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护理管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4期
关键词:尿毒症肾功能血液

龙 月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尿毒症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该病发作的主要因素为肾脏损伤恶化,最终导致患者肾功能丧失,大量毒素在体内滞留并引起其他器官中毒。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以胰岛素异常分泌、恶心、呕吐、水电解质紊乱、黑便等症状较为常见,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往往会合并严重肌无力、起立困难等症状。血液透析是临床对于尿毒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但很多患者因自身生理痛苦,且透析治疗需长期进行,极易产生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对其生活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1-3]。因此,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在保障其生命安全及残余肾功能的基础上,务必要采用相关护理措施,保障其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强化护理管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纳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48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治疗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3.54±21.46)岁,透析时间1~23个月,平均时间(12.76±10.24)个月。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59±22.41)岁,透析时间1~25个月,平均时间(13.15±11.85)个月。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尿毒症血液透析。②具有血液透析治疗适应证且同意本次研究的患者。③患者无精神疾病、无认知障碍。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及合并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剔除标准:①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患者。②治疗过程中失访、脱组患者。本次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临床常规干预及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护理管理模式,详细如下。

1.2.1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协助其进行各项检查,并对其介绍医院环境及病区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并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尿毒症的疾病知识讲解,告知其在进行血液透析时的注意事项及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可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或翻阅相关书籍的方式,加之自身工作经验,制作尿毒症健康教育手册,制作完毕后由科室护士长审批,审批通过后下发至患者手中,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详细、认真解答,以将其自我认知能力提升,并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1.2.2 密切观察患者透析器血流是否正常,保证其体外血管通路顺畅,在为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务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选取40 mg肝素与生理盐水1 000 mL混匀,对血管通路与灌流器进行冲洗,同时采取相同剂量肝素溶液经闭式循环20 min,使透析膜将肝素充分吸收,严格控制肝素使用剂量,首次剂量控制在0.5~1.0 mg/kg,后期追加用量不可超过20 mg/h。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出现血压升高,应将超滤以脱水增加2 h,对于血压持续下降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应根据其下降程度来将整脱水速度调整,收缩压在130 mm Hg以下患者,护理人员应在进行透析时输入血浆,以提高其血液渗透压并将血压稳定。

1.2.3 透析结束后,采用生理盐水100 mL将双腔导管与肝素钠封管冲洗,部分患者会出现敷料渗出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其安全意识、应急能力、操作能力及职业道德。大部分患者因自身生理痛苦,且长期透析极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患者自身免疫力及治疗依从性,严重者拒绝治疗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为其实施心理疏导,加强护患沟通,引导其说出内心想法与需求并合理宣泄情绪,并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可鼓励患者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使其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同时心理障碍也得到有效缓解。

1.2.4 加强饮食指导,护理人员与营养师可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及病情,将其饮食方案调整,计算食物中水分、蛋白质及钾含量,保持营养充足,并叮嘱患者禁止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定期检查患者内瘘有无出现感染情况,部分患者如未使用透明敷料,护理人员应观察其穿刺点与显露导管,一旦出现感染情况应立刻上报医师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在为患者进行抽血、测量血压时,不可在内瘘侧肢进行,并告知患者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压迫内瘘血管。

1.3 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残余肾功能及胆固醇水平,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2项量表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同时选用WHOQOL-BREF生活质量量表,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越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变化。采用自制百分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个等级,满分值100,60分为合格,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好,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残余肾功能及胆固醇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残余肾功能及胆固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残余肾功能及胆固醇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残余肾功能及胆固醇水平对比()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为(73.25±4.96)分,SDS评分为(67.59±8.05)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为(72.71±4.76)分,SDS评分为(66.02±7.99)分,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 A S、S D S 评分差异不明显(t=0.385,P=0.702;t=0.678,P=0.501)。对照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为(65.72±7.79)分,SDS评分为(62.46±6.9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为(48.72±5.57)分,SDS评分为(45.78±7.01)分,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明显更低(t=8.697,P=0.001;t=8.302,P=0.001)。

2.3 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WHOQOL-BREF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为(32.84±4.16)分,干预3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为(44.76±5.92)分,对照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为(23.81±3.95)分,干预3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为(29.75±4.41)分,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变化均高于对照组患者(t=7.712,P=0.001;t=9.961,P=0.001)。

2.4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5例,满意7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91.66%;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7例,满意11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度75.00%。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P<0.059)。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饮食方式不断改变,尿毒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尿毒症是指患者肾脏损伤进行性恶化,使其肾功能丧失,伴随其病情发展,使毒性代谢产物在患者体内滞留,使其神经、肌肉、消化道等器官出现中毒现象。临床中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来为患者进行治疗,其可将患者体内堆积的毒素与多余水分有效清除,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4-6]。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长期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病症,且透析费用较高,加之尿毒症患者身体功能与营养状况均较差,需长期卧床,很多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病原菌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7-9]。因此,对于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来说,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应采用相关护理措施,以最大程度保护其残余肾功能,并将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提高。

有医学研究表明,对于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来说,将护理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可有效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10]。护理管理模式强化后,护理人员通过定期培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口头知识宣教的基础上,通过制作尿毒症健康教育手册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进行透析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定时观察患者血管通路与各种压力变化情况,保证患者机体稳定。除此之外,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与内瘘血管护理,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或内瘘感染情况。因此,对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实施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实施了强化护理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胆固醇水平、干预前后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后的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P<0.05)。分析原因可发现,强化护理管理模式注重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风险预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而能有效预防疾病感染因素,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提示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对于保护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作为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护理的理想方法。

综上所述,将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并可将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尿毒症肾功能血液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预防尿毒症的关键措施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