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逝的砧声

2022-01-20江汉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二婶东家挑水

江汉

天光麻麻地亮了,河面上笼罩着一片迷蒙的潮气。

河上,荡起了一圈、两圈涟漪,然后就响起了单调的捣衣的砧声,先是极其细微的一两声,渐次地,捣衣的声音开始浓重了起来,“ 卟—— 卟—— 卟——”“ 嘭——嘭——嘭——”的声音里裹着纯响,像谁被捂住了嘴,想喊,又喊不出。

那个年月,下河、挑水、捣衣,就是一个农家女人一天必做的三件事。下河,挑水,捣衣,分别在三个塘里。那水塘,面积小则一两亩,大则上百亩。一般来说,下河在小塘,挑水在中塘,捣衣洗菜则在大塘。

鸡鸣时分,沉睡了一夜、欢爱了一宵的女人们就起来了,尽管仍旧睡眼蒙眬,时不时地扯出几个裹着唇香的哈欠。她们一手提着木制的马桶,一手拿着竹制的涮把,来到自家的“茅坑”前。倒了那些“物什”,然后穿过一片翠林,到了小塘,将马桶浮在塘中左右旋转几下,然后提上水,放在石阶上,将涮把伸进马桶里,沿着桶壁转着圈儿涮将起来,那水就打出了小小的漩涡。不一会儿工夫,东家的二婶、南家的三姐、西家的四妹、北家的五姨也都提着自家的马桶来了,于是笑声、闹声响成了一片。然后,女人们下中塘挑水,将家中的水缸一桶桶地挑水注满。去中塘挑水时,一条扁担的两头分别挂着两个水桶,女人们一路走来,身子好看地随着行走的节奏和水桶的重心扭出了花步,或如春风杨柳,或如秧歌绸舞,那扎人眼目的臀部仿佛运动的花儿,亮在霞光里,生动无比。

捣衣的女人下到了塘里。她们一個个迈着细碎的步子来了,如莲的容颜,绽放在水光反射的初阳下,铅华洗尽,洁净无比。她们婀娜的身姿,似杨柳摇摆在青春的岁月,两肩垂挂的发辫,是用缜密的心思编织而成的。她们的鞋子轻叩着石板,发出清脆的声响,好似就要叩开心中幽静的情怀。那石板上的青苔,是农家少女潮湿的心事,娇嫩地泛着拂不去的翠色。她们或一人、或双人、或三人一群、或五人一伙地蹲在石砧旁,姿态各异,或如雀立枝头,燕飞花间;或如一枝独秀,独花争艳;或如双蝶比翼,鸳鸯戏水;或如百花齐放,繁花似锦……一派祥和的生机,呈示着清秀、典雅的美丽画卷。她们一边捣衣,发出砧声,一边品评时事,传播一些家长里短的故事。东家二婶长,南家三姐短,西家四妹肥,北家五姨瘦,这些都是女人们乐意谈说的话题。东家二婶常常苦了脸,作出愤愤的样子,南家三姐往往在一旁没事儿偷着乐,西家四妹更是时时地笑弯了腰,北家五姨则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偶尔还会冷不防地用手肘拐碰一下四妹的肋骨。四妹也不怒、不恼,可是会找个时候,比如收拾衣服上岸时,会从水塘里用手划拉着水花,浇泼得五姨一头一脸,然后转身就跑,只把银铃儿似的笑声,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让笑声在水塘上久久地回荡……

捣衣的女人很多。大塘沿岸设有很多青石板石级、台凳。女人们找好各自的位置,先将衣物全部浸在水中。等浸过了充足的水分,再一一捞起,放于石上,开始一件件地捣衣,一件件地揉搡、搓洗,最后在清塘的水中漂着。她们捣衣的工具叫杧棰,即50 厘米左右长短的椭圆木棒,一头粗,一头细。粗头用来捣衣,细头用手握住。杧棰在她们的挥弹之间,上下翻飞,将衣物捣在石砧上,奏出了抑扬顿挫的砧声。那响声厚厚的、沉沉的、湿湿的、润润的、闷闷的,那是水乡独有的旋律。而她们捣衣的杧棰部分,先是挑起水花,一经挥动,又洒出弧形的水花,真有“大珠小珠落池塘”的感觉,水塘中则泛出了圈圈涟漪。

古有少女溪边浣纱,近有女子塘中捣衣。女人们捣衣,就好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作品。那是一个个精心策划、凝聚心血的作品。每一次捶打,每一片砧声,想必都已成竹在胸。她们云袖轻舞,挥棰捣衣,砧声点水,金鳞万点,这捣衣,这砧声,不仅来自一件衣物、一块石砧,还是一个艺术的审美和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轮廓到清晰、从懵懂到参悟的过程。一如人生,没有高贵,没有卑微,少了忧郁,多了风情。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们把大自然赋予给她们的生命,演绎出了一种创生的意义。砧声响起,不绝于耳,仿佛箫音笙韵、空谷回音,最终,响在情人双瞳的光芒里,响在团聚的抡盏飞觞里,响在人间的千秋仰望里,响在夫妻的牵肠挂肚里。她们静静地、默默地守望着长长的岁月,守望着漫漫的时光。

清流之畔,其乐何极?这悠远的砧声里,有着东家二婶的奶奶浆洗青花竹布的指印,有着南家三姐的妈妈捶洗蓝印花布的手温,有着西家四妹的婆婆漂洗软缎丝绸的幽香,有着北家五姨的嫂子刷洗鬃毛蓑衣的汗滴。

捣衣的砧声,伴着一代又一代人,而那些美丽善良的女人们,也都在这片片砧声里一一地老去了。

猜你喜欢

二婶东家挑水
威风
没主见的二婶
威风
笑脸
帮妈妈挑水
戏 家
挑水
周而复始
威风
左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