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个香蕉新品种(系)在江门引种试验初报①

2022-01-22王泽煌田利华江法源张和顺劳栋添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江门性状香蕉

王泽煌 田利华 江法源 张和顺 劳栋添

(江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广东 江门 529100)

香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也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水果,年交易量居水果之首[1]。我国是香蕉第三大生产国,香蕉生产主要集中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5省区[2],2019年,广东省香蕉种植面积为111 326.67 hm2,产量为426.30万t,均居全国首位。江门作为广东农业大市,近年来香蕉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且面临品种老化、种植结构过于单一、香蕉枯萎病蔓延等问题。通过对引进的多个香蕉抗病新品种(系)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初步筛选出适合江门地区种植香蕉品种,提升江门香蕉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广东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地处东经112°66',北纬23°68',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5℃,年降雨量1 322.8 mL,年平均日照为1 551.8 h。试验地土壤pH值5.3,有机质含量为9.5 g/kg,碱解氮含量为54.3 mg/kg,有效磷含量为28.8 mg/kg,速效钾含量为71.2 mg/kg,肥力中下。土壤性质属于黏土,试验地前作为木薯。

1.2 试验材料

引进香蕉品种(系)共8个,分别为‘中蕉8号’‘中 蕉4号’‘RK4‐3’‘RK3‐2’‘G20‐2‐D1‐81’‘NK1D1’‘东2017‐1’‘R1‐2‐1N5H84’,其中‘中蕉8号’‘中蕉4号’引种自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其他品种(系)引种自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

1.3 试验方法

8个香蕉品种(系)于2019年10月31日移栽大田,每品种种植20株,株行距为2.5 m×2.5 m。从各品种中挑选长势较为一致的5株进行观察。各品种(系)按当地常规进行水肥管理,各品种基本保持一致。

1.4 评价方法

参照《香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NYT 1689‐2009)》,对8个香蕉品种(系)主要植物性状和果实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以50%植株现蕾时间为抽蕾期,50%植株收获果实时间为采收期[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香蕉品种(系)的生物学特性

从表1可以看出,在种植时间及管理水平基本一致情况下,8个香蕉品种(系)的抽蕾时间为2020年8月上旬到2020年9月中旬,‘G20‐2‐D1‐81’抽蕾时间最早,比‘中蕉8号’早42 d,‘R1‐2‐1N5H84’最晚;‘NK1D1’‘东2017‐1’比‘中蕉8号’早39、27 d,其它品种(系)差异不明显。‘G20‐2‐D1‐81’‘NK1D1’生育周期最短,为392 d,较‘中蕉8号’早57 d;‘中蕉4号’‘东2017‐1’比‘中蕉8号’分别短16、27 d;‘RK4‐3’‘RK3‐2’‘R1‐2‐1N5H84’3个品种(系)生育周 期 均 长 于‘中 蕉8号’,特 别 是‘R1‐2‐1N5H84’,比‘中蕉8号’长28 d。从抽蕾到采收,‘NK1D1’‘G20‐2‐D1‐81’‘中蕉4号’分别为109、112、113 d,较‘中蕉8号’(126 d)快17、14、13 d,‘R1‐2‐1N5H84’用时最长,为151 d。

表1 不同香蕉品种(系)的生物学特性

2.2 不同香蕉品种(系)的主要植物性状

表2可以看出,‘中蕉8号’假茎最高,为2.5 m,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系),较‘东2017‐1’高0.6 m,‘中蕉4号’假茎为2.3 m,其它品种(系)假茎高度为2.1~2.2 m;‘中蕉8号’基围度最粗,其次为‘中 蕉4号’‘G20‐2‐D1‐81’,分 别 为65.9、65.6 cm,其它品种(系)基围度为57.3~63.5 cm。‘中蕉8号’中围度最大,但与‘中蕉4号’‘G20‐2‐D1‐81’‘东2017‐1’‘R1‐2‐1N5H84’差异不明显,较‘RK3‐2’粗8.8 cm。在香蕉叶片方面,各品种(系)抽蕾时绿叶数为11~12张,差异不明显,但叶柄长度、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有差异,叶片大小表现为:‘G20‐2‐D1‐81’>‘中蕉8号’>‘NK1D1’>‘东2017‐1’>‘RK3‐2’>‘中蕉4号’>‘R1‐2‐1N5H84’>‘RK4‐3’。而其他7个品种(系)的果穗长度和粗度均小于‘中蕉8号’(97.1、38.2cm),‘RK4‐3’‘RK3‐2’‘R1‐2‐1N5H84’果穗长度为71.1~75.0 cm、果穗粗度为31.7~33.6 cm。

表2 不同香蕉品种(系)主要植物性状

2.3 不同香蕉品种(系)的果实品质性状

果实品质性状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其他7个品种(系)总果指数和单产量均小于‘中蕉8号’。‘RK3‐2’‘R1‐2‐1N5H84’总果指数最小,均 为113个/梳,比‘中蕉8号’少36个/梳;‘中蕉4号’‘G20‐2‐D1‐81’单产量分别为19.9、19.3 kg,比‘中蕉8号’分别小1.7、2.3 kg,其他品种(系)单产量为11.7~15.6 kg。各品系单果重为89.2~134.4 g,具体为‘G20‐2‐D1‐81’>‘中蕉8号’>‘中 蕉4号’>‘NK1D1’>‘RK3‐2’>‘R1‐2‐1N5H84’>‘东2017‐1’>‘RK4‐3’。不同品种(系)间果指长和果指粗差异不明显。‘中蕉4号’‘G20‐2‐D1‐81’‘RK3‐2’表现更为香甜细腻,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21.5%、20.7%、20.2%,均比‘中蕉8号’高。‘中蕉4号’的果实可食率优于‘中 蕉8号’,但其它品种(系)均低于‘中蕉8号’。

表3 不同香蕉品种(系)果实品质性状

3 结论

本次香蕉引种试验主要是通过生物学特性、植物性状以及果实品质性状进行种质资源评价,观察各品种(系)在江门的适应性,初步筛选适合江门栽培的优良品种,为下一步香蕉枯萎病区域对比试验提供基础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系)都适合在江门种植,但品种间各性状有明显差异。所有品种(系)的生育周期均超过12个月,且大部分超过了420 d,这可能是由于秋冬季低温干燥,影响了苗期发育[4],加之生长发育阶段遭遇11级台风以及霜冻天气,对各品种(系)产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5]。但在同等条件下,‘G20‐2‐D1‐81’‘NK1D1’生育周期都少于400 d,相比其他品种(系)优势明显,可大大节省时间成本。产量上,‘中蕉8号’‘中蕉4号’‘G20‐2‐D1‐81’均明显优于其它品种(系),且风味、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等均较好,商品特性良好。综合考虑,‘G20‐2‐D1‐81’‘中蕉4号’在生育周期、产量以及果实品质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猜你喜欢

江门性状香蕉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织锦巴非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广东江门380名50岁以上居民患膝骨关节炎情况调查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快手香蕉饼
瓶里有香蕉
香蕉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走近江门福彩公益
江门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