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2-01-20肖静

学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有效阅读新课程核心素养

肖静

摘 要:新课程要求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在有效的阅读学习中,达成知识、能力和思维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弊端,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要求,重塑阅读教学目标,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最终引领学生在阅读文本深度解读中,完成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4-006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32

在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基于学科的特点,阅读教学尤为重要,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精神层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阅读教学,还应持续优化和改进阅读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在高效的阅读学习中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阅读目标不够科学、合理

阅读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阅读教学计划、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依据,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效果。但在具体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的指导思想有误、对阅读教学和语文核心素养研究不够全面,致使其设计的阅读目标不够科学、合理。一方面,设计的阅读目标过于“空”,与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不相符。教师在设计阅读目标时,常常忽视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阅读能力、思维发展特点等,没有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没有结合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认知起点、思维发展水平等设计针对性的目标,也忽视了阅读教学过程中目标的适当调整。另一方面,阅读目标过于“泛”,目标不够明确。教师在设计阅读目标时,存在极强的形式化现象,无论是哪一篇文章,设计的目标都十分相似。在这种模糊的阅读目标下,致使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阅读内容单一、选择随意

在对阅读教学结果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还应关注教师选择的阅读文本。因此,在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科学、合理选择阅读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必须要以语文课本内容作为主体,并在课本阅读中适当增加、补充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使得学生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广泛阅读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由于阅读指导思想有误,或者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常常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的文章中,忽视了课外阅读资料的融入。在这种情况下,致使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狭窄。同时,在加强课外阅读时,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建议,学生常常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课外阅读文本,致使其选择的文本质量较差,难以真正满足新课程下的阅读要求。

(三)教学评价缺乏合理性

评价作为阅读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最容易被忽略。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整个阅读活动进行评价时,受到应试教学观念的指导,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评价形式以考试为主、标准以成绩为主。基于人才选拔的要求,考试虽然是一种非常公平的考核标准,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公平的检测。但以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模式,只能对学生这一段时间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难以对学生的阅读量、思维发展、思考和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从评价主体来说,教师在开展评价时依然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评价功能和价值的发挥,难以契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1]。

二、新课程视域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优化设计阅读目标

阅读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教师设计语文阅读教学方案、进行阅读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目标科学与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方面,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设计阅读目标。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应紧紧围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阅读目标,并通过“三维阅读目标”的引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時,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还应立足于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水平、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个体差异性等,设计出与学生认知发展区相契合、层次化的阅读目标,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明确的阅读目标指引下,获得真正的发展。

例如,在《亡羊补牢》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立足三年级学生的学情,遵循“三位一体”的原则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会写生词,领会文章中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亡羊补牢的寓意;理解故事情境,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寓言故事。2.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大意;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题意;通过角色朗读、设疑探析等方式,完成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小组讨论得出文章的寓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生活中实际体会,明确其中蕴含的道理。

另一方面,确保设计的阅读目标的具体化、针对性。为了充分发挥阅读目标的价值,改善当前阅读目标“空”“泛”的现状,必须要对阅读目标进行具体化,使得阅读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往,教师设计的阅读目标存在明显的粗略性、概括性,致使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既定的阅读内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阅读目标进行具体化、明确化。

例如,在《白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对阅读目标进行了细化、具体化:第1课时阅读目标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促使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了解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第2课时的阅读目标为对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赏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形象性、精准性,以及作者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最终在阅读中逐渐掌握仔细观察、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2]。

(二)科学选择阅读内容

在研究中发现,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因素非常多,阅读教学内容就是一项因素。为了真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必须要科学选择阅读内容,并对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促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丰富自身对自然、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实现思维、创造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科学选择阅读内容。

一方面,從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中,拓展阅读内容的广度。在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应遵循“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原则,在课内阅读的同时融入课外阅读,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视野等,促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内容中,循序渐进地发展自身的语文能力、思维等,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老人与海鸥》的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对阅读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指导学生对《第七条猎狗》《狼王梦》等书籍进行拓展阅读;在《愚公移山》的课内阅读中,引导学生在课外对《夸父追日》《女娲造人》进行阅读。如此,通过课外阅读的融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也促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加深了对课内文章的吸收、理解,拓展了自身的视野、丰富了阅读知识面,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阅读联系写作,对阅读内容的深度进行拓展和延伸。面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优化阅读内容时,不仅仅要关注阅读内容的广度,还应关注阅读内容的深度,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探索阅读内容中蕴藏的精神、思想和情感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阅读内容进行优化和选择的时候,还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将学生的阅读活动和写作训练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处于统一体中。如此,学生在阅读联系写作的训练模式下,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阅读之后展开仿写、续写、补写等训练,提升了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同时,学生也会在“以写促读”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阅读,真正实现阅读和写作的共同提升。

例如,在《爬山虎的脚》阅读教学中,为了拓展阅读内容的深度,基于本篇文章属于写景状物类,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初步阅读之后,并未草草结束,而是将阅读与学生的写作训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结合本文的写作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新鲜物进行回顾、讨论等,找出写作的素材。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篇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本课文的阅读深度[3]。

(三)多措并举,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达尔文曾经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由此可见,掌握具体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要结合不同的阅读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实施差异化的阅读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使其在主动参与中实现高效阅读。

第一,科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阅读教学需求,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阅读教学中,真正实现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也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为高效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再见了,亲人》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以影视作品入手,从《英雄儿女》这一影视作品中截取了王成坚守阵地的片段,引导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理清了文章的脉络,降低了学生在阅读中的难度。另外,学生可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形成更加深刻地认识,从而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第二,角色演绎式阅读。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目标,教师必须要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对其进行改编,使其成为剧本。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将阅读文本直观地演绎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同时,学生在角色演绎的过程中,对文章中的人文形象和特点等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真正实现了小学语文的深度阅读。例如,在“猴子种果树”的阅读教学中,就可按照学生在班级中的座位,指导学生按照阅读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分别扮演课文中的猴子、乌鸦、喜鹊、杜鹃等,使得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自己试验的人物性格、语态等进行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语文阅读效果[4]。

第三,合作探究式阅读。语文核心素养下,教师要从传统讲解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灵活选择探究式阅读。具体来说,教师可紧紧围绕具体的阅读文本及小学生的实际学情,科学设计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在对阅读问题的思考、探究中,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层次地解读,最终完成小学语文的高效阅读。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借助了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结合具体的阅读文本,创设出一系列的阅读问题,包括:西沙群岛有哪些物产?每一种物产有什么特点?哪些语句中体现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水很多?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思考、讨论等,最终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完成语文文本的深层次阅读。

(四)针对性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同一个年级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实施差异化的阅读教学。

一方面,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针对性阅读指导。小学生阅读能力、思维发展水平都有所不同,教师唯有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具体来说,低年级学生正处于阅读的准备时期,学生正处于认识词汇、简单阅读的阶段。按照阅读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教师应以唤醒学生阅读欲望为首要目标,促使学生爱上阅读学习;针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正处于明确时期,且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促使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逐渐提升文章阅读和理解水平;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基于其正处于运用时期,在优化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指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细读、创造性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联想和想象。

另一方面,依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来说,其智力发育、个性、家庭环境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新课程背景下,为了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教师还应立足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对教学对象、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教学手段进行分层,积极开展层次化教學。

(五)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具有极强的导向价值。基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方面,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评价。核心素养下,在优化教学评价时,不能局限于知识目标中,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还应关注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目标,对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表现进行更加全面、客观地衡量。

另一方面,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为了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优化评价时,必须要从批评式评价方式中解放出来,积极开展激励性评价,持续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自我、互动评价的参与中,明确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以及他人在阅读中存在的优点,促使学生在取长补短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承担着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任。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阅读教学,还要立足于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空”“泛”的阅读目标、单一化的阅读内容、形式化的阅读教学过程、滞后的阅读评价等进行改进和完善,真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小霞.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21(25):70.

[2]   章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江西教育,2021(18):56.

[3]   孙明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1(50):59.

[4]   吴海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40):65.

猜你喜欢

有效阅读新课程核心素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