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细菌基因水平转移中“结合”与“接合”的探讨

2022-01-18杨舒宇李文涵

中国兽医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素供体结合

杨舒宇 , 李文涵 , 朱 奎,3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北京 海淀 100193 ; 2.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 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 , 北京 海淀 100193)

细菌对各种环境都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包括细菌耐药性的形成[1]。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被认为与R质粒(Resistance plasmid)在菌株之间的快速转移有关[2]。质粒(Plasmid)是介导染色体间遗传物质交换的主要载体[3]。作为细菌基因组外自我复制的遗传物质,它可以控制细菌的某些性状,例如耐药性等,并能转移或丢失,被称为“任何染色体外遗传决定因子的通称[4]”。供体细菌间接或直接地将部分遗传物质(质粒)单向传递给受体菌,从而导致受体细菌发生基因重组的现象,称为基因转移[5]。Conjugation就是细菌的基因转移的主要形式之一[2]。

随着细菌耐药性研究的不断深入,“Conjugation”也以更加频繁的概率出现在各种中英文文献、教材中。然而,目前不少文献中对于“Conjugation”一词的翻译存在着“结合”与“接合”2个不同的版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科技名词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习近平主席在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6]。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着,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社会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已紧密结合。不仅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产生的许多新概念、新名词需要规范和统一[7],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社会各领域也需要科技名词有更明确的标准。

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主流教材和文献中Conjugation翻译的统计结果,从Conjugation的概念和具体过程入手,辨析字源、词义,探讨分析细菌基因水平转移中的Conjugation翻译为“结合”还是“接合”更准确,希望能够在纠错勘误的同时推进教材、文献相关词汇使用的规范化。

1 当前国内主流《微生物学》教材、词典及文献中关于Conjugation的翻译现状

“结合”与“接合”作为近义词,读音与语义仅存在细微差别,因此报刊、文献里常常存在混用、误用的问题。在我国近10年(2010—2020年)的微生物相关教材中显示(表1),几乎所有教材中的Conjugation都翻译成了“接合”。但是,在不同领域的专业词典中对Conjugation则出现了不同的翻译(表2)。总体而言,在生物学相关的领域中,Conjugation均被翻译为了“接合”。特别要注意的是,2012年由第二届微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的《微生物学名词》中,Conjugation已被确定翻译为“接合”[8],可以说Conjugation的规范翻译在生物学领域几乎不存在争议了。

表1 国内近10年的微生物学相关教材

表2 国内不同领域专业词典中Conjugation的翻译情况

然而,在目前国内几个主流的中文文献检索平台(知网、万方数据、读秀、百度学术)上分别以“结合”和“接合”为关键词对主题、摘要或标题进行检索之后发现,在相当一部分的期刊、文献中,Conjugation的翻译使用仍存在混用现象(表3)。从表3中可看出,当使用读秀进行摘要的检索时,检索结果中“结合”所占的比例高达23.2%;而检索结果中“接合”占比最高的平台为知网,“接合”在其学术期刊和会议的检索结果中所占的比均超过了90%。整体而言,在4个平台的检索结果中“接合”都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其比例均在70%以上,这说明大部分使用者对Conjugation的翻译和使用是正确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结合”在4个平台的检索结果中仍旧占有相当的比例,可见目前人们对“接合”和“结合”这对近义词的误用仍存在一定规模,应该引起重视。

表3 国内微生物学相关文献及期刊中Conjugation的翻译现状

因此,为避免语言应用中的混用问题,提高翻译及使用的正确率,还需要从Conjugation本身的过程入手,结合中文语素最初构词的意义,探究这组近义词的深层意义及特征区别,以便于被使用者更好地区分。

2 对细菌基因水平转移中Conjugation翻译的辨析讨论

2.1 字源分析 “结合”与“接合”由同一构词语素“合”和不同参构语素“结”、“接”组合而成。共性由共同语素“合”体现,个性由另一语素体现。语素的这种组合使得它们相互区分开来,并使之在语义、语法和语用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结”和“接”的语素义不同,直接导致了词义的不同,进而影响了2个词语的搭配使用。因此对“结合”与“接合”的探讨,可以先从语素“结”和“接”的本义入手。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将2个字的释义归纳如表4。

表4 “接”和“结”在词典中的释义

语素在构成复合词的过程里,语义信息往往会累积到参构的复合词中[9],共同构成一个复合词包含的语义。对含有相同语素的复音近义词来说,语素不同是造成彼此语义、语法和语用相异的重要原因,从语素义入手,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些近义词有哪些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然而,由表4不难看出同一语素往往包含多层含义,不同的语素也可能有重叠的含义。因此,仅仅从字源分析并不足以探讨出结果,还需要结合“接合”与“结合”二者在词义上的辨析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2.2 词义辨析 查阅相关文献后对“接合”与“结合”2个词汇释义的总结,见表5。

表5 “接合”与“结合”2个词在不同词典中的释义

经过比对文献,发现“结合”与“接合”主要有以下区别:(1)侧重不同:“结合”所指对象一般比较抽象,含联合、配合、联系之意,“接合”的对象则比较具体,含地区、物体的连接、拼接之意;(2)含义不同:“结合”往往表示两部分合成一个整体后互相融合,而“接合”表示仅有少部分连接,其余部分仍是各自独立的;(3)词性语法不同:“结合”可带宾语,而“接合”一般不带宾语,例如“城乡接合部”是城市与乡村相交接之处,是一种“接合”,而非“结合”,用“城乡结合部”说不通[10]。经过以上的词义辨析后,“结合”与“接合”的区别已经较为清晰,但是Conjugation究竟翻译成“结合”还是“接合”更准确,还需要结合Conjugation概念和具体过程来进一步探讨。

2.3 Conjugation的发现与具体过程

2.3.1 Conjugation的发现 Conjugation是指供体细菌与受体细菌接触,直接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细菌,与受体细菌DNA整合,引起基因转移的过程[11]。这一过程不是在所有细菌之间均可发生,只有具有F因子或类似F因子传递装置的细菌才可以。与其他的转基因方式相比,Conjugation是一种从一个亲本(供体)到另一个亲本(受体)单向的DNA转移,且并不限于同种菌株的成员之间,故为遗传信息跨菌种间分类界限的转移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途径。

1946年,Joshua Lederberg和Edward L. Taturm采用2株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试验证实了Conjugation过程需要供体菌与受体菌之间直接接触。他们分别以A、B、C、D表示大肠杆菌苏氨酸和亮氨酸营养缺陷型(Bio+、Met+、Thr-和Leu-)及大肠杆菌生物素和甲硫氨酸营养缺陷型(Bio-、Met-、Thr+和Leu+)所需的4种不同的生长因子。这2株营养缺陷型细菌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只有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培养基上才能生长。但是,若把这2种营养缺陷型细菌在完全培养基中混合培养后再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会发现它们的后代能在基本培养基上长出菌落[12](图1)。这是由于这2种营养缺陷型细菌相互接触,进行了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从而使遗传特性发生了变化:A-B-C+D+×A+B+C-D-→A+B+C+D+。

图1 细菌Conjugation的基本原理示意图[12]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长出的原养型菌落(有营养缺陷型回复野生型表型的菌株形成的菌落)是2个菌株之间发生了遗传交换和重组所致。为了排除该原养型的出现是由转化或转导引起的,并证实只有通过细胞间接触才能发生Conjugation,Bernard Davis设计了U形管试验(图2)。把以上2个营养缺陷型菌株分别培养在中间隔有玻璃滤板的U形管的两端,这种滤板只允许培养基和DNA大分子物质通过,但细菌细胞不能透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分别从U形管两端取样、离心和洗涤,再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没有发现基因交换和重组(基本培养基上未观察到有原养型菌落出现)[13]。U形管试验结果充分说明了Joshua Lederberg和Edward L. Taturm观察到的Conjugation现象不是转化的结果,也证明了Conjugation的出现需要2个亲本细胞的直接接触。

图2 U形管试验示意图

2.3.2 水平基因转移中Conjugation的生物过程 由于需要探讨Conjugation翻译成“结合”还是“接合”更贴切,因此下文重点关注的是细菌间接触及传递质粒的宏观过程,对基因水平转移的具体分子机制将不做详细介绍,下面以F质粒为例展开叙述。

F质粒的Conjugation是指F质粒通过性菌毛从雄性菌(F+)转移给雌性菌(F-)的过程(图3)[14]。与有性生殖相似,当F+菌与F-菌接触时,F+菌的性菌毛游离端可与F-菌表面受体结合,使供体菌和受体菌连接到一起后,性菌毛可能通过供体或受体细胞膜中的解聚作用(Disaggregation)和再溶解作用(Redissolution)进行收缩,使二菌紧密相连[15]。紧接着,F+菌中F质粒的1股DNA链断开,逐渐由细胞连接处伸入F-菌,继而以滚环模式进行复制[12]。因此,在受体菌获得F质粒时,供体菌并不失去F质粒。受体菌在获得F质粒后变为F+菌,也长出性菌毛。即在Conjugation过程结束后,供体、受体细胞内各含有至少1个F因子[15]。

图3 F质粒Conjugation过程示意图

3 细菌基因水平转移中Conjugation翻译的纠正及其意义

从前文对Conjugation的内涵所做的简单阐述可以总结出,该生物学过程的一大特点是需要供体菌与受体菌的直接接触。对比“结合”与“接合”2个词,虽然“结”与“接”均有连接之义,但“结合”强调的是连接的双方凝聚、融合为一体,“接合”则强调了触及、承接的状态,并不一定进行融合,程度相对于“结合”更弱,也更符合Conjugation本身的内涵,即2个完整的细菌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由供体菌将质粒DNA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因此,将Conjugation翻译为“接合”更准确。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统一,从秦朝时期颁布“书同文、车同轨”,到清朝末年成立科学名词编订馆,再到1985年正式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可以看出科技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严济慈先生曾说,“凡百工作,首重定名;每举其名,即知其事”,这句话更体现了我国学术界对名词统一工作的态度和做法。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概念、新名词、新理论不断涌现,大量新的科技名词也层出不穷[16]。在进行新名词翻译时,由于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英汉词汇的多义性,不同的译者最初面对同样一段英文时往往有不同的译本[17]。科技类文本常包含大量专业名词,规范的专业名词翻译可以减少译者带来的误差,能更好地转达原文信息,促进科技交流。因此,统一科技名词术语对于国内外科技交流、研究成果推广及科技文献检索等均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接合”与“结合”的字源、词义出发进行了辨析,并结合Conjugation在细菌基因水平转移中的含义进行探讨,最终得出使用“接合”更符合源语结构和规范。该结论的得出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也有助于译者和使用者对Conjugation一词的理解,使文献和期刊在表达相关词汇时更加规范化,减少误导。

猜你喜欢

语素供体结合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58例DCD供体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病因分析
因果复合词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一些含三氮杂茂偶氮染料O,N供体的Zr(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微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