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价值、现状及策略
2022-01-19石慧
[摘要]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双高计划”的建设任务之一。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有助于深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与声誉、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文章在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行现实审视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推进策略:凝聚优势特色,建设以应用科研为特征的服务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形成科研反哺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强化制度供给,激发师生开展创新活动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双高计划”;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价值意蕴;现实审视;推进策略
[作者简介]石慧(1981- ),女,湖北黄梅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上海 201808)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2-0041-05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总体要求与目标部分指出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同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了“双高计划”十个方面的建设任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重点建设任务之一,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并列为“双高计划”两大支点,彰显了国家在宏观政策设计上对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从示范 (骨干) 校建设,到优质校建设,再到“双高计划”,是国家以持续的政策供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双高计划”对高职教育战线而言,是要在后示范时期明确优秀学校群体的发展方向。相较于示范校、优质校建设任务,“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对接科技发展趋势,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一大创新与突破。有学者认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具有三大功能,即既是学校服务行业企业、推进校企合作的平台,也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平台,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平台。
一、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深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高等性”的高职教育,如何摆脱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的“矮化版”“次高等”普通高等教育的社会认知,既需要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也需要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这种努力包括在高校最基本的办学职能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树立类型教育所特有的“高等性”内涵。有学者提出,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以“科学学术”为核心,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以“应用学术”为核心的“高等性”内涵,其核心特点是技术创新与迭代、学术支撑是技术学术研究、实现方式是产教融合和跨领域协同。另一方面,作为“职业性”的高职教育,需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就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更为紧密,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当前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经常出现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除了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等因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高职院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不足,人才供给与企业对优质人力资源的需求不匹配。这就需要学校重视技术研发平台建设,补足技能创新短板,提升技术服务能力,解決行业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伴跑甚至领跑行业企业的发展。
(二)有助于提升办学实力与社会声誉
“双高计划”是对高职教育的系统性改革设计,十个建设任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协同、关联的。以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例,建设平台的途径既包括学校内部提升专业群资源聚集和配套供给服务能力,也需要学校与外部如产业园区、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涵盖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尤其要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因此,通过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学校推进专业群建设、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有研究通过对入选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21所高职院校(其中有6所已经入选国家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在2010年9月~2020年9月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期刊文章进行分析,发现科研能力表现对高职院校入选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名单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和省“双高”的两组样本院校在科研核心论文成果和附建专业群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耦合态势。此外,“双高计划”要担负起“舞龙头”的责任,提升社会对高职的认可度。近年来,多个社会第三方机构研制推出了针对高职院校的排行榜,其中较具影响力的包括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金平果中国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的“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以及艾瑞深研究院发布的“校友会中国高职(专科)院校排名”等。尽管这些排行榜大多沿袭普通本科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且公信力、科学性尚存争议,但是由于社会传播度较广,对高职院校办学声誉有着一定的影响。良好的社会评价有助于学校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形成办学质量、办学实力提升的良性循环。通过分析几个榜单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发现,与科研相关的指标权重占比多在30%左右。
(三)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虽然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办学职能,但这些职能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人才培养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学、科研、服务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大学搞科学研究一个最基本的动因是通过创新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好。虽然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内涵有所区别,前者侧重科学研究,后者侧重应用研究,但是两者通过开展研究反哺教学的基本逻辑是一致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在面向产业的技术服务中持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专业人才的最新要求,进而将这种变化反映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
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审视
(一)科研意识逐渐增强,科研产出逐年增加
根据《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全国有150余所高职院校的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过500万元,其中超过1000万元的有100余所院校;有150余所高职院校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2019年,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了480个协同创新中心。高职院校依托创新平台积极开展技术转化,成效明显。《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到款额、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及技术交易到款项较上一年度均有所提升。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过500万元的有200多所职业院校,其中超过1000万元的有130余所高职院校;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的高职院校增至180余所。
有研究通过论文和专利数据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发展情况:在期刊发文方面,“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双高”建设院校期刊发文量占全部高职院校发文的31%,体现了高水平院校与高水平科研产出的高度相关性;在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高职院校专利申请数较2016年增长了1.38倍,专利授权数较2016年增长了14.01倍。
(二)科研效益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强
首先,科研的目标定位不清。相对于高职院校科研意识的增强和产出数量的快速增长,高职院校的科研质量稍显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存在定位不清、模仿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的倾向,如普遍将论文发表尤其是核心期刊发文、纵向课题立项列为科研产出的主要评价指标。
其次,科研的投入产出效益有待提高。有研究选取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的72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投入和产出的数据包络法(DEA),以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为投入指标、以科技成果和成果转化为产出指标开展科研绩效研究,发现其中34所院校达到DEA有效,其余38所为非DEA有效,存在程度不同的投入冗余问题。
最后,在专利等体现应用技术特征的科研产出中存在创新性不强、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等现象。高职院校主要以自身为主体开展专利申请,鲜少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申报,且专利成果转化率较低。有研究通过定量研究方法,从相同年授权量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十三五”期间发明专利的授权情况,发现在有发明专利申请的798所高职院校中,277所高职院校有申请而无授权;“十三五”期间有专利转让的高职院校共290所,只占有专利申请高职院校的27%。有研究基于IncoPat专利检索平台中2000~2019年的专利信息数据,从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类型、技术领域、专利转让等维度分析广东省首批进入“双高”建设计划的14所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情况,14所“双高”院校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和授权占比均明显低于全国普通高校平均水平;14所“双高”院校20年中一共转让专利159件,仅占全部授权专利的2.07%。
(三)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建设逻辑不清晰,成果导向偏离
首先,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路径还不够清晰。当前,197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均在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教育部也立项了480个协同创新中心,但是科研平台建设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还是新事物。相对于普通高校以知识生产为逻辑、以学科为基础组织架构开展学术研究,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以应用技术为核心的研究氛围,在平台架构、研究团队组成等方面也没有充分体现出产教融合、跨领域协同的特点。
其次,在科研成果产出的导向上没有突出类型教育特征。政府、地方主管部门没有出台针对职业院校科研评价的具体标准,而职业院校受限于自身科研能力建设不强、研究力量薄弱,鲜少能够提出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科研评价执行标准,导致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和职称评聘主要还是以论文、课题、著作、奖项为主,缺少将工艺开发、产品升级、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成果纳入科研评价指标的具体举措。此外,当前还存在横向课题管理不够规范、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内涵界定和认定标准较为模糊,以及对专利管理重申请数量、轻转化质量等问题。最近国家出台的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设置标准中明确了高水平科研立项和横向经费到账的数量要求。一批办学基础较好的高职院校纷纷推进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筹建工作,将科研立项数和横向经费到账作为科研绩效考评要求分解到二级院系、分摊到教师身上,也加剧了科研产出的导向偏差。
最后,在创新服务平台反哺人才培养方面缺少重视与系统设计。“双高计划”提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要具备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大师培育等功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平台服务人才培养的功能被有意无意地弱化和忽视,极少有将科研反哺人才培养作为科研评价的制度设计和主要衡量指标,更多是教师的自觉行为。在当前科研与教学工作分开评价的制度导向下,相对于科研成果的可量化和一定的利益反馈机制,如教师职称评审中对科研成果明确的量化规定,教师投入提升教学水平的成效较难量化,没有统一标准且见效较慢。教师自然会出于理性的考量,将有限的精力分别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导致科研与教学分离的问题。
三、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推进策略
(一)凝聚优势特色,建设以应用科研为特征的服务平台
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办学特色和优势研究资源,建设开放协同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在组织架构上,学校要与外部机构如政府、产业、行业、企业保持良好互动,瞄准国家战略及地方重点行业、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布局平台建设方向。在建设路径上,学校要充分整合校内资源,依托专业群建设,建立协同攻关的教师研究团队,避免单打独斗。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資源与优势,将学校的专业优势、人才智力资源与企业的市场敏锐度及开拓力结合起来,着眼行业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关键领域,在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工艺创新等方面攻坚克难、推陈出新,形成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学校创新理念落地孵化的共赢局面。在建设成果上,学校要在为行业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学校的应用科研特色,改变以往将课题获批、论文发表作为科研主要成果的现象,致力于产出更多体现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如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专利授权、产品开发与市场转化等。
(二)推动成果转化,形成科研反哺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成果转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外体现在通过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服务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内体现在通过持续的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并帮助教师始终站在产业前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内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首先,开发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平台作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的功能。校企合作研发平台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形态,校企合作的研究课题代表了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校企合作共建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可以成为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基地,企业技术人员可以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学校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拓展校企合作形式,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共商、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师资员工互派、培养过程共育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与产业保持密切对接,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应用科研,将实践应用经验和科研成果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把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例如,将在生产一线捕捉到的产业核心技术和专业关键能力、产业前沿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合理纳入教学方案和课堂教学中;将科研成果纳入教材更新内容或开发活页教材;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实践教学项目、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创新创业或技能大赛训练项目等,使技术技能知识在积累、研究、创新中实现传承与传播。
最后,支持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参加产业相关科研活动和实践项目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文献检索、市场调研、技术研发攻关、成果鉴定申请、推动市场转化等系列实践环节形成对完整的科研项目或市场项目的全流程概念,激发学习主动性与好奇心,提高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制度供给,激发师生开展创新活动的文化氛围
首先,协同设计相关管理制度。独立建制的实体性科研平台在高职院校并不普遍,因此缺少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人事、财务、绩效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经验。鼓励平台建设,就要求学校从组织架构的层面理清平台与管理部门、二级院系(专业群)之间的关系,引导科研、教学、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职能管理部门在平台资源投入及相关管理制度上协同设计,赋予二级院系(专业群)科研平台一定的自主权,采取全职引进、柔性引进、项目制引进等多种灵活用人形式,吸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技能大师、技术研发人员和研究人员来校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产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其次,逐渐形成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将参与应用研究、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纳入自己的职业发展视野,积极探索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过程的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追求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如在校内设立科技社团、开展专业竞赛等。
再次,完善评价与激励制度。统筹考虑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评价。在科研评价上,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结合职业院校科研活动的特点,重点评价科研项目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及反哺人才培养情况,加大行业企业委托项目、技术研发、专利授权、新产品新工艺的产业转化效果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引导教师朝应用科研方向发展;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支持设立依托科研成果推进教学改革的教学研究项目,对教师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如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成果奖、教材评奖等,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中保持与科研成果等效评价。
最后,给予教师发展足够的保障与支持。要将教师应用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纳入教师培養体系,为教师提供学习与培训的机会与平台,为教师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谢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的方位、方向与方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4):1-5.
[2]匡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高等性意涵及其实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148-152.
[3]苏永华.科研助力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的效应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6):114-119.
[4]周光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深层次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23-25.
[5]马海泉,任焕霞.科教融合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访谈录[J].中国高校科技,2012(5):4-6+11.
[6]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7]马欣悦,石伟平,王碗.72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科研绩效研究——基于DEA模型的文献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1(Z1):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