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冲洗在中重度牙周病维护期的疗效观察*
2022-01-18汤玉红
冉 幸 汤玉红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19 年10月于我科就诊的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共160 例,其中男性89 例,女性71 例,年龄35~65 岁,平均年龄(61.37±2.59)岁。纳入标准:①口腔内余留无明显缺损天然牙≥20 颗,牙齿排列及咬合无明显异常,无固定桥,未佩戴任何矫正装置;②初诊时余留牙的附着丧失>3mm,牙周探诊深度≥4mm,牙槽骨水平吸收超过根长1/ 3,符合中、重度牙周炎的诊断标准;③余留牙牙颈部无龋坏或充填物;④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甲亢等系统性疾病,无吸烟史、无妊娠者;⑤患者对实验设计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牙周基础治疗后PD 仍≥5mm 且探诊出血明显或存在Ⅱ°以上根分叉病变需行牙周手术者;②患者依从性较差者。
根据进入维护期后采用的菌斑控制方法的不同,将160 例患者随机的分为4 组,每组40 例患者。具体分组如下:A 组:单纯Bass 刷牙组;B组:Bass 刷牙法+压力喷雾式冲牙器组;C 组:Bass 刷牙法+脉冲式冲牙器组;D 组:Bass 刷牙法+牙间隙刷组。各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计划及过程[2]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病例,由同一位牙周医师对患者进行口腔宣教,教会患者Bass 刷牙法、冲牙器及间隙刷的使用方法。通过菌斑指示剂直观地显示菌斑,有效控制菌斑,将菌斑控制在40%以内。所有受试者均由同一牙周主治医师完成全部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全口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拔除无保留意义的患牙。基础治疗6 周后,对牙周系统进行检查及评估,对于PD≥5mm 且探诊出血明显或存在Ⅱ°以上根分叉病变的患牙行牙周手术。无需手术者,以基础治疗6 周后为基线,自基线时起,每月复查一次,根据复查情况对症处理,行牙周维护,有针对性的强化指导口腔卫生方式。
1.2.2 各组自我牙周维护方法
A 组:每日早中晚共刷牙3 次,每次按照Bass 刷牙法刷牙,3min/ 次。
B 组:在Bass 刷牙的基础上,使用压力喷雾式冲牙器清洁牙齿,3min/ 次。
“威县的葡萄和梨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威县梨甚至已经端上了党的十九大的餐桌。看到这样的成绩,我感到十分骄傲,因为其中有着根力多的影子。”王淑平表示,威县的葡萄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且价格比外地高,这得益于威县果农在施肥管理上能够始终先人一步。在外地种植户只知道使用尿素、二铵的时候,根力多就在推广硫酸钾的使用,让威县的葡萄卖相更好、口感更甜;当外地也懂得了种葡萄要使用氮、磷、钾复合肥的时候,根力多已经在推广含微生物的肥料、悬浮型液体肥料和土壤调理剂,让威县的土壤更加健康,可持续种植。
C 组:在Bass 刷牙的基础上,使用脉冲式冲牙器清洁牙齿,3min/ 次。
D 组:在Bass 刷牙的基础上,使用间隙刷清洁牙齿。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指数 首次使用冲牙器时选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使用冲牙器时的疼痛体会进行评分。满分1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
1.3.2 牙周指标 使用佛罗里达电子探针记录4 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手动评估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及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PLI:0 为龈缘区未见菌斑;1 为龈缘区存在薄菌斑,视诊不可见,但用探针可刮出菌斑;2 为龈缘区可见中等量菌斑;3 为龈沟内或龈缘区存在大量软垢。BI:0 为牙龈健康,无炎症或出血;1 为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但探诊不出血;2 为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 为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 为探诊后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 为自发性出血。其中BI、CAL 取最大值,PD 取6 个位点的均值,PLI 选择四个牙面的均分值。由同一位高年资牙周医师检查并记录各组患者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3 个月后的PD、CAL、PLI、BI 值,以保证检查的均质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 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其中,疼痛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各组各牙周指标的比较均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压力喷雾式冲牙器与脉冲式冲牙器疼痛指数的比较 患者首次使用冲牙器,B 组疼痛指数为2.05±0.78,C 组疼痛指数为1.53±0.72,两组疼痛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4 组患者牙周指数的比较
(1)4 组患者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3个月后PD 的比较
4 组患者间基线时PD 值整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242,P=0.068>0.05)。经过自我菌斑控制1 个月、3 个月后,与基线时的PD 差值,4 组间比较,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4 组患者在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3 个月后PD的比较(n,mm)
(2)4 组患者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3 个月后CAL 的比较
4 组患者间基线时CAL 值整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721,P=0.173>0.05)。经过自我菌斑控制1 个月、3 个月后,与基线时的CAL 差值,4 组间比较,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2。
表2 4 组患者在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3 个月后CAL的比较(n,mm)
(3)4 组患者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3个月后PLI 的比较
4 组患者间基线时PLI 值整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123,P=0.348>0.05)。经过自我菌斑控制1 个月后,与基线时的PLI 差值,4 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 个月后,与基线时的PLI 差值,4 组间两两比较,A 组与B 组、A 组与C 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的两两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3。
表3 4 组患者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3 个月后PLI 的比较(n,)
表3 4 组患者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3 个月后PLI 的比较(n,)
注:各组3 个月-基线差值比较,相同字母a 的组间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b 的组间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
(4)4 组患者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3个月后BI 的比较
4 组患者间基线时BI 值整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204,P=0.893>0.05)。经过自我菌斑控制1 个月后,1 个月与基线时的BI 差值,4 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 个月后,与基线时的BI 差值,4 组间两两比较,A 组与D 组之间、B 组与C 组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4。
表4 4 组患者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3 个月后BI 的比较(n,)
表4 4 组患者基线时、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3 个月后BI 的比较(n,)
注:各组3 个月-基线差值比较,相同字母a 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b 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冲牙器作为一种口腔清洁工具,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应用历史,近些年在国内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器泵体产生的800~1600 次/min 的超细高压水柱毫无障碍的到达口腔任何部位,对牙齿的表面、邻间隙、龈沟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洁,去除龈上菌斑生物膜、龈下菌斑以及其它刺激牙龈组织的碎屑,使牙龈组织舒张,按摩牙龈的同时,对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起到改善作用[3,4]。邻间隙是牙周炎的早发多发位点,特别是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来说,邻面牙龈退缩更严重,邻间隙更大,单纯依靠刷牙其清洁率明显低于颊舌侧。有学者建立牙齿邻面的体外模型,发现冲牙器喷出的水流对模型的邻间隙的菌斑有较强的清洁作用,可用于牙齿邻面的清洁[5]。而传统的漱口、刷牙、牙线、牙间隙刷等口腔清洁方法难以清除邻间隙龈下或牙周袋内的菌斑,而冲牙器产生的水流可以到达这些部位,起到深部清洁的作用。
脉冲式冲牙器是将脉冲和水压结合作用于牙面及牙周组织从而产生加压、减压循环交替的效果,相对于恒定水压的冲牙器而言,脉冲式冲牙器1200 次/ min 的脉冲频率结合55~90psi(379~621kPa)的水压,可彻底地清除菌斑,其清洁效果是非脉冲式冲牙器的3 倍[6,7]。压力喷雾式冲牙器通过气流与水流在高速下爆裂产生的压力对牙齿起到清洁作用。有研究证实,压力喷雾式冲牙器与单纯刷牙相比,能更好的去除邻面牙菌斑,减少牙龈出血及降低牙龈炎症[8]。牙间隙刷主要通过其在颊舌向的移动,对大且不规则、有凹槽的邻间隙或后牙暴露的根分叉区起到清洁作用。有研究证实,在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中刷牙结合牙间隙刷比单纯刷牙菌斑控制效果更好[1]。但舌侧菌斑不易清洁彻底、间隙刷进入后牙根分叉区易折断是牙间隙刷的劣势。
对于处于牙周维护期的患者,通过正确、有效地自我菌斑控制,例如刷牙辅助牙间隙刷或结合冲牙器,预防并控制牙周炎症复发,实际效果均已证明切实有效[9,10],但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菌斑的目的,如何指导患者具体选择何种自我控制菌斑的方式、选择哪种模式下的冲牙器,仍未下定论。本文中,将160 例处于牙周维护期的患者分别应用BASS 刷牙、BASS 刷牙结合冲牙器、BASS 刷牙结合间隙刷的菌斑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各组患者进入维护期1 个月后,PD、CAL、PLI、BI值均略有上升,但四组间1 个月与基线时的差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入维护期3个月后,四组间PD、CAL 值3 个月与基线时的差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刷牙组3 个月与基线时的PLI 值差值与刷牙+压力喷雾式冲牙器组、刷牙+脉冲式冲牙器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 个月与基线时的BI 差值单纯刷牙组与刷牙+间隙刷组间,刷牙+压力喷雾式冲牙器组与刷牙+脉冲式冲牙器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良好的自我菌斑控制对牙周维护是有积极作用的。有实验证实,使用冲牙器对提高牙周炎维护期的疗效明显优于未使用冲牙器的疗效[11],这也与本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从患者首次使用冲牙器的疼痛指数比较来看,脉冲式冲牙器的主观体验感受优于压力喷雾式冲牙器。
本实验选择佛罗里达探针系统检测了患者的部分牙周指标,可消除因探诊力量不同而造成的探诊误差[12],同时也避免了检查对牙周组织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因此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同时还可以降低检查带来的疼痛及敏感,诊疗时间也大大缩短[13]。
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来说,笔者提倡应用刘洪臣倡导的牙周保健三部曲来对牙周进行维护,按照一刷、二通、三冲的步骤,进行自我菌斑控制,做到每天至少清洁口腔两次,且每次不得少于三分钟[14]。本实验结果表明,冲牙器作为刷牙的有效补充,维护期应用冲牙器在短时间内可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减少牙龈炎症,且脉冲式冲牙器较压力喷雾式冲牙器体验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