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实践
——基于“国际税收”课程改革
2022-01-19刘静
刘 静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讲话明确提出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思路,也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2]。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思考如何实践课程思政改革,既做好“教书”的环节,也做好“育人”的工作,“教书”与“育人”统筹兼顾。
从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来看,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本科一流课程“双万计划”。2020年11月,教育部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国际税收”作为财政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程,主要授课对象为财政学专业大三学生。课程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对各国与地区自身税制发展及国际税收关系发展的影响,并分析研究了处理和协调这些影响或关系的准则与规范。这门课程在2021年获得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立项,课程的创新点之一便是探讨和实践在专业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税收理论教学有机地融合、协调发展。本文就如何践行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探讨,为高校经济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结合提供借鉴。
一 “国际税收”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指的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尊重专业教学体系、保证专业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思政元素融于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专业教学中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正确三观,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接班人。[4]就目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师中80%是专业课教师,80%课程是专业课程,[5]大部分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而当前高校的大部分专业课主要讲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门技能,学生通过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明显教师在重视教学知识目标上达成共识,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教育目标,忽视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因此高校专业课程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都比较弱。专业课课程思政也成为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
实际上高校所有课程可以划分为两种思政课程[6],一类是显性思政课程,包括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通常较多安排在第一第二学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价值引领作用;其他课程则为隐性思政课程,包括所有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较多安排在第三第四学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拓展和深化作用。两类课程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可以贯穿高校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整个过程,真正实现高校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思政目标,实现全方位育人。
“国际税收”是财政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一般在大三上学期开设,前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国税制等。该课程是一门把跨国经济活动中的纳税理论与实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懂得国际税收的基本理论和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基本规定,还能使学生具备分析和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税收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7]。“国际税收”课程涉及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的基本规定,研究不同国家制度下税收体系的发展历程,不可避免需将社会主义税收制度体系与西方国家税收制度体系进行横向对比,也要纵向分析中国税收制度发展历程,还需关注当前中国外资企业与海外投资经营企业出现的一些热点税收问题和现象,但是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针对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比较缺乏,无论是研究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高。大部分经济类专业课程都是与当前经济活动实时紧扣,如国际经济学、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而脱离了政治因素研究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是不够深入的,因此以本课程为例,探求经济类专业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一般规律,总结专业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方法,深度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对于弥补现有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二 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路径及教学样例
(一)“课程思政”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不断优化高校教学模式。基于当前高校在线网络课程的发展,“国际税收”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思政元素为价值引领,将“MOOC+SPOC+雨课堂”的教学载体与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设计相融合的翻转课堂模式,结合动态混合式教学评价,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团队全程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式、参与式学习的混合式课程建设模式。本课程以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8],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将其归纳为四个阶段,即:价值动机、习得感悟、巩固强化、效果反馈,辅以授课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作为支撑。如图1所示。
图1 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模式
“国际税收”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分析如下:
第一步,课程准备阶段——引入MOOC资源,建立课程学习平台
首要步骤是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筛选、改编、整合并上传课程学习资源,学习目标兼顾知识目标与能力、价值目标。需在现有的MOOC平台筛选与本课程教材或知识点同步的国家精品慕课课程作为辅助材料,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授课风格制作短视频、课件、思考讨论、小测试、参考材料等独立课程资料以备学生使用。本课程组在MOOC平台上找到西南财经大学张伦伦、郝晓薇等教授团队的在线开放课程“国际税收”线上课程资源,与本课程组所选教材知识点比较贴近,适合作为课前预习内容让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据此建立“国际税收”SPOC同步课程学习平台,上传课程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表、学习任务单等。在每次授课的前一周,课程组将本次课程教学的学习资料上传至平台,发布学习任务通知学生学习,并适时更新。
第二步,价值动机与习得感悟阶段——思政案例导入,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通信工具登陆线上SPOC教学平台学习在线课程、完成学习任务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准备预习课程资料时,教师需找准“国际税收”课程每一章节可以融合的思政元素,通过案例教学、视频、音频等方式融入每一章节的专业理论知识中。预习过程中,思政案例引领学生初步了解每一次课程将会涉及的主要理论和概念,将专业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有机关联,让学生形成学习期望,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也可以通过思政案例导入,引导学生查找案例相关资料,为线下课堂讨论、辩论环节做好准备。预习完成后,学生对本次课程中的知识点就有了一定的感想和体会,可以在SPOC平台上设置的留言互动区提出疑问和难点,老师和所有学生共同进行在线讨论。通过这种实时沟通的交互平台,课程学习不再局限于45分钟课堂,而是将学习贯穿课程开设的整个学期,消除学生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填写评估问卷的方式,将平台上知识点按照理解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如简单、基础、中等、困难等,教师汇总、梳理学生预习时的中等与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备课,为第三阶段线下课堂教学做充分的准备。
第三步,巩固强化阶段——融入思政话题,线下课堂实践研讨
前期的线上学习和讨论最终都是为了回归线下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课堂活动,将线上预习内容与线下课堂活动无缝衔接,既不能忽略线上知识点和资料内容,也不能过多篇幅重复线上内容。可以用课堂5-10分钟时间对线上学习内容中知识点进行串讲,或者请学生回顾线上视频内容,检验学生课前学习、激活本次课知识点。然后再进入重难点知识讲解,主要针对前期学生评价中等与困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线上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解决难点问题,巩固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此外,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完成课前布置的查找案例资料、资料分析情况,进行课堂案例展示和案例讨论,也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活动,共同参与一个案例的查找、分析与展示,在小组展示的同时,其他小组负责提问和给建议,营造全员参与的讨论氛围,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性。教师设计互评表,将讨论情况记入评分。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总结,准备安排在线复习和线上小测试。
第四步,效果反馈阶段——课后延伸讨论,动态混合式教学评价
线下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将课后复习内容(重点、难点总结)上传至SPOC课程平台,设置此次课程知识点小测验。学生可在课后重新观看课程视频、进行小测验以反思出现的问题反馈给课程教师,教师可记录并给予解答。在课后的延伸讨论环节,教师通过在线的师生及生生互动,引导学生运用该章节专业理论对当前相关新闻热点国际税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国家最新颁布的税收制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讨论,既体验专业知识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可以在学习中提升思政素养,专业素养与思政素养并行发展。
教师采用动态混合式教学评价确定学生在该门课所获得的成绩,具体评价方式及分值比重如平台截图(图2所示)。其中过程性评价是在整个教学活动四阶段全过程进行评价。在课中课后讨论、案例展示、案例拓展环节增加思政素养评价,考查学生参与讨论、查找资料、团队合作的表现。同时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主要是 SPOC 平台的线上期末考试和线下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评价方法包括在平台上设置测试题和评分标准,平台依据线上答题情况、讨论次数自动反馈,加上线下教师记录课堂案例展示与讨论表现、团队合作表现以及线下期末测试,综合给出学生最终成绩。
图2 SPOC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
(二)“国际税收”课程教学样例
以“国际税收”第四章“国际避税概论以及国际避税方法”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线上线下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样例,课程时长90分钟(两个课时)。具体设计如图3所示。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1)先导入案例思考题,引导学生观看美国苹果公司避税案与G20推动国际税收合作文献资料,边看视频边思考并在讨论板块进行简单的案例讨论,根据参与情况进行评分(2)利用课余时间MOOC平台上西南财经大学张伦伦、郝晓薇等教授团队的在线开放课程“国际税收”线上课程资源(第七章国际避税概述7.1国际避税概述、7.2国际避税地)的学习视频进行课前学习与在线讨论(3)学生从5种不同类型的国际避税地中选择一个典型的国家代表,例如瑞士,查找该国的税收制度的特点,准备课上进行案例展示和讨论。(4)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难易评价。
2.课中。(1)简述本节课学习任务:第一节、国际避税的含义;第二节、国际避税地;[9]重点和难点:掌握国际避税的概念以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了解国际避税的成因;了解避税地与自由港的区别;了解国际避税地的类型和特征。(5分钟)
(2)回顾案例视频,引导学生视频案例讨论:提问学生,课前观看案例视频和教学视频之后,大家觉得本节重点概念是什么?视频案例中苹果公司避税是合法还是违法的,避税产生原因是什么?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或举手回答,发表自己预习后对国际避税概念的理解和对苹果公司避税案问题的分析,老师给予一定的评价,并记录表现情况。(5分钟)
(3)根据难易评价,对重要概念进行测试与讨论:根据学习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发问,抽查学生预习视频的效果,并记录表现情况。(10分钟)详细讲解课前学生评价的重点、难点内容(如避税与逃税的区别、国际避税的概念),总结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该概念及原理。(20分钟)
(4)融合思政元素拓展与讨论: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借助简单避税案例来分析并解释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通过案例与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依法纳税、合理避税意识。(25分钟)
(5)学生案例展示、融入思政元素:学生事先观看视频理解重要概念国际避税地,安排5个小组上台演示五种不同类型国际避税地的实例,分组交流和讨论该国作为避税地的特点和疑问解答。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情况以及税务处理方式,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税收制度的发展完善,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以及作为税务从业者的责任。(20分钟)
(6)对本次课程进行课程总结:本次课主要内容包括国际避税的概念、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国际避税地的概念以及著名的国际避税地。通过课前预习视频,课堂上由学生通过对国际避税案例以及国际避税地国家税收制度特点演示,加深理解。(5分钟)
3.课后。发布复习与小测任务:(1)完成本次课程课后自测题(2)完成课后深度思考与讨论:我国是否存在国际避税现象?有何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发布学习任务,预习下一次课程内容(国际避税方法),并在平台发布学习笔记。
图3 融合“课程思政”的“国际税收”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样例
高校每一门专业课的思政育人要立足专业课理论知识,“国际税收”亦是如此,充分结合“国际税收”课程自身特点和优势,提炼其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范式,例如依法纳税、不同国家税收制度的形成与比较等,通过生动、具体有效的MOOC资源与SPOC线上平台课堂教学载体,将专业税收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实现在知识传授中提升价值引领,价值引领中牢固知识技能,从而达到思政育人“润物于无声”的效果。
三 找准思政元素在“国际税收”课程中的融合点
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关键是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精准对接,既不生搬硬套强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能将其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找准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尤为重要。“国际税收”课程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主要分为七个大章节,从国际税收涵义、国际税收问题的形成入手,探究不同国家税收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国际重复征税问题与国际避税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依据学生特点和课程资源情况进行课程思政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如表4所示。
表4 “国际税收”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点及方法
对经济类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改革,分析专业课思政教学内容,提炼思政元素融合点,需注意经济类课程所具备的特征。首先,经济类专业课程理论内容立足于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包括国民收入的变动、经济增长的水平、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等,离不开一国一系列实际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学研究不同主权国家经济交往中产生的问题和现象,包括双边多边贸易、投资、政策各个方面的活动,在全球化的经济大环境中这些经济活动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同样国际税收问题的产生也是伴随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活动的开展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跨国经济活动,就不会产生跨国税收利益协调和分享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或查找国际经济活动实例,发现自身感兴趣的贸易、投资、理财、税收等问题和现象,运用经济学理论或模型将案例“掰开揉碎”多视角化展开分析,以此提高理论说服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职业能力。其次,全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课程思政融入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每个国家的贸易、货币、金融、税收制度在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欧美国家的经济制度体系及其变化,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变化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中国的发展和改变,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自信”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对国际避税方法与手段这个知识点进行拓展分析,延伸到跨国公司在我国常用的避税手段和方法,进一步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的优惠税收政策,从侧面反映出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及税收制度和政策。因此针对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握章节要点是基础,紧扣时事热点提炼并融合思政元素是关键,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主线,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最终达到优化专业课的育人生态的目标。
四 融合“课程思政”的“国际税收”教学改革措施
(一)构建全程融合式课程思政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于高校完成“育人”宗旨非常重要。然而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不是简单的思政理论术语的生硬堆砌,需要努力构建全程融合式课程思政,做到隐性德育思想恰如其分地融入专业课课程规划、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授课课堂、课程总结的全过程。对于高校专业教师来说,说到底还是提高思政理论素养、理论功底的问题。因此首先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职业素养理论、十九大报告等相关理论基本内容,把握思想精髓,不定期组织课程组成员开展思政理论学习和讨论,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头脑风暴、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将最合适的思政元素,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入到课程教学。其次在具体“操练”环节也要注意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对应性和必要性。不对应或虽然对应但并不必要,就不要硬套。如前所述,在课程七个章节中教师在加入思政元素时要做到适时适量,可以在课前导入的几分钟,可以在课后的总结部分,也可以在对课程知识拓展讨论的部分。不是即兴随意乱入,应该课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经过多次实操和检验,选择最恰当的要素融入课程。此外要注意讲解过程中对思政理论的融会贯通。在进行职业素养理论、方针政策中的概念和判断的讲解时,提倡教师用自己通常的授课风格,这样思政元素和授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专业语言恰到好处地融合,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构建讨论交流式课程思政
高校教学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提倡互动式学习,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同样要改变既定的、单向的思想灌输,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构建讨论交流式课程思政,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领悟德育精神。首先教师可以将现实案例融入课堂讨论交流中,例如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转让进行避税安排,通过对典型避税案例的分析(苹果公司避税技巧、避税示意图及避税地的选址),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积极表达,不仅可以让课堂更生动,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其次教师采用SPOC翻转课堂方式进行教学,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课程组建立的线上同步SPOC课程资源进行课前预习,提前了解每一个章节中重点概念和理论,减少课堂中讲解概念和理论的时间,更多的课中环节安排学生进行讨论。此外,为了让课堂讨论有的放矢,可以在课前发布讨论的问题,如分析跨国公司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避税问题,如何完善我国税收制度,让学生可以联系实际提前查找相关数据或案例资料,提前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工作,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深度思考,理性看待当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深化认识。当然在课中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状态适当调整讨论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设置讨论的问题,最后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做好讨论评价和总结。
(三)构建动态评价式课程思政
高校教学改革摒弃传统的平时小测、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强调对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进行考核,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结合同样强调建立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构建动态评价式课程思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10],教师可以建立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档案,在档案中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课程结束时由教师和学生对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其次,在考核内容上,除考量学生掌握该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情况外,还要将思政教育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使课堂教学评价向专业伦理操守、职业道德、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等维度延伸,让课程评价体系与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有效融合。通过设置二级或三级思政子目标将育人目标细化,并在后续的授课实践中不断调整评价量化指标和权重,形成较为科学的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最后,课程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复习反馈环节,课程评价也贯穿课程全过程。通过实时记录每个环节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团队案例分享和讨论中参与讨论的态度、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沟通情商能力进行多维度、多元素的综合评价,全过程动态的检验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
五 结束语
全面提升专业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专业课是一个必选项,但不能成为每门课专业课教学的主体。强化“国际税收”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改变该课程的性质,其基本功能仍是培养大学生分析国际税制和解决税务实际问题的能力。经济类专业课程亦是如此,在各种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自然有效地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结合什么、如何结合、融合融入,力争实现完成课程既定教学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