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2-01-19永煤集团总医院妇产科河南省商丘市4766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转移率淋巴结病理

李 敏 永煤集团总医院妇产科,河南省商丘市 476600

宫颈癌主要由真菌、病毒感染所致,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于第二位,好发于40~60岁女性,但近年来,由于宫颈癌筛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加上筛查措施的无效性,导致30岁以下女性发病率明显升高[1]。宫颈癌的治疗主要根据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选择,而年轻宫颈癌患者与中老年患者病因、病理特征、治疗方法等均存在差异[2-3]。因此,对不同年龄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对早期预防、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中就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做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A组(<40岁,31例)、B组(40~60岁,32例)及C组(>60岁,31例)。A组患者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34.73±4.28)岁。B组32例患者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8.86±4.62)岁。C组患者年龄61~72岁,平均年龄(68.36±5.13)岁。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中诊断标准[4];②行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恶性肿瘤;②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③性伴侣不固定,或有不洁性生活史。

1.3 方法 统计三组患者首发临床症状,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月经紊乱;参照《FIGO/IGCS妇科恶性肿瘤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之三:宫颈癌》[5]判断患者FIGO临床分期,包括Ⅰ~Ⅳ期;术前行超声检查,评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通过手术病理明确患者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其他类型)及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宫颈癌患者年龄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C组患者FIGO临床分期≥Ⅱb期占比最高,B组次之,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远处转移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临床症状中以接触性出血为主,C组以月经紊乱为主,主要表现为绝经后出血;三组患者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n(%)]

2.2 宫颈癌患者年龄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经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年龄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2 宫颈癌患者年龄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由于各种宫颈癌筛查技术的不断完善,临床对宫颈癌的检出率逐渐升高。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的方案,主要由临床分期、转移情况及患者生育要求等决定,对于肿瘤直径不足2cm,且临床分期处于Ⅰa~Ⅰb期,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而言,通常采用子宫颈切除术治疗;而对于临床分期晚、存在转移的患者,必要时需行子宫全切、次全切+淋巴结清扫术治疗[6-7]。因此,对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对治疗方式选择、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结果显示,C组患者中FIGO临床分期≥Ⅱb期比例最高,B组次之,A组最低;A组患者远处转移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A组患者临床症状中以接触性出血为主,C组以月经紊乱为主,表现为绝经后出血,说明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宫颈癌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主要是由于年轻女性在宫颈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时,已有性生活,导致精液中致癌物质破坏宫颈免疫系统,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且长期口服避孕药,亦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率[8]。另外,年轻女性中人乳头病

毒(HPV)感染率较高,也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年轻女性体内紊乱的雌激素水平,亦可刺激宫颈,增加宫颈癌发病率[9-10]。年轻患者主要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是由于年轻患者处于性活跃期,加上HPV感染,易导致接触性出血,而老年患者低雌激素水平,加上性生活减少,宫颈移行带较隐蔽,绝经后出血较为常见[11-12]。本文中,经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与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说明宫颈癌患者年龄越小临床分期越早,但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分析原因在于,HPV感染患者中E6/7蛋白可对正常细胞周期造成干扰,引起细胞DNA合成失控,引起突变,并可促使癌细胞增殖,增强病毒对周围细胞的侵袭性与感染性,因此年龄越小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相对较早[13-14]。另外,由于宫颈癌本身属于进展较为缓慢的疾病,加上老年患者基础代谢缓慢,导致肿瘤生长速度较年轻患者更慢,出现远处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低[15]。因此,应加强宫颈癌知识宣教,普及宫颈癌筛查,尤其对中老年人群,在疾病早期实施干预,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较大差异,即年龄越小临床分期越早,但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应加强宫颈癌早期筛查、干预,以降低疾病发病率、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转移率淋巴结病理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术前MRI检查对宫颈癌病理分期及宫旁浸润评估的诊断价值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番茄脐腐病发生与元素运移的关系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麻黄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以标准汤剂为基准建立丹参的质量评价方法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