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45~69岁中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1-22张萧红徐凌忠秦文哲张娇高兆溶胡芳芳洪壮韩宛彤井玉荣
张萧红,徐凌忠,2,3△,秦文哲,2,3,张娇,高兆溶,胡芳芳,洪壮,韩宛彤,井玉荣
(1.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2;2.国家卫健委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3.山东大学卫生经济实验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前提,《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提出应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使健康素养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18.13%[3]。中老年作为社会的庞大群体,其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健康素养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解45~69岁中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泰安市4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泰安市45~69岁常住人口(包括户籍居民及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非户籍居民)。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地理位置,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抽样),于2020年7月—8月在泰安市6个县(市/区)随机抽取3或4个街道(乡镇),在每个街道(乡镇)分别随机抽取8个村(居),在每个样本村(居)中随机抽取50户家庭,并采用KISH表法在每个样本家庭抽取1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回收健康素养问卷3150份,有效问卷31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05%,其中45~69岁中老年人1829份。
1.2.2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等一般人口学特征。
(2)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健康素养相关问题包括3个方面(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和6类健康问题素养(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单选题和判断题回答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多选题回答正确计2分,错选、少选、多选均计0分;情景题判分标准与单选题和多选题一致。得分在总分的80%及以上则认为具备健康素养。
1.2.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数据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1829名45~69岁中老年人。其中,男性693人(37.9%),女性1136人(62.1%);45~59岁中年人1356人(74.1%),60~69岁老年人473人(25.9%);农村居民1454人(79.5%),城市居民375人(20.5%);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688人(37.6%),初中708人(38.7%),高中及以上433人(23.7%);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人员253人(13.8%),农民1270人(69.4%),其他职业306人(16.7%)家庭人均收入<5000元(15.9%),5000~10000元(23.5%),10000~15000元(22.9%),15000~20000元(13.4%),720000元(24.4%);城镇职工医保237人(13.0%),城乡居民医保1579人(86.3%),其他医保(无医保)13人(0.7%);参加体育锻炼1163人(63.6%),不参加体育锻炼666人(36.4%);参加健康体检1269人(69.4%),不参加体健体检560人(30.6%)。
2.2 泰安市中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泰安市中老年人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2.1%。3个方面素养具备率 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23.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0.3%和健康技能10.9%,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最高,健康技能素养水平最低。6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分别为科学健康观41.1%、传染病防治15.5%﹑慢性病防治19.9%、安全与急救41.8%﹑基本医疗16.4%和健康信息15.6%,其中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最高,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最低(表1)。
表1 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及其3个方面和6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情况
2.3 泰安市中老年人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素养影响因素
不同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医保类型和体育锻炼情况的中老年人健康素养具备率均存在差异 (P<0.05),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健康体检情况的中老年人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不同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医保类型和体育锻炼情况的中老年人3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均存在差异 (P<0.05);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的中老年人基本知识和理念以及健康技能素养具备率有差异 (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中老年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有差异 (P<0.05)(表2)。
表2 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及其3个方面素养具备率(%)
2.4 泰安市中老年人6类健康问题素养影响因素
不同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和医保类型的中老年人6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均存在差异(P<0.05);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的中老年人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以及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均存在差异(P<0.05);不同年龄和体育锻炼情况的中老年人传染病防治和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有差异 (P<0.05);不同健康体检情况的中老年人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有差异 (P<0.05)(表3)。
2.5 泰安市中老年人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具备健康素养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地区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其1.456倍(95%CI=1.014~2.090);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学历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其1.529倍(95%CI=1.019~2.294),高中及以上是其3.139倍(95%CI=2.007~4.911)(表4)。
表4 健康素养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中老年人健康素养基本情况分析
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为12.1%,高于2017年甘肃省[3](6.52%)、2014年东莞市[4](10.5%)和2013年淮安市[5](9.32%)中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但低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9.17%)[6]。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期,应更加重视中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7]。从3个方面素养来看,泰安市中老年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最高(23.4%),其次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20.3%),健康技能素养水平最低(10.9%),这提示中老年人未能将已掌握的健康知识和理念有效转化为健康行为和技能。获得的健康知识最终转化成健康行为才能真正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8],因此,要将知信行模式融入中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过程中,促进健康知识理念向行为技能的转化。泰安市中老年人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均略低于2019年中国居民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6],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41.8%)和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41.1%)相对较高,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15.5%)、健康信息素养水平(15.6%)、基本医疗素养水平(16.4%)和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19.9%)相对较低,这与国内其他研究情况一致[9-11]。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部分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将持续存在[12],传染病防治是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慢性病是中老年人最大的健康威胁,慢性病致死率和疾病负担逐年增长[13]。提升中老年人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素养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关键。认识到健康信息需求以及获取健康信息是做出行动和决策的前提[14],基本医疗素养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和科学就医行为[15],从而影响居民的健康,因此亟需提升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水平。
3.2 中老年人健康素养影响因素探讨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是中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
受教育程度方面,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学历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其1.522倍,高中及以上是其3.123倍。大量国内外研究[16,17]也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素养水平有重要影响,随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健康素养水平呈现升高趋势。受教育程度与认知、读写、沟通等息息相关,受教育程度低可能阻碍了中老年人对疾病预防、治疗等知识的获取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18,19]。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预约挂号、健康知识学习等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而言很难实现,严重影响了卫生服务利用。
居住地方面,城市地区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农村地区的1.454倍,这与胡亚飞等的研究结果一致[9,20]。和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各方面水平比较落后。近些年来农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相当数量的中老年人处于空巢状态,受到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较少,且农村生活环境较为闭塞,接受健康信息和宣教的机会较少。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中老年人的健康宣教体系,通过社区宣传、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了解健康信息和利用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