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宁波年

2022-01-22周东旭

文化交流 2022年1期
关键词:宁波人祭灶灶神

周东旭

中国的农历新年,牵系着昔时和来年,生发出憧憬和神往。年味,不仅是具体物象所营造的氛围,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语、符号与象征。

翻开宁波方志和古老文献,走近那朴素而又不断在变化的乡土村庄,似乎久远的记忆又漫上心头。

说起带“年”字的食品,年糕必排第一位,而且宁波人的水磨年糕是出了名的细腻柔滑。从稻作文化上来说,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便有人工培育的水稻。

过年做年糕,也是丰收的喜悦。年糕,寓意年年高,一年比一年好。做年糕是邻里互助式的,旧时单门独户都很难完成这种需要花大力气的食物。舂年糕,必须由力量强的男人来。“阿黄搡年糕,吃力不讨好”,是宁波人对好心办坏事的揶揄。手巧的可以捏出元宝、鲤鱼做谢年祭品,也有各式年糕模板。只要把年糕团压入年糕板内,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年糕,作为谢年祭品,还要点上几个红点来装饰。宁波的水磨年糕,是一个百搭食物,不光可以用来炒雪菜、青菜、白菜,也可以炒白蟹、青蟹,还可以煮酒酿年糕汤,更可以加糖和海苔条一起炒。吃法简单,方便多样。宁波人有一句话叫:“荠菜炒年糕,灶君菩萨要馋痨。”

祭灶,则是在腊月二十三夜,送灶君上天汇报事情。相传,灶神每年于十二月廿三夜上天向玉皇大帝奏陈一家善恶,至除夕夜返回,奉旨赏善罚恶,或赐福或降灾。旧时的大灶上,总有一张被烟火熏成焦黄的灶君神像。灶神像一般就是一张纸,上部绘一座宫殿,书“广德宫”;中间为神像,像下有五个小孩捧铜钱、元宝,寓意“五子登科”“招财进宝”,左右联谓“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

不过现在乡村的灶台上,有些灶神像是绘在瓷砖上直接贴上去的,不用换。现在的城市厨房,用的是燃气灶,灶神也几乎无处安身,只能意思意思。

祭灶用净茶(白开水)一盅,供祭灶果,尚有纸摺神马,焚香燃烛。相传灶神曾向玉皇大帝告酒神浪费民间粮食,一次玉帝下凡,畅饮人间美酒后,判灶神错告,罚其永远不得享酒。祭灶果数量虽少(一袋一斤),但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八色,相传是为使灶君尝到甜头,粘住他的口。祭毕,将旧的神祗和纸马焚烧,谓“送灶”,祭灶果则由孩子分食。旧时,孩子的零食非常少,所以祭灶果也是小朋友非常企盼的糖果之一。“乖乖过,明朝拨侬吃祭灶果”。至除夕夜,安贴新的神祗,称“接灶”。现在祭灶果超市里就有,传统老字号的糕饼店也有。为方便市民置办年货,这八色糖果都已配齐。灶君,其实是一种俗神信仰,民以食为天,古时的妇女,一天到晚无非灶前炉后。家里面有什么事情,都希望灶君保佑,而且以前的人相信灶君神的报告可以直达天庭。

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元日。这一天,家里人多数会早起,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新鞋一定是未下过地的,说是穿新鞋,一年才可以脚轻手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几乎天天能穿新衣,对新衣也基本没有热情了,不过老辈人还是会准备一身新,对于隔代的孙辈们则更是如此。

男主人起床后,口念吉词先开门。在门口,会放三个炮仗,叫作“开门炮”,准备的时候必先“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即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并立即补放一个。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传说中放鞭炮是为了吓唬“年兽”,其实燃篝火、放爆竹都有对“火”的崇拜,同时民间也有“竹报平安,花开富贵”的说法。

这一天,早上吃汤团,寓意团团圆圆。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

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就是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

此晚,未昏即眠早点睡,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

初五,相传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宁波旧时经商的人非常多,常有“无宁不成市”之说,商人格外信财神,“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其实初五开市,意味着部分人已开始上班,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后,年就基本过圆满了。

猜你喜欢

宁波人祭灶灶神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门神想吃立夏饭
作品赏析(5)
Chinese Students’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from Phonology Perspective
关东糖
西夏灶神像探疑
宁波汤倌
闽人祭灶大不同
灶神星上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