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g2+掺杂的AgInS2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2022-01-18李晓青

大理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结合能光生空穴

李晓青,乔 荣,严 亚

(大理大学药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光催化氧化技术无二次污染、绿色环保,且经济、高效,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污染物处理技术〔1-3〕。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得到广泛研究〔4〕,其中被认为最有前途的三元硫化物材料之一的AgInS2,理论带隙随晶体结构的不同在1.7~2.0 eV之间变化,带隙比常见的TiO2(3.2 eV)、ZnO(3.4 eV)和ZnS(3.6 eV)等光催化剂的带隙要小,有利于可见光的吸收〔5〕,对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显著的可见光催化活性〔6〕。

然而,纯的半导体常受到其光生电子和空穴快速复合的限制,导致光催化活性低〔7〕。掺杂是在AgInS2中引入杂质能级改变其电子结构和能带构型的有效途径。由于金属-半导体界面的高肖特基势垒,半导体材料中的贵金属纳米颗粒掺杂可以促进界面电子的转移〔8〕。Tsai等〔5〕将Pt掺杂到AgInS2中,可以明显提高其对抗蚜威杀虫剂的光催化降解能力,但是Pt的使用提高了催化剂的制备成本。与贵金属相比,Mg有制备容易、无毒、成本低等优点。Nair等〔9〕通过两步阳极氧化法把Mg掺杂到TiO2中,极大提高了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Sahoo等〔10〕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合成了垂直排列的Mg掺杂ZnO纳米棒,研究结果表明引入Mg后加速了电子的传输,延长了电子的寿命,降低了复合速率,提高了光阳极的光电性能。

目前还未见探讨Mg2+掺杂的AgInS2(表示为Mg-AgInS2)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相关报道,故本实验采用低温液相法制备AgInS2和不同Mg2+:In3+比例的Mg-AgInS2,对所得产品进行结构和理化性质表征,探讨Mg2+的掺杂对AgInS2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硝酸银(AgNO3)购自广东光彩科技有限公司;罗丹明B(RhB)购自上海试剂三厂;巯基乙酸(CHOS)、硫代乙酰胺(CH3CSNH2)、硝酸镁(Mg(NO3)2)、硝酸铟(In(NO3)3)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以上试剂除RhB为化学纯外,其余都是分析纯;实验中所用的水为去离子水。

1.2 仪器TP7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RF-5301PC荧光分光光度计;ZEISSSUPRA 40型扫描电镜;Minifiex600型X射线衍射仪;K-Alpha型光电子能谱仪等。

1.3 AgInS2和Mg-AgInS2的制备依次将0.24 mmol AgNO3、不同比例的In(NO3)3和Mg(NO3)2·6H2O(共0.68 mmol)、7.2 mmol CHOS加入到400 mL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15 min后加入12 mmol的CH3CSNH2,继续搅拌10 min,快速放入70℃水浴中保持5 h。自然冷却并陈化1 d后,将其浓缩、经丙酮萃取和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常温干燥12 h,即得不同Mg掺杂量的Mg-AgInS2。AgInS2的制备和以上方法相同,但是不加入Mg(NO3)2·6H2O,且In(NO3)3的加入量为0.68 mmol。

1.4 可见光催化实验以装有冷凝水夹套的1 000 W碘钨灯为可见光源,把波长小于420 nm的光用滤光片滤去。以RhB为目标染料污染物。光催化实验进行时,首先将RhB(50 mL,1.0×10-5mol/L)和光催化剂(0.020 0 g)加入石英烧杯中,将石英烧杯放在距离碘钨灯10 cm处。然后将RhB和催化剂的混合液体在暗室中剧烈搅拌4 h,确保两者达到吸附-脱附平衡。最后打开碘钨灯光源进行光催化反应,90 min时取出反应液,并用离心机分离,取其上清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其吸收光谱。由公式(1)计算RhB的降解率:

其中,D为降解率,作为评价光催化活性的指标;A0和A分别为RhB光照前后在波长554 nm处的吸光度。

2 结果与结论

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图1(a)是正交结构的AgInS2的标准谱图(JCPDS Card File No.25-1328)。图1(b)为不加Mg2+时得到的产品,其中2θ角为25.0°、26.5°、28.3°、44.5°、48.0°和52.6°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正交结构的AgInS2的(120)、(002)、(121)、(320)、(123)和(322)晶面,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正交结构的AgInS2。通过图1(c)和图1(b)的比较,发现Mg2+引入到AgInS2中,其衍射峰位置未发生改变,但衍射峰宽化了,表明Mg2+的引入未改变AgInS2的晶相结构,但晶体粒径变小了。

图1 样品的XRD谱图

2.2 X射线电子能谱法(XPS)分析如图2A所示,AgInS2中除了S、In和Ag(C和O可能是由制备过程中空气中的H2O和CO2引入)这3种元素外,没有其他的元素,表明所制备的样品较纯,不含其他杂质。图2A中Mg-AgInS2在约1 300 eV处有弱峰,归属为Mg 1s的结合能峰,表明Mg元素成功引入到AgInS2中。从Mg 1s的高分辨谱图(图2B)进一步观察到Mg 1s的结合能峰位于1 303.5 eV,表明Mg的价态较为单一,对照XPS数据表,此峰归属为二价镁离子,即Mg2+的结合能峰。图2C中,AgInS2位于373.6 eV和367.6 eV的结合能峰归属为Ag 3d3/2和Ag 3d5/2,表明AgInS2中的Ag为一价银离子即Ag+。和AgInS2相比较,Mg-AgInS2中Ag 3d3/2和Ag 3d5/2的结合能峰分别位于373.9 eV和367.9 eV,可知在Mg-AgInS2中,Ag元素的氧化态仍为Ag+,引入Mg后,晶格中Ag+对电子的结合能力增强。在图2D的AgInS2中,位于452.3 eV和444.8 eV的结合能峰归属为In 3d3/2和In 3d5/2,表明In为三价铟离子即In3+。和AgInS2相比,Mg-AgInS2中In 3d3/2和In 3d5/2的结合能峰分别移至452.1 eV和444.5 eV,表明在Mg-AgInS2中,In元素的氧化态仍为In3+,引入Mg后,晶格中In3+对电子的结合能力减弱。图2E的AgInS2中,S 2p3/2的结合能峰位于161.6 eV,而Mg-AgInS2中S 2p3/2的结合能峰位于161.3 eV,说明AgInS2和Mg-AgInS2中的S均为S2-,引入Mg后,S2-对电子的结合能力减弱了。XPS测试结果表明:Mg元素以Mg2+的形式成功掺杂到AgInS2中,Mg2+的掺杂未改变AgInS2中各元素的氧化态,但使Ag+对电子的结合能力增强,In3+和S2-对电子的结合能力减弱。制备的AgInS2和Mg-AgInS2中,Ag为+1价,S为-2价,In为+3价。

图2 样品的XPS谱图

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用SEM观察样品的形貌,结果见图3。图3A显示所制备的AgInS2是类球状颗粒,颗粒的尺寸大小不均,直径约为400~700 nm,见图3B。图3C表明这些类球状颗粒具有层状结构。当掺杂Mg2+后,所得到的Mg-AgInS2为球状颗粒,球形度较好,颗粒大小较均匀,直径约为300~450 nm,这些球状颗粒也具有层状结构,表面更为光滑,见图3D~F。SEM照片的分析结果表明:Mg2+掺杂到AgInS2中,形成了尺寸更小、球形度更好、更为均匀的Mg-AgInS2亚微米粒子。

图3 样品的SEM照片

2.4 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通过对RhB的降解实验,考察Mg-AgInS2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Mg-AgInS2显示出比AgInS2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下照射90 min,AgInS2对RhB的降解率为76%;而Mg-AgInS2对RhB的降解率随Mg2+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Mg2+:In3+=11:6时,Mg-AgInS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达到最高,对RhB的降解率达93%。之后继续增加Mg2+的量,可见光催化活性反而下降。见图4。

图4 样品对RhB的降解率(照射时间:90 min)

2.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图5为样品的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图5(a)显示AgInS2对300~800 nm范围的光具有较强的吸收,当引入Mg2+后,Mg-AgInS2对波长300~550 nm的光吸收减弱,对波长550~850 nm的光吸收显著增强,且吸收边明显朝长波方向移动,见图5(b)~(d)。其中Mg2+:In3+=11:6的Mg-AgInS2在550~850 nm的吸收稍高于其他比例的样品。这一结果表明Mg2+掺杂到AgInS2中,增强了AgInS2在550~850 nm范围的吸收。

图5 样品的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图6为样品的荧光谱图。从图6观察到Mg2+掺杂到AgInS2中,所得样品的荧光强度均弱于AgInS2,表明掺杂Mg2+后,有利于AgInS2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Mg2+:In3+=11:6的Mg-AgInS2荧光强度最弱,表明该比例下,AgInS2的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果最好,有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图6 样品的荧光谱图

根据以上分析,推测Mg2+掺杂到AgInS2中使AgInS2的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有:1○使AgInS2粒径变小,比表面积增大,活性位点增多,能充分和底物接触;2○增强了AgInS2对可见光的吸收;3○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

3 结论

采用低温液相法制备了不同Mg2+:In3+比例的Mg-AgInS2。Mg2+的掺杂,未改变AgInS2的晶相结构,但使Ag+对电子的结合能力增强,In3+和S2-对电子的结合能力减弱;同时,使AgInS2的球形度更好,粒径变小,尺寸更为均匀;使AgInS2对550~850 nm的光吸收更好,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机率降低,从而提高AgInS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Mg2+:In3+=11:6时,可见光照射90 min,Mg-AgInS2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3%。

猜你喜欢

结合能光生空穴
空穴效应下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热性能数值模拟
晶体结合能对晶格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喷油嘴内部空穴流动试验研究
基于MoOx选择性接触的SHJ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悠悠八十载,成就一位大地构造学家的人生辉煌
——潘桂棠光生的地质情怀
借鉴跃迁能级图示助力比结合能理解*
二维平面异质结构实现光生载流子快速分离和传输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喷注的光生过程
ε-CL-20/F2311 PBXs力学性能和结合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对“结合能、比结合能、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