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2022-01-24胡竹芳万承贤李晓云

实用临床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穴位

胡竹芳,万承贤,李晓云,涂 艳

(江西省人民医院a.内分泌·风湿免疫科; b.神经外科,南昌 330006)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炎、附着点炎和明显的骶髂及脊柱关节融合倾向为特征的疾病,导致患者脊柱活动和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AS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0.3%,其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关系密切,并具有家族聚集倾向[2-3]。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对部分早中期伴外周关节炎的AS患者有一定疗效,但由于胃肠道风险、肝肾毒性、骨髓抑制、生殖抑制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4-5]。生物制剂的应用是AS治疗的里程碑,但总体花费昂贵,大部分患者仅能短期应用甚至不用[6]。因此,结合现代护理进展,寻找效优价廉的AS护理方案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穴位贴敷是一种融药物、穴位、经络为一体的复合性诊疗方式,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而作用到局部和全身[7],作用较为直接,因为不经过肠胃给药,没有肝脏首过效应,不会有胃肠道风险、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且敷贴所用药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8],本研究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穴位贴敷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由经治医师确诊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X线检查骶髂关节AS分期为早期至晚期;2)年龄16~40岁;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意识清楚,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5)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2)不配合随机分组者;3)不能坚持,主动提出退出者;4)孕妇和妊娠期的妇女;5)对使用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6)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

1.2 一般资料

将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A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AS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常规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及其他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遵医嘱治疗和护理,由护士每天监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由护士每天对其进行穴位贴敷治疗30 d。穴位贴敷药饼由八味中药组合构成:黄芪、乳香、没药、川乌、草乌、生半夏、续断、连翘(黄芪为6 g,其余各药均为4 g),按照3:2:2:2:2:2:2:2组成。护士先取适量药饼,麻油调成膏状;将温度适宜的药物均匀地涂抹于薄胶纸上或棉纸上,厚薄适中。后将其贴敷于大椎、脾俞、肝俞、肾俞、命门5个穴位,做好固定,每天贴敷1次,每次2~4 h,10 d为一疗程。护士密切观察贴敷部位有无不适,及时发现并处理。

1.4 评价指标

护士对2组患者进行入院时和治疗10 d后的枕墙距、扩胸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1)枕墙距:正常为0。嘱患者靠墙站立,双眼平视前方,由2名护士先后为其测量枕部与墙面的垂直距离(cm),取2人测量平均值。2)扩胸度:差值<5 cm者为异常。嘱患者直立,由2名护士先后用刻度软尺测其第4肋间隙水平深吸气和深呼气间胸围差(cm),取2人测量平均值。3)晨僵时间:取患者连续两天起床后自行测定的晨僵时间平均值。4)疼痛程度:参照疼痛评分标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取整数,1分表示无痛,≤3分表示有轻度疼痛,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4~6分表示中度疼痛,已对日常生活及睡眠产生影响,≥7分表示重度疼痛,已严重影响睡眠和饮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的枕墙距、扩胸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枕墙距、扩胸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状况

3 讨论

3.1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理

中医认为AS的病机在外多为寒、瘀、痰兼有热邪,在内以督脉亏虚、脾肾不足为主,兼肝虚不荣。内外相合,相互影响,痹阻经脉,经络不畅,骨节壅滞,终致脊柱僵直变性、屈伸不利而成此病[9]。多数医家认为AS从辨证上主要为风寒湿邪瘀阻及肾虚寒证,且为本虚标实之证[14]。

3.2 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

中药穴位贴敷技术通过将所需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相应穴位上,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的一种传统中医操作方法[11]。根据辨证而论治,以滋补肝肾、强督、祛邪扶正为基本治法[12]。在论治中因邪之不同,而分别佐以散寒、祛风、祛湿、清热化痰、祛瘀通络等法[13]。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护理中,本课题穴位贴敷中药的基础源于古方,经合理调整,外敷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穴位敷贴处方中黄芪、续断有补肝肾、补气补虚之功效;黄芪补气助阳,风为诸邪之先导,若卫表不固,外受风邪,则寒、湿等邪亦随之而至,方中重用黄芪加强补肺固卫能够抵御诸邪,托邪外出,从而减少AS的反复发作、加重;续断既能补肾又有壮骨强筋功效。川乌、草乌有祛风、散寒、祛湿、温经、止痛等功效;两药合用相得益彰,是中医临床治痹的重要药对[14]。生半夏、连翘合用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生半夏辛苦通降,散结消肿力甚,又可祛痰治本[15],连翘清热解毒。乳香、没药有活血止痛的功效,且不分虚实寒热皆可用[16];两药合用可协同增效,从而起到流通经络、化瘀止痛、宣通脏腑之功效[17]。均是按症论治,诸药相互配伍,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肾壮骨[18]。再辅助相对应的穴位对患者实施10 d后,评价患者枕墙距、扩胸度、晨僵时间和疼痛程度均有所改善,穴位贴敷在AS的护理时发现,此药直接贴敷于穴位,药物通过渗透作用达到改善症状的效果,作用直接持久,起效快,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经济实惠。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穴位
晨僵、腰痛须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生育吗
夏季穴位养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