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悬崖边的都城
2022-01-17马剑
马剑
建在悬崖边上的利马。
秘鲁对于游客的吸引,大多只有一个目的地,就是去看传说中的空中之城——马丘比丘,首都利马对大多数人而言更像是一个中转站,最多小歇一天,很少会有人真正在意它的存在。几百年前,这里不但是秘鲁的中心,更是整个南美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奇特的地理位置,也为它增加了一份迷人的色彩。
利马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带,这里常年干燥无雨,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片茫茫沙漠。利马城区便处在沙漠包围之中,一望无际的沙漠与浩瀚的太平洋海面彼此呼应,让屹立其间的利马,显得别有模样。
来之前,秘鲁给人的印象是古老而神秘,但作为首都的利马——依靠河畔的一个绿洲兴建起来的城市——却正在经历着由古老到现代的转变。
利马市区分为新老两个部分,老城区位于城市北部,临近里马克河,街道自西北向东南伸展,同里马克河成平行状。老城区依旧保留着16世纪初建时的轮廓,铺满石板的街道,弯弯曲曲的小巷,巴洛克式的教堂随处可见,道路两旁多是大小不一的黄色建筑。武器广场是整个老城的中心,四周环抱着总统府、天主大教堂、市政厅等重要建筑。其中显眼的莫过于广场东端的天主大教堂,整座建筑虽然经历过多次的重建和修复,但依旧保持着西班牙殖民地时期的建筑结构和外观。这座教堂不仅是秘鲁漫长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每一个秘鲁人精神信仰的寄托。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印加帝国,此后天主教也成为秘鲁最重要的宗教,目前,秘鲁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最初把天主教带来的西班牙殖民军首领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的棺材就停放在教堂的一间小礼拜堂内。1531年,皮萨罗带领一支不足200人的队伍从巴拿马起航,侵略了人口约为600万的印加帝国,让原本独立自主的印加帝国,变成了如今的模样。这座教堂便是皮萨罗下令修建的,教堂内有关于皮萨罗的介绍,这也让每一个参观者,内心多少有些五味杂陈。长眠在此的皮萨罗,到底是背信弃义的强盗还是新大陆的开拓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交通便捷的新城。
利马老城内的一处广场。
这里供奉展示的多是圣母怀抱圣子的雕像,而非耶稣和十字架。在秘鲁待久了才知道,当年为了让印加人能尽快地接受来自西方的天主教,西班牙的殖民者逐渐将天主教和本地的原始宗教融合。印加文化中重要的女神帕查妈妈,渐渐被解释为圣母的化身,两者形同一体。在这里看到的圣母像,她背上的披风总呈现山形,便是象征秘鲁的大地之母帕查妈妈。
教堂内有一间可以让游客自行步入的地下室,地下室的前方地面铺着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方摆放着十几口棺材,在地下室两侧的玻璃窗里则堆满了颅骨。若是独自一人走进来,多少会感到有些不寒而栗。不过,当地人非但不会害怕,甚至还感到庆幸,信奉天主教的秘魯人相信教堂是通往天国的通道,死后一定要埋在教堂下面才能上天堂。
大教堂不远处是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过去一两百年来,这座修道院同样成了秘鲁人死后埋葬的圣地,而且规模更大,最多时曾经埋葬过7万人。据说,想埋葬在这里的人太多,人们在地底挖了几十米的大坑还不够,于是后人决定修道院只保留颅骨和大腿骨,其余部分都移出了修道院。
修道院内的白骨实在让人望而却步,好在这里还有举世闻名的图书馆,数米高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泛黄的书籍。这里各类藏书达两万多本,其中一些非常古老的书籍甚至比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还要早。
走出修道院,心情有些复杂,看着广场外悠闲漫步的当地人,很难想象,这片土地在几百年内经历了许多令人唏嘘的过往。西方人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与文化, 也带来了征服与杀戮。不过,现在,对当地人来说,简单的生活比沉重的历史可能更为重要。穿梭在老城,到处都能感受到漫不经心的节奏。广场上的喷水池成了孩子们嬉戏的中心,水花四溅,雾气萦绕,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闪烁,使老城显得生气十足。
老城的风光远不止于此,优美的阿拉梅达公园,繁华的商业中心乌尼昂大街以及南美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圣马科斯大学,无不提醒着你老城昔日的风采,只是这种光环正在被一旁的新城渐渐取代。
新城临近海滨,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宽阔的马路、茂盛的植被、巨大的广告牌、林立的高楼,汇集了写字楼、购物中心、高档酒店和大型娱乐设施,行人的脚步也变得快了不少。这里也是当地富人们的聚居地,街道上的行人大多是白人,穿着光鲜,名车代步,城区规划有序,交通便利,犹如置身于发达国家。
新城的街道更像是一座城市森林,每走过几条街巷便会看到一个街心花园,土地被各种花草覆盖得严严实实。远离闹市的居民住宅区则被打扮成宁静幽雅的小园林,栋栋楼前绿树成荫,家家墙头花枝争艳,一片生机盎然。
时尚绿色的新城有着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金字塔遗址,也被称为普克亚纳遗址,相对于秘鲁众多的印加古迹,这里实在没有太多值得炫耀的地方,但地处闹市区会让人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气息。
遗址的面积不大,已经看不到地面建筑,只剩下地基遗址,经过考古发现,这里当初应该是一处重要的城池,同时也是当地重要的商贸中心。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00至700年之间,是一处比印加文明出现更早的砖造金字塔古迹。遗址最高处可达22米,如今剩下一些断瓦残垣,站在遗址高处,可以俯瞰新城的风光,会有种时空穿越的错觉。到了夜晚,遗址内的灯光会全部打开,半明半暗间,那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文明会让来自地球另一侧的我有些茫然,似乎人类文明远超出了我们所认知的范畴。
相对于米拉弗洛雷斯、拉莫里纳等富人区,距离新城较远的郊区,街头则是另一番景象,路上的行人大多是原住民的模样,街边许多房屋都不封顶,几十根钢筋暴露在房屋上方,很像国内常见的烂尾楼,但确实有人居住。当地人见我有些大惊小怪,告诉我这样的房子表示这些建筑尚未完工,根据当地的规定不用缴纳一次性房产税。确实,只要能省钱,难看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利马,贫富差距颇为明显,隔上几条街区,便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不过这完全不影响当地人的心情,秘鲁人好似天生就很乐观。
普克亚纳遗址。
普克亚纳遗址内仿造了当时的百姓蜡像。
利马紧邻宽广的太平洋,沿着街巷走到海边,谁会想到,我与大海之间竟然还会隔着一道陡峭的沙石悬崖。整个城市瞬间变得立体起来,此时才意识到这是一座建在悬崖边上的城市。
海边的悬崖上有一处以爱情为主题的公园,太阳将要下山,年轻人三三两两来到这里,海风吹过,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公园中央的位置是一对热情相吻的情侣雕像,将南美人的热情奔放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此谈情说爱的恋人们,或躺或坐,毫无顾忌地深情相拥。
雕像旁用碎瓷砖制作的爱情长椅被拼接成太阳、月亮、花朵等图案,颇有西班牙高迪的奎尔公园的影子,而太阳的图案明显带有印加特色,太阳神是印加人最为崇拜的。这些鲜艳的碎瓷砖上还刻有西班牙语的甜蜜诗句。
夕阳下,恋人们相互依偎着,面朝大海,互诉衷肠,海誓山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