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语序的认知理据分析

2022-01-22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修饰语语序前置

李 霜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201209)

0 引言

外语语序不同于本国语语序时,会影响二语学习者对外语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二语语序研究历来是二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英汉在名词词组中修饰语排列顺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母语语序结构影响,出现母语负迁移,从而造成二语学习者的困扰。而其中英语前置修饰语所占体量更大,排列顺序规则更为复杂(在对BNC 英国国家语料库中4 000 余文本,9 000 万余词条检索中,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出现频次为667 万余次,频率高达每百万词出现6.7 万次; 而同一语料库检索中,后置修饰语的频率仅为每百万词出现7 200 次)。在面对英语名词短语中繁复的前置修饰语语序类别时中国学生常觉得无所适从, 在理解、记忆和运用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因此, 英语前置修饰语次序排列问题受到学者广泛关注,亦是本文研究重点。

现有研究主要从语法、语义两方面对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排列顺序进行了研究分析。计算机语言学家Shaw 等[1]根据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的句法特征, 利用直接语料库证据、传递闭包和聚类分析3 种方法对大型计算机语料库进行分析,证实英语名词短语中的多个前置修饰语中存在固定的排列顺序,并可根据句法特征对前置修饰语语序排列进行预测。另有生成语法学者[2-4]认为前置修饰语语序是由句法规则所决定的和语义无关,其排列顺序受极性[5]以及搭配限制[6]等因素的影响。传统语义学研究者[7-10]则提出前置修饰语的选择使用受名词核心词语义的选择限制。这些观察多是从语言结构内部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这类观察或有利于语法现象的描述却不利于解释,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和运用的指导意义并不尽如人意。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形式语言学比较抽象,庞杂的句法规则和抽象的符号公式对于非英语专业的二语学习者而言并不友好,如果没有深入学习,对于艰深的术语并不理解,遑论自如运用。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虽然关照了大多数语言现象,却没能解释清楚语言形式、意义之间的本质关系,即语言现象后的根本动因。学习者记不住庞杂的语言现象和充满着例外的规约,在表意时只能生搬硬套语序排列“口诀”,让意义迁就于形式,无法做到自如表意。鉴于此,需要一个更加通俗易懂,能引起广泛共鸣的解读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而认知语言学的分析理论为此提供了可能。

有别于形式语言学试图从语言结构内部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意义是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的经验产物,是思维认知活动的心理表征,因此不能脱离认知系统对语言事实进行描述分析。思维模式和认知策略差异造就了语言表达形式的丰富性,“对同一客观事实有着不同的语言传达顺序。”[11]但人们最终能克服语言障碍,互相理解原因在于人类思维和认知模式是相通的、认知以及经验方式都具有共性。而这种共同的认知模式也决定了人类语言在形式上存在共性。因此了解造就语序异同的认知动因在理解不同语言结构所蕴含的语义内涵以及表意交流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研究视角出发,对语言形式(本文中即为英语前置修饰语语序排列顺序)、语义以及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1 英语前置修饰语次序排列的认知理据——象似性及相关研究

从客观经验中可以得知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有大量证据表明人类的思维能力比语言能力进化的更早,在能够熟练使用语言之前,儿童便明确表现出了相对复杂的思维能力。因此不难理解语言是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出现的。而作为帮助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自然也无法独立于思维规律之外。首先, 思维活动并不是对外部世界做简单的镜像反映,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经验以及其他认知能力都参与了概念构建,而语言作为人类思维认知活动心理表征,其意义并不是客观真值条件而是主客观结合、概念化的结果。这个不难理解,比如一个姑娘的名字于爱慕者和他人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因此, “意义可看作是词语和大脑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不直接是词语和世界之间的关系”[11]。另一方面,如果词语是意义的载体,提供了概念内容,那么词序则体现了概念的组织方式。语言构成成分之间的顺序排列受认知和功能多方面因素影响,其结构和基于身体经验基础之上的认知结构相符合。身体结构相似性决定了身体经验方式相似性,而这种经验方式可以映射到词语排序上。

Croft 指出:“语言结构反映经验结构,即世界结构, 包括说话人强加给世界的观点。”[12]Talmy[13]认为“语序是对现实世界的临摹”,语言临摹性是一种“典型图式象征”, 语言次序照应思维顺序, 反映使用者的逻辑思维及心理构建模式。人们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而形成的概念结构和语言结构之间存在着“象似性”[14-16]。比如,世上已知语言没有哪一种总是以倒叙方式描述事件的,即采用一种和时间顺序完全相反的记叙顺序, 原因在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正式按照这样一种不可逆转的时间发展顺序进行的”[16]。这也证实了“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16]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所存在的线性排列顺序亦是对“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17]的反映,映照着思维和认知的活动轨迹,这是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iconicity)理论在词序上的体现,也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之间的理据基础。

现有语言结构象似性研究[16,18-24]主要关注的是句序层面的语言结构象似性问题,词序层面关照不多; 抑或有学者[25]从认知学研究角度探讨英语名词短语中修饰语排列顺序问题的,但是主要关注点是针对于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的选择,未涉及多项英语前置修饰语排序的讨论; 林璐[26]、刘冰泉等[27]对英语名词短语前置修饰语语序虽做了讨论,但仅对形容词类前置修饰语语序排列做出了解释,对其他词类(分词、名词、副词等)做前置修饰语时的排列情况却未有探索。

鉴于此, 本文将在文献[14-15]的基础上, 从认知模式和英语前置修饰语语序之间的照应模式入手,利用直接语料和间接语料,对英语名词短语多项前置修饰语的排列顺序做出分析解释。

2 英语前置修饰语语序认知学分析

在对前置修饰语语序做出认知分析前,需要先厘清认知学视域下前置修饰语的定义、功能以及类别的问题,这是对前置修饰语语序排列认知动因分析的前提条件:先了解有什么才能分析为什么。

2.1 英语前置修饰语的认知学定义

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 将物理世界中离散的物理对象视作名词的原型。物理对象由物质材料构成,在空间中例示,被视作具有空间位置,这些物质属性分属不同认知域, 如空间域、时间域、颜色域等,经由不同认知方式被识别,为名词提供了语义内涵,联系了语言符号和现实世界。Langacker[28]指出“名词凸显认知域中的一个区域,该区域被抽象地定义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实体集合。”但名词指称的是某类事物,提供的是认知客体的类型特征,如果需要对这类事物中某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对其进行更精准的刻画,就需要提供额外的信息,而额外的信息需要额外的语言结构来承载。这些语言结构包括限定识别讨论范围的限定词,以及使名词核心词类型特征更为具体精确的修饰语。

Langacker 认为“每个名词短语凸显一个被世界未某个类型实例的事物,并且包含某种数量和情境植入特征。类型、量和情境植入常常用不同的单词或短语表示, 一种语言倾向于发展出具体的、有象似性理据合成和组构模式服务于这种表达。”限定词在名词短语中(如表示特指、泛指、类指、数量、所属等关系的冠词、数词、物主代词、属格等)修饰限定了讨论的对象和范围,以阐明实体是如何联系言语事件和它的参加者,确保一个过程的实例对于说话人和听话人来说是唯一的。一个简单易证的实验即是: “dog” “The hunter dashed out with his dog.”“The lady stepped down with her dog in her arms.”。3个表达式都涉及到名词“dog”,但是3 次“dog”所激起的心理意象是截然不同的, 原因在于限定词his,her 限定了讨论对象,提供情境植入特征,体现该实体(此处为“dog”)是如何联系言语事件和它的参加者(情境)的。另一方面,名词词组中名词核心词提供了类型特征,但修饰语使得类型特征更为精确,修饰语和名词核心词共同形成了某种核心,抵制外在成分的干扰。名词词组构成如图1 所示。其中限定词帮助识别讨论对象,刻画名词核心词的数量,是所标示实体最外层的述义。而修饰语起到凸显名词核心词某项类型特征的功能作用,更接近该实体的本质属性特征。

图1 英语名词短语构成Fig.1 English noun phrase

综上,可以看出英语前置修饰语是名词词组中位于名词核心词之前,对名词核心词所指称的认知客体类型特征进行具体说明,使其类型特征更加精确的语言结构。前置修饰语类别由名词所指称的认知客体物理属性所决定: 名词是对离散物理对象的指称,具有相应物理属性;名词短语是对某类事物的具体例称。对其相应物理属性进行更精确的刻画需要额外的语言结构: 包括形容词来描述实体的空间属性(大小体貌等);动词(分词)描述认知客体的运动状态; 名词来表示物理对象的功能属性或是材料构成。例如作用于谁,由什么构成。认知客体是立体多维的,对其进行描述和刻画会涉及到多项前置修饰语的使用和排列,前置修饰语语序类别又照应着具体认知模式,而这即是下面要讨论的内容。

2.2 英语前置修饰语语序和认知模式照应关系

语言结构映照认知主体的经验结构, 英语名词短语中多项前置修饰语的线性排列顺序是对主客观共同参与的认知过程的映照,是语言结构象似性(iconicity)理论的体现。这种语言结构象似性具体表现为时间顺序、概念距离和思维视点3 个方面。具体照应关系如图2 所示。

图2 经验结构照应关系Fig.2 Mapping of experiential structure

2.2.1 时间顺序和词序

客观事物的发展运动总是遵循着一条不可逆转的时间发展顺序,认知主体对这类顺序的经验和感知也会相应体现在词序上。首先, 词序映照真实时间发展顺序。

例1

(a)life-and-death issues(时间先后发展顺序);

(b)a bottom-up assult(时间先后发展顺序);

(c)a top-down change(时间先后发展顺序);

(d)a hit-and-run accident(时间发展先后顺序);

(e)a parent-and-son relationship(逻辑发展顺序:原因→结果);

(f) a fed-up faculty(逻辑发展顺序: 动作→结果);

(g) a hand-made bag (逻辑发展顺序: 方式→动作)。

如例 1(a)“life-and-death issues”, 人生是一个单向旅程,由生至死,因此“life-and-death”的词序排列实际上是自然顺序的映照。例1(b)及例1(c)前置修饰语次序排列也是对所观察到的事件客观发展顺序的体现。在例 1(d)“a hit-and-run accident”中,“肇事”“逃逸”两个动作一前一后发生, 对于动作先后顺序的刻画也通过词序得到了体现。另一方面, 逻辑发展也遵循着既定的先后顺序,即在逻辑上前者为后者发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可能,这种逻辑先后顺序也会进一步体现在词序排列上。这类逻辑组合类别有: 因果逻辑关系、“动作+结果” “方式+动作”。如“有其父必有其子”, 基于这种认知次序,在例 1(e)“a parent-and-son relationship”的表达式中,“parent”被置于“son”之前,这是对先因后果这样一种逻辑发展顺序的体现。在例1(f)表达式“a fed-up faculty”中,表达式前置修饰语排列顺序体现的即是动作导致相应结果发生的逻辑次序关系:“fed up”字面意思“吃/被塞顶格了”引申为“受”“够了”。而在例 1(g)“a hand-made bag”表达式中 “hand”的存在是“made”这一动作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因此“hand”置于“made”之前, 照应“方式+动作”的逻辑次序关系。

2.2.2 概念距离和词序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语的意义等于说话人或听话人大脑中被激活的概念,而概念的激活是一个历时、连续的过程。概念上的距离相近、同属一个义群或语义场的信息,在思维活动时就容易将它们放在一起思考,共现的可能性就较大,在语言表达时符号间的距离也往往靠得近[17]。Weil 明确指出: “思想彼此间的关系会明显影响句中词语的安排。”[12]这种概念象似性具体体现为离中心词近的往往是中心词内在、固有或是稳定的属性, 而离中心词最远的往往是临时的、附属的、即时的指别标记(如限定词),即语言结构象似于概念距离。从词序映照具体认知模式可以解释为:认知是一个历时性过程,需要经历发现、思考、实践、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从已知推及未知、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对这一认知模式的体验自然也会表现在词序排列上,具体体现为离中心词近的多是内在、本质的述义,而外层则多为对核心词表面特征描述。

例2

(a)French red wine(附加属性→本质属性);

(b)the man’s first two interesting little red French oil paintings(感性→理性;临时、附加属性→稳定、内在属性)。

在例2(a)“French red wine”的表达式中,核心名词“wine”靠气味、口感、颜色、材料等认知域来构建, 相较于相较于国籍产地这种外层述义, 颜色域的“red”凸显的是名词核心词“wine”更稳定、内在属性,因此离名词核心词近。而在例2(b)“the man’s first two interesting little red French oil paintings”这一名词词组中,限定词 “the man’s”“first two”都属于名词核心词“paintings” 的外层述义, 提供所指、所属及数量关系,是“paintings”临时性的、附加的属性,是“人的心智加工过程中属于比较容易获得的概念,或属于确定言语事件发生背景的临时性概念”[29],不属于本质属性, 因此被置于最外围。“interesting”“little” “red” “French” “oil” 等修饰语的排列顺序亦是对概念距离的照应。其中“interesting” 是说话人对名词核心词的一种主观评价,是感性认知,其他4项是“paintings”所具备的物理属性,更加客观理性,因此相较于 “little”“red”“French”“oil”等修饰语而言, interesting” 并不是核心词 “paintings” 固有的属性, 居于修饰语最外层。这也是认知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规律体现。另一方面,“paintings”画作的概念内涵要靠颜色、材料等认知域来建构, 而大小形状并不是名词核心词的典型特征,概念距离上较远,因此位于另外三项修饰语之前。而颜色“red”相较于核心名词的出处和绘画材料等特征而言是更容易被识别出来的表象特征,因此位于表示国籍出处“French”和表示画作材料的“oil”之前,符合认知由表及里的过程顺序;相较于源处, 绘画材料“oil”在概念上跟接近“paintings”画作这一名词所指称的认知客体内在、本质的属性,因此修饰语“oil”离核心名词最近。

2.2.3 思维视点和词序

思维视点也会影响词序排列。思维视点影响认知过程和步骤,而照应经验结构的语言结构也因此会受到影响。“地球中心说” 和“太阳中心说” 再到“质心说” 的提出都与人们认知发展, 思维视点转变有关系。根据Cooper 等[30]的“我第一” 原则(“me-first”principle)和 Lyons[31]的 “自我中心”原则(“egocentric”principle),人是以自我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去认识事物的。这种认知倾向具体反映在语言结构上表现为文旭所说的“与说话人接近”[12],即在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情况下,与说话人最接近的字面义或隐喻义会被最先提及, 具体体现在时空接近性、亲缘接近性以及抽象程度接近性3 个方面。

例3

(a)an upside-down cake(先感知→后感知);

(b)a downside-up cake。

例4

(a)man and material hoists(心理距离近→心理距离远);

(b) the Sino-US relations VS. the US-China relations(心理距离近→心理距离远)。

例5

(a)a long and happy life(具体→抽象);

(b)a gasping fat dog(具体→抽象)。

(1) 时空接近性。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方式, 即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认知过程进行的方式和步骤受身体的物理属性影响。人类直立行走的特点和对万有引力的经验让我们具有自上而下的认知顺序[12]。潘文国[32]也指出,“高、上”的视野总比“低、下”的大。“由此,垂直性在物理和心理上都是最显著的(salient) 空间纬度; 在语言上是基本纬度 (primary dimension)。”[31]例 3(a)表达式 “an upside-down cake”中表示方位顺序的“upside”置于“down”之前即是对人类自上而下认知顺序的体现,这也解释为什么例3(b)“a downside-up cake”听上去并不十分自然。

(2)亲缘接近性。认知过程受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是认知、身体、环境三者组成的动态统一体。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其认知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这样一种认知体验映射在语言结构上即为与说话人亲缘关系近的先说。这种亲缘关系包括血缘、地缘、业缘以及文化亲缘关系等。在例4(a)“man and material hoists” 的表达式中, 具有生命特征的前置修饰语“man”相较于无生命特征的修饰语“material”跟接近说话人在亲缘关系上更接近,因此位于“material”前。沈家煊[33]早就指出, 有生命的事物比无生命的显著,而且认为生命度(animacy)越高, 显著度就越高, 可及性(accessibility) 就越强, 人就越容易建立跟它们的心理联系(mental contact)。而在例(4b)“the Sino-US relations”和 “the US-China relations”两个表达式中前置修饰语排列顺序的差异实际上反映的亦是两个国家在地缘关系或是业缘关系上同说话人之间的亲疏关系。

(3) 抽象程度接近性。认知理论中的首因效应(指第一印象会影响认知主体后期认知感受)、近因效应(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晕轮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表明越具体的、特征越鲜明的越容易优先受到心理注意。因为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显著,反映在前置修饰语语序排列上表现为“先具体后抽象”。这也是为什么表示大小形状的修饰语往往位于年龄新旧的修饰语之前,因为相较抽象的时间概念, 空间域修饰语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特征描述。在例5(a)“a long and happy life”这个表达式中,核心名词“life”的时间特征靠投射在空间域从而具象化,属于空间域的修饰语“long”比抽象感受“happy”要更加具体,因此先提及。此外,运动的比静止的更为显著,更容易受到心理关注,也先被提及。在例5(b)“a gasping fat dog” 中, “gasping (喘着气)” 是一种动态特征,相较于静态形态更容易被注意到,因此置于情态形容词 “fat”之前。名词短语 “a flashing red light”中前置修饰语排列顺序也是对心理注意特点的体现,即动态的“flashing”相较于静态的颜色更容易被注意到,因此“flashing”先被提及。

3 结 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意义是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的经验产物,是思维认知活动的心理表征,因此不能脱离认知系统对语言事实进行描述分析。思维差异造就了语言表达形式的丰富性但并不妨碍人们的交流理解,因为认知存在共性。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了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引述认知学中象似性理论阐释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排列后的认知动因,并通过直接语料和间接语料对英语名词短语中的前置修饰语语序排列进行认知理据分析。从语言结构象似性的角度对英语前置修饰语词序排列问题进行了解释,证明了英语前置修饰语语序类别照应具体认知模式,其排列受具体认知方式支配。前置修饰语语序类别众多,但是从这些复杂的语序当中都能提炼出稳定的认知共性,符合已被经验证明或是不证自明的认知特点。了解这种认知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释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次序排列的现象,有益于二语教学和研究;而了解语言结构后的认知动因,二语学习者也可以更好指导自己的语言学习和使用,做到真正的“我口话我心”,亦可通过语言现象领会到说话人的意图,有助于理解;另者,这对需要对现象和概念进行精准刻画的学术英语学习者而言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是建立在“多个前置修饰语共同修饰语英语名词短语核心词时存在固定语序” 的假设上, 对语序后的动因做出的质性分析。研究更多是基于对经验的、用于自省的语言材料的分析,在语料分析的数与量上仍有未尽之处,对于前置修饰语语序如何映射经验结构并不总是很清楚。下一阶段研究计划利用计算机语料库,通过对基于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的聚类分析来检验二者之间的重叠度,从而进一步探索根据已知经验结构和认知模型来预测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形式选择及顺序排列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修饰语语序前置
核磁共振对妊娠晚期子宫后壁前置胎盘的诊断效果分析
现代汉语后修饰语之功能视角界定∗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浩浩荡荡个什么
自媒体,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
不同情境中语言间转换的处理
浩浩荡荡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