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创新“四位一体”协同机制探索

2022-01-17戴乐瑶孔夏怡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协同机制

戴乐瑶 孔夏怡

(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协同理论(synergetics)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Hake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理论强调元素在某一事件的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协调与合作的性质,称之为“协同”。自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来,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实践经历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工具,在各大学全面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经济进步与社会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创业创新相关研究中,大多数研究学者侧重于各主体在创业创新中的作用,但对多个主体协同机制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

1 协同理论对大学生“四位一体”创业创新的影响

1.1 协同理论在大学生“四位一体”创业创新中的应用

协同本身是一个物理学概念,但其具有普适性。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都存在协同作用。它的主要特点是指出了客观世界中的物质系统运行存在着一种“自组织”的协作运行机制。该理论的提出也可同时运用于大学生“四位一体”创业创新机制的架构中,挖掘创业创新实践中学生、企业、高校、政府间存在的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合作的关系。

从微观上看,创业创新实践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这一子系统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学生、企业、高校、政府等序参量的协作;从宏观上看,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多个部门或行业相互协调和发展,共同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同时也会根据实际状况“自组织”地协作运行。无论从微观或宏观层面来看,协同理论在“四位一体”机制中的应用,都进一步赋予了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新的时代内涵。

1.2 影响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协同的因素

大学生创业创新“四位一体”协同机制包括四个因子,分别为学生、高校、企业、政府,共同构成了该机制的影响因素。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GreyTheory),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不同因子对该机制的影响机理,并识别出主导因子,进而在协同机制中加强其作用及后续反馈功能。其中为分辨系数,其值在区间(0,1)之间。取值越小,关联系数间的差异越大,分辨能力越强,通常取=0.5。关联系数是不超过1的正数,它反映第i个比较序列X1与参考序列Xo在第j个属性(指标)上的关联程度。其关联度分析模型如下:

图1:灰色关联度模型

该模型主要用于因素分析、综合评价及优势分析,通常可以运用此方法来分析各个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程度,也可以运用此方法解决随时间变化的综合评价类问题。因此,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数据分析模型,可清晰地得出“四位一体”协同机制中四因子在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中的影响程度及关联程度。

2 实例分析我国部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协同机制的实践探索

2.1 中南大学对大学生创业创新发展的举措

2.1.1 搭建服务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孵化支持

目前成功创设国家大学科技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校实验室技术研发—科技园转化孵化—产业园产业化壮大”协同转化之路。建设创客空间24个,提供优质研发资源和有力指导;建设“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孵化、企业诊断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并积极推进创业创新工作纳入政府创业服务规划。

2.1.2 创新工作机制,为学生创业提供环境支持

积极推动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在全国率先设立创业实践学分,实施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创业教育与创业素质提升工程。在全校选修课中先后开设创业创新课程86门,增强学生创业创新知识储备,如开设SYB培训课和创业实训指导课。

2.2 湖南大学对大学生创业创新发展的举措

2.2.1 紧扣产业发展,搭建创业创新孵化多平台

依托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创业全过程孵化链条,实施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计划,学生注册89家公司入驻大学科技园。

2.2.2 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校地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

主动融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和湘江新区建设,与大科城其他高校开展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引进大科城企业参与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与长沙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两山一湖”双创基地,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意创业特色鲜明、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助力国家级双创高地建设。

2.2.3 完善科研与育人双向互动机制,推动科研资源转化成双创教育资源

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合作,组建了一批由院士、博士等创新型人才参与的联合研发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了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图2:大学生创业创新“四位一体”协同机制模型

3 构建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四位一体”协同机制的对策

围绕学生、高校、企业、政府四个序参量,本项目构建大学生“四位一体”创业创新实践的协同机制子类:一是政府与企业协同的保障运行机制;二是高校对学生协同的扶植机制;三是高校和企业协同的激励机制;四是“四位一体”协同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1)政府与企业协同的保障运行机制。要推动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的健康发展,政府作为引领者,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制定政策、资金支持等协同育人职能,通过具体政策指引加强与企业协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创新实践平台,构建出“点子形成——团队组建——项目培育——竞赛锤炼——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一体化培育孵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在协同机制中保障运行功能的作用。

(2)高校与学生协同的扶植机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创业创新热情,高校在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师资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校园精神和办学宗旨,使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注重推进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并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管理办法[2];其中,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是指高校为切实保障创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而实行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同时,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改进升级高校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和构建的系列课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充分运用科学管理方法,配备专业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效能,为学生提供优质创业创新环境,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3)高校和企业协同的激励机制。企业作为知识成果实践基地,在共建平台、协同育人、资金支持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共建平台,即校企合作共同搭建为实现创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如有创业园、创客空间、孵化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协同育人,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高校联合办学、共建创业创新课程、为其提供相应师资支持等合作育人机制;资金支持,即企业可联合政府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相关项目的开展投入一定资金表示支持。以此形成以学生参与、高校主导、企业协作、政府支持的“四位一体”创业创新工作协同机制。

(4)“四位一体”协同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构建大学生创业创新“四位一体”协同机制,一是构建精准指导的反馈机制,学生与高校之间实行专人负责制,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研判和指导;二是构建跟踪管理的监控机制,健全高校创业创新实践的质量检测评价机制,对学生创业创新动态实行全流程跟踪;三是构建校企合作的互补机制,加大校企良性互动,实现双赢共促;四是构建评价完善的提升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建政府门户和创业创新智库,实时接收监督与反馈,对学生创业创新项目进行提升和完善。

通过当代创业创新工作的研究现状以及部分高校的实践探索可以得出,目前大学生创业创新“四位一体”协同机制仍具有较大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协同机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