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群建设重构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
2022-01-19李虹仪
李虹仪,张 茂*,吴 琼
(1.韶关学院 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龙岩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其中畜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核心地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根据已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畜牧业产值超过3.2 万亿,占农业总产值比例接近30%,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产值3 万亿元以上[1].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畜牧业已经向现代化进程大步迈进.作为培养畜牧业人才的重点专业,动物科学专业也急需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着重培养基于环保、动物福利保护理念的养殖场畜舍规划、设计、现代化、自动化动物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的畜牧人才,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有更多的大型畜牧企业通过“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因此,需要培养既有畜牧业专业背景,又了解“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的现代畜牧业人才,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也必须将互联网新技术融入健康养殖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最终实现畜牧产业的“智慧化”.
1 专业群的发展背景及趋势
专业群,即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2019 年2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要将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突出的位置,到2022 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将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 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应用型高校的使命在于满足地方发展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2].“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畜牧业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环境容量原则,坚持多元并举和优化结构原则,坚持非均衡发展原则.按适度规模,布局合理,畜地平衡的发展思路,实行生猪养殖总量控制和密度控制,鼓励发展节粮型家禽和草食动物养殖产业,走标准化、品牌化和现代化生态型畜牧业发展道路.在设置动物科学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中,部分因师资生源问题并未独立形成动物科学/科技学院,而是与动物医学专业,甚至生物技术专业合并于同一学院下.在这种背景与发展趋势下,此类学院可将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组建成相关专业群,对接生物科技与健康养殖产业链,该产业链以应用生物科技为支撑,以保护动物健康、提高动物福利为主线,以生产质量安全、富含营养的无公害动物(蛋肉奶)产品,最终形成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的研发、生产、加工、营销一条龙产业链.其中,动物科学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同时也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支撑产业链中端的动物健康养殖、营养调控与生物饲料研发、品种选育、畜禽舍小环境控制、现代畜牧机械设备的使用等关键技术,着重培养畜牧经营管理、提高养殖效益的专业人才.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本文将探索在专业群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合适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以期培养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2 以产业需求为基础,重构课程体系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动物科学专业隶属于农学学科,动物生产类.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对动物科学专业的发展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大机遇,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力求培养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四得”人才.因此在符合动物生产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围绕畜牧业健康养殖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重新构建课程体系,重构的课程体系自下而上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群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互通课程”“专业核心独立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互选课程”5 大课程群,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每个专业必修的政治思想理论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创新创业类课程等;“专业群公共基础课程”主要修读群中各专业都必需掌握的基础课程,如专业导论、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等,这两个课程群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与素质.“专业核心独立课程”为传统课程中动物科学专业所需掌握的相关专业技能课,如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家畜繁殖学、家畜育种学以及猪、鸡、牛、羊生产学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最典型的生物科技与健康养殖产业链增设了专业互通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专业互通课程”为动物科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互通共修的课程,如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畜牧业经营管理、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与卫生检疫、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技术等.“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为模块选修,包含了“农产品加工”“农牧商务与金融”“生物制药”“药用植物栽培”“动物疾病检测”5 大模块,每个模块设置4 门相关课程,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及就业定位选择自己所要修读的课程.同时将实验教学从每门课程中剥离,根据产业能力需求,将核心课程内容交叉融汇,设置成4 个实验模块,分别为“动物科学基础实验模块”“动物繁育学实验模块”“动物营养与饲料质量检测模块”和“动物生产学模块”.旨在培养有宽泛扎实基础知识、产业链相关知识和具有精深专业技能的钉子型人才.
3 校企深度合作,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教育部吴岩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应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3].动物科学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及社会的需求性,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行业的前沿动态、企业最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均可结合到课堂中.因此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双师同课”教学新模式,即课程教学任务将由校内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课程大纲中设置相关专题,聘请签约校企合作单位高管或高级技术人员针对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践进行教授,使专业课程紧跟行业的发展步伐;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长期挂职或短期间断实践,根据行业的发展进程及时更新授课内容,立足教材,增加行业发展动态和学科发展前沿,同时将企业生产的具体问题与相关理论知识相联系进行案例教学,建立案例教学库.改变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部分课程内容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学生课余通过教师提供资料、自行查阅文献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部分难以进行实操的专业实验,可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
4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4].在国外的一些知名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比理论课多,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6].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教研组提高了实践课时的占比,实践教学环节学时为总学时的35%以上.同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注重培养能力、个性及创新意识为基本原则,构建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所示.形成“一条主线(健康养殖)、二个平台(课堂内、外)、三个层次(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创新创意训练)、八个环节(基础课实践、专业课实践、基础技能实践、课程设计实践、专业技能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毕业设计)”的网状基本框架.其中八个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实践教学平台上进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同时围绕社会需求和企业急需,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自主实训实验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开设专业技能大赛,做到课内外结合,产教研结合.专业实习采用“3+1”模式进行,即本科最后一年学生入驻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多年的“3+1”实践中,学院逐渐形成了实习基地“师(毕业学生)带徒”的传帮带模式,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图1 动物科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5 改革学业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学校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逐渐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体系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方面,过程性考核包括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辩、上机、测验、论文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社会实践、课外阅读、作业测评、期末考试等)、多种类型(作品展示、课堂讨论、各种报告、课程论文、课外作业、竞赛等),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同时,应注重学生自评、互评环节,做好考核内容的设计,统一评价标准,减少教师个人在认识方面的偏差和随意性.终结性考核评价以教考分离为核心,考核内容在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概念、原理)记忆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还可掺入专业群产业链岗位需要,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旨在建立健全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学业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