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泾县茂林方言同音字汇

2022-01-26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唇茂林韵母

袁 丹

(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上海 200065)

一、概述

泾县茂林镇地处皖南山区,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位于泾县县城的西南角,距县城35千米。茂林建制于北宋,历史悠久,史称“江南名镇”,素有“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之说,也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的发生地。1958年,茂林公社成立,1984年改乡,1987年置镇。1997年,茂林镇辖溪口、三甲、山河、奎峰、潘村、西洪、末桥、唐里、陈坑、渣溪、延陵11个村;2001年区划调整后,茂林镇辖凤村、阳山、鸣凤、金盆、长征、溪里凤、石井、凌杨、水岭、山水、南容、新景、高湖、高坦、濂长、铜山、新岭、麻岭、延陵、溪口、山河、奎峰、三甲、潘村、西洪、末桥、唐里、陈坑、渣溪、沈岗30个村。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 (第2版)》(2012)[1]的划分,茂林方言属于宣州片吴语铜泾小片,其西部厚岸、查济等地方言为宣州片吴语石陵小片,南部黄山等地方言则属于宣州片太高小片吴语。铜泾小片吴语与石陵小片、太高小片吴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古全浊声母今读音上,铜泾小片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读[v ɾ z ɣ]等一类通音,多数地点带清喉擦音成分,及并奉母今读[hv-]或者[hɸ- hw-],定母今读[hl-]或者[hɾ-],澄从邪崇船等母依近音洪细读[hz- hʑ-]或者[hʐ- hj-],群匣母依今音洪细读[h- hɦ-]或者[hʑ- hj-]”(郑张尚芳,1986;蒋冰冰,2003)[2-3]。袁丹(2019)[4]对铜泾小片新博方言全浊声母的声学实验分析表明:该方言的全浊声母具有送气段且是气化的发声态,宜记为送气擦音[sʰ-/ɕʰ-]。茂林方言虽划归铜泾小片,但与其他铜泾小片吴语差异较大,其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大多弱读为清喉擦音[h]。

笔者于2016年4月初次到茂林调查,2020年8月再次赴茂林进行补充调查,2021年2月第三次赴茂林镇核对同音字汇,并进行实验语音学和语音变异的专项调查。本文记录的是茂林镇老派口音,发音人吴展林,男,1950年生,供销社发糕师傅,家住茂林镇中心。

二、安徽泾县茂林方言声韵调

(一)声母 (三十个)

表1 茂林方言声母表

声母特点说明:(1)声母[ɸʰ]中的[ɸ]实际读音分为两类:一类是[ɸ],与合口呼和开口呼(舌尖元音除外)相配,发音时双唇为展唇,稍稍并拢,但并不完全闭合,气流从双唇中摩擦而出,这种双唇擦音在汉语方言中较为常见,例如:“爬”[ɸhɔ24];另一类是[ɸʮ-],与齐齿呼和舌尖元音相配,发音时双唇略撮,舌位大概在元音[i/y]的位置,气流经过声门,不振动声带,并从略撮双唇中摩擦而出,如茂林方言“皮”[ɸʮʅ24],这个音在汉语方言中比较罕见,但是日常生活中却十分常见,类似于我们吹口哨时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只是在唇形上有差异,吹口哨时是突唇,而[ɸʮ-]则是展唇。这两类双唇擦音实为互补分布,因而在记音处理上我们采用一套/ɸ-/。另外,[ɸ]与 [uβ]/ [ʅ]相配时不送气,[ɸ]和 [ɸʰ]在发声类型上也是互补分布,记音处理时合并为一套 /ɸʰ/。(2)声母 [pɸ]、[pɸʰ]和[ɕɸ]只在韵母-ʅ前出现,这三个声母较为特殊,汉语方言中未曾有过报道。[ɕɸ]声母为双擦音,语图表现为擦音分为[ɕ]和[ɸ]两段,舌面(舌叶)擦音[ɕ]时长较短,大概为整个擦音段时长的1/3。双唇擦音[ɸ]来源于后接元音[yz]的完全擦化,由于汉语中没有复辅音,被擦化后的双唇擦音[ɸ]很难保留,在邻近的厚岸方言中已音变为[ɕ]。关于声母[pɸ]、[pɸʰ]和[ɕɸ]的来源、音变及其语音学机制分析将另文详述。(3)泥娘母字在齐齿呼前今读为舌面鼻音[ȵ],在其他韵母前今读为边音[l];只有“奶”在称谓“奶奶”中读为舌尖鼻音[na51],在表示乳房时读为[la51]。(4)边音[l]在细音韵母前读音有字际变异,部分字读音介于[l]和[d]之间,我们记为[ld];部分字实际上已变读为真浊塞音[d],由于[l]>[d]的音变还在进行之中,我们音系处理为[ld];还有部分发音人有清不送气塞音[t]的变异。(5)记为舌面音tɕ-组的声母,实际主动发音部位应该为舌叶tʃ-组,但听感上接近舌面音,前贤也多处理为舌面音,本文遵照惯例处理为舌面音tɕ-组。(6)读为/z/和/ʑ/的字来自古全浊声母,只出现在韵母[ʅ]前,与清擦音/s/和/ɕ/对立。/z/和/ʑ/并非真浊擦音,声学表现上没有浊音杠,/z/、/ʑ/与/s/、/ɕ/的差异实际主要体现在擦音时长上,/z/、/ʑ/的擦音时长显著短于/s/、/ɕ/,本文按照吴语的记音惯例仍处理为/z/和/ʑ/,以区别于清擦音/s/和/ɕ/。(7)/χ/来自古晓母字,与来自古匣母字的/h/对立,与北京话的软腭擦音[x]不同,是比较明显的小舌擦音,小舌摩擦较为厉害,部分字甚至是轻微的小舌颤音。(8)声母[h]与齐齿呼相配时,由于协同发音的作用,发音部位稍稍靠前;[h]在主元音i前时,声母音色接近于[ç]。(9)/w/在韵母-æ前实际读音是唇齿近音[ʋ],在其他韵母前为扁唇的双唇近音[w],双唇收紧较为厉害,听感上介于[ʋ]和[w]之间,两类读音是互补关系,我们一律音位化为/w/。

(二)韵母(四十五个)

表2 茂林方言韵母表

续表2

韵母特点说明:(1)[ɿ]和 [ʅ]韵母与普通话的 [ɿ]、[ʅ]不相同,摩擦性很强,有的甚至贯穿整个音节,普通话的 [ɿ]和 [ʅ]则是偶有擦化(详见 Lee & Eric Zee)[5]。(2)[uβ]和普通话的 [u]不同,普通话的 [u]为竖唇,[uβ]为展唇,实际为唇辅音[β̣];[y]与普通话的[y]相同,[y]在[ŋ]声母后会央化,“欧瓯鸥殴”记为[ŋy],实际音值为 [ŋʉ];[yzʅ]中的 [yz]具有摩擦性,与 [uβ]一样是展唇,实际是唇辅音。(3) [ʅ]韵母实际包含两类读音,一组配 [tɕ][tɕh][ɕ][ɕɸ]声母,读为 [ʅ],一组配其他声母,读为 [iz,],两组出现环境互补,本文处理为一类。(4)声母为双唇擦音[ɸh]时,开口呼韵母具有[u]介音听感,如:“排”听感上为[ɸhua24],齐齿呼韵母具有[y]介音听感,如:“病 ”听感上为 [ɸhyɐŋ51],但在音系处理时我们记为 “排 ”[ɸha24]和 “病 ”[ɸhiɐŋ51]。原因有两个:①如果考察语图,“排”[ɸha24]在语图上并没有一个介音[u]的滑动段,因此[u]介音听感是声母[ɸh]的圆唇性带来的,并非韵母段的特征;②从音系的经济性来看,处理为[u]介音和[y]介音将会多增加几个音位。(5)发音人通摄字有时会读为 [oŋ],[oŋ]是 [əŋ]的自由变体,没有对立。(6)[oʔ]出现在 [k khχ ŋ Ǿ h]声母后时,实际音值为 [ɔʔ]。

(三)声调(六个)

表3 茂林方言声调表

声调特点说明:(1)发音人阴平35有时会变读为55。(2)阳去、阴去、阳平合并,“意=异=移”,但读为/z/和/ʑ/声母的字调头稍低,“时=事≠试”。(3)阴入读为短促调3,部分字读为降调51,与阳上调合流,例如:“挖~山芋”[wa51]。(4)阳入读为高短促调,部分字读为降调51,与阳上字合流,例如:“摸~一下”[mu51]、“浊”[tsuβ51]。

三、安徽泾县茂林方言同音字汇

本字汇按照上节韵母表的顺序依次排列各韵的单字,同一个韵的字也按上节所列声母、声调的排序。写不出本字的音节用方框“□”来表示,释义、举例在单字后用下标注出,例子里用“~”代替被释字。文白异读用下划线加以区分:字下加单横线表示白读音,字下加双横线表示文读音,其他又读现象则在该字的右下角标上数字“1”“2”“3”。

① /y/在ŋ后会央化,“欧瓯鸥殴”韵母的实际音值为[ʉ]。

① 发音人表示该读音为老派读音,只听父辈说过,现在这个读音已经不用了。

① “两~个”的实际音值是[liɤu51],可能是发音时带出的u韵尾。

猜你喜欢

双唇茂林韵母
声母韵母
条纹双唇兰,中国兰科双唇兰属一新记录种
倾心之吻
基于多介质ALE算法的柱体高速垂直入水仿真
单韵母扛声调
我的太行
李茂林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水漾蜜桃唇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