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01-14徐琼,张斌
徐 琼,张 斌
(1.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410082; 2.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融合进一步加深,传统新闻传播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结构已不能充分适应融合媒体时代的需要。2018年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明确界定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这为融合媒体时代中国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本文立足新时代,对照新目标,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中国高校在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中所形成的主要教育模式,总结相关经验,为加快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背景
人才培养模式是反映人才培养过程及核心要素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框架,具有系统性、自洽性与可仿效性。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新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范型,包含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评价机制三个要素。其核心要素是培养方式,即谁来培养、培养内容和如何培养[1]。本世纪初,世界上比较成熟的新闻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以实务训练为本位的美国模式、侧重在职训练的西欧模式和实施多层次新闻教育的日本模式[2]。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新闻业界和学界逐渐形成共识——新闻传播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是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家型新闻人才[3]。一般认为,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是指“具备广博的人文自然知识、扎实深厚的新闻专业知识、灵活丰富的实践应用技能和某一方面专门知识的人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专多能’型人才”[4]。可见,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既不能简单等同于具有宽厚知识基础和普遍适应性的“宽口径”新闻人才,也不能等同于熟练掌握全媒体传播技能的“全媒体”人才。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必须兼具新闻专业核心知识、技能和素养和扎实的其他专业知识及能力,且能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在新闻工作中创造性地整合和应用。陈昌凤认为,虽然人们认识到新闻工作者应该是“杂家”,但长期以来中国的新闻专业教育教学方案很难做到跨学科、跨专业,形成了所谓“胡同式”的、过专过窄的专业教育,不能适应新闻业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5]。
近年来,以北大、清华、复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新闻院系越来越重视新闻学子的通识教育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建构。一些专业院校也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资源,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可资借鉴的培养模式,如一些外国语大学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政法大学的法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体育学院的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等。董天策认为,当前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有本科教育的横向水平复合和研究生教育的垂直水平复合两种模式。前者主要通过本科阶段的主辅修制、双专业双学位制实现;后者则通过硕士阶段招收非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来实现[6]。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基于对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数据指出,中国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普遍从精通单一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向掌握多专业、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发展[7]。基于对美国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传播学院的调查统计和比较分析,吴锋等指出各国新闻教育人才培养呈跨学科、跨专业、跨媒体趋势,专业设置呈整合、细分趋势和特色化、个性化特征[8]。
针对如何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倪宁、谢天武(2013)总结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两重”“双跨”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要处理好专业能力与通识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技术训练与价值教育的关系[9]。李华君(2020)总结了华中科技大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性的“π”型媒体与传播人才的探索,以及以传播学和信息学科为基础,实行高考理科招生,采取“网络传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双学位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模式[10]。张文祥、陈绚(2013)则在比较国内外“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差异的基础上,指出国内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多数未能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和要求,应进一步细分培养目标、培养层次,细化培养模式,改进课程体系[11]。宋东强等(2019)也指出当前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中存在培养模式较单一、课程安排不合理、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及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改革建议[12]。
总的看来,媒体转型背景下各国新闻教育普遍重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平衡。诸多学者对融合媒体时代、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路径、现状、问题和改革重点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但对何为复合型新闻人才及如何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尚存在不同见解。如很多新闻学院均在培养方案中说明了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但从课程设置来看,这种“复合”主要体现为文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作为通识课程或选修课程进入培养方案,从课程的厚度和教学内容的深度而言都不足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而一些新闻学院虽然提供了较充分的跨学科学习资源,但仍存在两种专业课程简单相加,缺乏有机融合等突出问题。
二、高校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
笔者认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应该是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与其他专业或学科知识,具备跨专业、跨学科能力的新闻人才。其知识结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即“T”型知识结构的新闻人才,而体现为“N”型知识结构。“T”型知识结构的“横”为宽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复合性知识基础,“竖”为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N”型知识结构由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和另外一门专业或学科知识构成“N”的两翼,以宽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复合性知识基础为连接。作为两翼的不同学科系统知识和能力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并且能够与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融会贯通,进而激发人才在“新闻+X”专业领域的创新及发展。根据调研情况看,目前中国高校本科阶段的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的培养通常采取三种模式。
(一)双学位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系统修读新闻传播学及另一门学科专业课程,毕业时可获得两个专业的学位。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法学”实验班为例,该班面向新闻学院和法学院新生进行选拔,入选的新闻学院学生完成学习后授予文学(主)和法学(辅)学士学位;法学院学生完成学习后授予法学(主)和文学(辅)学士学位[13]。同为创新拔尖复合型人才,前者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法律素养和法律思维的新闻人”,后者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新闻媒体知识和能力的法律职业人”,但培养方案基本相同。
该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按法政与社会学科大类培养。课程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素质拓展与发展指导四个模块。与该校其他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培养相比,“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主要在于专业教育方面,学生必须修读新闻传播学与法学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毕业要求176学分,多修读22学分(见表1)。
表1 新闻传播学普通班与双学位实验班课程设置及学分比较表
与新闻传播学普通班相比,“新闻-法学”实验班的课程体系相对专业化和窄化。在部类核心课模块,普通班部类共同课4门课,11学分,分别是法理学I(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治学通论和传播理论;“新闻-法学”实验班的部类共同课仅1门传播理论课程,2学分;部类基础课含新闻传播学类课程3门6学分,法学类课程2门6学分,共12学分。相较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该班增加了3学分法学类课程,减少了6学分社会学类课程和3学分的政治学类课程。
专业核心课模块,实验班共61学分。其中,法学核心课11门32学分;新闻传播学类核心课13门25学分;具有一定学科交叉属性但更偏向于新闻传播学类的课程2门4学分。与其他新闻学专业学生相比,“新闻-法学”实验班减去了1学分的传播史课程和2学分的新闻采写课,代之以法制新闻报道和大数据与司法舆情分析2门具有交叉属性的课程,以凸显其培养特色。
个性化选修课模块中,法律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为实验班的必选课,1学分;法学类全英文课程要求任选2学分课程,法学类选修课和新闻传播学类选修课要求各选修12学分课程。
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名称来看,虽然经过几年的探索,实验班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少量体现学科交叉属性的课程,但专业教育课程总体上依然是新闻传播学课程(49学分,约占专业教育学分的48%,总学分的28%)与法学类课程(52学分,约占专业教育学分的52%,总学分的30%)的简单叠加,课程名称和内容鲜少体现传媒法专业方向特色知识及两学科有机融合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学院对不同专业基础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培养目标,但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及修读指导性建议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差异性。
(二)主辅修制培养模式
与双学位培养模式比较,主辅修制培养模式相对灵活、适应性强,在综合性大学和专科性大学中都极易推行。学生在主修某一专业的同时可以选择辅修新闻传播学专业;或者主修新闻传播学专业辅修另一专业,以此达到系统掌握两种不同学科知识、具备两种不同学科能力及基本素养的培养目标。主辅修制培养模式历史悠久。20世纪30年代初,燕京大学新闻系就要求主修新闻学科的学生,必须同时副修一门学科,且至少修足20学分。学生完成主修和副修学科学分要求后,学校才颁发毕业证书及职业证书[14]。与双学位培养模式相比,主辅修制对学生辅修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够系统和完整,学分要求较低,其优点在于为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选择。目前,有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和学校统一规划与个人选择相结合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代表。多年来,该校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辅修和双学位教育制度,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复合型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该校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每年面向全校优秀本科学生提供新闻学专业辅修和双学位教育,学生在大学第3学期报名,第4—8学期的周末或节假日参加学习。辅修和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要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的,总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要取得双学士学位证书的,总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从该校公布的辅修录取名单来看,不少经济学、管理学、商学、法学、侦查学、社会学、信息科学、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辅修新闻学科;新闻学专业学子选择辅修经济学、法学、商学、外国语言文学类相关专业的也相当普遍。
学校统一规划与个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推行的“2+2”培养模式为代表。根据《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2+2”培养方案(2019)》,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四年制本科分为两个阶段。学生在第1—2学年须从社会学、经济学等八大专业方向中任选其一进行系统学习;第3—4学年则在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传播学四个专业中任选其一进行新闻专业训练。课程体系包含通识教育、大类基础、专业教育和任意选修课四大模块。学生需修读15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八大方向的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的具体学分各不相同(见表2)。
表2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本科生课程体系及学分设置
其中,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列入八大方向的大类基础课程中,共6学分。专业教育板块课程又分为方向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基础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新闻传播学类专业选修课四部分。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都必须完成34学分的新闻传播学类基础课、14—16学分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必修课、14—22学分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选修课。从整个课程体系构成看,通识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1%,方向课程总学分为26—31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7%—20%,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约占总学分的44%—51%。其中,专业教育课程还包含6学分的教学实习和4学分的毕业论文。
双学位培养模式和主辅修制培养模式虽然在学分要求、学位授予和专业交叉等方面有不同要求,但从调研情况来看,二者都采取了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横向复合方式,在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方面略显不足。
(三)融合创新培养模式
与前两种培养模式不同的是,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不是将新闻传播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简单叠加,而是在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孵化出新的专业方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人才。这突出体现为专业类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创办的复合型特色专业,如“体育新闻”“财经新闻”“法制新闻”“传媒法”“国际传播”等。
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开设体育新闻培训班,这是我国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最早尝试,该校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开发和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成果,培养了大批人才。此后,各类专业院校立足不同的特色专业资源,积极推动了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如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院校相继开设体育新闻专业。江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开办经济新闻专业。西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政法院校新闻专业着力培养法制新闻专业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外语类专业院校重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从调研情况看,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较为典型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内最早推进国际新闻教育的高校之一。1983年,该校创立以国际新闻为主要方向的新闻学专业。该校国际新闻专业以培养既熟练掌握英语又精通国际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全球新闻人”为目标,积极打造以“国际化”和“实践化”为核心的专业特色。
国际新闻专业采取弹性学制,毕业要求160学分。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其突出特色在于开发了大量适应国际传播需要、推进新闻传播学与外国语言文学有机融合的全英文和双语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去强化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英语类课程总学分36学分,约占整个专业课程学分的35%,占总学分的23%;英语和双语授课课程高达60%。除英语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大量体现交叉学科特色的课程,如英语新闻采写、西方新闻报道、新闻编译、新闻英语文体学、英语传媒实体研究与实训、全球重大事件双语报道实训等。
学校还与新华社联合开办了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在全校范围内实施跨学科、跨院系的“双外语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在英语之外辅修一门小语种,懂英语的小语种专业学生同时辅修新闻学专业,从而使学生既具备新闻学知识和能力,又掌握两门外语,能更好地适应对外传播工作需要。
与国内外知名媒体和知名高校的紧密合作是该校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另一大特色。学校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路透社、上海外语频道等传媒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和就业渠道。如与上海外语频道联手打造“ICS-SISU新闻课堂”、与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和海外专家联合推出系列“新闻学专业特色课程”等。学校还与美国、澳大利亚多所大学建立了优秀本科生交换项目,并得到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支持。
高品质的专业课程建设、完善的双语传播实训体系、高层次的国际传播实践平台和交流项目为学生国际传播能力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实现了外语教育和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有机融通,有力推进了语言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高校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如前所述,当前中国高校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形成了几种较为稳定的模式,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一些高校在“体育新闻”“法制新闻”“财经新闻”等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培养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两个学科融合不够深入、尚未建立体现学科深度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一)专业设置要体现差异性、增强前瞻性,避免盲目性
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但不可为了形成特色或方便就业而盲目追赶风潮。一些不具备相应专业优势或师资条件的院校,或虽然具备某些专业优势但新闻传播学科本身实力不够的院校对此尤其需要慎重。因为新专业方向的设置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需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建设并完善相关专业课程及培养方案。确定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方向及模式时,院校还应充分考虑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差异,准确定位,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差异化竞争力。重点院校通常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和较好的生源质量,可着重培养高端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人才;专业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可侧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当下,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传媒业格局和面貌,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培养要多关注传媒与新技术结合前沿地带所产生的新的人才需求。建议高校要立足本校实际,依托本校的优势专业,寻求跨专业、跨学科培养的最佳方向,实现办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早在1995年就提出依托学校理工科资源优势,培养文工交叉的复合型网络传播人才。经科学论证后,1998年正式成立网络新闻传播班,首届毕业生正好赶上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如今,学院传播学专业定位于培养“有创意、通传播、懂技术、精设计”的交叉复合型传播人才,实施“网络传播专业+计算机专业”双学位培养。
(二)专业教育应体现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和深度融合
在有限的时间内兼修两个专业的系统知识,还要达到一定的深度,能够实现融合创新,这对学生是巨大的挑战。要做好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学院准确把握人才培养规格,合理制定培养方案。高端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必须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突破简单叠加型培养方式,着眼于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深度融合和融合创新。
在课程规划中要合理安排新闻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主次关系、先后关系和融合方式,既要保证跨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也要遵循新闻教育的规律和要求,注重开发充分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专业实训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的融合创新。如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可以增设诸如传媒法理论、传媒侵权研究、传媒政策研究、传媒模拟法庭等具有专业深度、将传媒教育和法律素养教育紧密结合的专业课。
(三)持续建设专兼结合、紧密合作的跨学科师资团队
教学实施中,师资力量是决定最终效果的关键。当前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师资紧缺,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和新技术经验的师资紧缺,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合作还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激励。
同一课程,对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而言难度不一。让计算机学院的教师来给新闻传播学学生讲数字媒体技术,如果不根据受教育对象的知识基础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加之传媒业发展加速,新闻学专业教材建设大多滞后于业界发展,新闻传播学课程实训必须紧密对接业界实际。为此,有必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紧密合作的跨学科师资团队,通过联合备课、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强不同学科背景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发具有交叉融合特色的新课程,改变过去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融合创新意义。同时也应广泛深入地开展校媒战略性合作,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让更多一线精英加入到高校专兼职教师团队,通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实习实训等形式,使专业教育紧密对接学生实际、业界前沿及传媒人才需求,激活师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创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期待有更多学者关注这一话题,切实推动我国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