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质量缺陷分析与应对方法

2022-01-19吕晓霞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毒供应室广东省深圳市51803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合格供应

吕晓霞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毒供应室,广东省深圳市 518035

外来医疗器械是指非医疗机构所有,由医疗器械商免费提供或是租赁给医疗机构的一类器械,这类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各种新型手术中[1-2]。从调查分析可发现,外来医疗器械多具有造价昂贵、精密度高的特点,所以应用完毕后必须提供更高质量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但若不做好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则会影响其实际应用质量[3-4]。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各类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自有一套工作程序[5]。但是,这套工作程序显然无法满足外来医疗器械的实际需求。改革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案,明确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可有效清除质量缺陷,提升管理效率以及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6]。质量管理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新型管理,以提升管理质量为目标,形成良性管理循环,持续发现质量缺陷,持续解决相应缺陷,提升管理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展开相关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20年1—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800件外来器械为观察对象,将2020年1—6月的400件作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的400件作为观察组。研究期间,由同一组工作人员(10名)执行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工作,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外来医疗器械参与研究前无损坏现象,运行正常,功能完好;(2)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均在岗,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工作经验不满1年的工作人员;(2)存在破损现象的外来医疗器械。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在使用过的外来医疗器械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后,明确其清洗、消毒需求,按照工作流程处理,下放给相应科室。观察组实施质量管理:(1)创建质量管理小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年限1年以上的10位工作人员组成质量管理小组,选出责任心最强、职称最高、工作年限10年以上、管理技能最好的工作人员作为小组组长。小组长需带领小组成员明确现有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缺陷发生原因,从源头找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整合解决策略,在管理工作中落实,解决相关缺陷。(2)完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因为外来医疗器械的特殊性与应用价值,小组应统计、总结医疗机构现有的各种外来医疗器械,并做好详细记录,在记录清单中明确每一种医疗器械的来源、清洗消毒需求、清洗消毒标准流程、清洗消毒质量标准等内容,并将其制定成册,发放给消毒供应中心每一位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按照册子上的记录完成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保证清洗消毒质量达标。(3)完善外来医疗器械的监管制度:小组长还需结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制定符合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的监管制度,安排专项监管人员,要求其每周随机抽查3~5次,定时抽查5次,及时发现清洗消毒不合格的外来医疗器械,及时记录、上报,并记录清洗消毒人员名字,每月统计1次,并在月末总结大会上通报,对不合格次数过多的工作人员,需考虑重新进行岗前培训与技能培训,若持续3个月不合格次数过多,考虑停职或调职。(4)制定质量缺陷总结制度:小组还需制定质量缺陷总结制度,每季度工作开展时,主动分析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寻找解决方案。每个季度总结回顾1次,回顾本季度工作实际情况,现存质量缺陷,在现有工作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季度工作目标,质量缺陷解决方案,不断健全现有管理方案,不断解决质量缺陷,提升质量水平。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质量缺陷(信息登记缺失、清洗不合格、器械包污染、器械包超重、包装不合格)发生率。(2)对比两组管理质量评分,采用消毒供应中心自制管理质量调查问卷获取,从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及时发放、安全意识、差错防范、服务态度6项进行评估,采用3分法评估,分数越高,管理质量越好。(3)对比两组管理满意度,本研究所用医疗器械在完成清洗、消毒、包装等工作后,下放至相关科室,在医疗器械应用完毕后让医护人员进行打分,总分10分,9~10分为非常满意,6~8分为基本满意,6分以下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质量缺陷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质量缺陷(信息登记缺失、清洗不合格、器械包污染、器械包超重、包装不合格)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质量缺陷发生率对比[ n(%)]

2.2 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管理质量(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及时发放、安全意识、差错防范、服务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管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管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现今,外来医疗器械在各个医疗机构均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但是,外来医疗器械的规格、种类比较多,结构十分复杂精密,生产厂家也不一样[7-8]。因此,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压力较大,难度较高。改进消毒供应中心的现有管理方案,选择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妥善管理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可明确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改进现有的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9]。

现代化医疗服务的主要风险之一是医源性感染,而医源性感染多为医护人员、医疗器械导致[10]。医护人员未做好手卫生工作,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均会增加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所以,积极清除医源性感染可规避危险因素、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提升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是非常必要的[11]。质量管理是新型管理模式之一,在多个领域中均有应用。质量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基于上一阶段的工作效果,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质量目标,明确上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并将问题解决方案落到实处,改进现有管理方案,促使下一阶段工作顺利开展,达到相应的质量目标。应用品管圈管理可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可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12]。品管圈管理也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种,也具有持续改进管理,持续消除质量缺陷的问题,因此上述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结果显示,实施质量管理后,观察组的质量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管理质量评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明确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的质量缺陷,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可有效解决质量缺陷,提升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合格供应
美国如何“玩转”国防供应与采办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胡愈之与桂林文化供应社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4月广州商业地产市场:供应大幅增加,成交同比上涨
家用医疗器械监管现状与发展趋势
不合格的洗衣工
不合格的科学家
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