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三明治技术”,提升家校沟通的实效性

2022-01-25屠小丽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共情

屠小丽

【摘   要】“三明治技术”在家校沟通中经常用到,它指的是在谈话的开始和结束时都运用正面陈述,而将重点,即近期需要改进的问题放在中间,该方法有三个步骤:认同、赞赏;批评、建议;鼓励、期待。教师结合疫情期间的一次特殊家访,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家校沟通的具体步骤,辅以共情、积极关注等心理学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家校沟通、师生沟通的问题,让学校与家庭的关系更加紧密。

【关键词】家校沟通;“三明治技术”;共情

家校沟通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家长是班级教育的合作者,也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家校只有沟通合作,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挥教育合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与家长进行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进问题,使其变得更加优秀。但是,如何与家长沟通学生存在的问题,显然比问题本身更值得思考。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心理学中的“三明治技术”,提高家校沟通的有效性。

一、“三明治技术”的内涵

三明治的最上层和最下层都是简单的吐司面包,真正诱人的是中间的火腿、芝士和蔬菜。然而,如果仅吃火腿等食物,很容易就会感到腻,最好的食用方法就是与面包一同品尝。该原理也可以应用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

一般来说,人们在听过赞美的言词之后,会更容易接受逆耳的批评。教师在与家长进行对话时,如果先向家长说出学生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希望与他们一起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则更容易被家长接受,也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与家长会谈的过程中,在开始和结束时都运用正面陈述,而将重点,即学生近期需要改进的问题放在中间,这种对话技巧被称为“三明治技术”。

“三明治技术”也叫“三明治沟通法”,前后两次正面陈述,重点在于通过对学生真实优点的陈述,让家长感觉到他的孩子是受到老师的重视与尊重的,以及老师对家长是持有诚恳的态度的。由此,家长会更愿意与教师分享看法、协助教师解决问题。只有与家长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到会谈之中。与此同时,学生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应真诚地提出来,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由此让未来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二、“三明治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运用“三明治法则”进行家校沟通,其内容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面包片代表的是认同、赏识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一层的火腿、芝士、蔬菜等代表的是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面包片代表的是鼓励、信任、支持,使对方充满力量。用好这三步,是家校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保障。

(一)认同、赞赏

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让家长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对话中,教师一定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发自内心地关心自己的孩子,也是真诚地希望能帮助孩子。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第一层面的工作是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正面陈述。例如,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很快,记忆力特别好;孩子能积极地参与班会活动;平时很乐意帮助别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这样的陈述自然会让家长感到欣慰。这就是与家长沟通的第一层:充分地认同、肯定孩子的优点或积极面。

(二)批评、建议

第二层面的对话中,教师要提出学生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告诉家长最近发现孩子的作业没有及时完成,上交的几次作业书写得不够认真,同伴之间的交往中存在一些小矛盾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陈述学生在近期的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是遇到的困难。之后再询问家长是否发现孩子这段时间的变化,倾听家长对于孩子问题的看法。这是与家长沟通谈话的关键部分。在该阶段的后期,教师应明确提出自己的建议和需要家长配合的要点,为家长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方法和手段。

(三)鼓励、期待

在会谈结束前,教师仍然要对学生做出正面的评价,给予恰当的赞美,并且向家长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期望,让家长知道教师接下来的做法。同时,教师要向家长再次表明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期望他们能支持自己的工作。

三、“三明治技术”的具体运用:疫情中的一次特殊家访

【案例呈现】

2020年2月,受新冠疫情肺炎的影响,线上学习成为多地的学习常态。持续两个多月的网课学习让一些家庭中的亲子沟通出现了问题。大约是网课进行到第二周的时候,某天晚上10点左右,小B的妈妈在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大致意思如下。

上网课快两周了,我不知道班级里别的小朋友学得怎么样,但是我们家孩子的学习效果真的不好。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孩子1岁多,身体不太好,另外两个孩子天天上网课,天天都跟妈妈吵架。每天要上直播课,又要上传作业,还要阅读打卡……太让人焦虑和烦躁了。

班级群出现这条消息之后,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和一些家长第一时间安抚了小B妈妈的情绪。两位教师在当晚就开始商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在第二天主动联系了小B的爸爸妈妈,希望进一步了解网课期间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家庭亲子沟通的现状。在家长的情绪得到安抚之后,教师向他们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以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性建议,并在一周后的某天晚上安排了家访。

这是一次特殊的家访,教师全程戴着口罩,小B的妈妈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这份关心与爱护,也感受到了这次家访的用意。整個家访的过程中,教师站在小B妈妈——三个孩子的母亲这个角度,设身处地地体谅她的难处,赞赏她对孩子的无私付出,也肯定了孩子平时学习的优点、长处。然后从孩子网课学习的现状和家校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可操作的方法,也与家长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最后教师与小B拉钩,与小B妈妈拥抱,肯定了这段时间以来小B的进步表现、妈妈对于网课的全力配合,也鼓励小B在接下来的网课学习中认真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夜晚9点,教师家访结束,小B的妈妈偷偷拍了两位老师的背影照,写了一段感激的话发在朋友圈,也让教师备感温暖。

(一)三明治技术的运用

1.最大程度的给予认同、肯定与赞赏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在家访过程中,教师在处理家长对于上网课而产生的情绪时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而这份理解给了这位家长充足的精神力量。教师从这位家长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肯定她作为母亲,长久以来对三个孩子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肯定了她为家庭、为孩子的付出。而这些积极的赞赏恰恰是这位母亲在其他家庭成员中感受不到的。该家长对孩子在网课学习中学习状态的不满和对孩子学习能力不足的焦虑是很多家长的缩影,教师对此也表达了充分的理解。教师表明这种着急的心理状态每个家长都可能会经历,由此让这位母亲能在第一时间缓和不良情绪,从心底里接纳教师。教师还赞赏孩子善良、懂礼貌的表现,告诉家长这些品质正是出于她的教育。事实上,这就是对一位母亲的最大赞赏。

2.真诚地提出建议,给予操作性指导

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孩子在上网课期间存在的问题,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表现进行分析,并与这位家长探讨孩子种种表现背后的缘由,在此基础上真诚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于这位母亲已经尝试过的方法,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一些对于孩子来说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为接下来的网课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比如网课听不懂怎么办?教师明确表示可以用手机随时解决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又如电脑不能灵活地上传或修改作业怎么办?教师手把手地给孩子示范,让孩子学会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好的方法来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步步强有力的指导让孩子对接下来的网课充满信心,也让这位母亲感受到了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投入。

3.鼓励优势,引发共鸣,寄予殷切期望

家访进入到第三环节,教师总结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网课的一些方法,然后再次肯定孩子在前期网课中做得不错的地方。比如每天都能准时进直播间,每次老师批改过的作业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订正,组织的小组班会很有创意,等等。这些小小的优点能够充分鼓励学生,让他持续保持自己在网课学习中的优势,从而更有信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网课学习中。同时,这位母亲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于孩子的关爱、对于家庭的关注,因此也更有信心在接下来的网课中做好监督与提醒。教师对学生和家长寄予厚望,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克服困难,越来越好。三方在情感上达成共鸣,这对学生后续的网课学习非常有利。

(二)其他心理技术的运用

1.共情。本案例中,教师除了充分运用“三明治技术”,还充分运用了共情的心理技术。教师充分体会这位母亲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位母亲的言行,深入她的内心,体验她的情感与思维,并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这位母亲,表现对这位母亲在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中面临的问题的充分理解,由此影响对方并取得积极反馈。

2.积极关注。即便这位家长曾在群里发了一段“牢骚”话,但教师对这位母亲言语和行为中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了更多的关注,从而强化了积极的价值观,使她拥有了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对于网课阶段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也予以积极关注,肯定他在上网课期间做得好的地方,也肯定他付出的努力,这样就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样的积极关注,对孩子接下来的网课学习以及这位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都将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綜上所述,“三明治技术”把建议、问题夹在认同之中,能够保护家长、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还能让家长愉快地接受科学的建议,正确地对待孩子。这些心理沟通技术不但可以运用在家访、在校沟通中,对于人际交往的其他场合,也同样适用。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国际实验学校   314051)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共情,没那么简单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
“请”家长不能太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