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全媒体时代编辑的角色重塑和能力提升

2022-01-19王赛

新闻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能力提升

王赛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媒体融合,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随之改变。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时代,面临着内容、技术、理念、人才等多方面的变革。在此背景下,编辑想要在全媒体时代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进行角色重塑和能力提升。本文就全媒体时代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编辑工作者;角色重塑;能力提升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指出要尽快建设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同时着眼长远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此背景下,从新闻内容生产端来看,编辑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合理应用数字化编辑手段,积极融入全新的传播环境,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

一、全媒体时代编辑工作者的角色重塑

(一)媒介融合過程中新闻传播的新变化

媒体融合势不可挡,新闻传播随之产生新特点。“全媒体”体现的是全方位融合,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1]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编辑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新闻传播的颠覆性变革。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人人都是传播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给人民群众的技术赋权,推动每个人具备了传播的能力和渠道,传播者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人人传播”成为现有媒体业态。传统媒体以及媒体人原有的特有传播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2]

全媒体时代,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反映了一个事实,即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参与到新闻生产的过程中。人们手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传播信息、发表观点、汇聚流量,逐步构建起事件的舆论场。

对于宣传对象的研究是新闻从业者的必修课。全媒体时代,编辑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所编辑的内容到底谁在看?什么时间看?通过什么渠道看?同时,也必须清楚认识现状,更好地调整宣传策略,有效满足全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

2.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广、影响大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变得广泛。除广播、报刊、电视外,网络平台及智能手机上的各种应用、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拓展了内容输出的路径。比如微信,严格意义上说,微信并没有媒体属性。但作为一个月活跃账户数达12.514亿的客户端,人们通过微信浏览新闻、传播信息、广泛社交,任何人都无法忽视这样的传播力。

如今,新闻传播渠道不再局限于有限的版面或时长,而向无限的空间延伸。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亦或是融合媒体,编辑工作者都应具备互联网思维方式,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环境,更好地进行内容生产。

未来,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信息采集能力、传输能力、信息储存和处理能力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当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广泛,就很容易产生信息茧房、虚假信息等问题。因此,编辑工作者必须要对生产的海量信息负责,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根本原则。

3.多维度推动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

全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它依靠数字化手段对图片、文字、音频进行转化处理,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信息体验。当前,媒体普遍构建了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为一体的全媒体构架,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多个维度,推动一体化融合发展。[3]

可以说,全媒体构架、融合性传播、一体化发展,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结构模式、新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都给编辑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编辑工作者想要发挥好全媒体融合传播的内容生产功能,就必须进行新的职能定位和角色重塑。

4.技术赋能内容生产

全媒体时代,新技术应用已成为新闻报道的实践热点。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使融媒产品呈现方式和传播效果更多样。在H5、VR技术、微视频、人工智能、Vlog等新技术的加持下,新闻报道在语态转化、场景传播等应用中开创了新模式。

语态变革一直是媒体融合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重大事件报道中。以笔者所在的北京市密云区融媒体中心为例,中心以H5为载体进行纵深开拓,推出了《文明祭扫新风尚 别样清明一样情》《关于森林城市创建,你不知道的事》《密云水库这一年》等微信文章;还以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礼让斑马线》《浓情七夕 爱在密云》《“永远跟党走”百姓宣讲团》等新闻。可以说,媒体充分利用好新技术、新平台、新载体,通过网络流量效应,辅以互联网化表达,增加生活化热点话题,带给用户互动式体验,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治理。

(二)全媒体时代对编辑工作者提出新要求

全媒体时代更加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传播量巨大,传播渠道复杂。同时,新闻生产的方式受到媒介深度融合与新技术应用影响而发生变化。

“只需要保证文字编辑水平和编辑效率就足够满足工作需要”,编辑的这种传统思想已被时代淘汰。伴随着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兴传播渠道的发展,编辑不仅要具有文字上的专业性,还要能够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信息输出,尤其要善于调整新闻语言、创新数字化新闻内容、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跟上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发展的步伐。

如何兼顾专业化和个性化?必须要把握正确舆论方向,通过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实现编辑思维转变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这需要新闻媒体编辑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

1.要做融媒体发展的策划者

融媒体由于融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必然呈现出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信息传播特点。即传播面更广、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互动性更强、个性化明显。[4]

编辑工作者首先要深入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而理解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然后,要从思想上转变,在工作中发挥统筹策划能力,从单纯的新闻内容编辑转变为媒体宣传方案的策划者。为实现这种转变,就要进一步掌握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提升信息整合处理能力,学会挖掘和分析数据,针对不同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2.要做正确舆论的把关者

在2016年2月19日举行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全媒体时代,编辑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清楚认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工作者要正确引导舆论,具备对新闻内容的政治审核与鉴别能力;要深入领会国家政策方针,及时学习新思想、新政策、新法规,填补自身认识短板;要贴近群众,了解受众所思所想,挖掘真实的新闻需求,传播正能量信息。

3.要做内容生产的创新者

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和形态更加多样。一条新闻可以综合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不再是单一的表达形式,而更突出立体化的呈现效果。编辑工作者不仅要对内容生产的质量负责,还要挖掘影响内容传播效果的深层次原因。

不论技术如何演变,媒体属性不会变化,编辑工作者始终要对新闻的思想、传播价值与效果负责。做内容生产的创新者,就是要求编辑工作者始终坚持做有深度、有意义的新闻内容,避免沦为追求流量和点击率的“标题党”。编辑工作者需要重新理解编辑的岗位内涵,既要坚守价值创新的理念,坚守真实客观的新闻原则,又要熟知“报、网、端、微、屏”等各种传播渠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受众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内容服务。

4.要做技术应用的参与者

全媒体时代,编辑工作者不能仅凭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完成新闻编发工作,而要依靠新媒体技术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还要关注时代之需、聚焦时代之变,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并在新闻实践中尝试应用,达到创新内容生产的效果。编辑工作者要学会利用人工智能增强个人“脑力”,善于从大数据新闻中挖掘受众偏好,从而择优挑选选题、创新编辑形式、提升传播效果。

不仅如此,编辑工作者还要改变心态,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工作环境,提高以新闻传播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跨学科知识素养,有效提升内容编辑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增强信息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能力。

二、全媒体时代编辑工作者的能力提升

媒体的融合,既是资源的融合,也是人才的融合。随着媒体融合的持续深入,素质过硬、政治过硬的新闻人才成为媒体不断发展的内驱力。[5]

(一)增强政治敏锐性

政治敏感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喊空洞的口号、搞苍白的表态、做无用的虚功,而是要扎扎实实地把政治意识落实在选题和内容里。

新媒体编辑接触网络传播的海量信息,很容易为求时效和追热点而忽略了对新闻真实性的坚守。传统媒体编辑虽然具有文字审校的专业度,却欠缺对媒介融合的深度理解,易陷入固有的思维中,造成传播效果欠佳。全媒体时代,要成为一名具备较高政治素养的编辑工作者,需加强对国家大政方针、政治局势、经济形势的认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树立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还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尤其需要提高信息捕捉和处理能力。

(二)丰富更新知识结构

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潮涌而来,知识、技术更新发展越来越快。编辑工作者要不斷丰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从新事物、新科技、新知识中补充能量。比如,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技术培训、专业讲座等途径,学习和吸收新闻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深入涉猎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知识。编辑工作者只有不断填补个人知识的盲区,才能够深入呈现信息背后的价值,传播符合新时代的声音。

(三)提升学习自主性

全媒体时代,新闻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变革。信息采集、数据挖掘、自动化写作、算法式分发等智能化手段,有助于新闻的广泛传播。因此,编辑工作者要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要固步自封,而要不断学习吸收新事物。

首先,编辑工作者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新闻传播有关的新技术、新思维都要尽可能地学懂弄通。比如,主动学习H5制作、Vlog视频剪辑等操作方法,善于运用新技术改善新闻的丰富度;主动挖掘用户偏好,学会分析阅读数据背后呈现的用户特点,从而调整编辑视角和方法;主动熟悉和掌握短视频制作及直播技术,逐步渗透到互联网传播领域,真正参与到媒介融合进程中。

(四)强化思维创新性

全媒体时代,对于编辑工作者来说,创新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能力。思维创新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追求,要求编辑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调整心态、接受新鲜事物,尝试并接受挑战。

在技术、形态、业态融合发展时期,编辑工作者的思维创新是推动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既体现在对新技术、新模式、新方式的接纳度上,也推动着媒体提高内容生产的质量。比如,对于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分析、短视频文案撰写等内容的学习和尝试,都需要编辑工作者颠覆传统思维,从新视角改革内容生产,呈现更具可读性、吸引力的新闻。

结语

全媒体时代,信息高速传播,无处不及、无处不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赋能呈现出加速演变的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向纵深发展,对编辑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编辑工作者要学会应对外部环境改变带来的巨大挑战。既要进行角色重塑,深入挖掘编辑工作内涵;又要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坚守舆论阵地,创新编辑思维;更要主动学习新技术,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

编辑工作者要转变对职业和自我的认知,不要局限于传统媒体时期的岗位职责与要求,而要通过强化政治敏锐性、丰富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自主性、强化思维创新性等,努力成为全媒体型和专家学者型编辑人才。

注释:

[1]殷俊.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探索[J].视听纵横,2017(04):89-90.

[2]赵子忠,郭好.技术生态视域下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J].2021(01):12-17

[3]张素庆.全媒体时代总编室的职能定位与价值重塑[J].今传媒,2021(08):33-36.

[4]朱冰.提升编辑素养 适应融媒时代[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6-23.

[5]唐维红,王韬,邹菁.导向为魂 内容为王 创新为要[J].新闻与写作,2019(08):12-19.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融媒体中心)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能力提升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