间及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可按需提供日常护理服务,运动员可以申请室内训练装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满足要求。

做好后勤保障是办好冬奥会的一个关键环节,住宿、餐饮、交通、医疗、安保都要充分准备,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分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对应设立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在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公寓样板间已全部设置完成,整体风格呈现简洁温暖的特点。

北京冬奥村内的运动员公寓,每一套户内都设置了独立的空调系统跟新风系统。通过独立的室内新风系统,阻断了户与户之间、层与层之间空气的流通,也起到了疫情防控的作用。

在北京冬奥3个赛区中,张家口冬奥场馆区域海拔最高,基础条件最复杂。如何根据冬奥组委要求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对整个区域的移动网络做了加强建设,目前整個太子城区域的3、4G、5G网络我们都有完整的覆盖。

冬奥组委会已与北京、延庆、张家口地区的103家酒店进行了签约,同时也完成了星级评定工作。

京礼高速(北京段)等道路设施全部就绪,实现跨赛区主要通道规划建设目标;冬奥村东等5处临时交通场站基本完工,将为赛会服务车辆提供驻车保障;交通设施无障碍升级改造也将在年底前完成,为赛会提供安全顺畅的交通无障碍服务。

在北京冬奥村的交通场站,近百辆运动员班车整“装”待发。北京冬奥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将从这里往返冬奥村和各个冬奥场馆。

由北京天坛医院牵头的“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之一“冬奥会智慧医疗保障关键技术”项目,针对冬奥北京市区、延庆、张家口赛区一体化医疗保障需求,研究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技术以及研究覆盖3个赛区的智能医疗机器人、机械手等智能医疗器械的远程手术操作系统等,为创新应急医学保障新模式提供了可能,也为实现“科技冬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冬奥组委会除了准备中西餐外,在食品方面还增加了一些春节的文化元素。比如给运动员,包括职工,准备了炸春卷,正月十五准备了元宵,还给运动员准备了特色食品烤鸭等。

内容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光明网、科技日报等媒体报道

猜你喜欢

赛区冬奥场馆
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预赛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精心保护赛区植物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2016MSI赛程及LPL赛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