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阅读实施“三策略”

2022-01-21余美凤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三策略比较阅读思辨能力

余美凤

【摘   要】开展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辨能力。为此,教师可以搭建导图式支架,通过“导图联结,梳理脉络”“分支发散,品味语言”“对比感悟,关注表达”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比较文本,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比较阅读;思辨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比较阅读,是指对主题、表达等相似或相对的语文材料进行对比鉴别、分析重组等,从而形成新的认识的阅读过程,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语言都非常有特色。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文以本单元第二课《读不完的大书》为例,在教学实施中,聚焦单元要素,尝试搭建思维导图式支架,开展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导图联结,梳理脉络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很关注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如本单元的第一课《大自然的声音》就通过课后第2题“填一填,再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以导图的形式(如图1)来梳理文本,脉络一目了然。而第二课《读不完的大书》课后第2题为“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内容指向是一样的,但是没有导图。教师可让同单元的这两课联结在一起。

(一)导图迁移

基于教材的编排,梳理文章脉络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后,以绘制导图的方式进行内容的感知。这就改变了教师“牵引”学生梳理课文的常规做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如关联了这两节课后,教师让学生迁移运用《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中以导图的形式梳理文章脉络的方法,说说这本“读不完的大书”让自己读到了什么。经过交流,学生完成了相关的思维导图(如图2)。

通过借助这种蛛网式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明确思考的方向,获取有效的信息:本文按照先总述,后分述,最后总结的方式构段,分述时分两个板块展开。搭建导图式支架,实现方法的迁移,文章内容的梳理水到渠成。

(二)导图回联

“迁移”导图后,学生发现两篇课文的结构不一样。《读不完的大书》是总分总结构,文章最后的总结段抒发了作者最真切的感受。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是否需要给《大自然的声音》加一个总结段?”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部分学生认为要添加一个结尾,让文本呈现新的结构(如图3)。当然尊重作者也可以,要不要加结尾可视写作需要而定。

这样,通过导图迁移和回联,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的信息进行对比整合,获得新的发现,产生新的思考与认知,提高了辨析能力。

二、分支发散,品味语言

教师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问题进行板块式教学,可有效防止课堂停留在“碎片化”的讲解、“平面化”的问答、“浅层化”的阅读训练中。在统编教材的使用上,教师要学会“瞻前顾后”,即前瞻篇章页中记载的单元要素,后顾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如在《读不完的大书》一课中,可聚焦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以课后第2题为抓手,展开板块式教学。

(一)抓导图二级分支:品所见所闻

思维导图中的分支是課堂教学一种重要的抓手,教师要用好这一抓手,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秘妙。如本课描写动物的段落用了“事物+感受”的句式。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分支,对文本进行梳理归纳,语言的构成方式就会一目了然。教学步骤如下。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出让你觉得“小麻雀”“老鹰”“蚂蚁”好玩的词语,填写在“动物篇”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上。(填完的导图如图4)

2.读读这些让你觉得好玩的地方,你有什么发现?(都用简短的四字词语进行描写,有些是拟声词,有些是表示动作的词)

3.听着这些声音,看到这些动作,你仿佛看到了怎样好玩的画面?

4.来一场“头脑风暴”,你能用这样的四字词语说说其他动物的声音或者动作吗?

5.像这种四字词语在文中还有不少,交流学习第一自然段中的“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等。

(二)抓导图三级分支:品所思所感

在梳理完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后,教师可请学生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中剩下的部分,并发现句与句之间的共同点。很快,学生就能发现除了写声音、动作这些观察感知到的事物,作者还写了自己的感受,并将其补充到思维导图中(如图5)。

(三)导图分支合并:品生动句式

获取了分支内容后,还要重新归整,让学生对句式进行整体感知,习得针对某一类语言的品读方法。教师可用语言进行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原来我们在写自然万物时,可以用“听到的或者看到的+用心感受到的”这样的句式,这样就能写出生动的语言了!

2.各种形式诵读。(1)指名读喜欢的动物。(2)男女合作朗读:所见所闻+感受。(3)指导有节奏地读。(4)去除四字词语及感受,进行填空式背诵。

3.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好玩的动物。请选择三种动物画思维导图,并在一级分支后继续添加二级分支和三级分支,然后用刚刚学过的句式把内容表达出来(学生的成果如图6)。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感悟、品读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收获:四字词语的使用能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

(四)导图分支发散:品同类段式

课堂教学要有扶有放。本课中,在重点研读一个片段后,教师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如在第二课时教学“植物篇”时,教师鼓励各个小组自行设计思维导图,做到人人参与。学生的成果如图7、图8。

学生依托导图展开语句品析。

品析1:描写“花”“草”“果树”的句子都从不同角度,对颜色、形态、种类等进行罗列,语言非常生动,有节奏感。

品析2:描写“竹子”的“沙沙”一词和前面的“叽叽喳喳”一样用得生动,使竹子像人一样轻轻柔柔地说话。

品析3:描写“棕榈树”时,把叶子比作大蒲扇,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叶子的特点。文中写道,还有小鱼来游玩,棕榈树的倒影好像是它的游乐场,很有画面感,很有趣。

小组合作是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思辨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思维导图,采用“小组汇报展示—组间互动交流—形成新的理解”的交流模式,可使学习活动任务化,学习历程可视化。

板块式教学围绕课后习题提出的高阶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把握关键词,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与扩充,进而通过充分地朗读、想象好玩的画面、背诵文本中的语句,感知语言的表达特点,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重重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对比感悟,关注表达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课文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范本”。读要为写服务,读写一体,让阅读教学指向“言语实践”成为了共识。

(一)比段式,辨布局之精妙

总分总或者总分结构的文章,其分述部分一定要做到详略得当,切记平均用力。如本课就有详有略,学生完成“动物篇”和“植物篇”的思维导图后,很明显地发现后者的分支显得“茂密”很多。作者围绕关键句“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用了三个自然段,从两个方面——“野外的植物”和“我家房前屋后的植物”进行细化,着重介绍了自己的最爱——“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写出了植物的“好玩”。这种段落的处理詳略得当,重点突出。

因此,教学完整篇文章后,教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同学们仿照课文写一写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还有哪些好玩的动物、植物,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还可以配上可爱的插图。根据导图,完成习作《读不完的大书(二)》。从学生创作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他们对“文章布局”有了一定的认知,习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比选材,辨素材之精巧

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是“观察周围世界,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所以下笔前的选材非常重要,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只有通过教学形成这样的思维意识,学生才能在习作时有的放矢。

比如,课上教师让学生欣赏各种植物的生长视频,对比“视频中有趣的植物”和“作者写的植物”,学生就能发现作者选择的“果树”“竹子”“棕榈”是种在他房前屋后的,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天天都能观察到,所以很熟悉“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小鱼在倒影间游玩”等画面,写得自然就吸引人了。

(三)比表达,辨描述之精确

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比较《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这两篇课文,学生会找到很多相同或相似点,在信息提取、整合、分析、重组中,锻炼了思辨能力。他们发现,面对不同的描述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比如,动物相对动态化,作者多关注动作、声音;植物相对静态化,可用比喻手法;等等(如表1)。

综上,教师要在统编教材中挖掘比较阅读与思辨能力的结合点,搭建思维导图式支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策略的多元选择,有效推进文本阅读,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激发认知冲突,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进行语言积累,促进语言表达,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樊金梅.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5).

[3]柳向阳.关注言语表达   点亮思辨课堂:小学语文思辨阅读策略例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2).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   324300)

猜你喜欢

三策略比较阅读思辨能力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