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时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课程为例

2022-01-15周来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导论器件线下

金 虹 刘 琛 周来宏

([1]新余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4;[2]新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4)

0 引言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依托的是线上网络慕课平台和线下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突破了单纯采用线上或线下教学的局限,在最大程度综合继承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将以往相互独立的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发展成为一种能够促进大学生自发、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线上,将部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建或引入优质的慕课资源,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线下,教师利用更多时间组织开展有益的交流探讨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让每个同学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中,都有更高的参与度和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在我国自2014年便有高校尝试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目前北大、清华、浙大等众多学校和学者都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并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在全国范围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成为极有希望替代传统教学模式的现代新型教学模式。

2019年特殊时期,全国掀起网课热潮,线上教学一度成为主要教学模式。然而基于慕课的网课带来的授课效果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虽然网络平台的互动包括师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并不能取代现实空间的传统教学。真正的教学活动是需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它可以满足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需求,通过这种互动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慕课只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不能完全取代富有沉浸式体验的传统课堂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式灵活,体验感良好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再度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把握传统教学和网课教学的辩证关系,科学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提升本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当今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向。

1 线上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

1.1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课程特点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课程是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开办以来就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最初课程名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于2018版教学大纲修订后更名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新余学院教务处牵头进行的多轮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最新版培养方案(2018版)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确定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开设时间为第3学期,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第一专业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授课方式和课件内容的选择均结合新余学院新能源专业特色特点,围绕太阳能、氢能、锂电和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及其利用方式中涉及到的材料与器件的开发、利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内容逐步展开。课程以人类能源利用的时间轴为主线,不同能源形式的技术发展为副线,结合人类能源历史发展规律,深入浅出地介绍世界尤其是我国能源利用的历史和现状。

近年来,基于新余学院现有开放式的慕课平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课程教学团队逐步完善线上教学资源,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课程学习不受时空限制,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为学生课下预习和复习提供有力保障,为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构建基础。

1.2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线上平台将原有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分化整合,以知识点为单位制作微视频,每个视频控制在10分钟左右。同时,围绕授课视频设计了针对性的配套在线练习题,通过课前在线学习和练习,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线下面授课程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课程知识点,同时围绕课程难点和拓展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讨,通过探讨交流和教师个性化指导,进一步巩固线上学习效果。课程线上、线下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深刻感受到作为能源专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担当和使命。

图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1.3 教学效果评价

总体课程教学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督导评价四个角度对课程建设及育人效果进行综合动态评定。所谓动态评价机制,即同年度不同阶段和不同年度授课效果的评价结果进行动态分析,进而对课程建设效果给出综合评价。成绩评价主要由线上成绩、线下成绩组成。线上和线下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线上评价根据教学视频的完成情况、测验成绩、单元作业、主题讨论参与度等组成。线下考核包括线下课堂出勤、线下的分组研讨参与度和线下的期末考试等。线下期末考试主要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校考试周进行,题型包括一定量的主观题和开放性思考题,有助于拓展学生发散思维。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课程涵盖内容广,注重新技术、新材料的前沿发展,是对专业所学知识内容的高度概括,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展开讲授,发挥重要铺垫作用。本课程经历了从课堂教学走向线上教学,再到混合式教学的改革过程。课程教学也越来越接近“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基本教学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选课学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收获和进步。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方式,给学生更大空间,去主动学习、交流和探讨。同时,新能源领域发展飞速,授课教师需要及时掌握科技动态,将新技术、新材料的相关文献报道及时补充到课程内容中。通过线上资源定期补充更新,保障课程内容不是仅仅拘泥于现有的教材,而是与时俱进,涵盖学科前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一直秉承“授之以渔,德育为先”的授课理念,在知识传授方面,扮演导师角色。利用线上资源引导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利用线下课堂面授,指导学生梳理细化,巩固线上学习效果。课下鼓励学生学习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等科研活性,丰富科技前沿知识和拓展科研技能。在价值引领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大无畏的科学探索精神,铭记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地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全方位、多角度育人,提升育人效果。

3 结语

现阶段,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教学模式之一。本文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课程为例,围绕专业课程特色特点,设计构建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线上自学与线下研讨之间有机结合,不仅突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也对老师也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高校教师要兼顾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双重责任。一方面不断钻研学术前沿,联系科技前沿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个人思政素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今后的教学中,课程团队将以此为基础,不断在实施中逐步完善混合教学模式。对标“两性一度”标准,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导论器件线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旋涂-蒸镀工艺制备红光量子点器件
面向高速应用的GaN基HEMT器件
使公民有道德:导论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一种加载集总器件的可调三维周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