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面配比施肥对文冠果种苗生长的影响

2022-01-22王占龙梅秀艳豆玉娟孙俊峰付庆新孙洪强

经济林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叶面施肥文冠果苗高

杨 越,王占龙,梅秀艳,豆玉娟,洪 新,孙俊峰,付庆新,孙洪强

(辽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 朝阳 122000)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Bunge)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单属种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十分珍稀的木本油料树种[1]。文冠果因种子含油率高,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神经酸,适生性、抗逆性强,花色艳丽、树体优美,果实提取物可预防老年痴呆等优点,逐渐成为多元化国内外市场所追捧的宠儿[2-4]。目前,文冠果分布于我国15 个省(区、市),栽植面积已达到 4.66 万hm2[5]。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 号)》,文冠果产业就此高速发展,涵盖种植、育种、深加工、航天、化工以及药妆等不同领域,是未来实现传统树种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有力武器[6-7]。

苗木是文冠果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产业的兴衰成败。目前,随着文冠果产业不断扩大,苗木的需求量大幅度上涨,生产育苗的压力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弱苗、病虫苗、畸形苗等问题苗木频频出现,造成文冠果苗木市场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常常发生,从而抑制了文冠果各产业的发展。施肥是提高苗木品质的有效手段。在田间育苗生产中,由于苗木苗龄小,根系敏感而密度大,土壤粗放式施肥的用量相对难以把控,容易导致烧苗、土壤板结和硝酸盐污染等现象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8]。叶面施肥是在少量或不施入土壤肥料的基础上,根据苗木的长势,灵活地调节肥料的种类、浓度和施肥次数,是实现精准和可调控施肥的最佳方式[9-10]。根据研究,N、P、K 是植物生长分化必需的大量元素,通过调节N、P、K 施入量,可有效调节苗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改善苗木品质[11]。本研究采用叶面配比N、P、K 施肥对文冠果种苗进行喷施处理,研究经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后种苗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筛选出促进种苗生长最佳的处理配方,为文冠果田间苗木繁育,实现优质化育苗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4月15日在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富山育苗基地进行,该地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干燥少雨,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年平均气温7.5 ℃,最高气温38.5 ℃,最低气温-35.6 ℃,年平均降水量615.7 mm,年日照时长2 900 h,无霜期198 d。土壤为壤土,pH 值为8.05。试验区域内土壤理化性质中碱解氮77.28 mg·kg-1,速效磷8.23 mg·kg-1,速效钾150.2 mg·kg-1。为避免该育苗基地内土壤残留肥力对叶面施肥试验结果的影响而造成的误差,2年内,该试验区域未施入任何形式的肥料。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辽宁省文冠果良种‘辽富1 号’ 35 d 生种苗。该材料的种子于2017年11月1日进行沙藏处理,次年4月上旬待种子露白率达30% 时,将种子取出过筛(孔径8 mm),同日进行人工播种,采用常规育种方式进行苗圃经营管理。

试验喷施的叶面肥分别为尿素(H2NCONH2,含N 46%)、过磷酸钙(CaP2H4O8,含P 16%)和硫酸钾(K2SO4,含K 45%),3 种药品纯度均为分析纯标准,由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尿素和硫酸钾为晶体颗粒和粉状,溶于水并稀释,过磷酸钙为固体粉末,溶于水过滤沉淀后稀释。3 种试剂浓度水平见表1 所示。为促进叶片养分吸收力和肥料溶液的吸附力,喷施溶液内添加0.7 g·L-1的农用有机硅展渗剂(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该药剂由石家庄九农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叶绿素测定所需95%乙醇和碳酸钙由中国医药集团公司生产。

表1 配比叶面肥N、P、K 浓度水平Table 1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N, P, K in foliar fertilizer g·L-1

1.3 试验方法

试验选定于4月10日开始整地起畦做苗床,共计3 个苗床,每个苗床长22 m,宽2 m,面积为44 m2。每个苗床播3 行文冠果种子,每行种子间距为50 cm。采用3 因素4 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共计1 个对照(CK,清水处理)和10 个处理,具体试验方案见表2 所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CK和每个处理重复3 次,每个苗床设为1 次重复。苗床内CK 和每个处理小区长1.8 m,宽2 m,面积为3.6 m2。每个小区内,随机选取30 株观测植株,标记并挂牌,叶绿素和根干质量测定项目每小区选取10 株测定植株。喷施试验共计喷施3 次,分别于5月18日、6月18日和7月17日各喷施1 次,整株叶片正反面均喷施,以叶片有水滴滴下为宜。雨天前后2 d 内不开展叶面施肥试验。试验当年试验区域内未施入任何形式肥料。

表2 配比N、P、K 叶面施肥L11(43)正交试验方案Table 2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of L11 (43) foliar fertilization with N, P , K

1.4 项目测定

试验分别选定在5月20日、6月29日、7月28日、8月28日和10月25日对试验材料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测定。根干质量选定在10月25日挖取试验材料鲜根,去除渣土,剪取根系经烘干24 h 后测定质量。叶绿素测定方法为分光光度法[12],选定在7月28日选取试验材料中上部新鲜叶片作为测定材料,当日对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试验所用到的工具和仪器包括便携式喷雾器(容量 3 L)、精度在0.001 cm的游标卡尺、0.01 cm的卷尺、0.01 g 的电子天平、美普达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3 型号)和尚诚牌干燥箱(101-2A 型号)。

苗高总生长量(cm)= 10月25日测定苗高-5月20日测定苗高;

第一阶段苗高生长量(cm)= 6月29日测定苗高-5月20日测定苗高;

第二阶段苗高生长量(cm)= 7月28日测定苗高-6月29日测定苗高;

第三阶段苗高生长量(cm)= 8月28日测定苗高-7月28日测定苗高;

地径总生长量(cm)= 10月25日测定地径-5月20日测定地径;

第一阶段地径生长量(cm)= 6月29日测定地径-5月20日测定地径;

第二阶段地径生长量(cm)= 7月28日测定地径-6月29日测定地径;

第三阶段地径生长量(cm)= 8月28日测定地径-7月28日测定地径;

叶绿素a(Ca,mg·L-1)=13.95×A665-6.88× A649(A665 和A649:分别在波长665 nm 和 649 nm 时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

叶绿素b(Cb,mg·L-1)=24.96×A649-7.32× A665;

叶绿素含量(Ca+b,mg·L-1)=Ca+Cb。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结果采用SPSS 26.0 和Excel 201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面配比施肥对文冠果种苗苗高生长的影响

叶面配比施肥对文冠果种苗苗高生长的影响见图1 和表3。在种苗苗高生长趋势方面:根据图1 所示,通过5 个时间点的调查数据可以呈现出种苗的生长趋势。经不同叶面施肥组合处理后,11个处理种苗苗高的大小不尽相同,但各处理种苗苗高生长趋势一致,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生长趋势。5月20日—6月29日,各处理种苗苗高增长幅度最大,苗高生长速度最快,相应生长量也最大,此时期为种苗苗高快速生长期。6月29日—7月28日,各处理种苗苗高生增长幅度开始下降,苗高生长速度下降,此时期为种苗苗高放缓生长期。7月28日—8月28日,各处理种苗苗高增长幅度急剧下降,生长速度下降明显,苗高生长量明显减少,此时期为种苗苗高缓慢生长期。8月28日—10月25日,各处理种苗苗高增长幅度平缓,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降到最低值,苗高生长接近停止,为种苗苗高停止生长期。

图1 经不同叶面施肥处理文冠果种苗苗高生长曲线Fig.1 Seedling height growth curve of X.sorbifolium treated with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为了探究不同叶面肥组合对种苗不同时期苗高的影响,选定5月18日、6月18日和7月17日分别对种苗各喷施一次叶面肥。结果见表3 所示,6月29日、7月28日和8月28日分别为喷施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叶面肥后各处理的苗高,10月25日为种苗一个生长季的苗高值。并依据5 个时间点数据分析出各阶段苗高生长量和苗高总生长量。经不同叶面施肥组合处理后(除5月20日数据),10 个处理各阶段种苗苗高均高于CK(1-N0P0K0),其中,6-N2P2K2 各阶段种苗苗高和苗高总生长量最高,分别为62.20、83.08、86.33、88.03 和68.52 cm;其次为9-N2P2K1,各阶段苗高和苗高总生长量分别为55.48、77.93、82.93、84.08 和64.73 cm;再次为5-N2P1K2,各阶段苗高和苗高总生长量分别为54.40、76.97、79.63、80.48 和60.92 cm;最低为1-N0P0K0,各阶段苗高和苗高总生长量分别为41.98、52.97、54.82、55.45 和36.03 cm。由此可见,当N、P、K 肥浓度控制在3.0、1.8 和1.4 g·L-1时,此叶面肥配比组合对种苗苗高生长促进作用最大。当N肥浓度在3.0 g·L-1时,分别配比1.8 g·L-1P 肥、 0.7 g·L-1K 肥组合(9-N2P2K1)和 配比0.9 g·L-1P 肥、1.4 g·L-1K肥组合(5-N2P1K2)均对种苗苗高生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当把P、K 肥浓度控制在中等水平(P 1.8 g·L-1、K 1.4 g·L-1)时, 比 较1-N0P0K0(36.03 cm)、2-N0P2K2 (45.87 cm)、3-N1P2K2(51.15 cm)、6-N2P2K2(68.52 cm)和11-N3P2K2(49.08 cm)苗高 总生长量的结果可知,N 肥浓度高低直接影响种苗苗高生长量的高低。具体表现为:中等水平N 肥 (3.0 g·L-1)>低水平N 肥(1.5 g·L-1)>高水平N 肥(4.5 g·L-1)>未喷施N 肥(0 g·L-1)>CK。

根据种苗苗高阶段生长量可知(表3),各处理苗高阶段生长量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第一阶段苗高生长量最高,苗高生长最快。第三阶段苗高生长量最低,苗高生长最慢。因此,5月18日—6月18日喷施叶面肥效果最好。6月18日—7月17日次之。7月17日之后喷施叶面肥,促进苗高生长效果不明显。

表3 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对文冠果种苗苗高生长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seedling height growth of X.sorbifolium cm

为了显示不同处理间苗高总生长量的差异性,对11 个处理种苗苗高总生长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表4 中,P值<0.01,此结果表明经不同叶面肥组合处理后种苗苗高总生长量差异极显著。

表4 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后种苗苗高总生长量的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increment of seedling height under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2.2 叶面配比施肥对文冠果种苗地径生长的影响

叶面配比施肥对文冠果种苗地径生长的影响见图2 和表5。在种苗地径生长趋势方面:根据图2 所示,与种苗苗高生长趋势相同,经不同叶面施肥组合处理后,11 个处理种苗地径差别较大,但生长趋势一致,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生长趋势。具体表现为:5月20日—6月29日,各处理种苗地径增长幅度最大,对应生长量也最大,此时期为种苗地径快速生长期。6月29日—7月28日,各处理种苗地径增长幅度下降,对应地径生长量开始下降,地径生长速度下降,此时期为种苗地径放缓生长期。7月28日—8月28日,此阶段各处理种苗地径增长幅度急剧下降,地径生长速度缓慢,地径生长量明显减少,此时期为种苗地径缓慢生长期。8月28日—10月25日,此阶段各处理种苗地径增长幅度趋于平缓,地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降到最低值,地径生长接近停止,此时期为种苗地径停止生长期。

图2 经不同叶面施肥处理文冠果种苗地径生长曲线Fig.2 Ground diameter growth curve of seedlings of X.sorbifolium treated with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根据表5 所示,经不同叶面施肥组合处理后(除5月20日数据),10 个处理各阶段种苗地径和地径总生长量均高于CK(1-N0P0K0),其中,6-N2P2K2 各阶段种苗地径和地径总生长量最高,分别为0.535、0.744、0.860、0.869和0.665 cm;其次为3-N1P2K2,其各阶段地径和地径总生长量分别为0.509、0.700、0.759、0.770 和0.562 cm;再次为5-N2P1K2, 各阶段地径和地径总生长量分别为0.508、0.692、0.752、0.760 和0.553 cm;最低为1-N0P0K0,各阶段地径和地径总生长量分别为0.414、0.526、0.585、0.593 和0.383 cm。由此可见,当N、P、K 肥浓度控制在3.0、1.8、1.4 g·L-1时,此叶面肥配比组合对种苗地径生长促进效果最佳。当K 肥浓度在1.4 g·L-1时,分别配比 1.5 g·L-1N 肥、1.8 g·L-1P 肥组合(3-N1P2K2)和配比3 g·L-1N 肥、0.9 ·L-1P 肥(5-N2P1K2)均对种苗地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当把N、P 肥浓度控制在中等水平(N 3 g·L-1、P 1.8g·L-1) 时, 比 较1-N0P0K0(0.383 cm)、6-N2P2K2 (0.665 cm)、8-N1P2K0(0.446 cm)、9-N2P2K1(0.538 cm)和10-N2P2K3(0.490 cm)地径总生长量的结果可知,K 肥浓度高低直接影响种苗地径生长量的高低。具体表现为:中等水平K 肥 (1.4 g·L-1)>低水平K 肥(0.7 g·L-1)>高水平K 肥(2.1 g·L-1)>未喷施K 肥(0 g·L-1)>CK。

根据种苗地径阶段生长量可知(表5),各处理地径阶段生长量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第一阶段地径生长量最高,地径生长最快。第三阶段地径生长量最低,地径生长最慢。因此,5月18日—6月18日喷施叶面肥效果最好。6月18日—7月17日次之。7月17日之后喷施叶面肥,促进地径生长效果不明显。

表5 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对文冠果种苗地径生长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ground diameter growth of X.sorbifolium cm

经不同叶面肥组合处理后,各处理种苗间地径总生长量不尽相同。对11 个处理种苗地径总生长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表6中,P值<0.05, 此结果表明经不同叶面肥组合处理后种苗地径总生长量差异显著。

表6 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后种苗地径总生长量的方差分析Table 6 Variance analysis of increment of ground diameter under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2.3 叶面配比施肥对文冠果种苗根干质量的影响

不同组合叶面施肥处理对种苗根干质量的影响见图3和表7。如图3所示,经过3次喷施叶面施肥后,10个处理种苗根干质量明显高于CK。其中,当N、P、K 浓度在3.0、1.8、1.4 g·L-1(6-N2P2K2)时,种苗根干质量最高,为6.18 g,此叶面肥组合对促进种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其次为3-N1P2K2,根干质量为5.30 g。CK 最低,根干质量为3.02 g。由此可知,叶面肥组合中配比中等水平P、K 肥,即1.8 g·L-1P和1.4 g·L-1K 是保证种苗根部有效生长的关键因素。

图3 经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对文冠果种苗根干质量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root dry mass of X.Sorbifolium seedlings

经不同组合叶面肥处理后,种苗根干质量指标出现差异。对11 个处理的根干质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表7 中,P值<0.05,表明经不同组合叶面施肥处理后种苗根干质量差异显著。

表7 经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后种苗根干质量的方差分析Table 7 Variance analysis of root dry mass of seedlings with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2.4 叶面配比施肥对文冠果种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对种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见表8。如表8 所示,经3 次喷施不同叶面肥组合后,10 个处理种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CK(1-N0P0K0)。具体表现为:6-N2P2K2(N、P、K 浓度分别为3.0、1.8 和1.4 g·L-1)叶绿素含量最高,为12.48 mg·L-1。CK 最 低,为8.03 mg·L-1。 当P、K 肥浓度控制在1.8 和1.4 g·L-1时,根据1- N0P0K0(8.03 mg·L-1)、2-N0P2K2(9.17 mg·L-1)、 3-N1P2K2(9.45 mg·L-1)、6-N2P2K2(12.48 mg·L-1)、 11-N3P2K2(9.87 mg·L-1)叶绿素含量所知,种苗叶绿素含量随N 肥浓度不断升高呈现大幅度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中等浓度水平N 肥 (3.0 g·L-1)>高水平N 肥(4.5 g·L-1)>低水平N 肥(1.5 g·L-1)>未喷施N 肥(0 g·L-1)>CK,因此,N 肥浓度控制在的3.0 g·L-1水平是促进叶片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因素。

表8 经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对种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Table 8 Effects of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chlorophyll content in seedling leaves mg·L-1

2.5 相关性分析

种苗的品质指标包括苗高、地径和根干质量。对经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后种苗品质指标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9。根据表9 所知,苗高、地径、根干质量两两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9,显著系数均P值均小于0.01,表明3 个指标正相关性极显著。

表9 经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后种苗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分析Table 9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edling quality indexes with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1)为了探究喷施不同组合的叶面肥对文冠果种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选定在5月18日、6月18日和7月17日分3 次对种苗进行喷施不同组合叶面肥试验,并选择5月20日、6月29日、7月28日、8月28日和10月25日为5 个测定时间点对试验材料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经过分析后发现,喷施清水CK(1-N0P0K0)和喷施10 个不同组合的叶面肥,各处理种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差异较大,但就生长趋势而言,11 个处理(包括CK)种苗苗高和地径生长趋势一致,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生长趋势。并且,根据5 个时间点测定的数据可知,种苗苗高和地径生长共分为4个时期,具体为5月20日—6月29日的快速生长期;6月29日—7月28日的放缓生长期;7月28日—8月28日的缓慢生长期;8月28日—10月25日的停止生长期。因此,根据种苗苗高、地径生长的周期变化和本试验喷施叶面肥的时间,选定适宜喷施叶面肥的时期为快速生长期和放缓生长期(5月18日—7月17日),7月17日之后喷施叶面肥对促进种苗生长效果不显著。

2)根据试验结果表明,经喷施3 次不同叶面施肥组合处理后,10 个处理种苗地上部、地下部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CK(1-N0P0K0)。具体表现为,当N、P、K 分浓度在3.0、1.8 和 1.4 g·L-1(6-N2P2K2)时,种苗苗高、苗高总生长 量、地径、地径总生长量、根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最大,分别为88.03 cm、68.52 cm、0.869 cm、 0.665 cm、6.18 g 和12.48 mg·L-1,此叶面肥组合为促进种苗生长最佳组合。并且,针对种苗苗高生长分析发现,当N 肥浓度在3.0 g·L-1时,分别配比1.8 g·L-1P 肥、0.7 g·L-1K 肥组合(9-N2P2K1)和配比0.9 g·L-1P 肥、1.4 g·L-1K 肥(5-N2P1K2)组合同样对种苗苗高生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苗高、苗高生长量可达84.08、64.73 cm 和80.48、60.92 cm。当把P、K 肥浓度控制在P 1.8 g·L-1、 K 1.4 g·L-1时发现,N 肥浓度高低直接影响种苗苗高生长量的高低。表现为:中等水平N 肥 (3.0 g·L-1)>低 水 平N 肥(1.5 g·L-1)>高 水平N 肥(4.5 g·L-1)>未喷施N 肥(0 g·L-1)>CK,同时,11 个处理间苗高总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针对种苗地径生长分析发现,当K 肥浓度在 1.4 g·L-1时,分别配比1.5 g·L-1N 肥、1.8 g·L-1P 肥组合(3-N1P2K2)和配比3 g·L-1N 肥、0.9 g·L-1P 肥组合(5-N2P1K2)同样对种苗地径生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地径、地径生长量可达0.770、 0.562 cm 和0.760、0.553 cm。当把N、P 肥浓度控制在中N 3 g·L-1、P 1.8 g·L-1发现,K 肥浓度高低与种苗地径生长量的高低关系最密切。表现为:中等水平K 肥(1.4 g·L-1)>低水平K 肥(0.7 g·L-1)> 高水平K 肥(2.1 g·L-1)>未喷施K 肥(0 g·L-1)> CK,同时,11 个处理间地径总生长量差异显著;针对种苗根干质量分析发现,叶面肥组合中配比 1.8 g·L-1P 肥和1.4 g·L-1K 肥是保证种苗根部有效生长的关键,同时,11 个处理间根干质量差异显著;针对种苗叶绿素含量分析发现,当P、K 肥浓度控制在1.8 g·L-1和1.4 g·L-1时,N 肥浓度大小对种苗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表现为,中等浓度水平N肥(3.0 g·L-1)>高水平N 肥(4.5 g·L-1)>低水平N 肥(1.5 g·L-1)>未喷施N 肥(0 g·L-1)>CK。

3)种苗的品质指标包括苗高、地径和根干质量,对3 项指标进行了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地径、根干质量两两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9,显著系数均P值均小于0.01,3 个指标正相关性极显著。因此,促进种苗地上部生长的最佳叶面肥组合,对促进种苗地下部生长同样适用。

3.2 讨 论

在育苗生产中,播种期、种子等级、覆土厚度、基质类型、养分结构等因素是影响文冠果苗木品质好坏的主导因子[13],在这其中,外源养分的供给是苗木生长不可或缺的环节。N、P、K肥是种苗生命活动3 大必需元素,调节3 者浓度比例可有效促进种苗定向生长和发育早晚[14-15]。通过此方法,调节和配比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浓度可以进一步调控和优化苗木的形态和品质指标。本研究发现,通过喷施3.0 g·L-1N、1.8 g·L-1P、 1.4 g·L-1K 叶面肥可有效促进种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优化种苗品质,这与前期通过喷施外缘激素或矿质元素调节种苗生长,优化苗木品质的结果相一致[16-17]。

叶面肥在农、林业生产和试验中应用相当广泛。在农业生产中,叶面施肥可有效提高蔬菜、农作物、果树以及观赏植物的品质特征和产量指标。相关研究发现,叶面喷施复硝酚钠和DA-6 能提高油菜的生物量,促进叶片增宽、株高增长以及光合速率的增加。喷施可溶性复合肥和芸苔素内脂(BRs)能有效提高番茄和辣椒的品质,番茄和辣椒果实的Vc 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其中,番茄增加27%和38.9%,辣椒增加50.5%和39.4%[18]。此外,叶面施肥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应用也极为广泛。本研究表明,叶面喷施配比适量的N 肥可有效促进种苗地上部生长和叶绿素合成等正向指标的增高,这与BMAR Cassim 在农作物上研究基本一致,其通过对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大豆和玉米产量数据比较分析后发现,相比于清水对照,单独喷施尿素、尿素和脲醛组合叶面肥能显著提高大豆和玉米的产量[19]。在叶面肥优化果树生产研究中,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利于大花蕙兰株高、叶面积、根系体积、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质量的增加,并且促进植株对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20],本研究也同样发现,适量的N、P 肥配比1.4 g·L-1K 肥可有效促进种苗叶绿素的合成;在林业生产中,叶面施肥在促进经济树种的种苗苗高、新梢生长以及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根据本研究,配比3 g·L-1N 肥可显著提高文冠果种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同样王琛发现红豆杉叶片喷施1 g·L-1的尿素,种苗生长量提高39.1%,叶绿素含量提高23.8%[21]。叶面喷施绿叶康、黄腐酸钾和狮马复合肥后,蓝果忍冬和黑醋栗的新梢生长量最大,约为11 cm,明显高于对照。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黄腐酸钾叶面肥,蓝果忍冬和黑醋栗果实总糖含量均值最高分别为7.2%和13.5%[22]。由此可见,叶面施肥为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积累和利用等环提供了养分平台,在促进植物生长、分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

本研究全程试验均在苗圃地进行,试验地和气候条件选择相对较好和较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试验结论也是在此条件下分析、总结得出,因此,在实际条件相对恶劣的育苗生产中,试验结论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叶面施肥应选择早晨和傍晚进行,以免在中午强光照下因水珠的聚光性,导致叶面灼伤,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本研究选用配比的叶面肥料是种苗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N、P、K 进行叶面施肥试验,属于叶面施肥前期的基础试验。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激素,因此,在后期优化叶面肥研究中,在原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需要丰富矿质元素种类和激素种类的添加,实现更全面、更灵活的参与调节种苗定向生长发育中,从而满足多元化市场对高品质文冠果苗木的要求。

猜你喜欢

叶面施肥文冠果苗高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叶面施肥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文冠果的观花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大花蕙兰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