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效研究

2022-01-17彦龚卫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吡唑药害杀菌剂

殷 茵 陆 彦龚卫良

(张家港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张家港 215600)

桃褐腐病是桃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桃的果实,桃幼果期至成熟期均能发病。发病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圆斑,几天内病斑即可扩散至整个果面,后期病果全部腐烂,以接近成熟期和贮藏期的果实受害最严重,可导致大量烂果、落果,造成较大的损失[1]。江苏省张家港市水蜜桃花期前后遇阴雨天气较多,适宜褐腐病菌侵染,花后幼果发病较重。为明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安全性,指导果农合理科学用药,笔者于2020年开展了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褐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张家港市凤凰镇水蜜桃生产基地进行。试验田地块平整,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含量高,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蜜桃品种为白凤,六年生,主干直径为10 cm左右,树高2.2~2.5 m,株行距2 m×2 m,主干型整枝,管理良好。

供试药剂为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由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为24%腈苯唑悬浮剂,由美国陶氏生产。

施药器械为苏州泰御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YW-WJ16L型静电喷雾器。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A)、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B)、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2 500 倍液(C)、24%腈苯唑悬浮剂3 200倍液(D)和空白对照(CK)。4次重复,共20个小区,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3株树,周边设保护行。于发病初期4月3日第1次用药,后根据情况分别在4月16日和4月29日用药,共施药3次。每株树兑水1.5 kg均匀喷雾。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按常规进行,试验期间不再施用其他杀菌剂。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1.4.1 防效。分别在末次施药后8~15 d和果实采收期(7月14日)调查防治效果。每小区调查2株树上的全部果实及落地果,记载总果数、病果数。施药后定期观察药剂对桃树和果实的药害情况。病果率及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1.4.2 安全性。田间试验施药后全程观察各药剂处理对桃树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以明确药剂处理的安全性。药害的分级标准:“-”表示无药害;“+”表示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表示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表示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表示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1.5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由表1可知,第1次用药(4月3日)后3 d内天气晴好,第2次用药(4月16日)后3 d内和第3次用药(4月29日)后3 d内都有一定降雨。由表2可知,6—7月降水量明显增加,梅雨期长,阴雨天气多。

表1 施药期间气象资料

表2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试验期间对各小区桃树进行综合观察,各药剂处理区的桃树长势、叶片及果实的形状和颜色与空白对照区的桃树长势、叶片及果实的形状和颜色无明显差异。说明各药剂处理对桃树无药害,安全性均较好。

2.2 防效

由表3可知:药后12 d,处理A、B、C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7.29%、55.64%、48.93%,三者无显著性差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效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D对桃褐腐病的防效为55.34%,与处理B防效相当。采收前第2次调查,经新复极差法分析,F=4.70,P=0.022,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处理A、B、C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56%、58.71%、42.75%,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效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A与处理C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D对桃褐腐病的防效为62.41%,稍高于处理B。

表3 不同处理对桃褐腐病的防效

3 结论与讨论

国内外主要采用苯丙咪唑类、麦角甾醇合成抑制剂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呼吸抑制剂三大类杀菌剂防治桃褐腐病。目前,张家港地区果农防治桃褐腐病仍会选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常规药剂。然而,早在几十年前西方国家就有关于褐腐病菌对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产生抗药性的报道[2-3]。2018年,陆彦等[4]进行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腈菌唑不同浓度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防效较差,不建议使用;虽然12%腈菌唑1 000倍液防效一般,但仍可作为防治桃褐腐病的轮换药剂[4]。腈苯唑是一类具保护和治疗活性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属于第二类杀菌剂,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近年来,在田间也发现了对麦角甾醇合成抑制剂表现抗性的菌株[5]。目前已经在田间发现了苯丙咪唑类、麦角甾醇合成抑制剂这2类杀菌剂的抗性菌株,而呼吸抑制剂类抗性菌株鲜见报道[6]。吡唑醚菌酯是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新型广谱杀菌剂,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陆 彦等[4]从2018年的试验得出,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2 5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均较理想。

从本试验也可看出,连续用药3次后,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较好;2次调查,防效均在7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在2020年梅雨期长、阴雨天气多的情况下,仍对桃褐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建议选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桃褐腐病,宜在花萼脱落后开始用药,并可与24%腈苯唑悬浮剂3 200倍液等交替用药,连续用药2~3次,用药间隔时间为10~15 d,确保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吡唑药害杀菌剂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木霉和杀菌剂联用对橡胶榕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吡唑并喹啉衍生物合成研究*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吡唑类农药概述
2015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
多企业竞逐吡唑醚菌酯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