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融合”构建高职产业学院“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2022-01-19曹元军李曙生朱健
曹元军 李曙生 朱健
[摘要]产教融合是一项国家层面的职教改革整体制度安排。文章结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推动产教融合从理念走向制度供给落地的实际举措,即以建设“五融合”为重要特征的高水平产业学院为抓手,分析了高职产业学院“五业”横向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学理逻辑及其长效机制的建构,以此有力促进产业学院的课程、教师队伍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五融合”;高职产业学院;“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
[作者简介]曹元军(1966- ),男,江苏兴化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教授;李曙生(1972- ),男,安徽庐江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院长,教授;朱健(1970- ),男,江苏泰州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副教授。(江苏 泰州 225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JA190337,課题主持人:曹元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2-0036-05
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高质量有机衔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深度改革。职业教育改革应紧密联系产业发展,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来说,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是产教融合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五融合”办学特征:“融”是学生的专业与产业的融合,“融”是实践教学与产业实训实习基地的融合,“融”是校企合作课程与产业技术发展的融合,“融”是专业教师与高水平产业大师的融合,“融”是学校治理模式与产业要求的融合。将“五融合”高质量契合,构建高水平产业学院,目的是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横向“五业贯通”:一是专业,即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学习;二是职业,即学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三是产业,即学校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四是学生的就业;五是学生的创业。以“五融合”为产业学院办学特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就业、职业和创业”复合能力,产业学院的育人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围绕区域产业发展。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基础
2020年,《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产业学院建设要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产业为要、坚持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该文件虽然针对进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先行先试,并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明方向并提出明确建设要求,但对于高职专科教育教学改革来说同样具有指导作用。不同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高职专科教育,需要具体研究如何走高职特色的产业学院发展道路,即以强化产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宗旨,突破高职教育传统路径依赖,紧密依托地方产业优势,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为地方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复合型工匠人才资源,形成高职产业学院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达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技能要求的零距离,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深度改革。国外的产教结合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日本的工学结合企业访问制等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包含两个微观层面,即教育主体双元和学生身份双元。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说,对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教学进行立法,由各州确认教育类型企业,并给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主体提供税收减免优惠等保障措施,从而促进更多知名企业愿意参与德国的各层次职业教育活动,为德国相关产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我国现阶段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类似于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但又不同于德国模式。例如,体制上既有单一所有制,又有混合所有制;校企合作内涵和外延有了新变化,合作的对象不局限于校企。学者贾旻等人认为,政、校、行、企、社联合,人为构建职教命运共同体,协同培养技能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正日益显得紧缺。为改变人才需求侧现状,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应不同于过往的“企业学院”订单班、冠名班,其建设重点应在于产业链与教育链高质量有效衔接,即体现在教育主体(校企)之间的融合、学生双元身份(学生和学徒)融合,以及教师双元身份(校企导师)的融合。也就是说,与德国“双元制”相比,我国现阶段产业学院应达到“三元制”或更多。此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对于承担人才培养责任的产业学院来说,其建设难点在于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彻底改革人权、事权和财权,构建科学高效的长效机制。
二、“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理逻辑
高职专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前者强调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后者着力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因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理逻辑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以育人为本、产业为要、厚德尚技是高职教育的内在特征,产教融合是高职“五业贯通”人才培养的首要路径。
1.逻辑起点:技术形态的演进是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根源。生产技术的演进变化经历了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以及现代第四次工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革命浪潮。传统技术的简单重复操作工作岗位,正日益受到“机器人”的挑战。在智能化生产体系中,传统的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界限变得不再分明,跨岗位的人才融合使得应用型人才结构呈现扁平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其培养模式也应紧随科学技术发展而适当调整优化。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五业”开展现代学徒制、1+X证书和卓越班等产教融合模式试点,但是在“五业”中的相互横向贯通并不像当初设计的那样紧密。如今大力推广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借鉴了英国产教结合模式,“专业”与“产业”和“就业”能够有效对接,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的衔接,但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定位和“创业”可塑性能否进一步持续还需观察与分析:学生毕业后频繁跨行业跳槽,或存在创业层次低且对促进产业发展不强等现象。高职卓越班的出现是对现阶段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改革与补充,但是没有顾及所在专业或专业群内全体学生的学业。
以“五融合”為特征的现代产业学院构建将会给人才培养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因材施教,不再针对少部分学生,而会面向产业学院广大学生;教育主体多元性明确,带来师资身份(校、企、行、社)多元兼容,进而推进教学基础资源的优化整合。在此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在吸收传统成果养分的同时,也在充分顾及产业发展的变化,即紧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与教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技能实战资源,如技能大赛、挑战杯、互联网+技术社团等,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知识教育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定位:以培养“五业贯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宗旨。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机构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由于当代产业提质升级所需的技术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人们凭借经验和过时技能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技术的合理运用。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而言,与本科教学侧重专业知识传承、中职教学侧重技能训练存在显著差异,即高职教育在强调专业理论“够用”的同时,对学生高素质技术技能的培养应十分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根植于办学模式,而办学模式又与产业经济模式紧密联系,所以要改变以学校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从校企合作过渡到产教深度融合。在智能化产业时代,过去“校热企不热”现象将发展为现在“校热企更热”产教深度融合:企业更愿意将资金、技术、人力等投入到职业教育多元化育人中,校企合作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其办学模式顺应了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满足了企业生产岗位对“五业贯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因此,“五业贯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横向“贯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即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相应加快,“产业”与学生“专业、就业、职业”的相互联系更加内化。在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产业中,技术技能人才所面临的工作任务不断变化:机械重复的工作任务正向不确定性方向转变,体现在产业中的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不再是一种线性的关联,而是一种多维度网络化的立体贯通联系,其网络节点分类包括从业人员的专业、就业、职业和创业等个体要素,产业就像多维度网络中的“基站”和“服务器”。由此可见,专业知识是围绕产业实现个人就业、职业和创业的基础,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过程中的成效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
二是具备跨职业的复合能力,即在就业中能跨岗位、跨行业等跨界能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智能化产业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融合、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融合,如物联网与数控机床系统的融合、机器人系统与汽车装配流水线工装的融合等,所以在多变的工作情境下个人的工作对象、操作步骤和完成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之间的关联并不是清晰的,如汽车装配流水线,可以用机器人参与其中,也可以在每个工位用个人操作,如果考虑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也可以对装配工装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与改造。因而,复合能力的训练与养成是高职“五业贯通”之间的逻辑通路。
三是具备职业的迁移能力,即在工作岗位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更高层次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我国实现产业现代化加快了步伐,体现在产业人员从业的迅速变化。技术技能更新与迭代速度加快,产业人员应具有跟随产业发展的职业可持续能力,因而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快速变化的能力关系到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是职业教育必须要实现的长期目标。从国际市场来看,为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包括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在内的国际组织提出培养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倡议。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还将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并融入课程。由此可见,我国高职教育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五业贯通”复合能力,更要培养学生适应产业发展的职业迁移能力。
3.逻辑主线:“五融合”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具备高职教育“五业贯通”复合能力和迁移能力,就必须以产教融合平台为基础,兼顾“产教”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融通,用专业教学理论和相应的实践,配以紧密关联的制度体系,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且促进了与之相伴相随的职业教育发展。然而,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演进来看,技术进步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是按照线性逻辑进行的,如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不仅职业教育起步晚,而且发展缓慢。针对此现象,人们不禁要问,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动力还是阻力?
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是在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规律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而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办学也是在过往校企合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新模式。如何让这种新模式保持强大生命力,其他层次教育可借鉴,如高职和中职,这不是简单的路径跟随问题。例如,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让“五融合”贯穿于产业学院办学过程,结合1+X证书制度,强化复合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走区域“智能制造与制药”高职特色之路。“五融合”中的学校治理模式与产业要求的融合是最基础的融合,如果体制机制不顺,其他“四融合”只能流于形式。所以,高职教育现阶段在抓好“双高计划”建设的同时,要着力建好区域高职特色产业学院。
三、“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建构
“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其教学实施环境与过去比较有巨大改变的趋势。人才培养模式要达到“五业贯通”的标准就必须有相应的培养实体平台。“五融合”作为产业学院建设支柱构架,应坚持以高职“产学服”为主的产教融合教学与服务产业体系化设计,这里的“服”特指科技服务,不同于本科所提“产学研用”。因此,要走高职特色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之路,就必须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
1.标准先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尺度。技术技能人才的门槛标准是具体的,并不抽象、笼统。教育部联合人社部等多部门,在全国附条件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即学生应达门槛标准才能走出校门。教育部等部门在2020年11月份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的山东试点赛,传递出“五业贯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门槛标准的信息。例如,高职汽车技术赛项在往年只包含传统燃油车的排除故障,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及智能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山东汽车技术试点赛上的选手不但要掌握传统车技术,还要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汽车智能网联的标定与组网工作。通过山东试点赛表明,高职人才培养标准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技术技能型,应当具有职业复合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具体考核标准。
2.产业需求导向:以产业发展需求为依据,布局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育人旨归。在完成“五业贯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之后,就必须着手分析如何实现并能超越“人才培养标准”的问题,这是因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高职产业学院布局应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主要依据,由省政府职能部门统筹兼顾,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用“五融合”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满足战略新兴产业对“五业贯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以“五融合”构建高职产业学院“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为目标,全方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综合运用高职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制度,“岗课赛证”融通,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3.类型坚守:避免“类型教育漂移”。类型教育从大的方向来看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的方向来看职业教育又分为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许多过去的中专校升格为高职校,更有少数学校一路不停地升格到本科学校,形成各地类型教育漂移的“小气候”。类型教育不断升格,从区域职业教育长远来说,可能会打破人才类型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平衡,造成人才高能力、低需要的浪费。此外,由于类型教育的“升格漂移”,其人才培养模式势必“漂移”,带动课程“漂移”、教师“漂移”、教法“漂移”、学生“漂移”,然而有的“漂移”是硬着陆,有的是软落地,所以“双高计划”建设立项学校10年内不升格,可以保持区域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相对平衡。因此,“五业贯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配套措施的落实,从而保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长期稳定,促进区域高职院校甘坐“冷板凳”,即潜心“淬火”技术技能型工匠师资,优化配置产教融合教学资源,切实落实制度约束与保障双功能,提高产业学院办学知名度,这样才能坚守“类型”教育。
4.质量保障:以高水平产业学院建设为突破口。高职“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是建设高水平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力点和落脚点。健全区域龙头企业参与学校多元办学质量保障制度,积极发挥行业企业在高职类型育人中的双主体作用,校企合作培养“五业贯通”高技能人才,增强教育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可持续平衡。质量保障程度有高、中、低水平之分,而将高水平“五融合”质量保障落实接地气,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各自承担产教融合分级分类责任。对于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学院,职业教育合作企业以资本、技术、人员和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由企业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培养对象,进行“校企双制、工学一體”人才培养,以“五融合”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联动发展。
四、结语
随着第四次新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高职产业学院正日益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载体、新平台。通过高职“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学院在未来能有效实施专业对接产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课程标准对接岗位技术标准,最终实现高职教育新跨越。
[参考文献]
[1]王惠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9(5):86-92.
[2]周彦兵.产教融合视域下德国“双元制”模式分析及借鉴[J].教育与职业,2020(12):65-70.
[3]贾旻,王迎春.“政校行企社”职教命运共同体的涵义、机理与构建策略[J].职教论坛,2020(4):6-12.
[4]刘育锋.培养具有职业迁移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20(25):1.
[5]崔钰婷,赵志群.英国职业教育学徒制治理新体系及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21(5):48-52.
[6](美)凯瑟琳·希伦.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经济学[M].王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