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接触球轴承布置对轴承的影响
2022-01-18王俊勤
王俊勤
(山西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0 引言
角轴承是指可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轴承类型,角轴承所能承受的轴向载荷随接触角增大而增大,反之,适用于高速旋转且径向承载能力强的角轴承对应的接触角越小。基于角接触球轴承刚性较好、高速性好、成本低等优点,高精度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常用于机床主轴并且带有预载荷[1-3]。轴承有DB背对背布置、DF面对面布置、DT串联布置三种不同的布置型式,另外也有可采用自由组配的万能组配型轴承。在制造业中,随着零件加工精度的提高,对机床的加工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其中,轴承的布置方式对轴承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5]。因此,本文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布置进行力学特性分析。
1 角接触球轴承单列背对背配列对轴承的影响
将两型号相同的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芯轴上,配列形式为背对背,如图1所示。先施加预载荷Fp,两轴承均产生轴向位移δp。此时再施加轴向力Fa,轴承将产生轴向位移δa。
图1 单列背对背布置示意图
轴承1的轴向位移δ1由下式计算:
δ1=δp-δa.
(1)
轴承2的轴向位移δ2由下式计算:
δ2=δp+δa.
(2)
将式(1)和式(2)合并可得:
δ1+δ2=2δp.
(3)
在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力Fa作用下,轴向位移δa和接触角α将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轴向位移与接触角变化示意图
图2中,SG为轴承A点到B点方向未受力前的曲率半径;向量AB1为轴承受力后曲率半径;δn为法向位移;δa为轴向位移;α为AB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α′为AB1与垂直线的夹角。
从图2可以看出:在受接触变形的影响下,内圈滚道曲率中心B移动至B1,并产生轴向位移δa和沿接触面的法向位移δn,故可得出如下几何关系:
(4)
整理式(4)可得出:
(5)
由图2几何关系可知,法向趋近量δn的计算公式为:
(6)
轴向趋近量δa的计算公式为:
δa=(SG+δn)sinα′-SGsinα=SG(sinα′-sinα)+δnsinα′.
(7)
将式(6)代入式(7)中,得出:
(8)
将式(8)代入式(3)可得出:
(9)
又由图2可知:∠BCA可近似看作为直角,则△BB1C中∠CBB1=α′,BB1=δa,B1C=δn,则有:
δn=δasinα′.
(10)
将式(5)、式(10)进行整理可得:
(11)
将式(9)、式(11)进行整理可得:
(12)
由角接触球轴承的拟动力学分析理论公式[6]可知:
(13)
其中:Z为滚动体个数;Dw为滚动体直径;fm为内、外圈滚道曲率半径与滚动体直径之比平均值,为常数;γ、c为趋近量常数。
由图3轴承组轴向受力示意图可知轴向力Fa为:
图3 轴承组轴向受力示意图
Fa=F1-F2.
(14)
其中:F1与F2分别为轴承组在轴向外载荷作用时轴承1和2受到的轴向力。
将式(13)代入式(14)可得:
(15)
其中:α1与α′1分别为轴承1受力时AB、AB1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α2与α′2分别为轴承2受力时AB、AB1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先对试验对象轴承组施加500 N的预载荷,然后对轴承组施加轴向外载荷Fa,根据公式(12)和公式(15)得出如图4、图5所示的轴向外载荷与接触角、轴向位移之间的关系。
图4 轴向外载荷与接触角的关系
图5 轴向外载荷与轴向位移的关系
2 角接触球轴承双列配列对轴承的影响
双列轴承的布置方式有4种,分别是双列整体背对背、双列整体面对面、双列单端背对背、双列单端面对面,如图6所示。
图6 双列轴承的4种布置方式
在图6(a)或图6(b)布置方式和轴承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假定双排轴承与单排轴承承受的预紧力相同,单排轴承产生的位移为双排轴承各轴承位移的2倍,致使单列轴承的刚度相比较双列轴承的刚度更低。轴承组的极限转速会因为轴承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此外,图6(a)布置方式虚应力点间距小于图6(b)布置方式。因此,背对背布置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当采用图6(c)或图6(d)布置时,刚度计算与上述计算相似。但是,从轴向热变形的释放角度来看,图6(c)布置方式或图6(d)布置方式不如图6(a)布置方式。
3 结论
从图4、图5轴向载荷与接触角、轴向位移之间的关系可知:轴承1的接触角和轴向位移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加,轴承2的接触角和轴向位移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加而减小。
在单列面对面布置情况下,轴承1所受的轴向力、接触角变化值、轴向位移随着外载荷的增大而减小;轴承2所受的轴向力、接触角变化值、轴向位移随着外载荷的增大而增大。这与单列背对背布置中的规律正好相反。
此外,这两种布置的虚受力点O1和O2的间距差距较大,使得面对面配列相比较背对背配列的主轴整体刚度较高、固有频率较大、回转精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