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雕像到女性空间
——现代艺术影响下的纽约城市更新
2022-01-17徐飞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文/周 林,徐飞飞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纽约被称为世界艺术之都,是美国舞蹈、绘画、时尚、文学、戏剧等文艺运动中心。19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 (Harlem Renaissance)、 40年代爵士乐、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和70年代嘻哈文化都发源于纽约。全市有2 000个文艺组织,文化事务署的艺术资助预算甚至超过了美国艺术基金会的总预算。
艺术以图形语言的组合方式广泛存在于纽约城市更新设计作品中,并以形式美的方式为人们所感知。艺术介入纽约城市更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19世纪中叶的浪漫主义、维多利亚风格,还是20世纪的现代主义、极简主义、大地艺术,艺术始终深刻地影响着纽约城市更新中的形式逻辑。每一种艺术思潮都为城市更新设计提供了直接、丰富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 丹·凯利(Dan Kiley)、彼得·沃克(Peter Walker)、 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等设计师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不仅设计师主观或客观运用艺术规律塑造了城市形态,艺术家也通过大量作品传达时代主题和精神状态,纽约随处可见公共艺术品对城市更新产生的深远影响(见图1)。
图1 纽约公共艺术
一、城市雕塑中的女性形象缺失
艺术家常常以思考者的视角广泛参与社会变革,引领文化思潮和舆论关注。“2017国际妇女节”前夕,华尔街铜牛雕像 (位于纽约市百老汇街和莫里斯街交汇处的鲍林·格林公园北端,高3.4 m,长4.9 m,重达3 200 kg, 由青铜锻造)前立起一座名为“无畏女孩”(Fearless Girl)的铜像,脚边的牌匾写着“懂得女性在领导中的力量,她有所作为(见图2)[1]。”虽然这座高度只有130 cm的雕塑,一年后被移至纽约证交所,但原址上仍然保留了这块有脚印的牌匾。无论是面对袭来的公牛还是证交所高耸的古典复兴建筑,“无畏女孩”幼小却从容的神态总能带给人们自信的力量;她所体现的骄傲、勇敢、坚强而非好战的英雄特征让所有人都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无畏女孩”的影子。
图2 克里斯汀·维斯巴尔:“无畏女孩”雕像
雕塑艺术善于通过一个立体的瞬间表现过去和现在的英雄人物,然而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事实是,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的女性主题雕像比例只占公共雕像的3%。整个美国仅有不到400座女性雕像,纽约市150座雕像中仅5座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女性,并且其中只有1名有色女性;整个英格兰只有25个非皇家女性雕像,而名叫约翰的男性雕像却有43座;在苏格兰所有20个女性雕像中,有5个是维多利亚女王;澳大利亚纪念历史女性人物的雕像比例也仅仅占3%左右。
如此少量的女性雕像并非说明在历史进程中女性的贡献乏善可陈,只不过数以万计的历史记载和文艺作品更多地是以男性视角创作的,往往忽视了女性群体。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维奇 (Svetlana Alexievich)曾说:“我越是深入地研究文献,就越是深信文献并不存在,并不存在与现实相等的纯粹文献。”因此,如果不把真实的女性形象体现在雕塑艺术——这种社会价值观念的载体中,就会传达出一个误导的信息,即女性的贡献不如男性重要。
1997年,英国退役少校戴维·麦克纳利·罗伯逊(David McNally Robertson)发现许多国家为“二战”期间的妇女树立了纪念碑,但战争结束半个世纪的英国却没有一座女性战争纪念碑,于是发出倡议,这个倡议很快得到民众响应。2005年7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给雕像揭幕。雕塑家约翰·米尔斯 (John W.Mills)最初设计了一名正在保护儿童的女性空袭守望者形象,但他发现妇女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事了数百种不同的工作,很难用一个具体的形象将她们概括。最终米尔斯通过17套战争中穿着的工作制服 (包括军服、护士服、警察服和焊接工作服等)象征女性在各领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见图3,第二次世界大战妇女纪念碑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唐宁街11号,国家战争纪念碑的北面,用于表彰英国妇女在战争中的贡献。纪念碑长4.9 m,宽1.8 m,高6.7 m,碑体两侧的字母沿用了战争时期配给手册上使用的字体)。“二战”妇女纪念碑,切换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全景视角,其中看到的不是伟大人物的功绩,而是普通人的青春和生活。战争虽是残酷的黑白画卷,战争中的女性却有着自己的色彩。雕塑家相信艺术具有打开人们心灵的力量,女性雕塑所缔造的女性空间 (Femininity Space)又不断把现实带入到历史的横截面,透过最弱势人群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灾难。可见,女性空间并非是男性的对立面,而是从更人性的角度来捍卫历史的真实。除了历史视点的盲区,性别不平等带来的职业歧视、种族歧视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纽约城市更新设计思潮中出现了一个重要转向,即以女性雕像为触媒的女性空间不断出现,城市景观正发生着美丽的变革(见表1)。
图3 第二次世界大战妇女纪念碑
表1 女性空间逐渐成为纽约城市景观创作的热点
二、主题与历史相关联的女性空间
处于不断新旧更迭之中的纽约物质形态日新月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缺少文化认同感和毫无地域特征的“特色危机”。城市设计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城市记忆,将旧建筑以功能置换而不是直接拆除的方式延长使用,体现新旧建筑之间形式上的延续性。在高线公园的改造中,艺术家也不断尝试建立女性与历史空间之间的形式关系,希望以一种对话的方式强化人们的场所精神。公园内的转角展台(High Line Plinth)正是契合了这种主题与历史相关联的女性空间,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城市记忆。
与大部分公园相对内向的流线设计不同,转角展台位于城市纵横的交汇路口,与四周的摩天大楼形成天然的对景。2019年开始,基座展台每隔18个月更换一次艺术作品,西蒙妮·利(Simone Leigh)创作的砖房(Brick House)成为了第一件展品(见图4)。这件雕塑属于黑人女艺术家“建筑解剖学”系列之一,将西非的巴塔马利巴 (Batammaliba)以及泰勒克住宅样式与美国南部地区建筑风格相结合,塑造出一个裙子与黏土屋形式相结合的躯干。雕塑眼部空缺,头部饰以非洲传统头冠,辫子结成角锥状,以贝壳结尾。从车行视野上看,这座4.9 m高的青铜半身像位于第十大道自南向北的透视中心,静态的雕塑空间与动态的车流构成移动的画面,成为城市景观的四维空间[2]。
图4 西蒙妮·利创作的砖房雕像
这种动静结合的布局方式利用了人们在移动中产生的短暂停留,引发自觉的联想与思考,成为艺术家所希望的“意识提升(Consciousness Raising)”行为,这进一步说明雕塑是无法脱离空间孤立存在的。反之,城市空间也需要借助雕塑所赋予的叙事性吸引更多的人群,形成某种情节性空间。许多时候艺术家给出的主题往往是模糊而隐喻的,例如西蒙妮并不急于解释雕塑为什么没有眼睛,肯尼亚艺术家瓦格希·穆图 (Wangechi Mutu)也没有交代以抛光镜代替面部器官的原因 (见图5,瓦格希·穆图2019年创作的坐式人像雕塑放置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立面的4个壁龛中,穆图采用女像柱 (caryatid)的形式,刻画出佩戴串珠,颅骨伸长,身体镶嵌有抛光镜和唇板的非洲女性形象,反映了种族和性别不平等现象)。黑人艺术家塑造出一种不明确的、混淆时空概念的形象,通过身体器官的缺失表达人们对于性别歧视现象的熟视无睹。公众的思考过程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环节,他们希望公众能在开放的语境中给出自己的答案[3]。
图5 瓦格希·穆图创作坐式女像柱系列之一
三、艺术公平激发城市活力
与大多数艺术家独立创作不同,澳大利亚雕塑家吉莉和马克·夏特纳夫妇 (Gillie and Marc Schattner)主张发起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平等雕像运动(Statues for Equality),实现艺术上的男女平等[4,5]。他们注意到城市中的女性雕像大部分是虚构的象征性或宗教人物,全世界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女性雕像数量不足70座。如果不改变这种雕塑性别失衡现状,则有可能延续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因此,这项艺术运动的目的是增加有真实身份的女性雕像,至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公共雕塑数量的完全性别平等。2017年,夏特纳夫妇从公众提名中选择了10位当代女性人物制作成首批青铜雕像 (10位人物分别为: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歌手平克 (Pink),作家珍妮特·莫克 (Janet Mock)、谢丽尔·斯特雷伊德 (Cheryl Strayed),宇航员特蕾西·戴森 (Tracy Dyson),艺术体操运动员加比·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澳大利亚女演员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英国灵长类动物学家简·古道尔 (Jane Goodall)以及津巴布韦教育家特雷莱·特伦特博士(Teerai Trent)),在老斯利普32号广场进行展出 (见图6)。
图6 夏特纳夫妇创作的“平等雕像”系列女性形象
平等雕像运动迈出了艺术公平的第一步,代表了城市空间应具有多样性和社会价值。但这10座雕像中一半是演艺明星,普通阶层妇女获得的报酬仍然较低,获得职位晋升的机会偏少,而她们取得的成就却常常被忽略。公众希望创作者更广泛地选择不同职业领域的代表,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道路,实现同工同酬以及认可女性成就。女性题材在城市绘画和雕塑中出现的越多,女性空间与城市的联系就越紧密,整个社会的性别观念才能更加平衡。
不仅如此,在高度互联的自媒体时代,女性空间还从现实迈向了虚拟,具有难以估量的网络传播影响力。人们拍照记录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这些照片,从而成为性别平等运动的推动者。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报道一个月内访问量就超过2.5亿人次,其网络影响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实地参观者。人们为城市艺术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而欢呼,民意导向又助推了政令措施的出台。2018年旧金山市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城市的新艺术品中至少有30%的比例展现真实的女性形象,2019年8月26日,纽约市正式设立“妇女平等日”。
纽约市性别平等委员会适时启动了“女性设计的纽约市”(Women-Designed NYC)计划,旨在表彰那些具有开创性的女性设计师,激励着年轻女性进入公共设计领域,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6]。次年8月,“女性权利先驱纪念碑”在中央公园揭幕,以纪念美国宪法第19次修正案 (1920年)批准女性选举权100周年。更多女性雕像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纽约的城市更新也随着女性视角的艺术创造力呈现出日趋平等的价值取向 (见图7)。
图7 纽约城市中的女性空间
四、结 语
从雕像到空间,从现实到虚拟,从民间到官方——女性空间的内涵不断延展,折射出艺术手段主导下城市更新形式的多样性。这些艺术形式调和了城市发展中的不平衡,成为纽约多元化城市格局形成的内在动力。如今城市中的女性空间成为不同年龄、种族、宗教或文化的载体,一个受到女性欢迎的城市空间也将使每个人都感到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