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PK/ERK 通路探讨清热化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2022-01-21李贺月
何 珏,李贺月,徐 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上海 20013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呈进行性和慢性活动性改变,育龄期女性的发病率约为10%~15%,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呈年轻化趋势[1-3]。EMs 往往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会出现转移,侵袭,不论采用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其5年复发率均高达40%以上,给患者带来严重困扰。在对其机制的研究中认为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在EMs 的血管形成具有重要作用[4]。中医药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通过观察清热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MAPK/ERK 通路的影响,以期为中医药治疗EMs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妇科诊治的EMs 患者122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 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2.46±6.34)岁;平均病程(5.38±1.19)年;R-AFs分期:Ⅱ期18例,Ⅲ期31例,Ⅳ期1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1.98±5.18)岁;平均病程(5.75±2.09)年;R-AFs 分期:Ⅱ期20 例,Ⅲ期31 例,Ⅳ期10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EMs 西医诊断标准[2]且属“气滞血瘀”证[3]者;2)经B 超、CT、腹腔镜或者病理确诊为EMs 者;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排除:1)合并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高泌乳素血症和甲状腺功能异常者;2)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3)精神性疾病和智力缺陷者;4)妊娠和哺乳期妇女;5)6个月内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者;6)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51,规格:25 mg/片),每次12.5 mg,每日1次。观察组同时服用清热化瘀方。药物组成:红藤30 g,蒲公英15 g,川楝子9 g,牡丹皮9 g,生蒲黄15 g,赤芍15 g,没药6 g,三棱9 g,莪术9 g,柴胡9 g,延胡索9 g,刘寄奴15 g。每日1 剂,水煎分服。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4]临床痊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不孕患者怀孕。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盆腔包块缩小1 cm以上,不孕患者受孕。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盆腔包块缩小不足1 cm,不孕者未受孕。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盆腔包块未缩小或者增大,不孕者未受孕。
1.5.2 中医证候、痛经、月经量评分,盆腔包块体积及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1)中医证候评分[5]:从无~重,依次计0~3 分,总分即为中医证候评分。2)痛经评分:月经前后腹痛明显为0.5 分,腹痛难忍1 分;面色苍白0.5 分,站立不安1 分,冷汗淋漓1分,休克2分,卧床休息1分,四肢发冷1分。一般的止痛药物无效为0.5 分,疼痛能短暂缓解者1 分,肛门坠胀为1 分,腰部疼痛为1 分,恶心呕吐为1 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3)月经量评分:月经量>150 mL以上为3分,101~150 mL为2分,80~100 mL为1分,<80 mL为0分。4)盆腔包块体积及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盆腔包块体积、子宫动脉及其分支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systole,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diastolic phase,D)。
1.5.3 血清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APK、E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痊愈21 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44%(57/61);对照组临床痊愈11 例,显效14 例,有效23 例,无效13 例,总有效率78.69%(48/6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中医证候、痛经、月经量评分及盆腔包块体积中医证候、痛经、月经量评分及盆腔包块体积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痛经、月经量评分及盆腔包块体积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痛经、月经量评分及盆腔包块体积比较(±s)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61 61中医证候评分(分)治疗前18.46±5.16 18.21±4.67治疗后8.91±3.64*△13.75±2.68*痛经评分(分)治疗前10.56±2.16 10.19±1.78治疗后5.27±1.15*△7.16±0.83*月经量评分(分)治疗前2.34±0.32 2.42±0.28治疗后1.18±0.45*△1.53±0.63*盆腔包块体积(mm3)治疗前3.24±1.13 3.18±1.08治疗后1.53±0.43*△2.16±0.98*
2.3 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 和S/D 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比较(±s)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61 61 PI治疗前2.64±0.28 2.59±0.37治疗后1.76±0.26*△2.13±0.18*RI治疗前0.93±0.18 0.91±0.17治疗后0.72±0.09*△0.83±0.12*S/D治疗前3.28±0.43 3.31±0.62治疗后2.13±0.34*△2.47±0.41*
2.4 血清FSH、LH、E2和P水平血清FSH、LH、E2、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SH、LH、E2和P水平的变化(±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SH、LH、E2和P水平的变化(±s)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61 61 FSH(IU/L)治疗前6.28±1.23 6.31±1.42治疗后4.68±1.07*△5.22±1.16*LH(IU/L)治疗前6.72±0.95 6.81±0.87治疗后4.43±0.76*△4.86±0.81*E2(pmol/L)治疗前163.47±24.75 165.38±21.78治疗后116.35±17.46*△146.72±18.67*P(nmol/L)治疗前0.86±0.27 0.83±0.24治疗后0.48±0.12*△0.67±0.23*
2.5 血清MAPK、ERK 及VEGF 水平血清MAPK、ERK 和VEGF 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APK、ERK和VEGF水平的变化(±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APK、ERK和VEGF水平的变化(±s)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61 61 MAPK(µg/mL)治疗前6.75±1.35 6.81±1.24治疗后3.46±0.83*△4.38±1.06*ERK(µg/mL)治疗前2.28±0.38 2.21±0.41治疗后0.86±0.13*△1.43±0.24*VEGF(ng/mL)治疗前31.16±4.25 31.82±3.89治疗后6.84±1.82*△11.37±2.11*
3 讨论
EMS 患者子宫内膜腺体系统和间质细胞在宫腔外生长,并具有子宫内膜细胞的一般功能。盆腔粘连是导致盆腔疼痛的重要原因,粘连导致盆腔器官活动受限,当机体机械性牵拉,组织张力增高和局部组织缺氧时,易导致腹腔疼痛。腹腔的微环境改变和大量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则易引起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盆腔纤维化和粘连形成[6]。
EMS 是妇科常见病,该病属中医学“痛经”“不孕症”“癥瘕”范畴,其病理特点是血行不畅,脉道壅塞,或积于脉内,或溢于脉外。《医林改错》记载:“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EMs 反复难愈,瘀血久羁,必化热生火,瘀热互结,更敛气血,积热阻滞冲任胞宫脉络,不通则痛;迫血妄行,热扰冲任,胞宫泄溢失职,离经而行,经血不循常道,故见月经量多或淋沥不尽;胞脉不畅,冲任受损,两精不能相合,则不能摄精成孕。
清热化瘀汤中蒲公英具有清热散结之效;红藤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等功效;生蒲黄具有化瘀止血之效;川楝子具有行气止痛之效;赤芍和牡丹皮具有活血祛瘀、清热凉血、调经止痛等功效;没药可散血祛瘀、活血止痛;三棱、莪术、川楝子可破血散瘀、行气止痛;柴胡、延胡索可理气止痛;刘寄奴可敛疮消肿。诸药具有破血通经、理气止痛、清热散结和活血化瘀之功效。
在治疗方面,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的拮抗剂,可降低孕激素水平,下调机体内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现有研究证实米非司酮能够明显降低机体的激素水平,溶解卵巢黄体,降低孕激素和雌激素含量,进而导致子宫内膜萎缩[7-8]。
本研究结果显示,清热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EMs 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米非司酮,并且发现在在降低中医证候、痛经、月经量评分和缩小盆腔包块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清热化瘀汤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从而达到降低中医证候、痛经和月经量评分的目的,同时B 超发现盆腔包块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清热化瘀汤具有消癥瘕散瘀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清热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明显降低机体血清FSH、LH、E2和P 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清热化瘀汤能够降低PI、RI和S/D水平,说明清热化瘀汤具有改善子宫动脉血液供应的作用。其提高疗效的机理与清热化瘀汤组成有关[9-11]:红藤主要成分是鞣质、三萜皂苷内和糖苷类等成分,有抗炎、抗感染、防粘连、镇静、抗过敏和抗氧化作用;延胡索主要含有生物碱成分,具有抗炎、抗感染、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对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蒲公英主要含有黄酮类和倍半萜内酯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保肝利胆等作用;川楝子主要含三藐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利胆和中枢抑制作用;牡丹皮主要成分为酚类和酚苷类等,具有抗炎、抗菌、调节心血管系统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生蒲黄主要成分为甾类和黄酮类等成分组成,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止痛、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也具有保护作用;赤芍主要含单萜类成分,具有抗感染、抗炎、抗氧化、保护神经的作用,对心脏功能也具有保护作用;没药主要由挥发油、树脂等成分组成,具有抗炎、镇痛、降脂、降糖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莪术主要含有挥发油等成分,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抗血栓、抗炎、抗感染等作用;柴胡具有抗炎、抗病毒、降脂、保肝、镇静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据此,清热化瘀汤具有调节子宫肌收缩、抗炎、抗氧化、止痛、抗凝血作用,此外对性激素具有调节作用。
MAPK 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家族成员之一,可将细胞外的刺激传递到细胞内,机体对应激做出必要的应答,是常见真核细胞中的主要激酶传导通路[12]。当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受到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压力,MAPK 激活ERK,后者进入细胞核后,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促进细胞的增殖[13]。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清热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明显降低EMs 患者血清MAPK 和ERK 水平,明显抑制MAPK 和ERK 水平,从而抑制信号通路的传导,抑制组织异常增生的细胞在盆腔中的种植、生长和黏附。VEGF 与受体结合后,能够促进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为子宫内膜异位提供血液供应,提供养分,促进EMs 增殖、分化和侵袭。MAPK 通路对VEGF 的调节及对EMs 调节的作用[14]体现在:MAPK 通路通过活化转录因子,上调子宫内膜细胞中VEGF 的表达,还可以通过刺激COX-2 的表达,促进局部EMs血管生成;MAPK 通路被激活后,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与VEGF 结合,提高了VEGF 基因表达的稳定性;VEGF启动子上具有应激蛋白-1和核因子-κB的多个识别位点,后者受到MAPK 通路的调节;VEGF 与受体结合后,直接启动MAPK 通路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清热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明显降低EMs患者的血清VEGF 水平,说明清热化瘀汤能够调节MAPK 通路从而达到抑制EMs的作用。文献报道[15]桂枝茯苓丸主要通过抑制MAPK 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的异常增殖和细胞分裂周期,从而抑制EMs 的增殖和分化。
综上所述,清热化瘀汤治疗EMs 疗效显著,可以缓解痛经症状,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纠正激素紊乱,其机理与抑制MAPK/ERK通路的活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