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探索性研究

2022-01-24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双重身份创业者身份

徐 巍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

关键字:学术创业;身份整合;扎根理论;案例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践行“第三使命”的重要途径。科技人员在岗兼职创业作为科技成果市场化运营的手段之一,显著提升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然而,兼具科学家和创业者双重身份的学术创业者如何调和身份矛盾、实现身份整合?如何通过身份整合影响组织属性进而达成企业绩效预期?这一过程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机制是怎样的?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对激发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迭代,反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以及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开展探索性研究,通过对学术创业者的深度访谈,识别中间机制和具体路径,系统探究并构建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

1 文献综述

1.1 学术创业

1968 年冷战结束后,日本超越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令美国多年形成的比较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1980 年,受到硅谷奇迹和128 号公路成功的启发,美国国会议员Birch Bayh和Robert Dole的联合提案,即《拜杜法案》,经美国国会审议通过,旨在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和大学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科学、技术和应用之间的联结,推动美国实现从制造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拜杜法案》的出台一改以往“谁出资、谁拥有”的政策,赋予了大学和非盈利研究机构对于联邦政府资助的发明创造享有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推动大学开展基础研究并积极探索成果转化,将大学视为高新技术创新的源泉[1]。因此,大学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对于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维持全球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践行大学的“第三使命”,促进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大学的创业活动,作为一个关注创造、发现和开发技术机会过程的新兴领域,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大学的创业活动具体表现形式涵盖专利运营与许可、技术转移办公室、校园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大学衍生企业等多个维度。学术创业体现了大学知识产权或技术转让的商业化过程。大学可以通过培养知识与技术转移能力来促进学术创业,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助力区域社会发展[3],同时也为大学提供新的收入来源[4]。现有针对大学创业活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和微观个体3 个层面[5]。首先,在宏观环境层面,考察政府行为、制度配置、地方情境等影响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外部环境因素[6]。学术创业的能力受到大学所在国家法律框架和制度特征的影响,涉及学术资源的利用、基础设施的供给以及财政政策的激励等。其次,在中观组织层面,评价大学的政策、体制和文化对于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影响[7]。基于制度配置的持续性和地方情境的特殊性,基于不同的学科特色和办学理念,越来越多的大学设立内部组织机构,并配套支持机制,包括商业计划大赛、高校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以及校友私募基金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推动学术创业,助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最后,在微观个体层面,关注个体特质、创业倾向、先前经验以及社会资本等因素如何影响学术创业的结果和产出[8]。学术创业的能力受到个体或团队参与科技成果商业化的意愿与动机程度的影响。个体是否认可学术创业的行为准则、使命信仰以及价值主张,接受、认同一个新的角色并发生角色身份的转变,都会对学术创业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9]。

学术创业者,作为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具体实施者[10],也是具体参与者[11],也称为学术资本家[12],代表了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商业化,并具备利用新创企业投资市场机会能力的科研工作者。有别于传统创业者,学术创业者既是科学家又是企业家。由于跨界的个体在面对不同领域的规范和准则情境下会导致高度的个体不确定性[13],因此,如何应对与调和源于学术圈和商业界不同规范、信仰和价值主张的冲突与压力,对大多数学术创业者来讲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1.2 角色理论

角色被定义为一种社会地位,是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形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行为的期望和对其他行动者的义务,代表了一种具有相似特征的群体行为[14]。身份通过社会互动形成并维持,是对于自我理解的一般框架[15]。其以特定的方式对自我进行归属、分类或命名,角色占有者将与该角色及其表现相关的意义和期望纳入自我[16]。角色帮助个体适应环境,赋予个体经验并提供行动指引,使其拥有情感和价值意义[17]。由于角色对于身份具有深刻意义,因此,个体在创业过程中对特定角色有所偏好。角色身份在社会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与特定角色相关的一种自我观点或一种自我归属的意义,突出了作为角色基础的社会定义元素与个体对角色理解之间的紧密联系[9]。角色在广义上指导行为,但在被个体狭义个性化时会赋予更多的含义[17]。当角色与个体的自我意识或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个体倾向于选择并执行与该角色身份一致的活动,实现角色和身份的耦合[9]。个体的职业转型会导致对能力、兴趣和信念的自我意识增强,需要技能、行为和互动模式的调整以满足新角色的要求,从而会产生身份的变化[9]。拥有特定的角色身份意味着采取行动来实现角色的期望,通过合作、协商与角色伙伴的互动,操纵环境来控制角色所掌控的资源。个体对自身的角色和角色相关行为的理解源于对他人执行该角色时的观察以及与角色相关的期望和意义[18],这些期望和意义建立了一套指导个人行为的标准[16]。区别于社会身份强调的群体成员之间的感知和行动的一致性,角色身份突出的是随角色而来的感知和行动的差异,强调占据特定角色的个体意义,以及个体在与他人互动扮演该角色时行为之间的匹配[19]。

不同的角色身份需要具备不同的能力、信仰和优先性[9]。角色身份的转变对于个体参与技术转移和商业化的方式、过程和机制都会产生影响。对于科学家来说,学术生涯的追求通常体现了专业化的学术训练与社会化互动的过程[9],践行着默顿科学活动规范结构中的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20]。企业家角色身份和科学家角色身份通常被视为彼此对立的,双重角色的冲突使得角色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甚至跨越了角色之间的边界,实现了角色的整合。参与商业活动的科学家通常采用一种混合的角色身份,包括一个焦点的学术角色和一个次要的商业角色,通过“授权”和“委派”两种机制对不同角色身份进行编排[9],角色转换的程度与执行新角色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与旧角色的客观差异之间直接相关。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于技术转移转化的商业活动中,新组织创建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角色身份的变化。当一个角色身份所暗示的行为和价值观与另一个角色身份所暗示的行为和价值观相矛盾时,角色冲突就会显现,表现为角色过载,个体会经历并试图调和新角色所带来的压力[17],通过对现有角色身份的叠加或分层以促成构建参与商业活动的合理性。即,在保留原有角色身份重要属性的同时,添加新的角色身份要素,彼此重叠、交织、冲突,最终创建一个复合身份,而不是一种身份到另一种身份的完全切换[9]。

身份可以整合个体作为学术创业者的想法、感受和信念,是学术创业者决策和行动的重要预测因素与行为动机的主要来源[21]。身份作为创业过程启动的先决条件或手段之一,支持学术创业者在不确定的创业情境中作出决策,对商业活动的行为和经济产出的影响提供了额外的解释力。在商业环境中,创业代表了一种社会活动,组织本身也是社会建构的结果[22]。身份是个体行为动机的主要来源,在商业活动中个体注入了个人身份表达和自我概念的意义。因此,探索双重身份整合对于学术创业这一组织建构的社会化过程成效的形成路径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方法和设计

2.1 研究方法

针对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如何影响企业绩效这一问题,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某一特定现象的案例分析,从日常社会现实的质性经验数据中完成自下而上的理论构建和归纳过程。借助案例数据的程序化编码,通过新建理论、不同概念的逐渐涌现,以及阅读和回顾过往文献,实现同步进行、循环往复、对话迭代的过程;不断对比的目的是获取关键事件和表现特征,用以提炼关键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弥补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基于高校学术创业者的深度访谈,同时结合其他来源的二手数据,采用多案例的扎根分析对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识别出被分析案例间的相似性和异质性,形成初始范畴、主范畴,并探索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完成理论模型的构建。

2.2 研究设计

本研究所选案例出于理论抽样方法考量,目的在于有意识地拓展、修正和构建现有理论,尽可能使样本提供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丰富的、足够的信息。借鉴埃森哈特等[23]和李志刚等[24]的方法,按照研究框架和概念发展的要求选择访谈对象,以研究主题、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为导向,解决“如何”和“为什么”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阐明理论、发展理论。根据多案例研究中4 至10 个案例的差别复制取样原则[25],遵循复制逻辑,将每一个案例视为独立单元,通过跨案例的比较挖掘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作为初步备选的案例库,选取正在进行学术创业且企业创办时间超过3 年的学术创业者作为访谈对象,确保受访者已经参与学术创业一段时间,并且具有完整的学术创业经历。最终选择6 位学术创业者及其所创立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2.2.1 数据来源与收集

选取全部案例对象,分别进行60 分钟~120 分钟的半结构化访谈。考虑到访谈数据的针对性较强,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可以呈现因果推断的过程[26]。在正式进行访谈前,向受访者介绍了访谈主题和访谈内容,并解释了关键构念的释义。访谈过程中,为了确保资料的可靠性,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并将访谈录音整理为文字材料,访谈资料和录音数据保留了受访者的原意。按照建构理论案例的程序和要求,没有进行任何预设[26],而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数据中建立概念之间的逻辑结构,逐步构建了理论模型。

为了增加访谈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除了利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之外,还查阅了相关高校和所在地区的创业帮扶政策、企业规章制度以及具体行业的发展现状,此外,也对企业官方网站、企业微信公众号、企业制度文件、新闻媒体报道等其他公开数据进行了收集,以对学术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为主要策略,获得了当下正在发生的实时数据。同时,也借助文档等次要策略查找并整理与受访者及其企业相关的公开二手资料,获得回溯型历史数据,由于这些二手资料属于公开信息,且自公开之后经过了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以及审查,有助于提高样本资料的可信度[27]。

2.2.2 访谈提纲设计

访谈提纲包括:(1)请谈谈您的学术创业经历和创业过程;(2)学术创业过程中是否体会到学者身份和创业者身份的冲突?如有冲突,如何解决?受到哪些因素影响?(3)请谈谈您认为创业过程中的学者身份和科研过程中的创业者身份的利与弊,并具体举例;(4)请谈谈您对公司战略布局的看法。其中有哪些是和行业内在位企业有所区别的?哪些因素会影响您的战略决策?(5)请谈谈您对公司目前的营收情况是否满意?近期有何目标?(6)请谈谈您对公司发展和自身学术生涯的未来规划。由于半结构化访谈介于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之间,会在访谈中基于访谈大纲提问,也会在访谈中即兴表达,就某一具体谈及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在实际过程中会涉及更具体的问题。

3 数据分析

本研究首先选择了案例数据资料最为丰富的个案对象D 教授开展详尽的单案例分析,对重要的、突出的、频繁出现的现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之后对其他个案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资料分析,通过不断修正、完善、验证理论,以期最终达到理论饱和。

3.1 单案例分析

3.1.1 开放式编码

首先,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深度分析,逐字逐句归纳、整理、命名,将重要内容贴上标签并赋予初始概念,剔除无关和重复概念实现初始概念的范畴化[28]。概念化是将原始资料分解,并以独立的故事或事件命名;范畴化则是把与同一现象相关的概念归类为范畴的过程[29]。通过将分散的概念按照归属程度进一步归纳总结[30],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完成开放式编码,目的在于认识现象、界定概念和发现范畴[31]。最后,通过初步归纳、整理、命名,本研究共形成了代表受访者的最初想法的41个初始概念,以及9 个初始范畴。范畴及相应的初始概念举例如表1 所示。

表1 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开放式编码范畴化举例

表1 (续)

3.1.2 主轴编码

通过主轴编码,发现并建立初始范畴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对每一个初始范畴进行深度分析,采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的典型范式[28],对初始范畴进行归类,从而建立逻辑关系并得到证据链,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主轴逻辑关系形成的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典范模型

3.1.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在已提炼的初始范畴中挖掘一个核心范畴,通过将核心范畴和其他范畴之间建立联系,检验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32],从而最终提出理论构架。通过选择性编码,对初始范畴、核心范畴的深入分析与梳理,得到的学术创业者身份整合对于企业绩效影响的基本框架和内在机理,从而得到较为清晰的故事线:D 教授在启动学术创业前期,积累了长达十余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同时感知到相关技术在国内市场的空白亟待填补,在学术圈积累的人力资本、整合多方的学术资源以及保持学术的创新活力基础上,通过学者-创业者双重身份的相互促进、彼此融合,实现了学者和创业者双重身份的整合;在推动技术成果商业化,开展学术创业的过程中,有效地借助学术创业这一手段,通过新创企业组织的建构,推动技术迭代、发现技术瓶颈、反哺人才培养、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国家需求,达成了学术与创业相互扶持、彼此促进的共赢,同时,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通过企业的战略定位与布局,结合企业的组织属性(战略导向),采取把握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承担创业风险、先行引入新的产品与服务等策略(创业导向),不断地创造市场价值、满足市场需求,并周期性改进产品、参与战略制定(市场导向),借力外部资源实现了技术领先、产品多样化(技术导向)。在学术创业的过程中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方面,简化交易流程、降低沟通成本、降低营销成本(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另一方面,尝试引入新的合作者、新的生产流程、新的研发模式、新的合作模式、新的细分市场、新的激励方式(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最终,达成了满意的销售增速和绩效预期,在销售收入、专利数量等方面实现了企业绩效的提升。最后,在这一过程中,D 教授自身锲而不舍的精神、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关注、对所创公司战略布局的谋划,外部的项目扶植、政策支持,以及宽松的融资和服务环境等情境因素都影响了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D 教授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对于企业绩效影响的模型如图2 所示。

图2 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对于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

3.2 多案例的比较分析

在得到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这一基础模型后,继续对后续个案进行比较分析。Eisenhardt 等[33]和Gibbert 等[34]的研究表明,案例数量过少或过多都会导致外部效度受损或平添数据处理的复杂性,本研究选择6 个案例的跨案例分析是较为理想的案例数。参考贾旭东等[35]的方法,在已有单案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后续案例的分析,通过反复迭代实现对理论模型的修正和补充,直至不再有新的洞见涌现,以达到理论饱和,并用最后两个案例完成了验证(见表2)。

表2 经过多案例比较修正后的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核心范畴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和机制(见图3)分析如下:凭借自身的学术积累和对市场上商业机会的洞察,促使学者开展学术创业;通过学者和创业者两种看似冲突身份的融合与调和,实现了双重身份的整合。身份整合这一核心范畴触发学术创业过程这一现象,既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又达成了促进技术迭代和反哺人才培养的目的。战略导向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代表了新创企业的组织属性,体现了学术创业者实施战略导向的个体抉择;以创业导向、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作为中介条件,能够实现商业模式在效率和新颖两个维度上的创新。这一过程离不开学术创业者个体内在的职业适应力以及外在的环境因素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和信念引导以及对于外界创业环境的感知都有利于企业实现预期业绩。

图3 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

4 模型的阐述

4.1 身份整合

身份整合是指学术创业者在新企业创建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学术创业的需要,调和并解决了学者和创业者之间的角色冲突,将自身定位为学术创业者。通过调整自我角色的使命和目标,尝试实现了两种角色的转换与兼顾,具备执行新角色所需的知识[36],以及相应的技能和能力[37],创建并形成的一种复合身份。例如,通过学术整合多方的资源、保持技术的创新活力、积累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及通过创业推动技术迭代创新、挖掘现有技术瓶颈、感知市场和客户需求、反哺人才培养,最终实现双重身份的相互促进以及学术与创业的相互扶持。

4.2 战略导向

4.2.1 创业导向

创业导向反映了企业追求新的市场机会和更新现有经营范围的倾向[38]。Zhou 等[39]和Matsuno 等[40]指出,创业导向提倡面对市场机会主动出击、勇于参与冒险开创新视野,以及善于接受创新的价值观。以创业为导向的企业,代表了具有开创变革、承担风险和创新能力的企业[41]。创业导向包括创新性、风险承担和先动性3 个维度,对企业的创新行为和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在本研究中,D 教授一直强调做企业要走在科技前沿,打造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高技术企业,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开拓新产品,不满足利用现成设备只做基础研究,而是致力于填补国内该领域的市场和技术空白,通过开辟一个新市场,率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在调研的其他案例中,也有受访对象表示,创业是一个相当艰苦和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过程,把房产抵押用于扩大生产线和服务再生产。从中不难看出,学术创业者倾向于研发技术领先的产品和服务,努力寻求新的、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以填补现有市场空白,在技术快速变化的环境下采取大胆积极的态度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以获得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同时强调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和客户需求,解决技术瓶颈,先于竞争对手引入新产品,成为新市场的开创者。

4.2.2 技术导向

技术导向关注新技术,对产品创新有直接影响[39],有利于以技术为基础的不连续性创新。技术导向体现了“技术推动”的哲学,认为客户更青睐技术上领先的产品和服务。以技术为导向的企业提倡对研发的投入、新技术的获取和最新技术的应用[42]。在本研究中,D 教授强调开发高技术产品、填补技术空白,立足大数据和云服务等高端技术实现产品多样化,提供“一站式”的解决和服务方案,通过高校专利的购买和转让,以联合实验室的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的转化与迭代,以达到技术工艺的业内领先水平;将企业定位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致力于做成国内第一家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的供应商;通过实现产品功能的多样化,拓展应用场景,充分运用最新的高端技术,借力高校智力资源提高研发效率,推进技术迭代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立足行业领先。

4.2.3 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将为客户创造利润和维持卓越的客户价值放在组织架构的顶端[43],强调整个组织需要获取、传播和回应来自目标客户和潜在竞争者的市场信息[44],体现了公司在战略规划和决策中“客户为先”的哲学。市场导向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逻辑去布局和实施战略营销,作为经典的营销信条,要求企业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满足主流客户当下和未来潜在的需求,在寻求和利用市场信息以创造和传递卓越顾客价值方面表现突出,有助于开展以技术为导向、为主流客户创造更大利益的突破式创新[39]。在本研究中,D 教授指出在满足市场上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同时要不断迭代产品,与时俱进开发新产品。其作为公司创始人,参与公司规划、布局和决策,解决核心技术问题,重视市场的开发和产品的推广,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和战略定位,亲力亲为开发适合的推广体系,彰显了企业致力于感知客户需求并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主张;此外,其创业团队也能够积极参与战略决策、共享市场信息,针对客户需求周期性地改进、提升产品与服务。

4.3 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划分为效率型和新颖型两个维度[45],二者都可以带来良好的企业绩效。在本研究中,D 教授跳过代理商,专注于打造适合自身产品的营销系统,积极开展技术推广,致力于简化交易流程,确保细分市场的可控性;通过采取师生共创的合作关系,基于以信任为基础的师生关系,降低了沟通成本,提升了沟通效率。其他案例中受访者也提到鉴于产品特殊性,采取样品试用等“点对点”营销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实现了效率型商业模式的创新。此外,尽可能从客户的视角简化交易流程,减低交易过程的错误率,在营销、销售、沟通、交易处理等方面降低利益相关者的成本,保障交易的公开透明,有效提升了交易效率。

D 教授还通过和国外竞争者合作,培育新的合作者去改进产品,创新合作模式,借助国外设计方的力量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链条生产线,创新生产流程,通过引入校企合作,投资建设联合研发中心,将研发职能转移至高校,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的技术瓶颈,创新了研发的合作模式;以开辟新战场的心态培育国内市场,培育新兴市场与国外成熟产品开展正面竞争;激发学生干事创业的热情,给予大比例的股权激励,创新激励方式。通过上述举措,不断为商业模式引入新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组合,带来新的业务伙伴,在交易过程中创新方式,联结利益相关者,提供新的激励方式,并突出了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在企业交易过程中的重要性,持续不断地在现有商业模式中引入新的交易模式和交易行为,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

4.4 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是指创业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益和回报。鉴于新创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区别,对于新创企业,企业绩效主要考察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和创新绩效等创业绩效[46]。在本研究中,受访者提到了包括企业的人均销售收入、专利技术保有情况、销售回报满意度、市场占有率以及预期前景等主观绩效,反映了企业的持续经营性、长期现金流的可持续性,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以及公司的经营预期和新业务占比情况。

4.5 调节因素

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认为,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存在调节变量的作用,包括感知创业环境以及职业适应力。

4.5.1 感知创业环境

随着教育部《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出台、落地,高校学术创业被赋予了合法性,也得到了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本研究中D 教授提到,其先后得到了政府创业大赛的奖励、校友私募基金的支持,也享受到注册地所在区的项目扶持和免租政策,以及多家银行的融资支持,认为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公司所在地的服务环境和人才环境对于创业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团队建设、企业成长、竞争优势以及人力和社会资本的积累。其他受访对象则提到获得过学校对于创业大赛提供的辅导和培训,也会因为公司所在地限产、“环保风暴”和当下疫情的影响导致大批的行业内企业外迁,导致未来行业预期不容乐观,体现了学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对资金环境、政策法规、教育培训、服务环境、市场环境以及人才环境等创业环境的感知。

4.5.2 职业适应力

职业适应力是一种社会心理建构,它指的是个体应对当前和预期的任务、职业角色中的过渡和创伤的资源。作为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职业适应力可以用来解决发展性职业任务、职业过渡和工作创伤中的问题[47]。在本研究中,D 教授在创业初期没有选择盲目扩张,而是以产品迭代为导向规划企业的定位与长期发展,为企业设定绩效目标,筹划企业未来的战略布局,同时秉持相信自己、锲而不舍的信念,对新的机会感到好奇,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深入探索并解决技术瓶颈,保持积极乐观的创业态度,并谋划职业未来并积极为之准备,计划如何实现目标。即从职业关注、职业控制、职业好奇和职业自信等方面体现了职业适应力,通过乐观情绪、自我决定、秉持信念、依靠自己来保持职业控制力,通过积极探索新的环境、寻求成长的机会、深入探究新的问题并挖掘新的机会来保持职业好奇心,发挥自身的专长、克服技术障碍、拓展新的技能,最终解决技术瓶颈,实现新的突破,展现职业自信[48]。

5 结论

本研究运用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方法,以学术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身份认同、战略导向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开展归纳性的探索性分析,构建了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概念模型,识别了学者-创业者身份整合、战略导向、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绩效以及情境因素等多个关键要素。研究发现,学术创业者通过学者-创业者双重身份的整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助于开展学术创业过程,一方面,依靠学术积累推动创业,另一方面,也通过创业实践反哺学术,二者相互扶持、彼此促进;通过创业导向、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等战略导向的选择,在创业实践中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企业绩效的预期;同时在此过程中,学术创业者自身对于创业环境的感知以及职业适应力等情境因素起到了调节作用。

鉴于扎根理论是小样本建模,由于研究样本有限,可能会遗漏重要变量,因此结论的普适性和模型的科学性有待样本扩充得以验证。未来计划采用实证研究,通过量化的方法对模型中的路径关系和影响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判,对现有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猜你喜欢

双重身份创业者身份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身份案(下)
浅析《一九八四》人物奥布兰的双重身份
互联网创业者
求解向量题的三个常用策略
例谈处理平面向量问题的常用策略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