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易·艾黎藏书目录整理与研究

2022-01-15张雪情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1期
关键词:李约瑟赠书路易

张雪情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872)

1 引言

路易·艾黎(1897-1987年),新西兰作家、教育家、社会改革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的主要推动者。1927年,路易·艾黎先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启了他与中国人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真挚友谊。

路易·艾黎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研究颇深,尤善古文物、古瓷器的研究,有“中国问题的‘百科全书’”之誉。路易·艾黎在中国近六十年期间,其个人藏书多为珍稀版本且年代久远,内容丰富而系统,极具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于1992年12月接收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转赠的路易·艾黎个人藏书6 000余册,随后立即展开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的整理、修补、加工工作,并编制了《路易艾黎藏书目录》[1]。然而,由于当时数字化技术有限,所有数据均为手工录入,难免出现错误与遗漏,而且对艾黎藏书也仅仅完成了数据的著录,在深入挖掘、揭示藏书价值方面困难较大。

近年来,我馆的数字化设备与技术不断得到完善,且对目录著录也有了新的需求,因此重新整理与著录路易·艾黎个人藏书工作有了新的意义。通过规范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的目录数据,分析藏书与艾黎本人或当时时代背景之间的关联,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艾黎个人藏书的价值,探索艾黎藏书的数字资源共享渠道。

2 研究现状综述

通过对路易·艾黎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可发现,目前我国学者对于路易·艾黎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贡献[2-4]其他领域涉及较少。

我馆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接受对外友好协会的路易·艾黎赠书,经过初步整理与清点后,随即便开启了有关艾黎藏书的目录编制工作,并于1997年编制了《路易·艾黎藏书目录》,包括题名、创建者、主题、出版者、日期、格式共六项基础元数据。经过调研,涉及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的研究目前仅检索到两篇相关文献,分别为简要介绍前期目录整理工作[1]和概括描述路易·艾黎的藏书情况[5]。

从馆藏艾黎藏书目录整理现状来看,还存在书目整理不够全面、元数据著录标准不够明确、著录字段单一且缺乏特色数据信息等问题。目录整理,须广泛考证前人目录,探寻其相关的基本书目信息,包括作者信息、题名信息、书籍传世以及存缺等情况,通过对其源流探寻价值,纠正错误[6]。浏览现在的大型数据库可知,在目录整理与揭示方面,主要分为版本揭示、作者与内容揭示、目录整理的介绍三个方面,不同大型数据库在目录整理与揭示方面侧重各不相同,主要集中在传统书目的揭示[7]。而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目录知识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技术应用、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层面,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断取得各项突破。现有纸本目录编制时间距今较长,并缺少电子版数据,无论是检索查找还是内容揭示,都已无法为相关学者深入研究所利用。因此,对于路易·艾黎藏书的研究可从以上所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制定合理的标准元数据字段,对其进行完整且全面地著录,进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揭示出其潜在的巨大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路易·艾黎个人藏书重新进行整理与深入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路易·艾黎藏书目录元数据规范与著录标准的设计;路易·艾黎藏书价值与意义的探索。

3 路易·艾黎藏书目录整理

3.1 路易·艾黎藏书目录元数据规范设计

遵循《国家图书馆元数据应用规范》和《国家图书馆专门元数据设计规范》制定的元数据规范标准,参考《路易·艾黎藏书目录》[8]、《中国馆藏艾青作品及研究书目汇编》[9]、《老舍著译编目》[10]、《王世贞书目类纂》[11]和《图书馆在版编目(CIP)数据》[12]共同的著录字段,结合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制定了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目录元数据规范,如表1所示。

表1 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目录元数据规范

为更全面地展示藏书信息,进一步揭示藏书的价值与研究的意义,经过比较分析,本研究设计的元数据规范包含10个描述型元数据,包括6个核心元素与4个特殊元素。核心元素是对著作基础信息的著录与描述,包括题名、创建者、出版项、版本项、价格和语种,而特殊元素是对著作以外内容的著录与描述,包括签名项、名章、内容物、备注。题名、创建者、出版项、版本项、价格和语种,是藏书的基本信息,据实录入即可。在签名项中,本人签名、著者签名和他人签名指的是扉页等出现的手写签名,可体现本书的来源以及人际关系等信息,辨别后录入。名章的印文、语种、颜色、形状用描述性语言著录即可,名章包含的内容可体现本书的递藏源流、所处的时期或历史背景。内容物指的是藏书中内夹的笔记(赠言)/字条、剪报、照片,根据实际情况逐一录入,内容物能够反映出艾黎读书时的心境、思考或是赠书者与他的关系等信息。备注则是将藏书的来源进行大致的分类,包括本人著、译作、友人赠书、个人收藏三个类别,以便日后研究快速查找。

3.2 路易·艾黎藏书目录著录成果

目前,路易·艾黎个人藏书有两个馆藏地址,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路易·艾黎纪念馆。笔者历时一年半,根据路易·艾黎藏书目录元数据规范设计对我馆保有的藏书重新整理、著录,并联系路易·艾黎纪念馆获取其余部分藏书目录,整合而成《新编路易·艾黎藏书目录》,藏书共计6 114册(见表2)。其中,路易·艾黎本人著作和友人赠书项包含的藏书与个人收藏中的语种划分并不重复,均为独立计数。* 由于路易·艾黎纪念馆提供的藏书目录中出版项、版本项等信息不够全面,因此无法判定藏书种类是否有重合,暂且统计为不同种藏书。

表2 路易·艾黎藏书统计表

4 路易·艾黎藏书介绍

路易·艾黎藏书6 000余册,规模庞大,分类涉及马列著作、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综合性图书等各个方面,种类齐全。藏书所含语种包括中文、英文、德文、俄文、法文、日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朝鲜文、越南文、波兰文、捷克文、瑞典文、芬兰文、荷兰文、爪哇文等16种,十分丰富。藏书版本早至清朝(1654年),晚至20世纪80年代,时代跨度非常之大。无论是规模、种类还是语种、版本,在个人藏书中都属罕见,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笔者通过对元数据中特殊元素字段的著录发现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的来源大致可分为本人著作、友人赠书以及个人收藏三个部分。其中大部分藏书都有艾黎个人签名或签章,部分书中有本人的批注、笔记、夹条、夹页、亲友照片、来往信件以及书签等;部分友人著作中有友人的赠语和签名等。

4.1 本人著、译作

路易·艾黎在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笔名在各大杂志和报刊发表文章,将日记编辑成书,以此来声援中国,表达对抗战的支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艾黎去往中国各地旅行,目的在于研究中国的古老文化并搜集新的材料,以便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13]222-235。路易·艾黎的个人著作不仅反映了其当时的心路历程,也体现出中国在不同时代的社会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变化和政治变革。艾黎个人著作可大致分为日记、散文和诗歌三大类。

日记类著作记录了当时中国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也体现了艾黎自我发展道路的变化。例如,《有办法》里记录了他在甘肃山丹生活与培训技术人员的故事,《人道的中国》则记录了艾黎游历中国的所见所闻,以及中国的风土人情与历史变迁;散文类著作的主要内容为报道事实,常以故事形式出现,记录了发生在中国的真实事件;诗歌类著作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自我创作诗歌,内容往往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有关,艾黎常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他在中国所经历变迁,抒发情怀。第二类是翻译中国诗词,目的在于用另外一种语言(多为英文)向世界表达中国的思想,使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欣赏中国诗词。

4.2 名人、友人著作

路易·艾黎的个人藏书中,我馆所包含的名人著作和友人赠书共有101种111册,赠书者包括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外著名记者、近现代颇有影响力的作家、诗人在内共计44人次,其中埃德加·斯诺赠书达11种,属赠书数量最多的著名友人。

4.2.1 友人赠书概况

著名友人赠书统计表是通过筛选藏书目录中特殊元素字段而得来的,每种藏书的赠书者都是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人,并且每册赠书都满足签名项、名章或内容物中的一项。此部分藏书一共26种,其中包含赠书者亲笔签名的有22种,盖有名章的有3种,扉页带有留言或赠书说明的有17种,内夹信件、字条等内容物的有5种。由此可见,著名友人赠书中所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可从中探寻路易·艾黎与赠与者的社会关系,揭示赠书背后的故事。

4.2.2 友人赠书价值揭示——以《大河彼岸》《延安采访录》《文明的滴定法》为例

(1)埃德加·斯诺赠书《大河彼岸》

埃德加·斯诺与路易·艾黎于1929年首次相识,1937年再次会面,共同探讨如何解决中国困境支持抗战,这是二人深厚友谊的开端,也是艾黎革命事业的起点[13]87-91。艾黎与斯诺等人共同创办的“工合”运动,在赈灾、支援抗战前线、争取外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埃德加·斯诺赠予艾黎的书中,有一本的扉页上带有斯诺亲笔留言,盛赞艾黎是一位比任何所谓的“中国专家”都要深入了解中国的伟大的“中国通”(见图1)。这本书就是著名的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RED CHINA TODAY(中文译名《大河彼岸》),该书英文版于1962年在美国出版,中文版于1984年在中国出版,收入于《斯诺文集》第四集。斯诺1960年重返中国,用5个月的时间从北到南进行探访考察,之后回到美国,将这5个月所获的第一手材料和途中见闻撰写成书。此书以社会主义新中国为背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翔实地记录了1949—1960年新中国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用文字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建设成果,书名意在向美国人民介绍“河的彼岸”的真实情况。

图1 斯诺在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RED CHINA TODAY扉页上亲笔留言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RED CHINA TODAY不仅是一本记录新中国建设的珍贵著作,对于艾黎和斯诺来说更加意义非凡。在斯诺离开中国后的十年中,艾黎与斯诺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系,时常通信。在此次重返中国之行中,作为重逢的老友,艾黎不但向斯诺介绍了他离开十年间中国所发生的种种巨变,还亲自陪伴斯诺前往包头、内蒙古一直到西安、洛阳、郑州、延安、三门峡等地实地考察[14]。在书中,斯诺除了写下他的所见所闻所想外,还用大量篇幅回忆了他和艾黎从相识到相知的各种场景,叙述了他如何为他们共同的理想——为“工合运动”筹款和提供支持的过程,甚至还提到了他和艾黎几位养子之间往来的诸多细节。可以说,这本书不但是斯诺在中国各地考察和访问的忠实记录,更是斯诺和艾黎深厚友谊的弥足珍贵的见证,他们因着中国这个他们所深爱的国家而结识,更因着共同的理想和奋斗成为终身挚友。

(2)海伦·斯诺赠书《延安采访录》

美国新闻记者海伦·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是埃德加斯诺的前妻,代表作《续西行漫记》。海伦通过斯诺与艾黎相识,并首次提出“工业合作社”的概念,目的是用工业带动经济以支援抗战。海伦是“工合”运动的开拓者,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致力于“工合”运动,她坚信工业合作社是一切新型国家通向工业化、通向未来的桥梁[15]。

海伦对于《西行漫记》的完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她曾独自前往苏区采访我国重要领导人以及斯诺未曾访问到的军政要人,收集大量珍贵记事新闻,为《西行漫记》提供了大量照片和文字内容的补充。海伦也将自己在延安采访资料进行整理,于1939年出版,名为MY YENAN NOTEBOOKS(中文译名《延安采访录》)。此书真实记录了中共领导人在苏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对当时中国革命发展和世界局势的看法和主张[16]。在艾黎收藏的《延安采访录》(1961年版)这本赠书中夹有海伦的亲笔签名以及一封1982年5月3日寄给艾黎的打印信(见图2)。

在打印信中,海伦向艾黎介绍了扬基杂志和当时新英格兰工业合作社的情况,并告知艾黎自己近况。从信的内容可以看出,虽然此时的海伦和艾黎已经分开许久,但二人一直有通信联系,他们的革命友谊依然在延续,他们依然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

(3)李约瑟赠书《文明的滴定》

图2 海伦签名打印信

李约瑟博士在1943年西行考察时与路易·艾黎初次相识,是艾黎的密友之一。正是受到李约瑟的影响,在途径山丹时艾黎当即决定将培黎学校移至山丹躲避战争迫害。

THE GRAND TITRATION(中文译名《文明的滴定》)是李约瑟最重要的文集之一,本书包含李约瑟本人对“李约瑟难题”最清晰的表述和回答。李约瑟借用化学反应中“滴定”的概念,对中西文明在社会和思想上的差异加以比较,以解释中国的科技成就在中世纪遥遥领先,西方却后来居上产生了现代科学的原因[17]。李约瑟赠予艾黎的著作中,大多都会留言告知艾黎自己下一步的出版计划,比如在1969年版《文明的滴定》扉页上李约瑟给艾黎的留言(见图3)。

留言中写到:艾黎,祝你一切顺利!我们期待着“中国和西方的工匠”在圣诞节前到来,还有第四卷第三分册“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土木工程和航海工程)在新年伊始到来。

李约瑟与艾黎的友谊来源于志趣相投。二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抗战时期,二人用不同的方式支持抗战,获得国际上的声援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李约瑟与艾黎虽所处的环境不同,但都以实际行动架起了本国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之桥。他们热爱中国文化,用自己的方式向西方讲述中国故事,也经常交流写作上的思考。李约瑟赠予艾黎的多部著作中都带有留言,留言内容多为著作相关,且赠书时间间隔不长,由此可以看出二人交往频繁,关系密切。

图3 李约瑟在THE GRAND TITRATION扉页上的亲笔留言

(4)价值揭示

作者通过对《大河彼岸》《延安采访录》《文明的滴定》以及其他友人赠书的深入研究,从藏书的内容物,如亲笔留言、打印信等,可以看出艾黎与其友人密切交往的证据,著作扉页的留言、内夹的信件,独一无二,是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不仅具有收藏意义,更蕴含文献价值;从藏书内容本身出发,通过国外著者对中国故事的客观讲述,即可从藏书角度印证历史故事,又能体现艾黎与其友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中国的热爱之情,是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见证;从名章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探寻藏书的“历史脚步”,如“中国三S研究会”印章说明此本书曾经是中国三S研究会的藏书,后成为艾黎个人藏书。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名章了解到著者笔名、收藏时间、收藏地址等书籍内容之外的信息。

4.3 个人收藏

路易·艾黎的藏书能够反映出他一生的经历,不同时期的藏书体现的是他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艾黎早期的藏书以马列经典著作、革命书籍和友人撰写的进步作品为主,这一阶段便是这些“藏书”引起了他的思想变化。《资本论》等马列著作是他革命道路的启蒙读物,为他指路解惑,使得他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关心中国国内斗争。艾黎曾在回忆录中提到1937年日军参谋部占领了他的新房子,他当时的藏书和在中国这10年的工作研究成果都被洗劫一空[13]84-86。正因如此,现在所保留下的这部分藏书是艾黎在1937年之后收集而来的,有关抗战时期的重要资料甚少。

路易·艾黎个人收藏部分的藏书占总体收藏的95%,数目庞大,语种多样,种类繁多,特别是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类书籍的收藏最为丰富,几乎占所藏图书的一半。这些藏书的出版时间大多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但其中也不乏少量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珍贵古籍和解放前旧书。

本研究通过对元数据字段的优化以及对藏书的重新著录,发现能够从个人收藏部分的藏书中筛选出一部分艾黎在培黎学校开办期间收藏的书籍。根据山丹艾黎纪念馆的资料记载,艾黎在培黎学校工作期间所用的印章的印文为“擂台上龙首下”,作者在著录的过程中将印有此章的藏书进行统计,中文书籍43种,英文书籍95种,共计138种。这部分藏书绝大多数为与中国有关的诗词,体现了艾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他翻译中国诗词的造诣。

5 结语

当前对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的开发与利用还停留在初期阶段,并没有将其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充分开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纸本资源电子化已不是少数,除了能更好地保护文献资料不受伤害以外,更是为充分发挥学术价值做准备。本研究概述了当前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现状,结合已有的目录著录标准和实际情况,归纳、开发出了路易·艾黎个人藏书目录元数据规范,将藏书信息尽可能详尽地在目录中呈现,以便学者研究使用。本研究通过对元数据字段的研究分析,将路易·艾黎的生平经历、社会关系、文化教育等信息与其藏书相关联,挖掘藏书背后的故事,从不同角度揭示藏书的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李约瑟赠书路易
臭臭的路易
Introduction: Needham’s intellectual heritage
严肃 热烈 履责 收获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的渊源
真情本无语
每个小孩都能说出天使一样的句子
也谈“李约瑟问题”
互动坊
赠书书目
联邦德国向军事科学院军史部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