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胸痛实施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诊断分析

2022-01-24贾英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4期
关键词:胸痛三联肺动脉

贾英杰

(沈阳平安好医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急性胸痛为临床常见的急症,患者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该症状可由多种疾病所引发,明确原发病,是给予治疗及抢救的关键[2]。对于突发性胸痛,若患者不及时予以治疗,很容易威胁生命安全。其中对于急性胸痛诱发疾病的分析,多与肋骨骨折、肋软骨炎以及心肌炎、气胸或者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要想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针对性治疗,需在其入院后先行诊断病情,待确诊后对症用药,以免因诊断结果不当,贻误病情,致使患者错失最佳治愈良机。常规采用早期螺旋CT扫描的方式诊断疾病,可检出疾病,但误诊与漏诊的风险较高[3-5]。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的应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6-8]。为提高检出率,实现对急性胸痛原发病的鉴别,本文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中,随机选取34例作为样本,观察了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34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样本,患者资料:性别:男/女=20/14,年龄(53.25±10.54)岁,发病时间(89.65±20.45)min。BIM指数为(23.02±1.25)kg/m2,平均疼痛时间为(31.26±2.83)h,最短疼痛时间为1.90 h,最长疼痛时间为76 h。经过测量后心率在59~112次/min范围内。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急性胸痛。②患者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③患者的依从性优良。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心脏病、恶性肿瘤等危急重症疾病。②患者属于精神病患或患有暴躁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③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异常。④妊娠期女性。⑤心脏搭桥等胸部手术史患者。

1.2 方法 对于候诊患者,应当按照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准备。如患者在检查前不应当进行剧烈运动,而且在一小时内保持半饱状态,特别是咖啡等带有刺激性成分的饮品或食物等,在检查前不宜食用。心率过快时可口服倍他洛克药物,将自身心率控制到每分钟70次以下。对于药物的选择应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而且为了防止诊断中受患者情绪等个人原因影响诊断准确度,则应当由护士对其进行安抚。本次诊断耗时较短,应告知患者在接受诊断时,无须紧张,以淡定的心态参与诊断。在患者保持平稳状态后,在护士的带领下,将其带入检查室。所有患者均首先单独给予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其次给予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检查方法如下:①以心电门控心胸联合扫描的方式,采用对比剂智能跟踪技术,对疼痛部位进行扫描。②扫描前,需肘静脉注入对比剂15 mL,速率370 mgI/mL。③1帧/s连续扫描,测量CT值,确定扫描触发阈值。④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速率5.0~5.5 mL/s,注射80~100 mL后,连续注射0.9%氯化钠30~40 mL,速率不变。⑤采用CT给予扫描,电压120 kV,电流400~700 mAs,螺距0.2,扫描时间0.33 s,自胸口入口至膈下2 cm扫描,厚度0.625 mm,间隔0.625 mm。⑥扫描后,将图像传输至ADW4工作站,通过MRP、CPR、VRT以及MIP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⑦结合图像处理结果,对进行胸痛进行诊断,对原发病进行鉴别。在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中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时,还应注意的是针对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先行进行碘过敏试验,考虑到在诊断中需要使用对比剂,为了维护患者安全,需确定患者无碘过敏反应。同时,在诊断中为患者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并且使用CT扫描仪对准患者的冠状脉予以诊断,记录好扫描图像。对于诊断后形成的扫描图像,应当由至少两名以上的临床诊断医师予以分析,其从业经验有5年。一方面,依据患者的胸痛具体位置以及病变位置,针对窗宽窗位实施重组处理,而后参照原始图像,以冠状动脉的图像结果为标准,分别对图像进行容积再现处理等,保证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中形成的扫描图像具备参考性。另一方面,每名患者都应当按照标准化诊断流程依次参与诊断,并由护士记录好每组诊断图像,交由主治医师后,鉴别疾病类型,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在整个等待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面貌,如若已经出现休克等现象,需立即展开急救,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使之得到可靠的安全保障。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不同诊断方法扫描结果,包括心率(HR)、扫描时间、对比剂用量3项指标。②观察患者的疾病检出率,包括冠状动脉狭窄、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气胸等指标。③观察不同诊断方法的图像质量,共包括3级。1级:血管连续性好,显示明亮,无运动伪影。2级:走行连续,管壁边缘节段性模糊,诊断受限。3级:走行不连续,血管模糊,严重伪影,无法诊断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诊断方法扫描结果 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HR(67.90±2.30)次/min,与CT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更高(P<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扫描时间(9.01±0.61)min,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更长(P<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对比剂用量(99.61±1.50)mL,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更多(P<0.05)。见表1。

表1 不同诊断方法扫描结果()

表1 不同诊断方法扫描结果()

2.2 疾病检出率 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检出率100%,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检出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诊断方法对疾病检出率的比较[n(%)]

2.3 不同诊断方法的图像质量 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者图像质量为1级、2级、3级者分别占97.10%、2.90%及0,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图像质量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不同诊断方法的图像质量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医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为明确原发病类型,提高疾病治疗的针对性,降低病死率,本院将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应用到了诊断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采用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较高[9-11]。肺动脉造影在确诊肺动脉栓塞方面,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而主动脉造影是临床用于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技术[12-15]。3种诊断技术各有其优势,但针对性强[16-29]。

在应用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方法诊断急性胸痛病症时,它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在实际检查中患者只需进行一次扫描,即可获取对冠状动脉以及主动脉、肺动脉的诊断结果。既能有效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提升患者的耐受力,又能帮助患者节省检查费与诊断费,对后续疾病的治疗可保留一定治疗费。另外,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排查上,能够为患者编制可行性更强,治愈率更高的诊疗计划。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等重症疾病。提早确诊就能尽快进入治疗过程中;第二,准确度高,由于部分急性胸痛患者的发病史较短,在往日诉说病情时,各有差异。某些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反应,而某些患者伴有呼吸不规则现象。面对病症差异明显的患者,加大了疾病的鉴别难度。此时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可迅速帮助患者确定是否患有肺栓塞或者急性心肌梗死等高危性疾病。一旦诊断病情危急后,将立即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尽量快速的为患者安排手术,并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一般情况下,心肌梗死等疾病都具有最佳抢救时间。早期诊断可以优化疾病疗效,以免缓慢等待多组诊断结果,造成患者生命遭受威胁;第三,适用性广泛。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尤其对于患者不知原因的胸痛现象,也能够给出准确的诊断结果。而且对于肺动脉以及主动脉等疑似病症依旧适用。因此,对患者实施胸痛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有着较为显著的应用优势。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技术,充分结合了上述3种技术的优势,在一次注射对比剂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对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的检查。将其应用到急性胸痛的诊断过程中,对误诊与漏诊率的降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发现,应用该诊断方法后,患者HR(67.90±2.30)次/min,与CT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更高(P<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扫描时间(9.01±0.61)min,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更长(P<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对比剂用量(99.61±1.50)mL,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更多(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技术的应用,可小幅度增加对比剂用量,延长检查时间[21-23]。但采用该方法诊断,患者屏气时间较短,这对患者耐受度的提高较为有利,故患者乐于接受[24]。此外,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技术,同样具有成像清晰度高的特点。扫描后,MRP、CPR、VRT以及MIP等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均能够保证图像清晰的显现,为临床提供指导,制订疾病的治疗方案,预防误诊与漏诊。本文研究发现,采用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方法诊断急性胸痛,图像质量为1级、2级、3级者分别占97.10%、2.90%及0,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图像质量更高(P<0.05)。而通过对检出率的观察发现,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患者检出率100%,与CT冠状动脉造影的76.33%检出率,肺动脉造影的73.55%,76.48%的主动脉造影检出率相比,检出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

于本组研究活动中,针对急性胸痛诊断工作选择适合的临床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消除误诊风险,也能产生良好的预后价值。从临床研究中可发现:对于常规诊断方法中常使用的心电图诊断法,如若患者属于急性冠状综合征,在心电图图像中显然无法给出典型特征。然而,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能够更加直观展现出患者钙化斑块以及动脉狭窄等具体情况,从而对于引发急性胸痛病症的临床疾病带来可靠的指示性依据。尤其对于冠状动脉疾病,可凭借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确保主治医师从诊断图像中掌握病症的危急程度。至于与急性胸痛有关的肺动脉栓塞。单一诊断会出现一定的漏诊现象。面对此类高病死率的疾病。主治医师在借助诊断报告评估病情时,若图像不够清晰,或未能反馈典型特征,将不能确保患者得到最快速的治疗[25]。经过对比后可了解到: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可更全面的反映患者的肺动脉管腔变化特点,甚至能够根据扫描仪等辅助设施扫描位置的调整,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胸腔积液情况。只有主治医师掌握的临床诊断报告更加可靠,准确度更高,才能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在本次研究活动提出的256排血管成像三联检查中,还有着减少患者痛苦的优势,其无创性特点值得推广。往日在患者有针对性的参与不同造影检查时,常以排除法对其胸部病变情况进行诊断,此时不但会延长患者的确诊时间,而且会在反复检查中,损耗患者的精力,使之很难保持体力应对其他的检查项目。而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是仅通过一次15 min左右的诊断,就能获得最为权威且全面的诊断数据,以便主治医师在疾病诊疗中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周到的服务。

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应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急诊患者病情严重,难以进行呼吸训练,患者屏气依从性差。针对此类患者,给予其硝酸甘油口服,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便于显示血管,使检出率得以进一步提升。当患者疾病确诊后,临床应立即根据原发病类型,行急诊PCI术或通过溶栓等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方法诊断急性胸痛,虽检查时间略长、对比剂用量略多,但图像质量高,能够提高原发病检出率。临床可对该诊断方法进行推广应用,为抢救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胸痛三联肺动脉
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的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山西浮山县:“三联模式”打造生猪品牌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有些胸痛会猝死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