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童话的国度
——以《稻草人》为例刍议童话类主题文本的阅读策略
2022-01-14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中心小学方林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中心小学方林
研读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可以发现,对于“想象”这一语文要素,在每一个学段中均有体现,从感受想象,尝试再造想象(第一学段)到有目的地想象,尝试把想象写下来(第二学段),再到细致、有条理地想象(第三学段),呈螺旋式上升,凸显想象力循序渐进的发展梯度。统编教材把想象做为贯穿小学语文各阶段的语文要素之一,足见发展儿童想象力的重要性,《绿野仙踪》的作者李曼·法兰克·鲍姆也曾说:“想象力使人类从黑暗时代走到现今的文明;使哥伦布发现美洲;使富兰克林发现电。”
位于第二学段的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语“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点明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隐含着的阅读策略是想象。在语文要素中则明确指出要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而且要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由此可知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感受想象和再造想象基础上的提升,也是第一次对童话特征“丰富的想象”的提炼。“丰富的想象”不仅是幻想,还包含着夸张的成分,是童话创作的一种手段。在本单元的“快乐学习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中的小贴士提出两个阅读策略:一是阅读童话时,要边读边发挥想象,以领略童话的魅力,这是对导语中提出的语文要素的巩固;二是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去阅读。围绕这两个策略安排了《安徒生童话》《稻草人》和《格林童话》三本书。本文将以《稻草人》一书为例,谈一谈怎样应用想象引导学生阅读童话类主题文本。
一、追溯时代背景,奠定想象基础
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弥足珍贵的能力。它可以大胆奇特、天马行空,也可以细致入微、身临其境,不同的出发点到达的终点也是不同的。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再加上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刚刚进入文本理解阶层,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且深入的理解,因此本单元的想象就要立足于文本,立足于语言,要丝丝入扣,甚至可以把自己变成文中的某个人物,与之同悲同喜。
叶圣陶的《稻草人》创作于五四时期,这本书是由23篇童话集结而成,以最后一篇童话的题目作为该童话集的书名。前八篇倾向于大自然的美和人与人之间的爱,体现出儿童的天真、单纯和善良,贴近儿童,易于理解。后十五篇则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揭露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描绘出百姓的不幸与苦难,悲情因子占主导地位,与现下儿童的生活迥然不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可以为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奠定基础。
二、插上想象翅膀,激发阅读兴趣
旖旎风光,日月星辰,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现妖娆身姿,在作家的故事中更是绽放异彩。环境描写的作用很多,可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可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还可推动情节的发展,只是这些是属于五年级小说单元主题中要习得的语文要素,若强加给三年级的孩子,无异于拔苗助长,此时教师可降低难度,放低要求,引导学生根据前后环境的对比来猜测想象故事的情节,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
《稻草人》是该书的最后一篇童话,也是精华所在,故而选择此文作为精读文本。这篇童话通过一个立在田间的稻草人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二十年代农村劳动人民凄苦、悲惨的生活和命运,揭露残酷的社会现实,字里行间深深地流露出作者的悲悯情怀。教学时,教师可先出示夏日夜晚稻田图,并配上文中的句子“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这个句子由教师娓娓道来,学生边听边欣赏并在脑海中想象画面,然后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再出示句子“没想到才几天工夫,完了,稻叶稻穗都没有了,只留下直僵僵的光秆儿”,引导学生说一说此时脑海中又呈现什么样的景象。通过对比想象,启发学生思考并猜测: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迫不及待地想阅读文本,兴趣盎然。
三、展翅自在翱翔,领略童话魅力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一部作品的喜爱往往是因为其中的某一个人物而爱屋及乌。时下在学生中流传甚广的马小跳、米小圈等书籍,就是因为其中的人物鲜活、明朗的个性而深受他们的喜爱。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会把抽象的文字在脑海中演绎,变成一幅又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因此,教师可以抓住描写外貌、动作、心理等的语句,带领学生感知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领略童话的魅力。
1.详细的外貌描写,字里行间识“人”面。
对于稻草人,现在的学生未必熟识,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中的稻草人是什么样的,还可以请几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再出示《稻草人》一文的第二自然段,这一段非常详细地描绘了稻草人的外貌,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完成表一,再把表一与黑板上的稻草人进行对比,发现不同之处,然后在脑海中想象稻草人的样子,与同桌交流现在看到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的。待学生对稻草人有了表象后,教师出示稻草人图,让学生对照鉴赏,从粗浅的表象走向深刻的形象,激发学生对稻草人的喜爱。
(表一)
2.精细的动作描写,感同身受悟“人”心。
在这篇童话故事中,多次写到稻草人摇动扇子,可让学生继续默读文章,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思考:稻草人每一次摇扇子的情形一样吗?每一次摇起扇子时他在想什么,内心是什么样的?通过归纳整理,可以发现稻草人平日里是“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此时他的内心是平静、祥和的,也可以看出他的勤恳和尽职;当遇到小蛾过来产卵时,稻草人“手里的扇子摇动起来”,他想赶走小蛾,内心充满了担心和着急;稻草人想告诉主人及早挽救时,“扇子摇得更勤了”,他的内心还存在希冀;可当看到主人要走时,稻草人“连忙摇动扇子”“使劲摇动扇子”,可见他内心的急切;当看到一位妇人要寻死时,稻草人“又摇起扇子来”“手里的扇子拍得更响”,他希望叫醒沉睡的渔妇,渴盼阻拦寻死的妇人,可什么也没做成,他的心碎了,最终倒在田间。在学生交流这一过程时,可以让学生化身为稻草人,教师可这样提问:“假如你就是这个稻草人,此时你在想什么呢?”“亲爱的稻草人先生,面对来产卵的小蛾,你摇动手里的扇子,是想说什么?”……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同身受中,学生走进了稻草人的内心世界。此时仅是走进,还未深入,因此要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想一想一个本无心的稻草人,他的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波动。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稻草人?
这样的设计,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如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体会,在跟随着稻草人的情感变化中,把稻草人这一人物形象刻入内心深处,让阅读不再浅尝即止。
3.细腻的心理描写,一品再品入“人”心。
关于主要人物稻草人的心理描写是《稻草人》一文的亮点,着笔点多且细腻深入,教师可以择选其中的两三句,进行圈画关键词,写批注等方式引导学生品读想象:你见到了一个怎样的稻草人。在交流时也可以采用与品悟动作描写语句相同的方法,让学生化身为稻草人,说说自己的内心想法,活用《快乐读书吧》的阅读策略二。这样的品读可以让学生直面稻草人的内心世界,更深入地把握稻草人的内在情感,透彻了解稻草人这一人物的特点,把握文章主题。
借助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和化身为稻草人展开想象两种想象策略,学生就可以准确地把握稻草人这一人物形象,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受表达的意味深长,领略童话的魅力。
四、想象对比画面,推进整书阅读
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不但充满童趣,而且富于想象,诗意盎然,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每一个小故事里都为我们勾勒新奇、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仅读其中的一篇是不够的,只窥一树何以见森林呢?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共鸣的背后,是孩子们五彩斑斓的想法,是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对文字背后折射的现实世界的敬畏。只是此虽是童话,但由于受叶老生活的年代和背景影响,有些语言文字晦涩难懂,再加上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不够丰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放弃整本书的阅读。在细读文本时,如果能抓住前后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不同的描绘,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对比、品读,学生就可以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保持持续阅读的兴趣。
《一粒种子》一文中,一粒核桃那么大,皮绿油油的,能开出极美、极香的花的种子辗转于国王、富翁、商人、兵士手中,不管他们如何精心照料,种子都没有发芽,而到了农夫那儿,没种几天就发芽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后会觉得莫名其妙,无法理解。通过文本解读,可以发现作者在描绘国王、富翁、商人、兵士四人和农夫所用的语句截然不同。四人得到种子时的神态和语言非常细腻,可让学生先划出这四人的神态和语言,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在品读中感受到这四人不仅贪心,而且喜欢炫耀,时时处处想彰显自己的尊贵。对于农夫的描写则非常简单,只以“和平的微笑”一词概括而过,在对比中感受到农夫的平和、谦逊。再标划出五人对待种子的态度,再次读,想象画面,又一次发现不同。前四人是精致照料,又急功近利,而农夫以平和、自然的心来对待,“照常工作,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他稍微站一会儿,看看花,看看叶,由嘴边透出和平的微笑”。在对比和想象中,学生终于走进文本,读懂这个童话是告诉人们要以一颗平和恬淡的心来面对生活,不能急功近利,贪慕虚荣。当一篇难懂的文章被学生攻克下来后,他又恢复了阅读的兴趣,又一次沉浸到童话的世界中,还学会了应用想象对比的策略来阅读文本。
五、开展分享交流,漫游童话国度
《稻草人》带给学生的启发很多,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更要带领他们往深处漫溯。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欠缺耐性,持久力也不足,但他们愿意把自己读到的故事与他人分享,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在分享和交流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提出:“(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教师应抓住这种契机,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活动时,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精彩语段品鉴会、故事会、情景剧等,利用多样的想象方式,再次引发阅读高潮,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持续进行,引领学生在精彩的童话世界中自在漫游。如上述《一粒种子》,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展现。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演绎出来,不仅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还会在无意识地把人物形象内化。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故事进行改编,再创作,产生情感共鸣,在与《稻草人》相处的过程中提高素养,幸福成长。
一部《稻草人》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启童话之旅,它为儿童的世界打开一个与作家、作品以及世界对话的窗口,滋养儿童的精神世界,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其乐于探究的品质。读一本书是远远不足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想象、探索、求知,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