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研究

2022-01-17周德美纪宗锐余承良孙丽云俞林黄群胡璋伍杨文兵张建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寿县赤霉病空白对照

周德美纪宗锐余承良孙丽云俞 林黄 群胡璋伍 杨文兵张建群

(1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寿县 232200;2寿县安丰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寿县 232200;3寿县小甸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寿县 232200)

小麦赤霉病是寿县小麦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一旦大发生,会给感病的小麦造成严重损失[1-2]。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拨付小麦赤霉病防治专项资金,用于补贴购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3-4]。寿县农业农村局根据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小麦赤霉病防治预案推荐的防治药剂品种,公开招标采购,成功采购了其中的16种药剂作为全县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用药。另有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安排其2021年新登记农药咪鲜胺·噻霉酮在寿县进行试验。为了验证上述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果,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以上17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为寿县今后小麦赤霉病防治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位于寿县安丰塘镇戈店村寿县诚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地势平坦,黄白土田,肥力水平中等。小麦品种为金地828,该品种高感小麦赤霉病,小麦前茬种植水稻。整个试验田小麦生长情况基本一致,对各种药剂防治效果不会造成影响。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有30%丙硫菌唑悬浮剂,由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丙环唑悬浮剂(麦甜),由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由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由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由江苏省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由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6%喹啉·戊唑醇悬浮剂,由顺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由拜耳股份公司生产;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由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由江苏省宜兴兴农化工制品有限公司生产;36%丙环·咪鲜胺悬浮剂,由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5%井冈·戊唑醇悬浮剂,由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由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7%戊唑·噻霉酮水乳剂,由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31%丙环·福美双悬浮剂,由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36%咪鲜胺·噻霉酮悬浮剂,由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18个处理,分别为30%丙硫菌唑悬浮剂675 mL/hm2(A)、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丙环唑悬浮剂600 mL/hm2(麦甜)(B)、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 900 mL/hm2(C)、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 900g/hm2(D)、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 750 mL/hm2(E)、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2 100 mL/hm2(F)、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 525g/hm2(G)、36%喹啉·戊唑醇悬浮剂 1 200 mL/hm2(H)、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拜耳)750 mL/hm2(I)、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华农)750 mL/hm2(J)、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 mL/hm2(K)、36%丙环·咪鲜胺悬浮剂750 mL/hm2(L)、15%井冈·戊唑醇悬浮剂 900 mL/hm2(M)、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 375 mL/hm2(N)、27%戊唑·噻霉酮水乳剂 525 mL/hm2(O)、31%丙环·福美双悬浮剂 1 020 mL/hm2(P)、36%咪鲜胺·噻霉酮悬浮剂345 mL/hm2(Q)和空白对照(CK)。药剂处理不设重复,空白对照设2次重复,小区面积222 m2。

1.4 施药方法

药效试验采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喷药,上述药剂兑水450 kg/hm2,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2次施药,施药时间分别为4月15日小麦齐穗期和4月23日小麦盛花末期。第1次用药只喷施上述防治赤霉病的药剂,第2次用药在原防治小麦赤霉病药剂的基础上,用50%吡蚜酮粉剂225 g/hm2+大量元素水溶肥穗满1 500 g/hm2混合喷施。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第2次施药后 20 d(5月 13日)和 28 d(5月21日),分2次调查上述药剂对赤霉病的防效。每个小区随机调查3点,用0.5 m×0.5 m取样框取样,并用塑料绳在调查点的麦株中下部圈定,以便第2次调查时找到第1次调查点,使2次调查总穗数固定并有利于病穗的比较。调查每点的小麦总穗数和赤霉病病穗数,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进行分级,统计各级病穗数,计算病情指数。空白对照2个小区数据合并计算。病穗分级标准:1级,病小穗占全穗小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穗小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穗小穗的1/2~3/4;4级,病小穗占全穗小穗的3/4以上。根据统计结果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分别计算病穗率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Σ(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4)×100;

病穗率防效(%)=(空白对照的病穗率-处理小区的病穗率)/空白对照的病穗率×100;

病指防效(%)=(空白对照病指-处理小区病指)/空白对照病指×100。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供试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差异较大。从第1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处理A病穗率防效为87.88%,处理C病穗率防效为90.33%,处理E病穗率防效为85.46%,病穗率防效均在85%以上;处理B病穗率防效为80.31%,处理I病穗率防效为77.33%,处理H病穗率防效为74.96%,处理F病穗率防效为74.27%,处理K病穗率防效为73.82%,病穗率防效均超过70%。处理A病指防效为91.07%,处理C病指防效为93.98%,处理B病指防效为88.76%,处理E病指防效为85.85%,病指防效均在85%以上;处理D病指防效为73.11%,处理F病指防效为84.02%,处理G病指防效为76.30%,处理H病指防效为77.57%,处理I病指防效为82.23%,处理K病指防效为76.12%,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从第2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处理B病穗率防效为85.64%,病穗率防效达85%以上;处理A病穗率防效为79.25%,处理C病穗率防效为83.84%,处理E病穗率防效为76.15%,病穗率防效均在70%以上。处理B病指防效为87.44%,处理C病指防效为85.40%,病指防效均在85%以上;处理A病指防效为82.29%,处理E病指防效为78.36%,处理F病指防效为72.15%,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

表1 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明显,其中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丙环唑悬浮剂600 mL/hm2(麦甜)、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900mL/hm2、30%丙硫菌唑悬浮剂675mL/hm2和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较好,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2 100 mL/hm2、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 900 g/hm2、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 mL/hm2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次之。建议在赤霉病一般发生年份选择上述7种药剂防治,大发生年份选择上述前4种药剂防治。

本试验使用电动喷雾器药液量为450 kg/hm2,与试验田相邻田块使用相同药剂(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丙环唑悬浮剂)无人机防治药液量为15 kg/hm2,二者田间病穗目测差异明显。表明用足水量可以提高药液覆盖度,对提高防效有明显的作用。小麦赤霉病侵染后,病情随降雨过程的增加而变化。在天气预报有多次降水过程的情况下,应开展2次调查。在显症明显时进行第1次调查,初步比较不同药剂间的防效差异。在病情稳定、麦穗变黄前易辨识时进行第2次调查,确定药剂之间最终的防效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赤霉病重发年份,选择高效对路药剂在小麦敏感生育期(齐穗期)预防1次,7 d后再预防1次,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效。为了减缓小麦赤霉病抗药性的产生,建议轮换使用不同药剂[5-6]。

猜你喜欢

寿县赤霉病空白对照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天然活性类物质百奥碳在安顺烟区的应用示范研究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农业农村部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
例析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个后发县域的“新路”
Galectin—9蛋白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镜像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