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19崔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依从性优质

崔丽华

(锦州市第二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常合并心力衰竭,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健康,因此需要积极治疗。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年龄逐渐呈降低趋势,主要原因为随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上班族饮食不规律,运动少或不科学,造成了年轻人群心血管疾病呈高发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心绞痛等临床体征,需要及时治疗和保证以后的长期有效护理[1]。冠心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心肌梗死、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冠心病护理模式,近年来成为医护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本次研究针对优质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社区接收的16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7.39±1.0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4.53±0.24)年。试验组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6.21±1.54)岁,病程0.50~5年,平均病程(4.22±1.72)年,组间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①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②均由患者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③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成立。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②对本药过敏者。③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积极调整患者心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适度运动,合理调整患者饮食,减少不良嗜好及生活习惯,规范作息,提高患者配合度。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包括:①组建优质护理工作组,任命护士长为组长,再由护士长任命4个副组长,护士长制定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总目标;副组长从旁协助组长,有针对性的为每一位患者制定更详细、更明确的个性化优质护理措施;组内其他成员均需严格遵守个性化优质护理措施,积极帮助患者认真执行。要求优质护理工作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均需有3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且能严格遵守组长制定的工作章程。②修改并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实行责任到岗制,责任分管到每一位成员,明确岗位制度细则,完善责任奖励机制,提高成员积极性。③加强每位成员的自身素养,态度和蔼,有耐心,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想患者之所想,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④心理护理:患者心理负担较大,病情不稳定,极易导致患者恐慌等负面心理[2]。对此,护理人员需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全面分析及解答,尽量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信心。⑤合理用药:通过卫生宣教等活动,加强患者对冠心病的全面了解,提高健康意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合理用药,遵医嘱用药。及时与医师沟通病情,遵照医嘱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可以通过视频、手册、亲身示范等方法,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积极性。⑥健康饮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菜谱,请患者家属从旁协助,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反复叮嘱患者及家属饮食禁忌要点,讲清其中利害关系。在言语上重点表扬依从性较高的患者,提高患者健康饮食的积极性。⑦适度运动:加强患者对运动的正确认识,做到合理运动,适度运动,减少高强度运动,多做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指导患者规定运动时间及运动质量,同时设置奖惩措施,鼓励患者适度运动。⑧情绪稳定调节:加强对患者的情绪波动观察,及时制止不良情绪的产生,起到情绪调节的作用。指导患者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等。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积极心态,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遵医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治疗依从性、护理治疗效果情况。

1.3.1 制定遵医行为评分量表,包括4项内容:合理用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情绪稳定,各10分。

1.3.2 制定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包括四项内容: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健康满意度、心理健康状态,各20分。

1.3.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3项内容:心肌梗死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体循环栓塞发生率。

1.3.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脂正常,心功能恢复至Ⅰ级判定为显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血脂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判定为有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血脂和心功能均无改善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7.50%,其中心肌梗死发生率是2.50%、脑梗死发生率是1.25%、体循环栓塞发生率是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总发生率(30.00%),其中对照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是12.50%、脑梗死发生率是6.25%、体循环栓塞发生率11.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试验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对比(分,)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护理前后的依从性分别为(63.19±6.52)分、(75.43±7.02)分,试验组护理前后的依从性分别为(63.44±6.03)分、(90.49±9.00)分,护理治疗后,两组依从性均明显增加,且试验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共有80例,显效40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7.50%,试验组共有80例,显效51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称冠心病[3],多见于中老年人及肥胖患者,主要病理机制为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严重者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休克、心力衰竭等。多数罹患冠心病的人群[4],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需要合理用药,适度调整生活作息,减少不良嗜好的发生,加强运动,减少情绪大幅度波动的情况[5]。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救治不及时,病死率较高,饱食、情绪激动、便秘等情况均可诱发。典型症状有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疼痛等全身症状。冠心病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功能降低[6],不足以提供人体正常的心肌功能,导致心肌缺血、心肌供血不足,加重了心肌细胞的合成,恶性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心肌纤维化加重、心肌结构紊乱、心脏功能受损、射血功能降低,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体征,患者常有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优质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来说,具有个性化护理、针对性强、护理效率高等特点。优质护理模式作用于冠心病患者,有利于为每位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每位患者冠心病的不同诱发因素[7-9],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治疗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同时,明确表扬依从性高的患者,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10-12]。优质护理模式通过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入的冠心病相关知识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了解,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积极性,同时,优质护理模式通过引导患者进行适当、合理的运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13],改善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及不良嗜好,大大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加速患者康复。优质护理的相关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患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治愈成功的信心,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护理意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成功率。优质护理模式很好的弥补了医院的不足[14-16],可以为冠心病患者提供长期的优质护理环境,加强患者对冠心病的了解,增强合理用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情绪控制的积极性,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及症状缓解,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降低心肌梗死罹患风险[17]。并且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与社区患者的沟通,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提高患者配合的积极性[18-19]。

本次试验中,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且遵医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治疗依从性、护理治疗效果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临床应用较好。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依从性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