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2022-01-17严永菊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生命观念教学渗透高中生物

严永菊

摘要: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素养中最具生物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对大量生命现象以及相关关系的一种抽象概括,其同样也是一种得到有效验证的观点和说法。当下的生物学科想要朝着素质教学的方向发展,必须将生命观念科学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基于此,对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命观念;高中生物;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下,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得注重知识技能的教授,还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生命观念便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合理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客观存在的,其无法被形象、具体展示,简单来说就是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特征以及关系的一种描述。生命观念的存在是经过人们证实和总结的,因此能够帮助人们对生物学事件和现象进行更好的了解。对于生物教学而言,生物观念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生物学科素养,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当下的教育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学生的生命观念可以在理解相关概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生命观念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认知,并利用这一认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合理组织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并不是很受重视,作用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生物微观世界距离我们很遥远,而且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习理解起来存在较大的难度。而借助生物实验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有效地感知生物微观世界,更好地探寻生命来源,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就高中生物教材内容而言,其中涉及很多的实验内容,如科学家访谈、技能训练以及课后试验等。而教师便得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这些内容合理利用起来,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具体就是得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和仔细观察,切实体会生物学知识,感受其中的魅力。这样可以很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效率。如让学生借助对科学家访谈素材的学习,感受科学家的严谨、坚持不懈等科研精神,站在科学家的角度感叹美丽又神奇的生命,以便实现学习热情的激发,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目的。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为例,这类实验的要求如下:一是要求实验操作流程规范性,如显微镜的应用、材料处理等;二是需要仔细地观察,了解细胞内部结构与动态变化等;三是需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并在实验完成之后仔细反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合理构建结构与功能观,感受细胞内部的微观世界。具体来说,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了很多和实验教学相关的内容,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将其有效的整理,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要进行利用,这样有助于创新课堂,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进入“心验”阶段,领会生命观念的内涵

当学生认识到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后,可以进一步结合分子模型,去解释在生命繁衍的过程中,基因所起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相貌上,还体现在性格上.也就是说基因相当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信息复制的载体,在建构这一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发散思考,以让学生认识基因复制信息的过程,本质上也是生命繁衍的过程,其中彰显着整个人类抑或生命个体的人性光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生命观念培养,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来进行,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形成的生命观念变得过于空洞.当然如同上面第一点所分析的那样,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方式去进行,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人文视角.在上面所举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这一知识的教学中,当学生看到基因的时候,很自然的就能想到基因的复制等,还有学生能够明确提出“克隆”的概念,这个时候教室就可以做适当的延伸,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科知识以及生命伦理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学生就容易得到具有辩证意味的结论,从而丰富他们对生命观念的理解.

(三)利用直观式教学,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这一理念在生物教学中十分适用。生物学科的特殊性让生物课堂充满生机,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往往能够通过课堂认识更多新物种,并在对这些物种进行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生命观念。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课本循规蹈矩,生物课堂氛围将会十分消沉,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無法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目标。作为生物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直观式教学的优势,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让学生在认知生命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伟大,从而树立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之情。

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命观念与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以及社会责任联系起来,注重生命观念的有机渗透,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文斌.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6):135-136.

[2]杨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观念素养[J].考试与评价,2020(07):38.

[3]车艳娇,刘玉芬.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渗透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41):123-124.

猜你喜欢

生命观念教学渗透高中生物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