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

2022-01-20吴玲

学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策略研究

吴玲

摘 要: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阅读整本书完整的故事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并促进其理解能力、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的协同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整本书阅读,从小学低年级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有效阅读引导策略展开了讨论,同时提出了激趣为先、注意选材、利用配图、跟踪全过程、多元表达等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4-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08

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字理解和文化感知能力,但低年级的小学生又存在着文化积累不足和知识积淀不丰富等特征,这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在整本书阅读中对知识的理解和个人成长,进而使其在阅读活动中出现了不积极的表现。这也就意味着,从阅读的核心价值和积极意义出发,探寻更能促进其阅读理解文章、推进低年级整本书阅读工作的策略势在必行。

一、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兴趣不足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其个人意志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但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存在着严重的“学生缺乏足够阅读兴趣”问题。在这种学生“消极”对待“读整本书”的状态中,即便教师以科学手段组织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也会出现低效、低质量的结果。甚至一些本就对阅读极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因为教师提出的略带强制色彩的读书要求产生“逆反”情绪,最终出现严重的“讨厌阅读”的不良反应,这对他们的后续发展有不利影响。

(二)教师经验不足

教师方面存在的经验不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更重视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工作,很少目的明确地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这也就意味着一些低年级语文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经验不足,他们或许在推进相关工作时无法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帮助,容易出现介入过多、选材不合理等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收获,制约了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后续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推进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

(一)教师学习,自我成长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者,其个人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教育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并且影响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知识获得、体验感受和习惯形成,推进新的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势必要从培养教师的相关教育能力着手、引导他们对“如何带领学生读整本书”等教育知识展开学习。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缺乏积极的学习欲望和足够的学习时间、机会,他们一方面要照顾低年级学生的日常学校生活并关注其语文基础内容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形成了教学思维定式,这都在无形中限制了其个人学习和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应适当改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现状,建立教研组研讨教学机制并设计一定教研鼓励政策,以合理的奖励激励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自我学习[1]。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他们自然会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读整本书”活动并以合适的手段引导低年级学生参与,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

(二)趣味引导,激趣为先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到“读整本书”的活动中,进而通过在活动中的良好表现为整本书阅读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帮助。而传统小学语文阅读之所以会出现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就是因为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激发,选择了直接引导他们读文章的方式。在这样的状态下,本就未形成良好文字理解和文化感知能力的学生与所读文章之间存在较大距离,他们自然无法很好地进入“读整本书”状态并有所收获,后续相关工作的推进也就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应适当以趣味手段导入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对即将要读的内容感兴趣,再正式开展相关活动。

(三)注意选材,丰富设计

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引导者,书是核心工具。只有选择了正确的书,才能保障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但在之前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教师选择了不适合低年级学生读的整本书材料”问题,阻碍了相关教育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结构和兴趣指向,再根据他们的综合情况选择适合的书籍,如故事书、绘本、科普读物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读书选择”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更多书籍提供给学生,丰富他们的读整本书选择[2]。

(四)利用配图,促进理解

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经验和文化积累不足,教育工作者在设计低年级语文读物时,有意在图书中添加了一些配图,这可以促进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从而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更多收获、更主动地读整本书。因此,以推进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为目标,教师有必要将图书的配图利用起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书籍故事,增强他们读书的动力。甚至对于一些具有一定美术创作欲望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对于文本故事的理解画插图,以创作促进理解、增进读书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始终能够在“配图”的支持下产生良好“读整本书”体验并积累一定收获,他们自然会加强对整本书阅读独特魅力的感知,最终化被动为主动,在主动中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

(五)注意留白,放飞想象

运用文章中的“留白”内容引导学生在“读整本书”过程中展开想象,也是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高质量落实的有效方法。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很多作者都习惯在文章中“留白”,用俗话来讲就是“不把故事讲完、不把话说完整”,而这些“不讲完”“不完整”在无形中为读相关内容的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使思维本就天马行空的他们产生更主动的阅读行为。如此,学生的“读整本书”行为更加主动,整体教学自然会更加顺利。但在过往的整本书阅读工作中,一些教师并未积极引导学生围绕“留白”内容展开想象,导致学生对文章的读和分析浮于表面、缺乏深刻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本书阅读”的积极作用发挥。因此,想要在新环境中继续推进整本书阅读并取得理想效果,教师应给予“留白”内容足够的重视,在学生读到相關部分时鼓励他们放飞想象,以想象增强其阅读主动性,以学生主动性的提升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的进一步落实[3]。

(六)多元表达,增进热情

语文由语言和文字组成,这也就意味着,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阅读上,还要给予表达足够的重视。想要更深入、顺利地推进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师必须在“读整本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读书想法。这样一来,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越来越多,他们就会更加希望在“读整本书”过程中吸收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世界,后续教学工作也就获得了更多有序推进机会。

(七)尊重学生,鼓励自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只有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整本书阅读也是如此,需要在“以学生为主”的模式下展开。但受过往“应试”思维影响,很多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更习惯向学生“灌输”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独立读书和分析文章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积极鼓励他们独立读书并思考问题,减少对整个“学生阅读”的介入[4]。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始终是在自主思考的,他们的思维能够实现进一步发展,理解能力也会更好,读整本书的体验也就更好。

(八)全程跟踪,持续培养

学校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无法为低年级学生创造更多“读整本书”契机,而阅读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习惯的养成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利用当前信息化教学优势,教师可以尝试全程跟踪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学习,构建“可持续”读整本书工作体系,让学生在家中也主动读整本书,并通过远程交流帮助他们解决“读整本书”问题。如此,学生的“读整本书”更加持续,也能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的相关教学工作也可以更有效地展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引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读整本书”的方式参与阅读活动,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读整本书”魅力并提升自身相关能力,对其日后在对应学习领域的发展大有裨益。教师应对此形成正确认识,从趣味引导以激发其阅读兴趣入手,通过合理选材和其他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引导方法,循序渐进地带领他们读整本书并形成良好习惯,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和个人可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   管然荣,陈金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冷”思考[J].語文建设,2017(10):65.

[2]   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5):22.

[3]   来凤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J].语文建设,2019(5):29.

[4]   褚卫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5):39.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策略研究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