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合用联合突聋伴眩晕常规治疗对重度听力损失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1-18廖逸茹李红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针药百会穴突发性

廖逸茹 李红

突聋(SSNHL)每年影响每10万中的5~27人,美国每年新增约6.6万例,其中30%~60%出现头昏,突发性耳聋目前有效率为60%~70%,在突聋的基础上伴有眩晕,绝大多数患者的听力在重度及以下,甚至全聋型,且预后不佳[1-3],同样,患者若语频损失在60db及以下,并且便有眩晕,则听力恢复的可能性极大,且可能存在为了改善眩晕而牺牲听力的情况。根据2019年美国耳鼻喉科住院医师指南示:重度突聋伴眩晕的预后差,并且后期可伴有长期甚至终身的听力下降、耳鸣、头昏沉、行走不稳、焦虑抑郁等后遗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在基于真实世界的突聋伴眩晕临床疗效观察文献中也得知,目前对于重度听力损失伴眩晕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高,且缺乏后续的跟进措施[4-6]。作者在临床探索中,发现针药联合常规治疗使用对于重度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有一定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眉山市中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诊断为突聋伴眩晕患者,且电测听示重度平坦型甚至全聋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的结果,划分常规治疗组和针药联合治疗组。针药合用治疗组31人,男14人,女18人,年龄(50.26±14.04)岁,病程(3.37±2.04)天;对照组29人,男13例,女16例,年龄(48.86±14.05)岁,病程(3.11±1.98)天。

1.2诊断标准 《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7],(1)病程多在3天内发生,病程一般不超过2周。(2)电测听示患耳PTA在语频平均低于60db甚至全聋。(3)患者伴有视物旋转,出冷汗,恶心呕吐,前庭功能及头颅相关检查提示周围性眩晕。

1.3纳入标准 (1)符合突聋伴眩晕重度听力损失诊断。(2)年龄在18~70岁之间。(3)患者依从性好,对针灸、中药无不良反应。(4)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2)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3)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4)不能耐受针灸或者有凝血障碍疾病的患者。(5)拒绝口服中药的患者或对中药中成分有过敏的患者。

1.5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前列地尔10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mL静推,醋酸泼尼松根据体重计量晨起顿服,巴曲酶1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首剂1mL,第二次使用减半,隔日1次,每日查凝血,纤维蛋白原低于0.6则停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隔日一次。眩晕剧烈患者按照指南对症处理,予以异丙嗪25mg肌注,考虑梅尼埃及迟发性膜迷路积水患者予以甘露醇125mL静滴,合并耳石症患者可通过半规管自动复位仪复位。针药合用组:常规治疗+针刺泥丸八阵+启聋汤。泥丸八阵穴位组成:针刺穴位,以百会穴为中心,百会穴到神庭穴连线的中点为半径画圆,将圆分为八等分,在半径上的八个等分点加上百会穴叫泥丸八阵。予以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毫针25mm×0.3mm在八个等分点向百会穴方向平刺,百会穴向正后方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启聋汤药物组成:柴胡8g 黄芪8g 半夏15g 葛根10g 天麻8g 石菖蒲10g 当归10g 川芎8g。(免煎剂,开水冲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一格)。观察指标:患者在入组前完善听力相关检查(包括电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眼震电图、实验室检查及颅脑核磁共振,内听道增强磁共振。观察时间窗:治疗前,治疗后2周,随访4周。

2 疗效诊断标准

2.1听力改善情况 (1)痊愈:受损频道听阀恢复到正常,或者与健耳听力对称,或者达到本次生病前的听力;(2)显效:受损频率PTA平均提高30dB以上;(3)有效:受损频率PTA平均提高15~30dB;(4)无效:受损频率PTA平均改善不足15dB。

2.2眩晕改善情况 (1)痊愈:眩晕消失。(2)显效:眩晕明显减轻,轻微头昏,偶有视物旋转,不影响正常工作与活动;(3)有效:眩晕减轻,视物旋转仍存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4)无效:头晕目眩无改善。总有效率计算公式:总有效率=(痊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3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均进行t检验,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基线分布情况对比

表2 两组眩晕类型分布情况

冷热实验比较SDWV异常率最高,达77.78%,头昏的异常率同比最低14.28%。

表3 冷热实验在不同类型眩晕中异常情况分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P=0.03<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P=0.05。

表5 眩晕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治疗组1名患者在针刺后出现局部青紫,考虑取针时按压时间不够,皮下出血所致,予以红外线照射及局部热敷,针刺后第3天局部皮肤青紫消失,后针刺均予以长时间按压,未在出现类似情况。

5 讨论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是突发性耳聋中较为难治及预后不佳的疾病,而重度的听力损失更是加重该病的治疗难度,45%的患者在入院时处于眩晕急性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视物旋转等症状,另一部分症状较为轻微,伴有波动性听力或者位置性眩晕的患者,还有23%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轻微的头昏,不伴有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绝大部分病人的眩晕急性期在5天左右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听力会有一定的回升,然而若患者眩晕在5天内不能完全缓解,听力将很难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在后期随访中也发现,眩晕症状缓解的时间长短决定了在突发性耳聋伴眩晕中听力的恢复情况。这可能与耳蜗与前庭解剖位置十分相近有关,半规管、耳石器、耳蜗、听神经一脉相连,病变可互相影响,突发性耳聋伴眩晕且重度听力损失在2019年中国眩晕指南中分型考虑为小血管栓塞引起,然而常规治疗效果有限。患者在通过针药合用联合常规治疗对于听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联合使用对于眩晕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区别不大,这并不能说明针药合用对于眩晕改善效果不佳,而应该注意两组的有效率均在70%以上,而针药合用达86.67%,能更好的改善病人眩晕症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强疗效。冷热实验在近年的前庭检查中又逐渐走上舞台,相比于价格高昂,操作时间较长,要求患者配合度高的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和平衡台,冷热实验操作快速,对于水平半规管功能的检查阳性率较高,且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患者在后期大部分会遗留头昏、注意力不集中、乏力、行走失稳等症状,通过冷热实验早期判断半规管功能损失情况,不仅有效判断预后,也有利于前庭康复的定量定性评估[8-10]。中医对于突聋伴眩晕的认识在于耳眩晕病或者暴聋两种病名中,《素问·邪气脏腑病形》提到耳的听觉功能依赖经络的通达促进气血的输布,疏通经络对于耳部气血运行具有重要作用[11]。而在读书学习期间名老中医熊大经教授对于突聋的治疗也提出“突聋之治,肝脾尤重”[12],启聋汤来源于小柴胡汤的化裁及玉真散加减,小柴胡具有和解少阳枢机不利之功,玉真散具有祛风化痰,解痉止痛作用,两方原为治疗跌扑闪挫,肝气不舒,本不用于治疗突聋,然而突聋的本质目前考虑为外邪侵袭,蒙蔽轻窍所致,也与现代医学的耳内微循环障碍不谋而合。两方加减合用具有和解少阳,祛痰化瘀之功,本人在临床运用中效果显著[13]”泥丸八阵“是四川省中医医院国医李仲愚主任创立的杵针疗法中的穴位。 本用于按摩头部穴位达到梳理头部经络缓解疲劳的目的,然而在临床使用中发现针刺等强刺激“泥丸八阵”能更好的疏通经络,尽可能快速的改善耳聋及眩晕,目前考虑为针刺可兴奋大脑皮层,并且具有改善脑缺血,改善卒中后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海马脑区,额叶及颞叶之间的功能连接,并且督脉经过泥丸八阵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内脏功能。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通过针药合用既能针对眩晕急性期患者纳差食少的症状,又能照顾到患者眩晕恶心呕吐后胃肠功能受损需要调理脾胃的情况,通过综合治疗,疏经通络,行气化瘀,达到改善患者听力损失及眩晕的症状[14]。

猜你喜欢

针药百会穴突发性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针药并用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优质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百会穴:养胃降压就找它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